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2 重要考点、结论必背卡片-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
展开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4556" 1.力与物体的平衡 PAGEREF _Tc24556 \h 1
\l "_Tc24432" 2.力与直线运动 PAGEREF _Tc24432 \h 2
\l "_Tc12477" 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PAGEREF _Tc12477 \h 3
\l "_Tc250" 4.力与曲线运动 PAGEREF _Tc250 \h 3
\l "_Tc26823" 5.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PAGEREF _Tc26823 \h 4
\l "_Tc30982" 6.功与功率、功能关系 PAGEREF _Tc30982 \h 5
\l "_Tc15808" 7.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PAGEREF _Tc15808 \h 5
\l "_Tc27103" 8.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PAGEREF _Tc27103 \h 6
\l "_Tc9871" 9.力学中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PAGEREF _Tc9871 \h 6
\l "_Tc23940" 10.电场的性质 PAGEREF _Tc23940 \h 7
\l "_Tc8453" 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PAGEREF _Tc8453 \h 8
\l "_Tc20242" 12.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PAGEREF _Tc20242 \h 8
\l "_Tc1586" 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PAGEREF _Tc1586 \h 9
\l "_Tc23599" 14.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PAGEREF _Tc23599 \h 9
\l "_Tc27277" 15.电磁感应的综合分析 PAGEREF _Tc27277 \h 10
\l "_Tc18208" 16.近代物理 PAGEREF _Tc18208 \h 11
\l "_Tc12371" 17.热 学 PAGEREF _Tc12371 \h 12
\l "_Tc30252" 18.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PAGEREF _Tc30252 \h 13
\l "_Tc26040" 19.力学实验六个热点 PAGEREF _Tc26040 \h 16
\l "_Tc17274" 20.电学实验五个热点 PAGEREF _Tc17274 \h 17
1.力与物体的平衡
2.力与直线运动
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4.力与曲线运动
5.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6.功与功率、功能关系
7.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8.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9.力学中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0.电场的性质
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2.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4.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15.电磁感应的综合分析
16.近代物理
17.热 学
18.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19.力学实验六个热点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求某点的瞬时速度;(2)逐差法求加速度(奇数段舍中间);(3)注意有效数字。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1)注意横坐标是弹簧的长度还是形变量;
(2)注意单位,质量——力,厘米——米;
(3)注意重力加速度g的取值;
(4)规范作图,用直线进行拟合。
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同一次实验中应将O点拉到同一位置;
(2)每次需要记录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合适的标度。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1)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补偿阻力(一次即可);
(2)改变小车的质量不需要重新补偿阻力;
(3)上图实验中是将钩码重力近似看作小车的合力,为减小误差,应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本实验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2)需要比较减小的重力势能和重物增大的动能。
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两小球的大小应相等,入射小球质量较大;
(2)本实验需要验证m1eq \(OP,\s\up6(-))=m1eq \(OM,\s\up6(-))+m2eq \(ON,\s\up6(-));
(3)确定平均落点位置时,应用尽量小的圆圈住所有落点,圆心的位置即为平均落点位置。
20.电学实验五个热点
1.电表改装与多用电表的使用
(1)上图为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图,从1~5分别对应的挡位是:大量程电流挡、小量程电流挡、欧姆挡、小量程电压挡、大量程电压挡;
(2)使用时应保证“红进黑出”多用电表,上图中A端为黑表笔;
(3)关于中值电阻的计算和应用;
(4)使用欧姆挡时每次换倍率需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2.电阻的测量
【替代法测电阻】 R1=Rx
【半偏法测电阻】 R2<RA
【电桥法测电阻】 R1Rx=R2R3
3.测量金属的电阻率
R=ρeq \f(l,S),ρ=eq \f(RS,l)
4.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由于电源内阻较小,所以一般情况下选择图甲误差较小;除非已知电流表内阻,则可以选择图乙测量较精确;
(2)滑动变阻器一般选择限流式,且阻值一般不要太大;
误差分析时可用“等效电源法”:图甲中r偏小,E偏小;图乙中r偏大,E不变。
5.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甲
乙
(1)热敏电阻或者光敏电阻阻值改变时,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判断电路的变化情况;
(2)旧瓶装新酒,重在审题。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形变、弹力、胡克定律
(1)弹力是由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2)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3)细绳的弹力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杆上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2.摩擦力
(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6)静摩擦力的大小0
(7)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8)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
(9)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
4.共点力的平衡
(10)平衡条件:F合=0(或Fx=0,Fy=0)。
5.静电力
(11)方向:正电荷所受静电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静电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12)大小:F=qE,点电荷间的静电力F=keq \f(q1q2,r2)。
6.安培力
(13)方向: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
(14)大小:当B⊥I时,F=IlB,当B与I的夹角为θ时,
F=IlBsin θ。
7.洛伦兹力
(15)方向: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不做功。
(16)大小:F=qvB(B⊥v)。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位移、速度、加速度
(1)一般情况下:位移小于路程;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与路程的大小相等。
(2)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可能在增大。
2.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v=v0+at;x=v0t+eq \f(1,2)at2;v2-veq \\al(2,0)=2ax;x=eq \f(v0+v,2)t
(4)推论
①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差:Δx=aT2,xm-xn=(m-n)aT2。
②中间时刻速度:veq \f(t,2)=eq \f(v0+v,2)=eq \(v,\s\up6(-))。
③位移中点速度veq \f(x,2)=eq \r(\f(veq \\al(2,0)+v2,2))。
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5)物体沿粗糙水平面滑行时的加速度a=μg;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gsin α;物体沿着粗糙斜面恰好匀速下滑时μ=
tan α;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g(sin α-μcs α)。
(6)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1上,则m1和m2的相互作用力为FN=eq \f(m2F,m1+m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
4.超重、失重
(7)超重时,加速度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时,加速度a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5.运动图像
(8)包括x-t、v-t、a-t图像等,注意图线斜率和图线与横轴所包围面积的意义。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动力学两类问题
(1)看到“受力”分析“运动情况”,看到“运动”要想到“受力情况”。
(2)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2.传送带问题
(3)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放在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可能一直向前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4)如图甲,无初速释放物块后,物块可能先匀加速下滑,再匀加速下滑;可能先匀加速下滑,再随皮带匀速下降。
(5)如图乙,物体以v0滑上水平传送带,则物体可能一直减速滑出皮带;或先向前减速滑行,再加速回头;或先向前减速滑行,再加速回头,最后匀速回到出发点。
3.板块问题
(6)若板、块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要隔离板、块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此时板、块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若板、块相对静止,选择板、块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此时板、块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7)当板、块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板块的加速度;当板、块相对静止时,无论外力作用在板上还是块上,都可以用整体法求共同加速度。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垂直河岸过河时,所用时间最短。
(2)小船过河时,船速大于水速,船才能垂直河岸过河。
(3)绳端物体速度分解规律: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两个分速度。
2.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加速度
(4)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总沿该点的切线方向。
(5)曲线运动中质点所受合外力方向指向曲线弯曲的凹侧。
3.抛体运动
(6)平抛运动的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7)在斜面上做平抛运动时,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不变。
4.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8)圆锥摆、火车转弯、漏斗壁上的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F向=mg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
(9)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eq \r(gR),最低点最小速度为eq \r(5gR),上下两点拉力之差为6mg。
(10)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min=0,v临=eq \r(gR)
v>v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
v=v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v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开普勒定律
(1)椭圆定律:太阳位于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公共焦点上。
面积定律: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最大,在远日点的速率最小。
周期定律:eq \f(a3,T2)=k,其中k与中心天体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2)重力:①南、北极处:F万=mg=eq \f(Gm中m,R2);②赤道处:F万-F支=F向,故mg=F支=F万-F向;③在一定纬度时重力方向不指向地心。
(3)黄金代换:Gm地=gR2(R为地球半径)。
(4)地球质量:①重力法m地=eq \f(gR2,G)(地球表面);②环绕法:m地=eq \f(4π2r3,GT2)。
(5)密度:①重力法ρ=eq \f(3g,4πRG);②环绕法:ρ=eq \f(3πr3,GT2R3)(在地球表面,r=R,ρ=eq \f(3π,GT2))。
3.人造卫星
(6)人造卫星:Geq \f(m地m,r2)=meq \f(v2,r)=mω2r=meq \f(4π2,T2)r=ma。
(7)第一宇宙速度v1=eq \r(gR)=eq \r(\f(Gm地,R))=7.9 km/s,第二宇宙速度
v2=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v3=16.7 km/s。
(8)高轨低速(v、ω、an)周期大,低轨反之。
(9)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R=6.4×106 m,v运=v1,T=2πeq \r(\f(R,g))=84.6 min。
(10)同步卫星:T=24小时,h=5.6R=36 000 km。
(11)卫星的变轨:低轨到高轨要加速,高轨到低轨要减速。
(12)双星问题:m1r1=m2r2;eq \f(G(m1+m2),L2)=eq \f(4π2L,T2)。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功、功率
(1)功的计算公式:W=Flcs α或W=Pt。
(2)功率:P=eq \f(W,t)或P=Fv。
(3)重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等于滑动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4)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的位置滑下,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停下来,若L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L、h之间存在关系μ=eq \f(h,L),如图所示。
2.动能、动能定理
(5)动能:Ek=eq \f(1,2)mv2=eq \f(p2,2m);动能定理:W合=ΔEk=Ek2-Ek1。
3.功能关系
(6)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合外力做功——动能变化;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变化;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变化;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机械能变化。
(7)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相对滑动的物体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Ffs相对,s相对为相对滑动的路程。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Ep=mgh,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
(2)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
2.弹性势能
(3)弹簧的弹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4)弹性势能:Ep=eq \f(1,2)kx2。
3.机械能守恒定律
(5)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其他力做功为0。
(6)表达式:mgh1+eq \f(1,2)mveq \\al(2,1)=mgh2+eq \f(1,2)mveq \\al(2,2)或者Ep减=Ek增。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1)动量:p=mv;冲量I=Ft;
动量定理:Ft=Δp或Ft=mv2-mv1。
(2)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F=eq \f(Δp,t),合外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2.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动量守恒的条件:①不受力;②合外力为零;③内力远大于外力;④某方向的合力为零,则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4)“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无机械能损失)
动量守恒:m1v0=m1v1+m2v2;机械能守恒:eq \f(1,2)m1veq \\al(2,0)=eq \f(1,2)m1veq \\al(2,1)+eq \f(1,2)m2veq \\al(2,2)
解得v1=eq \f(m1-m2,m1+m2)v0,v2=eq \f(2m1,m1+m2)v0
当m1=m2时,交换速度;
当m1>m2时,速度方向不变;m1≫m2时,v1≈v0,v2≈2v0;
当m1
动量守恒:m1v0=(m1+m2)v;损失的机械能:ΔE=eq \f(1,2)m1veq \\al(2,0)·eq \f(m2,m1+m2)。
力学三大观点
对应规律
表达式
选用原则
动力学观点
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v=v0+at
x=v0t+eq \f(1,2)at2
v2-veq \\al(2,0)=2ax等
能量观点
动能定理
W合=ΔEk
涉及到做功与能量转换
机械能守恒定律
Ek1+Ep1=Ek2+Ep2
功能关系
WG=-ΔEp等
能量守恒定律
E1=E2
动量观点
动量定理
I合=p′-p
只涉及初、末速度、力、时间而不涉及位移、功
动量守恒定律
p1+p2=p1′+p2′
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
(1)电场的方向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一致,与负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2)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稀疏的地方电场弱。
(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eq \f(F,q),其大小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决定式:E=eq \f(kQ,r2)。
(5)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eq \f(U,d)。
2.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势面
(6)电势定义式:φ=eq \f(Ep,q),其大小与电势能Ep、电荷量q均无关。
(7)电势差:UAB=φA-φB=eq \f(EpA-EpB,q)=eq \f(WAB,q)。
(8)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9)等势面与电场线相互垂直,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
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10)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越强;越稀疏的地方,电场越弱。
(11)匀强电场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电势差相等。
4.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电容器
(12)电容的定义式C=eq \f(Q,U)=eq \f(ΔQ,ΔU),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
(13)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改变d或S或εr,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化;断开电源时,电容器电荷量不变;改变两板距离,电场强度E=eq \f(4πkQ,εrS)不变。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1)动力学观点:a=eq \f(F合,m),E=eq \f(U,d),v2-veq \\al(2,0)=2ad。
(2)能量观点:W=qU=Ek2-Ek1。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3)运动条件:①只受静电力;②初速度v0⊥E。
(4)运动性质:类平抛运动。
(5)偏移量:y=eq \f(1,2)at2=eq \f(qUl2,2mdveq \\al(2,0))。
(6)偏转角的正切值:tan θ=eq \f(vy,v0)=eq \f(qUl,mdveq \\al(2,0))。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磁场、电流的磁场
(1)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
(2)电流的磁场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3)定义式:B=eq \f(F,Il),B与F、I、l无关。
(4)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
3.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5)大小:F=IlB(B、I、l相互垂直);I∥B时,F安=0。
(6)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
(7)洛伦兹力的大小:F=qvB;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对运动的电荷不做功。
(8)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qvB=meq \f(v2,r);半径r=eq \f(mv,qB);周期T=eq \f(2πm,qB);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eq \f(φ,2π)T(φ为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圆弧的圆心角)。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1)质谱仪:电场中加速:qU=eq \f(1,2)mv2;磁场中偏转:qvB=meq \f(v2,R),偏转圆的半径R=eq \f(1,B)eq \r(\f(2mU,q))。
(2)回旋加速器
①加速电场的周期等于回旋周期,即T电场=T回旋=T=eq \f(2πm,qB)。
②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等于D形盒的半径。
③在粒子的质量、电荷量确定的情况下,粒子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只与D形盒的半径和磁感应强度有关,与加速器的电压无关(电压只决定了回旋次数)vm=eq \f(qBR,m),Ek=eq \f(mv2,2)=eq \f(q2B2R2,2m);加速电压与加速次数的关系:NqU=eq \f(q2B2R2,2m)。
④将带电粒子在两盒之间的运动首尾相连起来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霍耳效应、电磁流量计
(3)粒子通过正交电磁场(速度选择器模型):qvB=qE=qeq \f(U,d),v=eq \f(E,B)。
3.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和重力场
(4)若受洛伦兹力且做直线运动,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和静电力一定平衡,只有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5)若带电粒子除受磁场力外还受重力(或者静电力),则带电粒子做一般的曲线运动,轨迹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电流、欧姆定律、电阻
(1)电流强度:I=eq \f(q,t)(定义式);金属导体中:I=neSv(微观决定式);欧姆定律:I=eq \f(U,R)(决定式);电阻的定义式:R=eq \f(U,I)。
2.电阻定律、电阻率
(2)电阻的决定式:R=ρeq \f(l,S);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半导体、超导、传感器
(3)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其电阻降为零的导体是超导体。
(4)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温度降低时电阻变大。
(5)光敏电阻:有光时电阻小,无光时电阻大。压敏电阻:受力拉长时,电阻变大;受力变短时,电阻变小。
4.电阻的串、并联
(6)串联时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
(7)和为定值的两个电阻,阻值相等时,并联的总电阻最大。
5.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
(8)电功:W=UIt;电功率:P=eq \f(W,t)=UI;焦耳定律:Q=I2Rt;纯电阻:W=Q;非纯电阻:W>Q,P总=P热+P出,效率η=eq \f(P出,P总)×100%。
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9)电动势:E=eq \f(W非,q);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eq \f(E,R+r)。
(10)纯电阻电路中,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eq \f(E2,4r)。
(11)含电容器的电路中,电容器相当于断路,稳定时,其电压值等于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的电压,与它串联的电阻相当于导线。
7.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交变电流的描述
(12)中性面垂直于磁场方向,此时e=0,Φ=Φm。
(13)最大电动势(峰值):Em=nBSω=nΦmω。
(14)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动:e=nBSωsin ωt=Emsin ωt,从平行磁场方向开始转动:e=nBSωcs ωt=Emcs ωt。
(15)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E=eq \f(Em,\r(2)),U=eq \f(Um,\r(2)),I=eq \f(Im,\r(2))。
8.变压器的原理,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
(16)理想变压器:eq \f(U1,U2)=eq \f(n1,n2);eq \f(I1,I2)=eq \f(n2,n1);P1=P2。
(17)决定关系:U1决定U2,I2决定I1,P2决定P1。
9.电能的输送
(18)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损=eq \b\lc\(\rc\)(\a\vs4\al\c1(\f(P输,U)))eq \s\up12(2)R线;损失的电压:U损=U2-U3=I2r。
内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
(1)磁通量:Φ=BS,它是标量,但有正负。
(2)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①闭合回路②磁通量发生变化。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
(3)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4)巧记口诀:增反减同;来拒去留;增缩减扩。
(5)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eq \f(ΔΦ,Δt),其中n为线圈匝数。
(7)动生电动势:E=Blv;感生电动势:E=neq \f(SΔB,Δt);
转动切割产生的电动势:E=eq \f(1,2)Bl2ω。
(8)感应电荷量:q=eq \f(nΔΦ,R总)。
知识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普朗克提出能量子观点:ε=hν;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的观点:光子hν
(2)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3)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4)德布罗意指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其波长λ=eq \f(h,p)
(5)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电子的发现,电子比荷的测定
(6)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粗略测出了电子的比荷,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电子比荷的精确测定是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完成的
4.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7)汤姆逊认为原子结构是“枣糕模型”
(8)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5.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9)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发光的波长是分立的,不连续的
(10)玻尔的氢原子能级结构假说: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发光的能量由能级差决定:hν=Em-En
(11)大量原子由高能级m向低能级跃迁时,会产生Ceq \\al(z,m)种光
6.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
(12)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13)α射线是氦原子核eq \\al(4,2)He,带正电,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β射线是电子eq \\al( 0,-1)e,带负电;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不带电,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
7.衰变,半衰期
(14)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非常稳定,它不随温度、压强和与其他元素化合而改变;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是对大量原子核成立的,个别原子核不成立
8.原子核的结合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15)结合能: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所放出的能量
(16)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也叫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17)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
(18)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9.核裂变,核聚变
(19)裂变:铀核在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块质量差不多的中等原子核,并放出能量
(20)聚变:在高温条件下,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
知识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温度和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热力学温度
(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也会有个别分子的速率变小。
(2)气体压强从微观上看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度t的关系:T=t+273.15 K。
2.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4)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呈正态分布:即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
3.固体的微观结构
(5)固体的分子间距很小,分子作用力很大,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
4.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6)液体表面的分子间距大于r0,因此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水珠呈球形。
5.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
(7)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
(8)相对湿度=eq \f(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9)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10)物体的内能是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7.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
(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eq \f(pV,T)=C。
(12)等温过程:p1V1=p2V2;等压过程:eq \f(V1,T1)=eq \f(V2,T2);等容过程:eq \f(p1,T1)=eq \f(p2,T2)。
8.热力学第一定律
(13)ΔU=W+Q。
9.热力学第二定律
(14)反映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
(15)微观意义: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知识点
重要的规律、公式和二级结论
1.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1)表达式:x=Asin(ωt+φ)。
(2)简谐运动的条件: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即F=-kx。
(3)质点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最大位移时,速度为0,势能最大,机械能守恒。
2.单摆、单摆周期公式
(4)单摆在小角度(θ<10°)摆动时,F=-eq \f(mg,l)x;单摆的周期:T=2πeq \r(\f(l,g))。
3.受迫振动、共振
(5)受迫振动时,小球做受迫振动的周期(频率)与驱动力的周期(频率)相等。
(6)当系统的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
4.机械波
(7)产生条件:波源,介质。
(8)波源的起振方向就是波传播时最前头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
5.横波的图象、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9)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上下坡法”即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10)波上的质点只会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移动。
(11)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v=λf,其中f=eq \f(1,T)。
(12)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由介质决定)。
6.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13)叠加: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重叠区域中质点的位移等于几列波单独传播的矢量和。
(14)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可以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15)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
7.多普勒效应
(16)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观察到的频率增加;距离增加时,观察到的频率减小。
8.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17)折射率n12=eq \f(sin θ1,sin θ2)=eq \f(c,v)。
9.全反射、临界角
(18)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没有折射光的现象。
(19)临界角:sin C=eq \f(1,n)
10.光导纤维
(20)内芯的折射率较大,外芯的折射率较小;光在内芯与外芯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
11.光的色散
(21)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
(22)折射率依次增大,频率依次增大,波长依次减小。
12.电磁场、电磁波
(23)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24)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13.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25)频率相同的光经过双缝干涉,在光屏上形成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26)当光程差Δr=2n×eq \f(λ,2)时,出现明条纹;当光程差Δr=(2n+1)×eq \f(λ,2)时,出现暗条纹。
(27)条纹间距:Δx=eq \f(l,d)λ;应用:薄膜干涉,牛顿环,三角形空气层干涉。
(28)增透膜的最小厚度为绿光在膜中波长的eq \f(1,4)。
(29)薄膜干涉中用标准样板(空气隙干涉)检查工件表面情况:条纹向窄处弯是凹,向宽处弯是凸(左凹右凸)。
14.光的衍射现象
(30)当缝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波长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1)衍射时形成的是中央宽亮、两边逐渐变窄暗的条纹;例:泊松亮斑。
15.光的偏振现象
(32)光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变成偏振光。
(33)应用:摄影,液晶,3D眼镜。
16.光谱和光谱分析,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34)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成分和强度的记录,就是光谱;分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
(35)光的本质就是电磁波。
(36)电磁波谱: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专题1.5 天体物理-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 这是一份专题1.5 天体物理-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文件包含专题15天体物理原卷版docx、专题15天体物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 这是一份专题6.3 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文件包含专题63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原卷版docx、专题63练中厘清小实验的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5 选择题抢分攻略-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 这是一份专题3.5 选择题抢分攻略-2023届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总攻略,文件包含专题35选择题抢分攻略原卷版docx、专题35选择题抢分攻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