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一心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教学准备
    相关录音、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题:有的人)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10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10分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读正确。
    3.范读引领,指导朗读和重音。
    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教师示范第一节,指名练习第二节,自由完成第三到七节。)
    4.播放名家朗读录音,学生再读诗歌,读出情感。
    5.思考:这首诗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第二部分(第2~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5~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0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0分钟)
    1.学习第1小节。
    (1)出示第一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出示填空问题: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明确:第一个“活”字指人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死”字指精神死了,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3)该怎么读这两句?
    第一句:轻蔑地、鄙夷地读……厌恶地、痛恨地读……
    第二句:庄重地、惋惜地读……肯定地、赞颂地读……
    2.学习第2、3、4小节。
    (1)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写,却一次也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请把诗中隐含鲁迅的诗句找出来。
    出示:①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②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2)诗人在赞扬鲁迅先生的同时还批判了哪些人?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①“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②“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③“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这些人指的是谁?
    明确:指国民党反动派,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行为可耻。
    3.学习5、6、7小节。
    这样对待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命运如何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5~7小节。
    (1)思考:“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人民是怎么记住他的?
    (2)诗人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形象生动,你觉得这首诗用得最生动形象的一个字是什么?
    在学生赏析的字当中,挑出一个“摔”来重点赏析:“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想象人民怎么“摔”。指导带着仇恨读。
    (3)“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群众是怎样抬举他的?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5分钟)
    学了这首诗,你肯定收获很大,你或许会思考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你或许有许多心里话想对鲁迅先生说,想对同学们说,请你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怎么样?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于是,我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比学习,我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阅读鉴赏,梳理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虽生犹死、虽死犹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