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说理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经历了“加长版”的寒假,同学们发现自己出现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A.B.
C.D.
2.下列面对“青春期悄悄变化的我”的做法正确的有( )
①不要在意外在美,只需关注内在美
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会自我调节
③通过电子书、手机游戏打发无聊的时间
④学会通过求助他人化解烦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晓峰打篮球时表现得很勇敢,可是与女生说话时又表现得非常害羞。这体现了青春期______的矛盾心理( )
A.反抗与依赖B.闭锁与开放C.勇敢与怯懦D.波动与固执
4.下列对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重视
B.它是无法克服与缓解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
C.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不需要调控
D.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是可以解决的
5.“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要( )
A.悦纳生理变化,直面心理矛盾,拒绝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B.青春飞扬,自信、自强;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C.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消除负面情绪
D.正确对待情感,男女同学不能交往,否则会早恋
6.对如图漫画《指鹿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B.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C.我们要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D.随大流,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说
7.阅读下面课堂教学的片段。课堂上,老提出问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当第一位学生回答12个时,第二位、第三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2个,第四位学生本来想出了正确答案18个,但因害怕说错,也随大流回答了12个。
这启示我们要( )
①提升思维品质,善于独立思考
②顾及同学情面,跟着人云亦云
③敢于批判质疑,表达不同观点
④追求特立独行,按自己想法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厦门高二学生胡子阳,在骑行中发现所戴头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于是他发明了“头语智能自行车头盔”:周围有车辆靠近时,头盔会发出警报;头盔上的转向灯能提醒后方车辆避让。这项发明获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②发明创造是成才唯一的途径
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④创造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9.张楚涵是福州第十九中学的“机器达人”。他热爱思考,敢闯会创,在机器人竞赛中屡创佳绩。他的事迹说明了在学习中需要( )
①独立思考
②敢于批判
③勇于创造
④自觉劳动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0.从白皙靓丽的少女到饱经风沙的坦克女兵,朱日和训练基地的硝烟和风沙见证着陆军首批99A女坦克手姑娘们的蜕变,她们也被网友称赞为“当代花木兰”。“当代花木兰”改变了人们对__________的认识。( )
A.性别刻板印象B.职业和收入C.理想和信念D.青春之美
11.小美喜欢看青春偶像剧,喜欢剧中帅气的男主角,看到隔壁班男生酷似自己的偶像,小美很激动。她应该( )
A.告诫自己努力学习,拒绝与该男生交往
B.认识到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正常的,追求爱情
C.欣赏和向往不是爱情,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D.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该男生的肯定和接受
12.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老师在分配劳动任务时,常常让女生擦桌椅、擦玻璃、扫地、拖地,而让男生抬水、搬桌椅、搬运新书等。老师之所以这样分配,是因为( )
A.男女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B.老师内心没有男女平等意识
C.只是让男女同学间互相欣赏D.男女生之间不能有过多接触
13.下列对青春时光中“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有(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班上很多同学迷恋刷抖音,觉得这是件很潮的事,可小安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多地刷网络视频会影响学习,不利于健康成长。小安的观点( )
A.与社会脱节B.是具有独立思维的表现
C.不对,会被同学孤立D.是倡导个性发展的表现
15.在边疆哨所、贫困山村、抗疫一线……“80后”“90后”,甚至“00后”,正以昂扬的姿态奔向火热一线,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6.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启示我们,自强需要( )
A.有远大的志向B.有坚强的意志C.检视自身不足D.努力克服惰性
17.在防控疫情期间,有的人一听到某种药品是“神药”就疯狂抢购,胡乱吃大量的补品补药,结果反而引发其他疾病……对此,我们要( )
①崇尚科学,理性对待疫情
②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③加强信息管理和舆论引导
④打击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知耻,是中国人道德的基础,弘扬知耻精神,就是重建中国人的道德自觉,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下列行为属于“知耻”的是( )
A.小强迟到了,用脚踢开门冲到自己的座位上
B.小刚上课违反纪律被老师批评,当场顶撞老师
C.小军数学期中测验没有及格,气愤地把试卷撕毁
D.小闽不小心把同桌的书弄坏了,主动道歉并赔偿
19.“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名言警句能体现“止于至善”境界的是(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转眼间,我们的青春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下列关于青春的思考,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一次,追求自由无极限B.青春你我同行,携手努力定成功
C.青春张扬个性,就是要标新立异D.青春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
21.我国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说:“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要想到阳光,都要想到亮丽的色彩。”这启示我们( )
A.只要自信,就能战胜困难
B.青春的探索只需要自信就可以
C.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勇敢面对生活
D.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22.大声说话、旁若无人地打电话、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不遵守秩序等不文明出游现象,经常引发国内外网民的“吐槽”。这些不文明行为违背了( )
A.适可而止B.“行己有耻”C.“止于至善”D.自强不息
23.“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
①真诚面对自我,拒绝不良诱惑
②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答案
④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24.青春的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尝试,但青春有格,不能肆意放纵。青春有格的“格”是指( )
A.说语办事的风格B.我们熟悉的田字格
C.基本规则和界限D.诗歌的格律和声调
25.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古语所表达的思想与“行己有耻”相一致的是( )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D.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二、判断说理题
26.(1)课堂上,小宁大胆说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男女生的言行。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27.小宁升入中学后发现自己发生了很多变化。
变化1:个头长高了,喉结突出,还长了胡须。
变化2: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做起事来我行我素,还觉得爸爸妈妈的话“真烦人”。同时开始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
(1)根据变化1及所学,说说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变化2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有什么影响?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请你出谋划策。
(3)如何正确理解独立思考?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万佐成熊庚香
(1)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具有什么作用?
(2)你打算怎样向万佐成、熊庚香学习,做一个“止于至善”的青少年?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小宁的“微日记”片段,记录着成长的点滴,与你分享。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要特长没特长,要成绩没成绩,真是一无是处啊!如此平凡普通的我,今后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现在我变成了一个自信自强的阳光少年了!
(1)自信对青春的探索有什么意义?
(2)如何向小宁学习,成为一个自强的少年?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小宁同学收集的两段材料:
(1)请运用“行己有耻”的相关知识,评析少数粉丝的追星行为。
(2)运用创造与实践的有关知识,谈谈袁隆平的“门规”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入青春期以后,生理变化剧烈,身高迅速增高,性机能成熟,体内机能健全,体重增加,男生开始长胡须,A、B、C都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不符合题意;“也没那么胆小了”体现了心理变化,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悦纳青春期变化的方法。面对“青春期悄悄变化的我”,②④是正确的方法,①③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晓峰打篮球时表现的很勇敢,有时又表现得比较害羞”,这体现青春期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里,属于青春期的正常心理,所以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不符。故选:C。
4.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入青春期产生心理矛盾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会积极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矛盾,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转换为前进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我们的阻力,所以ABC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启示我们要珍惜青春。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要青春飞扬,树立自信、自强品质;青春有格,要行己有耻、止于至善,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创造力,A观点错误;我们要正确对待情感,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D观点错误;我们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调控负面情绪,“消除”说法过于绝对,C说法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思维的批判性认识。解答漫画题需通过漫画的标题、文字信息和画面,把握漫画的整体寓意,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确定答案。观察漫画可知,漫画《指鹿为马》告诉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所以B符合题意;思维的独立性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又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A说法错误;选项C没有理解漫画《指鹿为马》的实质;思维的独立性意味着不人云亦云,D说法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题干材料启示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表达不同观点,①③符合题意;②中“人云亦云”错误,排除;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也要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④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8.答案:B
解析:题干说明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而且创造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启示我们要勤于动手,积极实践,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发明创造不可能是成才的唯一的途径;③与题千不符。故选:B。
9.答案:C
解析:张楚涵的事迹说明了在学习中需要独立思考,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创造,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在题干中前未体现,排除。故选:C。
10.答案:A
解析:从白皙靓丽的少女到饱经风沙的坦克女兵,朱日和训练基地的硝烟和风沙见证着陆军首批99A女坦克手姑娘们的蜕变,这改变了人们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识,故A正确;BCD的说法不合题意,均可排除。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与异性交往。小美的欣赏和向往不是爱情,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我们要正确对待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的朦胧情感,C正确;“拒绝与该男生交往”做法错误,A排除;青少年“追求爱情”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B错误;“渴望得到该男生的肯定和接受”容易导致早恋,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悦纳生理变化、诚信、异性交往和止于至善,涉及考点较多。进入青春期,男孩儿长出喉结、胡须是正常现象,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①点评正确。小辉隐瞒同桌没完成值日的事是不诚信的表现,与换位思考、关爱同学无关,②点评错误。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从不与男同学交往不利于健康成长,③点评错误。善心与爱心是止于至善的表现,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④点评恰当。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小安面对很多同学迷恋刷抖音,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多刷网络视频会影响学习和成长,这体现了小安具有独立思维,B符合题意。A、C、D是对小安行为的错误认识。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美好情感的体验和感悟。题干主题是自强不息精神。A体现了自强不息,B、D体现了爱国情怀,C体现了坚持不懈。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培养自强精神。题干中的“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突出了坚强意志的作用,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17.答案:A
解析:在防控疫情期间,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辨别不良信息,要崇尚科学、学会理性对待疫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打击违法犯罪、加强信息管理,属于相关部门的职责。故选:A。
18.答案:D
解析:自尊是人格之本,只有自尊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我们要做有自尊的人,A用脚踢开门,缺乏文明素养,不知耻,与题干不符;B不尊重老师,属于不知耻,不符合题意;C不能直面挫折,不知耻,与题干不符;D是知耻的表现,符合题意,故选:D。
19.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启示我们要做到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A符合题意;B体现自信,与题千不符;C体现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D体现勤奋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故选:A。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任何自由都是相对而言的,要受到一定的限制,A错误;B说法太绝对,排除;青春张扬个性,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要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C错误,D正确。
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信的作用。材料启示我们要做自信的人,因为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勇敢面对生活,C正确;有了自信,可能战胜困难,A错误;青春的探索不仅需要自信,还需要智慧、行动等,B错误;“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排除。故选C。
22.答案:B
解析:大声说话、旁若无人地打电话、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国人不文明出游现象,经常引发国内外网民的“吐槽”。这些不文明行为违背了行己有耻的理念,是个人修养差,不知耻的表现,所以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不符。故选:B。
23.答案:C
解析:③④:依据教材内容,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赋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好。题文中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我们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养,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中未体现与选项符合的内容,①与题意不符;④:无法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表述太绝对。故本题选C。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的意思是,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A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B的寓意是要自强不息,C的寓意是要发扬长处,D的寓意是要团结协作,均不符合题意。
26.答案:(1)(√)
理由:小宁具有批判精神。培养批判精神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2)(×)
理由:图中男女生没有做到正确交往。与异性正确交往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但应该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学会和老师交往。结合教材知识,首先判断此观点是正确的。小闽的行为说明他具有批判精神。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挑战权威。
27.答案:(1)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2)影响: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对策:①参加集体活动;②求助他人;③培养兴趣爱好;④学习自我调节。
(3)①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②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个头长高了,喉结突出,还长了胡须一可链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表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知识,从影响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做起事来我行我素,还觉得爸爸妈妈的话“真烦人”;开始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一可链接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本题考査调控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方法,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3)本题考查如何正确理解独立思考,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28.答案:(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解析:
29.答案:(1)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信心和希望。
②自信让我们有勇气,敢尝试,能坚持。
③自信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可能。
(2)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不懈的坚持。
解析:
30.答案:(1)少数粉丝的追星行为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不理智的行为。“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①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②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③袁隆平的门规启示我们,实践出真知,我们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解析:(1)本题考查对少数粉丝的追星行为的评析。首先明确少数粉丝的追星行为是错误的,理由结合教材知识,从行己有耻的要求(知廉耻,懂荣辱、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等)考虑作答。
(2)本题考查袁隆平的“门规”对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材料中袁隆平的“门规”说明了要积极参加实践,可从创造离不开实践、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等方面考虑作答。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①
小光看到自己长出了喉结,心里很害怕
没有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②
小辉对班长隐瞒同桌没完成值日的事
能够换位思考,善于关爱同学
③
小美认为男女有别,从不与男同学交往
严守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原则
④
小周末坚持为邻居老奶奶读书、读报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人民日报》时评】
当前,有少数粉丝因对明星的狂热爱好而做出不良行为,如漠视隐私、扰乱秩序甚至为偶像盲目消费,结果影响学习和生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理性的行为。
【袁隆平的“门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出席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时,引得学校“万人空巷”,校园秒变“大型追星现场”。袁隆平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了收徒条件——“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看起来充满土味儿的“门规”,迅速引发热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七县联考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框时事指的纲领性文件是,小闽深情地歌唱道,漫画中的人物调控情绪的方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框时事指的纲领性文件是,小闽深情地歌唱道,漫画中的人物调控情绪的方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