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29,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填空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如下图所示的机械中,使用时费力但省距离的是( )
A. 镊子B. 瓶盖起
C. 动滑轮D. 斜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符合题意;
B.瓶盖起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
C.动滑轮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费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D.斜面是省力机械,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如图所示,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其支点 O、动力 F1和阻力 F2的是( )
A. B.
C. D.
【答案】B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解析】
【详解】A.杠杆平衡问题中所研究的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是杠杆受到的拉力而不是鱼的重力,故A错误;
B.后手作为支点,动力F1作用在前手位置,阻力F2作用在杆上,故B正确;
CD.钓鱼时,前手悬空,很难作为支点保持不动,故支点在后手,故CD错误;
故选D。
3. 如图,清晨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该滑轮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
A. 定滑轮,减小拉力
B. 定滑轮,改变拉力的方向
C. 动滑轮,减少拉力做功
D. 动滑轮,增大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示中,滑轮的轴不随红旗的运动而运动,是固定不动的,为定滑轮,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只有改变力的方向,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所示,下列生活实例中,人对下列描述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丁D. 丙和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推着小车前进,人对小车有推力的作用,小车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推力对小车做了功;
乙:离开脚的足球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人对球没有力的作用,故没有做功;
丙:绳子对物体有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拉力对物体做了功;
丁: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但石头没有通过距离,故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故选B。
5.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0℃的冰的内能为零
D. 不管是热传递还是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量为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热量,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类似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
C.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此0℃的冰的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改变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且两种方式等效,故D正确。
故选D。
6. 今年8月7日,成都大运会跳水比赛圆满收官,最终,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跳水全部金牌,还斩获了5银1铜。跳水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有关跳板跳水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用力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减小
B. 运动员被跳板向上弹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C. 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D. 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运动员用力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增大,故A错误;
B.运动员被跳板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B错误;
C.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故C正确;
D.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使得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7. 现代智能手机通常支持多种解锁方式,如数字解锁、图案解锁、指纹解锁、人脸解锁等,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方式解锁,解锁成功后即可正常使用手机。在图所示的模拟电路中,S1表示数字解锁开关,S2表示图案解锁开关,S3表示指纹解锁开关,灯泡L发光表示手机解锁成功,则下列模拟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数字解锁开关S1或图案解锁开关S2或指纹解锁开关S3均可以解锁,说明三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与灯泡、电源组成电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是通过做功方式使玻璃筒内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中,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故A错误;
B.图乙中,瓶子内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瓶内空气内能减少,故B错误;
C.图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是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中,气缸内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缸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9. 如图所示,质量一定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加速运动到B点,再从B点匀速运动到C点,AB的距离等于BC的距离。下列说法中( )
①木块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②水平拉力F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
③木块在AB段与桌面有摩擦,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④水平拉力F在AB段的平均功率小于在BC段的功率
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①③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D. 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木块从A加速运动到B点,再从B点匀速运动到C点,在此过程中木块均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水平桌面粗糙程度不同,水平恒力F使木块在AB段做加速运动,则
使木块在BC段做匀速运动,则
所以木块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小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故①错误;
②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AB段做的功为
在BC段做的功为
因AB的距离等于BC的距离,则水平拉力F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故②正确;
③木块在AB段做加速运动,它的动能越来越大,势能不变,机械能也会逐渐增大,故③错误;
④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加速运动到B点,再从B点匀速运动到C点,分析该物理过程可知木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由P=Fv可知,水平拉力F在AB段的平均功率小于在BC段的功率,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②④正确,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关于用小球和木块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研究的是木块刚被小球撞击时的动能
B. 甲、乙两图实验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C. 此实验中,若水平面光滑,更便于实验结论的得出
D. 图丙所示,先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下滑,撞击放在A处木块,测出木块移动距离AB为s1,再让同一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下滑(位置未画出),撞击放在B处木块,测出木块移动距离BC为s2。若s1=s2,则h'>h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物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实验中,研究的动能是指在水平面上,撞击木块时小球的动能,故A错误;
B.图甲、乙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相同,从斜面下滑的高度不同,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B错误;
C.此实验中,若水平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木块被撞击后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得出实验结论,故C错误;
D.第一次实验时,小球刚滚下斜面就撞击到木块,第二次实验时,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后才撞击到木块,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s1=s2,撞击时的动能相同,但而第二次在水平面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在第二次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比第一次大,可知第二次实验时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大,则h'>h;故D正确。
故选D。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小灯泡。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S闭合后,L1、L2并联
B. 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 要想使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b
D. 若将导线M从接线柱B改接到A上,L1、L2并联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源两端被导线相连,电源被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去掉导线b,电路中各个元件首尾相连,灯泡L1、L2串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将导线M从接线柱B改接到A上,则两灯属于并联电路,两灯都能发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如图所示,长20m、高10m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35N的拉力,在20s内把重力为5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 )
A. 该同学所做的有用功为1000JB.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C. 斜面的摩擦力为150ND. 拉力的功率是35W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斜面长L=20m,高h=10m,在此过程中,该同学做的有用功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同学做的总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
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拉力做的功即为总功,则拉力的功率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大
B. 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变小
C. 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D. A到D的全过程中返回器机械能守恒
【答案】C
【解析】
【详解】A.AB段,返回器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是返回器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返回器的动能变小,故A错误;
B.BC段没有受到空气的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故B错误;
C.CD段,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返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C正确;
D.A到D的全过程中,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得机械能减小,返回器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C。
14. 利用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同样大小的力F1和F2把质量相等的物体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如果用η1和η2分别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P1和2分别表示F1、F2所做的功率,则:( )
A. η1>η2,P1>P2B. η1>η2,P1=P2
C. η1>η2,P1<P2D. η1=η2,P1=P2
【答案】C
【解析】
【详解】D.由图可知,甲、乙两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分别是n1=3,n2=4,由
可知,甲滑轮组机械效率、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两滑轮组的拉力F1=F2,两重物的质量相等,重力G1=G2,所以η1>η2,故D错误;
ABC.设G1、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为h,则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s1=n1h=3h,s2=n2h=4h
拉力做的总功分别为
W1=F1s1=F1×3h,W2=F2s2=F2×4h
拉力的功率分别为
,
因F1=F2,t1=t2,所以,P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卷docx、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