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2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3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3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47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5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54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74974/0-171014904658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背景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迷竹节人,制作竹节人,制作方法,制作竹节人时非常用心,制作材料,制作工具,玩的地方,玩竹节人,玩法一,一松一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感知了课文整体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墨,去瞧一瞧竹节人的做法与玩法吧!
读课文,跟随下面四个小标题,一起去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思考:从这一部分,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作者小时候的玩具只能自己做,有一段时间,全都迷上了竹节人。这样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下文。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一找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等。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1.锯毛笔杆时要小心,以防毛笔杆裂开。2.注意安全,小心伤手。
同学们,听了作者介绍的制作过程,你会做了吗?课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用竹子尝试着做一做,看谁做的最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读课文第8~19自然段,思考:竹节人怎么玩?玩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欢乐?体会孩子们的痴迷程度。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形象地写出了竹节人威武的形象。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远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第14~15自然段,作者用了很多四字成语,你能找出来吗,这些成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剑拔弩张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得意洋洋 弄巧成拙
这些成语写出了孩子们玩竹节人时入情入境、善于动脑、乐此不疲、异常投入的样子,能使人从中体会到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用武打动作来形容竹节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三个“!”则更加突出地表现了玩竹节人的同学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竹节人的动作还伴有孩子们的配音,渲染了欢快热烈的气氛。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表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快乐。
竹节人这么好玩,都玩得入了迷,可是要上课了,怎么办?后来发生了什么?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意外的乐趣?读第20~29自然段,寻找答案。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为下文被老师发现没收竹节人埋下伏笔。
太入迷了,上课还要玩竹节人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试一试。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意外的乐趣: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读了这里,再回顾前文老师收竹节人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之前:大步流星、怒气冲冲、一把抓去
之后: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
更加突出竹节人的有趣。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因为“我们”发现竹节人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给老师带来了快乐,“我们”想让这份快乐在更多人之间传递,所以“我们”两手空空却心满意足。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部分内容不仅表现了“我们”对这个玩具喜爱至入迷,也通过老师的行为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你有什么喜爱的玩具吗?它是怎么来的?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请你和同学分享一下。
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做竹节人、玩竹节人、找竹节人的事。文中重点描写了玩竹节人的部分,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表达了童年游戏的 及对童年的 。
鞋线嵌入课桌裂缝,用手拉线
下课:跺脚拍手、咋咋呼呼
上课:意兴不减、搏将起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竹节人,思考问题,令人着迷的竹节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弄巧成拙,前功尽弃,叱咤风云,虎视眈眈,化为乌有,津津有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习题ppt课件,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