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5 人体的生命活动--2024年中考 初中生物 一轮复习课件
展开1.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三类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顺序:首先是糖类,其次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
2.水和无机盐⑴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⑵无机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人体一旦缺乏无机盐,就会患各种疾病。
3.维生素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 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
维生素A多存在于动物肝脏内,但植物中的胡萝卜素也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D能促 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
1.脚气病≠脚气。脚气病是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而脚气可由真菌感染引起,两者的病因和症状都不同。2.坏血病≠败血症。坏血病是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败血症是指病菌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全 身性严重感染。
4.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人无法消化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但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对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如图:
消化系统中的几个“之最”⑴消化系统中最膨大的器官是胃,可以暂时储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⑵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是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消化液含量最多的部 位,包括胰液、肠液、胆汁。⑶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乳化脂肪,属于物理性消 化。
2.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⑴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⑵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⑫ ;B代表的物质是⑬ ;C代表的物质是⑭ 。⑶吸收:消化道内的⑮ 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⑷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⑸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食物的消化是指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经过牙齿咀嚼,馒头块变成馒头碎屑属于物理性消化;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但麦芽糖还无法被小肠直接吸收,必须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2.大分子物质必须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而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不需 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并且摄取的各种营养素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即全面而均衡的营养。⑴平衡膳食宝塔⑵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分别约占30%、40%、30%。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 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 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3.食品安全:购买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4.绿色食品: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产品。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作用各不相同
例1 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具有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的作用。下列营养物 质的作用与举例不相符的是 ( )A.提供物质,如蛋白质B.维持健康,如维生素C.维持生命,如水D.提供能量,如无机盐
解析 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无机盐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
考点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⑶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的原因红细胞富含④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⑤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⑥ 。当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过少,或红细胞数量过少 就会引起贫血,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的食物。
2.动脉血和静脉血根据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把血液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1.分类:根据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 组织细胞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各部分名称 ⑴心脏四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⑵相连血管: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⑬ ;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⑭ ;
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⑮ ;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⑯ 。⑶瓣膜:心房与心室间有⑰ ;心室和动脉间有⑱ 。
2.心脏工作过程 ⑴左、右心房收缩,房室瓣⑲ ,动脉瓣⑳ ,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右心室。⑵左、右心室收缩,动脉瓣㉑ ,房室瓣㉒ ,分别将血液压至主动脉和肺动脉。⑶心房、心室均舒张,房室瓣㉓ ,动脉瓣㉔ ,血液经静脉进入心房。
1.体循环⑴途径:㉕ →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㉖ 。⑵结果:血液由㉗ 血变为㉘ 血。⑶意义:为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2.肺循环⑴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⑵结果:血液由㉙ 血变为㉚ 血。⑶意义: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不存在先后顺序。
3.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时的变化流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时,由于发生了物质交换,因此血液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几个特殊部位 发生的血液成分变化如表:
1.血量和输血成年人体内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 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 响健康。2.血型——ABO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3.安全输血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在无同型血可输,且紧急情况时,任何 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还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
1.体循环、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2.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类型规律⑴左动右静: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及相连血管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及相连血管流静脉血。⑵体同肺反:体循环中动脉血管流动脉血,静脉血管流静脉血;肺循环中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 动脉血。3.血液循环中的几个“之最”⑴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⑵营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部位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尿素含量最低的部位是肾静脉。
例2 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C.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D.B血管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图中A血管一定是动脉,A正确。A血管为动脉, 动脉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 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C内流含氧少的静脉 血,C正确。B毛细血管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识别三种血管的主要方法
1.从血管的分支汇合情况判断:沿血流方向血管分支的为动脉,沿血流方向血管汇合的为静脉。在 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为毛细血管。2.从血管管壁厚度判断:同一等级的动脉与静脉,动脉管壁更厚。毛细血管管壁在三者中最薄(只 由一层细胞构成)。3.从管壁弹性情况判断:同一等级的动脉与静脉,动脉管壁弹性更大。毛细血管管壁弹性在三者中 最小。
4.从管腔直径大小判断:同一等级的动脉与静脉,静脉管腔直径更大。毛细血管管腔直径在三者中 最小。5.从血流速度情况判断:同一等级的动脉与静脉,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大。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在三 者中最小。6.从特殊结构判断:只有静脉内部有瓣膜,即静脉瓣,其余两种血管内部都没有瓣膜。动脉瓣存在于 动脉与心脏连接处。
例3 如图为人体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静脉B.③管壁弹性最大C.③中流动的一定是含氧丰富的血液D.血液在②处可以发生物质交换
解析 由图可知,血流方向是③→②→①,③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①是静脉,A正确。动脉血管管 壁最厚,弹性最大,B正确。在肺循环的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含氧少,C错误。毛细血管管壁最 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考点3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⑴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的完成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
⑵呼吸运动过程中各器官的变化
⑶人工呼吸时根据⑯ 的原理,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引起肺被动地张缩,以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呼吸。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⑴原理:气体的⑰ 作用。⑵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含量的对比
⑶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 血液⑷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A.多: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数量较多的毛细血管,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B.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气体透过。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运输氧气从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后,随全身的血液循环运输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4.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⑴实现方式: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 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由㉑ 血变为㉒ 血。⑵气体扩散方向A.氧气:肺泡→血液→组织细胞。B.二氧化碳: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易燃、易爆。煤气中毒即一氧 化碳中毒。2.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一氧化碳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 合力高200~300倍。因此,当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后,大量的血红蛋白就与一氧化碳结合,从而失去 了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液严重缺氧而造成呼吸障碍,导致人窒息,甚至危及生命。3.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是防止煤气泄漏,保持室内通风。
一、呼吸运动、呼吸和呼吸作用
1.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2.呼吸:指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如图所示:
3.呼吸作用:是活细胞所具有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生理作用。
二、人体的气体交换的比较
例4 如图为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示意图,a表示一种气体,①②③表示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 误的选项是 ( ) A.a表示氧气B.过程①是肺通气C.过程②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D.过程③使得静脉血变动脉血
解析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的运输和组织 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图中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B正确。②表示肺泡与 血液的气体交换,其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C正确。③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此处 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血液成分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a气体表示 进入组织细胞,是被细胞呼吸作用利用的气体,所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A正确。
考点4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尿液的形成过程⑴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④ 外,血浆中 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形成⑤ 。⑵肾小管的⑥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⑦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剩余的物质则形成尿液。
3.尿液的排出⑧ →输尿管→⑨ (暂存)→尿道→体外。4.排尿的意义⑴排出体内代谢废物。⑵调节体内⑩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比较
二、尿液形成过程中相关结构内液体成分
1.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为动脉血。2.肾小囊腔中的液体为原尿,肾小管末端流出的液体为尿液。3.肾静脉内流静脉血。
例5 如下表是某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的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分 析中不正确的是 ( )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含答案),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呼吸运动,考点聚焦,气体扩散作用,毛细血管,二氧化碳,强化训练,两面凹,红细胞,左心室,主动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五、(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五、(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呼吸运动,考点聚焦,气体扩散作用,毛细血管,二氧化碳,强化训练,两面凹,红细胞,左心室,主动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6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6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视网膜,晶状体,凹透镜,听小骨,听觉感受器,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语言文字,效应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