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语文同步训练题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卷,共7页。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卷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楔子(xiē) 角色(jiǎo) 禁受(jīn) 燕侣莺俦(chóu)B.恳切(qiè) 症候(zhēng) 罪愆(qiān) 鳏寡孤独(guǎn)C.伺候(cì) 汗涔涔(cén) 离间(jiàn) 前合后偃(yǎn)D.戕害(qiāng) 闷热(mēn) 禀赋(bǐng) 繁文缛节(r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造蘖 坼裂 孤身只影 引吭高歌B.缜密 晌午 声色俱厉 前仆后继C.牙惠 寒喧 莫名其妙 败坏伦常D.破绽 揩干 毋庸质疑 委曲求全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滚绣球】一段唱词中,窦娥对天地鬼神进行的大胆斥责,让封建统治者感到石破天惊。B.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现在只剩下姚明和易建联了,两人在比赛之余,举案齐眉,关系很好。C.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便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寒风中颤抖。D.学术研讨会上,李博士率先发言说:“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关汉卿剧作中的人物语言朴素而富有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B.经过三十年苦和恨的煎熬,使被侮辱和损害的侍萍觉醒了。C.中国戏剧把人生世相绘画化、舞蹈化、音乐化,是由于抽离现实的需要造成的。D.中国戏剧在发展和产生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话剧的很大影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科学家对它们的抽象是创造的成果,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①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②艺术用创新的方法唤起每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情感。③唤起的情感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④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⑤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A.④②③⑤① B.⑤①②③④C.④②⑤③① D.⑤②④③①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所谓“戏曲中国”,即戏曲所表现的中国,或者说,戏曲所表现的中国文化。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剧种最多、艺术生命力最强、剧目遗存最丰富的样式,但它为何比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晚出”呢?不少学者从外部条件和自身特征两个方面探讨戏曲晚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亦不乏值得商榷之处。例如,着眼于外部条件者所得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品经济不发达”这一影响至巨的结论就值得商榷。单就外部条件而言,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绝非经济因素一端所能解释。人类文化史已反复证明,文化创造除了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之外,还受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框架的制约。经济基础即使大体相仿,不同民族、社会的文化创造主体所面临的文化场合、文化情景也可能很不一样。因此,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戏曲何以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民文化发展得不够充分。中国戏曲建立在平民文化的基础上,所表现的中国文化以平民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平民化不只是为戏曲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故事情节、表现形式,更为主要的是使文化发展的指向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朝而野,由雅而俗。戏曲史上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许多取材于唐传奇、诗文的元代杂剧,其结局都变悲剧为团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元代白朴的《墙头马上》,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这并非偶然,《莺莺传》和《井底引银瓶》都以悲剧结束,而《西厢记》和《墙头马上》则是大团圆的喜剧。在这种不谋而合的共同现象背后,深层的原因何在?其实就在文化的平民化转向。《莺莺传》中崔莺莺是名门闺秀,但没有勇气维护婚姻权利,预感张生有可能始乱终弃,她不是设法阻止这一结局的到来,而是向张生倾诉:“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因为按照唐代上流社会习惯法,一个私订终身的女子是没有资格成为妻子的。但上流社会的习惯法在平民社会中并不一定需要遵守。宋代出现的代表平民意志的《张浩》,女主角李莺莺和崔莺莺不同:她主动与张浩私订终身,勇于维护婚姻权利,最终与张浩喜结连理。这是平民文化带来的新伦理。正是在这种平民文化兴盛的背景下,《西厢记》《墙头马上》等元代杂剧不约而同地改变了女主角追求爱情的行为方式或悲剧结局。戏曲中国以平民文化为主导,并不是说它与大传统绝缘。事实上,戏曲中国与大传统之间保持了持续不已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曲折发展。在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互动中,中国戏曲中产生了一大批表彰“中国脊梁”的作品,如明代的《浣纱记》《鸣凤记》,清代的《清忠谱》《桃花扇》。在号称“十部传奇九相思”的明清传奇中,我们看到了另外的风景: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是这片风景中的主角。这一类作品,不是对平民文化的否定,而是对平民文化的充实和提升。戏曲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采用互文见义的方式,写宝、黛阅读这两部名剧,其核心是要写出那种足以提高人类尊严的两性间的真挚感情。曹雪芹把《牡丹亭》爱情书写传统发扬光大,不只是题材选择方面的认同,也是一种文化立场的认同,在他看来,不是只有诗人笔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才有价值,《牡丹亭》等所写的超越生死的爱情也有其崇高的价值。由此一例,足以见出“戏曲中国”的文化意义之大。(摘编自陈文新《中国戏曲——华夏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2019年7月13日《光明日报》)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中国是指戏曲所表现的中国或中国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平民文化为主体的。B.文化的平民化促进了戏曲生成、发展,使文化发展的指向由朝而野、由雅而俗。C.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平民文化发展得不够充分,完全导致了中国戏曲的“晚出”。D.平民社会不一定遵守上流社会的习惯法,平民文化兴盛影响了部分元杂剧结局。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结构严谨,对中国戏曲晚出的原因从横向、纵向、正反等方面进行了递进式论述。B.作者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关系分析,批驳了中国戏曲晚出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观点。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借《红楼梦》论述了戏曲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D.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通过李莺莺与崔莺莺的对比,论述了文化平民化的转向对戏曲的影响。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探索戏曲晚熟应从其自身特征方面进行,经济因素完全不能解释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B.文化创造不仅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影响。C.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在互动中曲折发展,并使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D.曹雪芹发扬光大了戏曲爱情书写传统,认为超越生死的爱情比社会正义更加崇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9分)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第二幕 罗密欧: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朱丽叶自上方窗户中出现)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于她吧;脱下她给你的这一身惨绿色的贞女的道服,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那是我的意中人;啊!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我在爱着她!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待我去回答她吧;不,我不要太鲁莽,她不是对我说话。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朱丽叶:唉!罗密欧:她说话了。啊!再说下去吧,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朱丽叶: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罗密欧:(旁白)我是继续听下去呢,还是现在就对她说话?朱丽叶: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脚,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脸,又不是身体上任何其他的部分。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作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罗密欧: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称我为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朱丽叶: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罗密欧: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朱丽叶:我的耳朵里还没有灌进从你嘴里吐出来的一百个字,可是我认识你的声音;你不是罗密欧,蒙太古家里的人吗?罗密欧:不是,美人,要是你不喜欢这两个名字。朱丽叶: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罗密欧: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朱丽叶: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罗密欧:唉!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朱丽叶: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罗密欧:朦胧的夜色可以替我遮过他们的眼睛。只要你爱我,就让他们瞧见我吧;与其因为得不到你的爱情而在这世上挨命,还不如在仇人的刀剑下丧生。朱丽叶:谁叫你找到这儿来的?罗密欧: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辽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朱丽叶:幸亏黑夜替我罩上了一重面幕,否则为了我刚才被你听去的话,你一定可以看见我脸上羞愧的红晕。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一切置之不顾了!你爱我吗?我知道你一定会说“是的”;我也一定会相信你的话;可是也许你起的誓只是一个谎,人家说,对于恋人们的寒盟背信,天神是一笑置之的。温柔的罗密欧啊!你要是真的爱我,就请你诚意告诉我;你要是嫌我太容易降心相从,我也会堆起怒容,装出倔强的神气,拒绝你的好意,好让你向我婉转求情,否则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拒绝你的。俊秀的蒙太古啊,我真的太痴心了,所以也许你会觉得我的举动有点轻浮;可是相信我,朋友,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的忠心远胜过那些善于矜持作态的人。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露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朱丽叶: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罗密欧:那么我指着什么起誓呢?朱丽叶: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罗密欧:要是我的出自深心的爱情——朱丽叶:好,别起誓啦。我虽然喜欢你,却不喜欢今天晚上的密约;它太仓促、太轻率、太出人意料了,正像一闪电光,等不及人家开一声口,已经消隐了下去。好人,再会吧!这一朵爱的蓓蕾,靠着夏天的暖风的吹拂,也许会在我们下次相见的时候,开出鲜艳的花来。晚安,晚安!但愿恬静的安息同样降临到你我两人的心头!罗密欧:啊!你就这样离我而去,不给我一点满足吗?朱丽叶:你今夜还要什么满足呢?罗密欧:你还没有把你的爱情的忠实的盟誓跟我交换。朱丽叶:在你没有要求以前,我已经把我的爱给了你了;可是我倒愿意重新给你。罗密欧:你要把它收回去吗?为什么呢,爱人?朱丽叶:为了表示我的慷慨,我要把它重新给你。可是我只愿意要我已有的东西: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乳媪在内呼唤)我听见里面有人在叫;亲爱的,再会吧!——就来了,好奶妈!——亲爱的蒙太古,愿你不要负心。再等一会儿,我就会来的。(自上方下。)罗密欧:幸福的,幸福的夜啊!我怕我只是在晚上做了一个梦,这样美满的事不会是真实的。朱丽叶自上方重上。朱丽叶:亲爱的罗密欧,再说三句话,我们真的要再会了。要是你的爱情的确光明正大,你的目的是在于婚姻,那么明天我会叫一个人到你的地方来,请你叫他带一个信给我,告诉我你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举行婚礼;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选自《莎士比亚戏剧集》,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句,运用想象和夸张,盛赞朱丽叶的双眼。B.朱丽叶认为姓名跟人的可爱的完美没有关系,她以玫瑰花为例,说“玫瑰”换成了别的称呼,花的香味还是同样芬芳,表达对罗密欧的真爱。C.“……原谅我吧,是黑夜泄露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这几句话表现了朱丽叶心里的后悔,不该向黑夜吐真情。D.男女主人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爱情,抒发了互相爱慕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对人生无限痛苦的宣泄。10.结合原文,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分)(1)罗密欧:“幸福的,幸福的夜啊!”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丽叶:“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一切置之不顾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综观全文,朱丽叶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请总结并加以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怎样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3~14题。(8分)【越调】寨儿令 隐逸鲜于必仁汉子陵[注],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听,千万古圣贤评。 [注] 子陵:指隐士严子陵,即严光,隐居富春江七里滩钓鱼,东汉光武帝刘秀把他召到京城,同榻而眠,熟睡中他把脚伸到了刘秀的肚皮上。13.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该曲善用典故,如“汗青”谓史册,“折腰”出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B.“去就一般轻”侧重叙述了严光、陶潜两个人离官之后都心情轻松。C.“月、风、浪、潮”营造优美景色,目的是契合后两句里的“心、梦”。D.结尾说,听一听,千秋万古的贤圣都对两个隐士给予高度评价。14.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9分)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文艺创作要浓墨重彩地记录中华民族的英雄。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①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文艺创作既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② ,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英雄观,绝不能恶搞历史,亵渎祖国,③ 。 16.下面是发表于《文学遗产》的一篇学术论文的中文摘要,请提炼出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5个字。(3分) 明代台阁文人通过为快乐和幸福感溯源,不断营造着感念皇恩的强烈情感和生命归属意识,在歌颂的大合唱中不断增强国家认同。他们在建构出一套包含后乐精神、与民同乐、清乐自处等元素的士大夫盛世快乐体系的同时,还塑造出乡绅阶层的快乐生活图景。政治文化主导下的抒情文化是台阁文学的精神核心之一,在此引导下,他们大量使用了描写、消弭紧张、虚拟、对比、遮饰等修辞手法,这些方法不仅形成了整体上的抒情氛围,还直接促成了文章的结构方式和雍容平正风格的形成。理学追求消弭冲突的生命境界以及“和”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缺少政治批判,这些决定了台阁文学雍容大雅的文风与平庸的套语式表述。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4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好”与“对”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陈述你的理由。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答案1.C 【解析】 A项,“角色”的“角”应读jué;B项,“症”应读zhèng,“鳏”应读guān;D项,“缛”应读rù。2.B 【解析】 A项,“蘖”应为“孽”;C项,“惠”应为“慧”,“喧”应为“暄”;D项,“质”应为“置”。3.C 【解析】 C项,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A项,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合语境。B项,举案齐眉:用于夫妻之间,形容夫妻相敬如宾。对象用错。D项,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敬辞,用于称赞别人。谦敬失当。4.A 【解析】 B项,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C项,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或“造成的”。D项,语序不当,应为“产生和发展”。5.A 【解析】 根据首句可知所讲的是“艺术和科学”,所以后面的内容应是先“艺术”后“科学”,由此排除B、D项,④是两者的共同点,应排在最前,其次是“艺术”,即②③两项,根据“唤起”一词可知②后面应排③,故排除C项。6.C 【解析】 “完全导致了中国戏曲的‘晚出’”错,原文说的是“‘戏曲何以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民文化发展得不够充分”。7.A 【解析】 “从横向、纵向、正反等方面进行了递进式论述”表述错误,从全文来看,文章没有进行正反对比论证。8.B 【解析】 A项,“经济因素完全不能解释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错,原文说的是“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绝非经济因素一端所能解释”。C项,“并使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错误,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戏曲中国与大传统之间保持了持续不已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曲折发展……在号称‘十部传奇九相思’的明清传奇中,我们看到了另外的风景: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是这片风景中的主角”,并不是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在互动中曲折发展“使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D项,“比社会正义更加崇高”错,原文说的是“在他看来……《牡丹亭》等所写的超越生死的爱情也有其崇高的价值”。9.C 【解析】 “表现了朱丽叶心里的后悔,不该向黑夜吐真情”分析错误,这几句话只是朱丽叶大胆的表白,并告知罗密欧自己不是“矜持作态”。10.(1)罗密欧无意中碰到朱丽叶,听到她对自己的爱情表白,感受到她的一片痴情,感到无比幸福和高兴。(2)表明朱丽叶要真诚坦白地表露自己对罗密欧的爱意,为此,她要冲破封建礼法的约束,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真情。11.情感变化过程:惊恐——担心——陶醉——不顾一切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情。分析:开始,“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表明惊恐。接着,“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表明担心。然后,“俊秀的蒙太古啊,我真的太痴心了”一段话表明自己的陶醉。最后,“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表明对罗密欧坚贞的爱情。12.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出身名门贵族,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当他们相爱后,立刻有了一股无穷的力量,使他们敢于冒着极大的危险而偷偷相会,这次相会既是偶然的,但从感情发展的趋势看,又是必然的。当这对相爱的人见面之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再也顾不上封建势力和封建伦理观念,他们大胆追求爱情,向对方倾诉衷情,他们的表白是热烈而真挚的,是纯真而果敢的。这正体现了他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未来的人文主义思想。13.C 【解析】 “目的是契合后两句里的‘心、梦’”赏析错误,结合曲意思可知,“月、风、浪、潮”营造优美景色,与后两句任职时担惊受怕形成鲜明的对比,并非“契合‘心、梦’”。14.①抒发了对严光、陶潜不畏强权、坚持自我高尚美德的由衷赞美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于安静平和的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③表现了对元代官场和统治者执政的不满之情。15.示例: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②又要弘扬英雄主义正能量 ③背叛民族和诋毁英雄16.台阁文学 快乐 修辞手法 抒情文化(每个1分,写出三个即可)【解析】 这篇学术论文的摘要以台阁文学为对象,其精神是抒情文化和快乐,而表达方式则是大量使用修辞手法。由此进行提炼概括,即可得到答案。17.[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源自现实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说的是两名大学生脚踩轮滑鞋到北京,许多网友为其精神叫好,而交警则指出这一做法违反交通法规。针对这一事件,材料主要阐述了“好”与“对”的关系,要求就“好”与“对”的关系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就需要明确“好”与“对”的内涵,“好”是指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对”是指正确的。这样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拓展,可得出以下立意角度:好的事不一定是对的,大学生踩轮滑鞋“长途刷街”,网友叫好,交警却指出违规,这种“好”超越了法规的界线;对的事不一定是好的,社会需要规则,但规则有时难免会带来一定的限制,大学生踩轮滑鞋到北京,虽然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但这“对”却限制了一些年轻人的自由;“好”“对”融合,兼而有之,“好”的也可以是“对”的,“对”的也可以是“好”的;当“好”与“对”出现冲突时,我们尽量做“对”,做“对”做“好”,更加和谐,是做人做事的更高目标。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卷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楔子(xiē) 角色(jiǎo) 禁受(jīn) 燕侣莺俦(chóu)B.恳切(qiè) 症候(zhēng) 罪愆(qiān) 鳏寡孤独(guǎn)C.伺候(cì) 汗涔涔(cén) 离间(jiàn) 前合后偃(yǎn)D.戕害(qiāng) 闷热(mēn) 禀赋(bǐng) 繁文缛节(r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造蘖 坼裂 孤身只影 引吭高歌B.缜密 晌午 声色俱厉 前仆后继C.牙惠 寒喧 莫名其妙 败坏伦常D.破绽 揩干 毋庸质疑 委曲求全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滚绣球】一段唱词中,窦娥对天地鬼神进行的大胆斥责,让封建统治者感到石破天惊。B.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现在只剩下姚明和易建联了,两人在比赛之余,举案齐眉,关系很好。C.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便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寒风中颤抖。D.学术研讨会上,李博士率先发言说:“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关汉卿剧作中的人物语言朴素而富有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B.经过三十年苦和恨的煎熬,使被侮辱和损害的侍萍觉醒了。C.中国戏剧把人生世相绘画化、舞蹈化、音乐化,是由于抽离现实的需要造成的。D.中国戏剧在发展和产生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话剧的很大影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科学家对它们的抽象是创造的成果,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①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②艺术用创新的方法唤起每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情感。③唤起的情感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④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⑤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A.④②③⑤① B.⑤①②③④C.④②⑤③① D.⑤②④③①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所谓“戏曲中国”,即戏曲所表现的中国,或者说,戏曲所表现的中国文化。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剧种最多、艺术生命力最强、剧目遗存最丰富的样式,但它为何比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晚出”呢?不少学者从外部条件和自身特征两个方面探讨戏曲晚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亦不乏值得商榷之处。例如,着眼于外部条件者所得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品经济不发达”这一影响至巨的结论就值得商榷。单就外部条件而言,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绝非经济因素一端所能解释。人类文化史已反复证明,文化创造除了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之外,还受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框架的制约。经济基础即使大体相仿,不同民族、社会的文化创造主体所面临的文化场合、文化情景也可能很不一样。因此,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戏曲何以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民文化发展得不够充分。中国戏曲建立在平民文化的基础上,所表现的中国文化以平民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平民化不只是为戏曲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故事情节、表现形式,更为主要的是使文化发展的指向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朝而野,由雅而俗。戏曲史上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许多取材于唐传奇、诗文的元代杂剧,其结局都变悲剧为团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元代白朴的《墙头马上》,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这并非偶然,《莺莺传》和《井底引银瓶》都以悲剧结束,而《西厢记》和《墙头马上》则是大团圆的喜剧。在这种不谋而合的共同现象背后,深层的原因何在?其实就在文化的平民化转向。《莺莺传》中崔莺莺是名门闺秀,但没有勇气维护婚姻权利,预感张生有可能始乱终弃,她不是设法阻止这一结局的到来,而是向张生倾诉:“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因为按照唐代上流社会习惯法,一个私订终身的女子是没有资格成为妻子的。但上流社会的习惯法在平民社会中并不一定需要遵守。宋代出现的代表平民意志的《张浩》,女主角李莺莺和崔莺莺不同:她主动与张浩私订终身,勇于维护婚姻权利,最终与张浩喜结连理。这是平民文化带来的新伦理。正是在这种平民文化兴盛的背景下,《西厢记》《墙头马上》等元代杂剧不约而同地改变了女主角追求爱情的行为方式或悲剧结局。戏曲中国以平民文化为主导,并不是说它与大传统绝缘。事实上,戏曲中国与大传统之间保持了持续不已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曲折发展。在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互动中,中国戏曲中产生了一大批表彰“中国脊梁”的作品,如明代的《浣纱记》《鸣凤记》,清代的《清忠谱》《桃花扇》。在号称“十部传奇九相思”的明清传奇中,我们看到了另外的风景: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是这片风景中的主角。这一类作品,不是对平民文化的否定,而是对平民文化的充实和提升。戏曲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采用互文见义的方式,写宝、黛阅读这两部名剧,其核心是要写出那种足以提高人类尊严的两性间的真挚感情。曹雪芹把《牡丹亭》爱情书写传统发扬光大,不只是题材选择方面的认同,也是一种文化立场的认同,在他看来,不是只有诗人笔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才有价值,《牡丹亭》等所写的超越生死的爱情也有其崇高的价值。由此一例,足以见出“戏曲中国”的文化意义之大。(摘编自陈文新《中国戏曲——华夏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2019年7月13日《光明日报》)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中国是指戏曲所表现的中国或中国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平民文化为主体的。B.文化的平民化促进了戏曲生成、发展,使文化发展的指向由朝而野、由雅而俗。C.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平民文化发展得不够充分,完全导致了中国戏曲的“晚出”。D.平民社会不一定遵守上流社会的习惯法,平民文化兴盛影响了部分元杂剧结局。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结构严谨,对中国戏曲晚出的原因从横向、纵向、正反等方面进行了递进式论述。B.作者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关系分析,批驳了中国戏曲晚出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观点。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借《红楼梦》论述了戏曲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D.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通过李莺莺与崔莺莺的对比,论述了文化平民化的转向对戏曲的影响。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探索戏曲晚熟应从其自身特征方面进行,经济因素完全不能解释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B.文化创造不仅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影响。C.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在互动中曲折发展,并使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D.曹雪芹发扬光大了戏曲爱情书写传统,认为超越生死的爱情比社会正义更加崇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9分)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第二幕 罗密欧: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朱丽叶自上方窗户中出现)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于她吧;脱下她给你的这一身惨绿色的贞女的道服,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那是我的意中人;啊!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我在爱着她!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待我去回答她吧;不,我不要太鲁莽,她不是对我说话。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朱丽叶:唉!罗密欧:她说话了。啊!再说下去吧,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朱丽叶: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罗密欧:(旁白)我是继续听下去呢,还是现在就对她说话?朱丽叶: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脚,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脸,又不是身体上任何其他的部分。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作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罗密欧: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称我为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朱丽叶: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罗密欧: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朱丽叶:我的耳朵里还没有灌进从你嘴里吐出来的一百个字,可是我认识你的声音;你不是罗密欧,蒙太古家里的人吗?罗密欧:不是,美人,要是你不喜欢这两个名字。朱丽叶: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罗密欧: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朱丽叶: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罗密欧:唉!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朱丽叶: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罗密欧:朦胧的夜色可以替我遮过他们的眼睛。只要你爱我,就让他们瞧见我吧;与其因为得不到你的爱情而在这世上挨命,还不如在仇人的刀剑下丧生。朱丽叶:谁叫你找到这儿来的?罗密欧: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辽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朱丽叶:幸亏黑夜替我罩上了一重面幕,否则为了我刚才被你听去的话,你一定可以看见我脸上羞愧的红晕。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一切置之不顾了!你爱我吗?我知道你一定会说“是的”;我也一定会相信你的话;可是也许你起的誓只是一个谎,人家说,对于恋人们的寒盟背信,天神是一笑置之的。温柔的罗密欧啊!你要是真的爱我,就请你诚意告诉我;你要是嫌我太容易降心相从,我也会堆起怒容,装出倔强的神气,拒绝你的好意,好让你向我婉转求情,否则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拒绝你的。俊秀的蒙太古啊,我真的太痴心了,所以也许你会觉得我的举动有点轻浮;可是相信我,朋友,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的忠心远胜过那些善于矜持作态的人。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露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朱丽叶: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罗密欧:那么我指着什么起誓呢?朱丽叶: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罗密欧:要是我的出自深心的爱情——朱丽叶:好,别起誓啦。我虽然喜欢你,却不喜欢今天晚上的密约;它太仓促、太轻率、太出人意料了,正像一闪电光,等不及人家开一声口,已经消隐了下去。好人,再会吧!这一朵爱的蓓蕾,靠着夏天的暖风的吹拂,也许会在我们下次相见的时候,开出鲜艳的花来。晚安,晚安!但愿恬静的安息同样降临到你我两人的心头!罗密欧:啊!你就这样离我而去,不给我一点满足吗?朱丽叶:你今夜还要什么满足呢?罗密欧:你还没有把你的爱情的忠实的盟誓跟我交换。朱丽叶:在你没有要求以前,我已经把我的爱给了你了;可是我倒愿意重新给你。罗密欧:你要把它收回去吗?为什么呢,爱人?朱丽叶:为了表示我的慷慨,我要把它重新给你。可是我只愿意要我已有的东西: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乳媪在内呼唤)我听见里面有人在叫;亲爱的,再会吧!——就来了,好奶妈!——亲爱的蒙太古,愿你不要负心。再等一会儿,我就会来的。(自上方下。)罗密欧:幸福的,幸福的夜啊!我怕我只是在晚上做了一个梦,这样美满的事不会是真实的。朱丽叶自上方重上。朱丽叶:亲爱的罗密欧,再说三句话,我们真的要再会了。要是你的爱情的确光明正大,你的目的是在于婚姻,那么明天我会叫一个人到你的地方来,请你叫他带一个信给我,告诉我你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举行婚礼;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选自《莎士比亚戏剧集》,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句,运用想象和夸张,盛赞朱丽叶的双眼。B.朱丽叶认为姓名跟人的可爱的完美没有关系,她以玫瑰花为例,说“玫瑰”换成了别的称呼,花的香味还是同样芬芳,表达对罗密欧的真爱。C.“……原谅我吧,是黑夜泄露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这几句话表现了朱丽叶心里的后悔,不该向黑夜吐真情。D.男女主人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爱情,抒发了互相爱慕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对人生无限痛苦的宣泄。10.结合原文,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分)(1)罗密欧:“幸福的,幸福的夜啊!”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丽叶:“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一切置之不顾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综观全文,朱丽叶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请总结并加以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怎样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3~14题。(8分)【越调】寨儿令 隐逸鲜于必仁汉子陵[注],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听,千万古圣贤评。 [注] 子陵:指隐士严子陵,即严光,隐居富春江七里滩钓鱼,东汉光武帝刘秀把他召到京城,同榻而眠,熟睡中他把脚伸到了刘秀的肚皮上。13.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该曲善用典故,如“汗青”谓史册,“折腰”出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B.“去就一般轻”侧重叙述了严光、陶潜两个人离官之后都心情轻松。C.“月、风、浪、潮”营造优美景色,目的是契合后两句里的“心、梦”。D.结尾说,听一听,千秋万古的贤圣都对两个隐士给予高度评价。14.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9分)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文艺创作要浓墨重彩地记录中华民族的英雄。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①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文艺创作既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② ,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英雄观,绝不能恶搞历史,亵渎祖国,③ 。 16.下面是发表于《文学遗产》的一篇学术论文的中文摘要,请提炼出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5个字。(3分) 明代台阁文人通过为快乐和幸福感溯源,不断营造着感念皇恩的强烈情感和生命归属意识,在歌颂的大合唱中不断增强国家认同。他们在建构出一套包含后乐精神、与民同乐、清乐自处等元素的士大夫盛世快乐体系的同时,还塑造出乡绅阶层的快乐生活图景。政治文化主导下的抒情文化是台阁文学的精神核心之一,在此引导下,他们大量使用了描写、消弭紧张、虚拟、对比、遮饰等修辞手法,这些方法不仅形成了整体上的抒情氛围,还直接促成了文章的结构方式和雍容平正风格的形成。理学追求消弭冲突的生命境界以及“和”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缺少政治批判,这些决定了台阁文学雍容大雅的文风与平庸的套语式表述。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4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好”与“对”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陈述你的理由。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答案1.C 【解析】 A项,“角色”的“角”应读jué;B项,“症”应读zhèng,“鳏”应读guān;D项,“缛”应读rù。2.B 【解析】 A项,“蘖”应为“孽”;C项,“惠”应为“慧”,“喧”应为“暄”;D项,“质”应为“置”。3.C 【解析】 C项,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A项,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合语境。B项,举案齐眉:用于夫妻之间,形容夫妻相敬如宾。对象用错。D项,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敬辞,用于称赞别人。谦敬失当。4.A 【解析】 B项,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C项,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或“造成的”。D项,语序不当,应为“产生和发展”。5.A 【解析】 根据首句可知所讲的是“艺术和科学”,所以后面的内容应是先“艺术”后“科学”,由此排除B、D项,④是两者的共同点,应排在最前,其次是“艺术”,即②③两项,根据“唤起”一词可知②后面应排③,故排除C项。6.C 【解析】 “完全导致了中国戏曲的‘晚出’”错,原文说的是“‘戏曲何以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民文化发展得不够充分”。7.A 【解析】 “从横向、纵向、正反等方面进行了递进式论述”表述错误,从全文来看,文章没有进行正反对比论证。8.B 【解析】 A项,“经济因素完全不能解释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错,原文说的是“戏曲创作的艰难与迟缓绝非经济因素一端所能解释”。C项,“并使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错误,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戏曲中国与大传统之间保持了持续不已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曲折发展……在号称‘十部传奇九相思’的明清传奇中,我们看到了另外的风景: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是这片风景中的主角”,并不是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在互动中曲折发展“使社会正义和民族气节成了中国戏曲的主流”。D项,“比社会正义更加崇高”错,原文说的是“在他看来……《牡丹亭》等所写的超越生死的爱情也有其崇高的价值”。9.C 【解析】 “表现了朱丽叶心里的后悔,不该向黑夜吐真情”分析错误,这几句话只是朱丽叶大胆的表白,并告知罗密欧自己不是“矜持作态”。10.(1)罗密欧无意中碰到朱丽叶,听到她对自己的爱情表白,感受到她的一片痴情,感到无比幸福和高兴。(2)表明朱丽叶要真诚坦白地表露自己对罗密欧的爱意,为此,她要冲破封建礼法的约束,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真情。11.情感变化过程:惊恐——担心——陶醉——不顾一切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情。分析:开始,“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表明惊恐。接着,“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表明担心。然后,“俊秀的蒙太古啊,我真的太痴心了”一段话表明自己的陶醉。最后,“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表明对罗密欧坚贞的爱情。12.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出身名门贵族,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当他们相爱后,立刻有了一股无穷的力量,使他们敢于冒着极大的危险而偷偷相会,这次相会既是偶然的,但从感情发展的趋势看,又是必然的。当这对相爱的人见面之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再也顾不上封建势力和封建伦理观念,他们大胆追求爱情,向对方倾诉衷情,他们的表白是热烈而真挚的,是纯真而果敢的。这正体现了他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未来的人文主义思想。13.C 【解析】 “目的是契合后两句里的‘心、梦’”赏析错误,结合曲意思可知,“月、风、浪、潮”营造优美景色,与后两句任职时担惊受怕形成鲜明的对比,并非“契合‘心、梦’”。14.①抒发了对严光、陶潜不畏强权、坚持自我高尚美德的由衷赞美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于安静平和的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③表现了对元代官场和统治者执政的不满之情。15.示例: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②又要弘扬英雄主义正能量 ③背叛民族和诋毁英雄16.台阁文学 快乐 修辞手法 抒情文化(每个1分,写出三个即可)【解析】 这篇学术论文的摘要以台阁文学为对象,其精神是抒情文化和快乐,而表达方式则是大量使用修辞手法。由此进行提炼概括,即可得到答案。17.[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源自现实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说的是两名大学生脚踩轮滑鞋到北京,许多网友为其精神叫好,而交警则指出这一做法违反交通法规。针对这一事件,材料主要阐述了“好”与“对”的关系,要求就“好”与“对”的关系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就需要明确“好”与“对”的内涵,“好”是指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对”是指正确的。这样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拓展,可得出以下立意角度:好的事不一定是对的,大学生踩轮滑鞋“长途刷街”,网友叫好,交警却指出违规,这种“好”超越了法规的界线;对的事不一定是好的,社会需要规则,但规则有时难免会带来一定的限制,大学生踩轮滑鞋到北京,虽然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但这“对”却限制了一些年轻人的自由;“好”“对”融合,兼而有之,“好”的也可以是“对”的,“对”的也可以是“好”的;当“好”与“对”出现冲突时,我们尽量做“对”,做“对”做“好”,更加和谐,是做人做事的更高目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