广东省惠州市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与互为倒数B. 3与为相反数C. 的底数是D. 当时,总是大于0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和乘方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中,a叫做底数,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A、3与不互为倒数,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3与不互为相反数,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的底数是,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当时,总是大于0,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 据不完全统计,某年分站赛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收入将达到约美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时,n是负数.
【详解】解:,
故选:B.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根据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逐项判断即可得到答案,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
【详解】解:A、和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故原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原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故原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数并且相对两个面所写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灵活运用正方体的相对面解答问题,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数并且相对两个面所写的数互为相反数,求得的值,代入代数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与是相对面,
与是相对面,
与是相对面,
∵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数并且相对两个面所写的数互为相反数,
∴,,
∴.
故选:C.
5. 已知的绝对值是5,的绝对值是4,且,则的值是( )
A. 9或1B. 9或C. 或D. 或1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判断出、的大致取值范围,然后根据进一步确定、的值,再代值求解即可.
【详解】∵的绝对值是5,的绝对值是4,
∴,
∵,
∴,,
∴或,
故选:C.
6. 已知,则的值是( )
A. 11B. 14C. 10D.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将变形后代入已知数值计算即可.将原式进行正确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
故选: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3B. 单项式x的系数为1,次数为0
C. 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也是整式D. 的系数是,次数是7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次数、系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及其次数的定义,整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定义: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几个单项式的和的形式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整式是多项式和单项式的统称.
【详解】解:A、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3,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单项式x的系数为1,次数为1,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也是整式,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的系数是,次数是5,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万达商场以100元的价格卖出两套不同的服装.老板一算,结果一套赚,一套亏本.你帮他算一算,这个商场是( )
A. 亏本B. 赚钱C. 不亏也不赚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分别求解出这两套衣服的进价,再求出赚了和亏了多少钱,进行比较即可.
【分析】解:设赚钱的那件服装进价为x元,
,
解得;
设亏本的那件服装进价为y元,
,
解得;
∵
∴这个商场是亏本,
故选:A.
9. 如图,将一个三角板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余角以及角的和差关系.根据,可计算出的度数,根据余角的定义,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
,
.
故选:B.
10. 如图,图①中有4个黑点,图②中有9个黑点,图③中有个黑点,…,按这样的规则排列下去,则图⑨中的黑点个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图形类规律,探索出图形规律为图中有个黑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小.
【详解】解:依题意,
图①中有4个黑点,则,
图②中有9个黑点,则,
图③中有个黑点,则,
所以图中有个黑点,
当时,,
故选: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则的值是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和代数式求值,根据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得到,求出,然后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解:∵单项式与是同类项,
∴,
∴,
∴,
故答案为:1.
12. 如图:点A,B在线段上,点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是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线段和差计算,设,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进而得到,求出,则.
【详解】解:设,
∵点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
∴,
∴,
∴,
故答案为:.
13. 有理数a,b,c表示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化简绝对值.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式子的符号,再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
∴,
∴;
故答案为:.
14. 若关于的方程和有同一个整数解,则整数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解题的关键是直接解方程进而利用整数的定义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解得:,
∵是整数,
∴或,
∴,,或,
∵,
解得:,
当时,方程的解:,方程的解:,符合题意;
当时,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
当时,方程解:,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
当时,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整数.
故答案为:.
15. 已知与互补,且,则________.
【答案】##度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求一个角的补角,根据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角相加的和等于,这两个角互补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与互补,即,而,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一)(每小题8分,共24分)
16. 计算:
(1);
(2).
【答案】(1)
(2)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计算,有理数乘法分配律:
(1)按照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有括号先计算括号的运算顺序求解即可;
(2)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原式
【小问2详解】
解:原式
.
17. 解下列方程:
(1)3x+7=32﹣2x;
(2).
【答案】(1)x=5 (2)x=1
【解析】
【分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移项得:3x+2x=32-7,
合并同类项得:5x=25,
系数化为1得:x=5.
【小问2详解】
去分母得:3(3x+1)-4(x-1)=12,
去括号得:9x+3-4x+4=12,
移项得:9x-4x=12-3-4,
合并同类项得:5x=5,
系数化为1得:x=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18. 已知,.
(1)计算:;
(2)若的值与的取值无关,求的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2)与无关的条件是的系数为0,即含有的项为0,即可获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解:
;
【小问2详解】
由(1)知,,
若的值与的取值无关,
则有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运算、整式的加减中的无关型计算、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法则,明确整式的加减中的无关型计算的核心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二)(每小题9分,共27分)
19. 已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求的值.
【答案】或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利用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各自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由题意得:
,,或,
当时,原式;
当时,原式.
20. 已知AB=5cm,延长AB至C,使AC=2AB,反向延长AB至E,使AE=CE,
计算:(1)线段CE的长;
(2)线段AC是线段CE几分之几?
(3)线段CE是线段BC几倍?
【答案】(1)15cm;(2);(3)3倍
【解析】
【分析】(1)先根据AE=CE得出AC=2AE,再根据AC=2AB,AB=5,即可得出CE的长
(2)分别用AB表示AC和CD,即可得出结论
(3)先根据AC=2AB和AC=AB+BC得出,从而得出线段CE是线段BC的关系
【详解】解:(1)∵AE=CE,
∴CE=3AE,
∴AC=2AE,
∵AB=5,AC=2AB
∴AC=10(厘米),
∴AE=5(厘米),
∴CE=15(厘米);
(2) AC=2AB, CE=3AE=3AB
,
是的;
(3),
,
,
∴
是的3倍
答:线段CE的长15厘米;线段AC是线段CE的;线段CE是线段BC的3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倍分关系,借助图形来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1. 某市电话拨号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A)计时制:元每分钟;
(B)包月制:60元每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
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元每分钟.
(1)某用户某月上网的时间为x小时,请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应该支付的费用;
(2)你知道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吗?
【答案】(1),;(2)通话时间大于20小时选,通话时间等于20小时选或,通话时间小于20小时选.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1)首先统一时间单位,(A)计时制:每分钟元时间花费;(B)包月制:60元+每分钟元时间花费;
(2)先列出方程求出两种方式相等时的通话时间,然后再分情况作答即可.
关键是根据两种计费方式列出代数式解答.
详解】(1)小时分钟,
A计时制:元,
B包月制:元.
(2)
即通话时间大于20小时选,通话时间等于20小时或,通话时间小于20小时选.
五、解答题(三)(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 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若∠DCE=35°,∠ACB= ;若∠ACB=140°,则∠DCE= ;
(2)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保持三角尺BCE不动,三角尺ACD的CD边与CB边重合,然后将三角尺AC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BCD.设∠BCD=α(0°<α<90°)
①∠ACB能否是∠DCE的4倍?若能求出α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②三角尺ACD转动中,∠BCD每秒转动3°,当∠DCE=21°时,转动了多少秒?
【答案】(1)∠ACB=145°;∠DCE=40°;(2)∠ACB+∠DCE=180°或互补,理由见解析;(3)①能;理由见解析,α=54°;②23秒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得,重叠部分就比90°+90°减少的部分,即当∠DCE=35°时,∠ACB=180°﹣35°=145°,当∠ACB=140时°,∠DCE=180°﹣140°=40°
(2)由于∠ACD=∠ECB=90°,则重叠的度数就是∠ECD的度数,所以∠ACB+∠DCE=180°.
(3)①当∠ACB是∠DCE的4倍,设∠ACB=4x,∠DCE=x,利用∠ACB与∠DCE互补列方程解答即可;
②设当∠DCE=21°时,转动了t秒,根据∠BCD+∠DCE=90°,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1)∵∠ACD=∠ECB=90°,∠DCE=35°,
∴∠ACB=180°﹣35°=145°.
∵∠ACD=∠ECB=90°,∠ACB=140°,
∴∠DCE=180°﹣140°=40°.
故答案为:145°,40°;
(2)∠ACB+∠DCE=180°或互补,
理由:∵∠ACE+∠ECD+∠DCB+∠ECD=180.
∵∠ACE+∠ECD+∠DCB=∠ACB,
∴∠ACB+∠DCE=180°,即∠ACB与∠DCE互补.
(3)①当∠ACB是∠DCE的4倍,
∴设∠ACB=4x,∠DCE=x,
∵∠ACB+∠DCE=180°,
∴4x+x=180°
解得:x=36°,
∴α=90°﹣36°=54°;
②设当∠DCE=21°时,转动了t秒,
∵∠BCD+∠DCE=90°,
∴3t+21=90,
t=23°,
答:当∠DCE=21°时,转动了23秒.
【点睛】本题考查了互补、互余的定义以及角的重叠等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重叠部分的大小.
23. 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2,点B表示12,点C表示20,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32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
(1)动点Q从点C运动至点A需要 秒;
(2)P、Q两点相遇时,求出t的值及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求当t为何值时,A、P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是C、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的倍(即P点运动的路程=Q点运动的路程).
【答案】(1)26秒;(2)t的值是,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3)当t为或26时,A、P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是C、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的倍
【解析】
【分析】(1)由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
(2)根据相遇时,P,Q所用时间相等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
(3)A、P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是C、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的倍需分两直角边分别情况讨论,并根据P点运动的路程=Q点运动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1)点Q运动至点A时,所需时间t=(20﹣12)÷1+12÷2+12÷1=26(秒).
答:动点Q从点C运动至点A需要26秒;
(2)由题可知,P、Q两点相遇在线段OB上M处,设OM=x.
则12÷2+x÷1=(20﹣12)÷1+(12﹣x)÷2,
解得x=,
12÷2+÷1=6+=.
答:t的值是,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
(3)A、P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是C、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的倍有2种可能:
①动点Q在OB上,动点P在OB上,
则:12+(t-)= [20﹣12+2(t﹣ )],
解得:t=.
②动点Q在OA上,动点P在BC上,
则:12+12+2(t--12)= [20+(t﹣8﹣ )],
解得:t=26.
综上所述:当t为或26时,A、P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是C、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的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并列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59,广东省惠州市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开学考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外集团华侨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开学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外集团华侨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开学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外集团华侨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开学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一,解答题二,解答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