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01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02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讲境界的确比讲气质、讲神韵更能揭示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但是,讲诗歌艺术仅仅讲到境界这个范畴,仍然显得笼统。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找出一种更基本的艺术范畴,通过对这个范畴的分析揭示中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艺术规律呢?我摸索的结果,找到了“意象”。我们先来看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 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材料二:
    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达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达;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
    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达,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易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钟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简,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刘勰在谈到意象的隐的特点时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辞生互体,有似变爻”,就是就象的无限可延展性来谈的。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境界”“气质”“神韵”相比,意象是古典诗歌更基本的艺术范畴,能够揭示诗歌的某些艺术规律。
    B.物象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意象是融入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孤雁、哀猿、清荷、菊花等都是意象。
    C.物象是客观的,只有进入诗人的构思,经过审美经验和思想感情两方面的加工并写入诗中才能成为意象。
    D.诗人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的特点,也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2.本文对论证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从王国维的观点切入论述,随后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自然地引出意象这一核心论题。
    B.材料一善于展开并列关系的论述,并结合大量诗句,较全面地介绍了物象构成意象的不同情况。
    C.两则材料都涉及大量的引用,但从论述方法上来看,材料一主要是例证,材料二主要是引证。
    D.材料二通过自问而后自答的方式,巧妙论证了易象这一特殊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中具有的意义。
    3.下列诗句中意象的构成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D.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请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简析下面这首宋诗的“意、象、言”含义。(6分)
    寒菊
    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画家。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蓝袍先生(节选)
    陈忠实
    我爷爷徐敬儒,是清帝的最末一茬秀才,因为科举制度的废止而不能中举高升,爷爷只好穿上蓝袍在杨徐村坐馆执教,教的是他的“四书五经”。我爷爷把门楼上那副“耕读传家”的题匾挖掉了,换上一副“读耕传家”的题匾,把“耕”和“读”的位置做了调换。我父亲初看时,还以为我爷爷笔下失误,问时,爷爷一拂袖子,瞪了父亲一眼,没有回答。我父亲不敢再问,却明白了是有意调换而不属于笔误,该当慢慢地去体味,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凿刻起来。
    爷爷瞑目前,选定我父亲做他的接班人,父亲穿上了爷爷留下的蓝袍去私塾坐馆执教。后来因为家庭内部变化,在我刚满十六岁的时候,父亲让我做他的替身去坐馆执教……
    过罢正月十五,私塾又开学了。我也穿上了蓝布长袍,第一次去坐馆,心里怎么也稳实不下来。走出我家那幢雕刻着“读耕传家”字样的门楼,似乎这村巷一夜之间变得十分陌生了,街巷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一搂抱粗的古槐,端直的白杨,夏天结出像蒜墨一样的长英的楸树,现在好像都在瞅着我,看我这个十六岁的先生会不会像先生那样走路!那些拥拥挤挤的一家一户的门楼里,有人在窥视我的可笑的走路的姿势吧?不管怎样,我已经走出街门了,没有再退回去的余地了,只有朝前走。这时候,像面对一个十分面熟而又确实读不出字音的生字时顺手掀开字典,我想到了父亲走路的姿势。我多少次看见父亲来去学堂时走在村巷里的身姿,而他训导我的如何走路的条文倒模糊了。
    我抬起头,像父亲那样,既不仰高,也不低垂,两目平视,梗直脖根,绝不左顾右盼,努力做到不紧不慢,朝前走过去。
    走进学堂的黑漆大门了,三间敞通的瓦房里,学生们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摆满了学生自己从家里搬来的方桌和条凳,排列整齐,桌子四周围坐着年龄差别很大的生,在哇啦哇啦背书。除了新添的几个启蒙生,教室里坐着的全是那些春节以前和我同窗的本村的熟人、同伴、同学,有的个子比我长得还高还壮实,我今天看见他们,心里却怯了,我完全知道他们和我父亲捣蛋的故伎,尤其是杨马娃和徐拴拴两人,念书笨得很,却尽鬼点子捣蛋。我一进门就瞅见他俩的诡秘的脸相,倒有点怯场了,那些不怀好意的脸相!
    我立即走向那张四方教桌,偏不注意那几个扮着怪相的脸。我在父亲坐过的那把直背黑漆木椅上坐下来,腰似乎自然地挺直了,父亲就是这样挺着身坐。桌子角上压着一送打好了格子的空影格纸,那是学生们递上来的,等待我在那些空格里写上正楷字,他们再领回去,铺在仿纸下照描,我取下一张空格纸,从铜笔帽里拔出毛笔,蘸了墨,刚写下一个字,忽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蓝袍先生——”
    我的脑子里轰然一声爆响,耳朵里传来学堂里恣意放肆地哄笑的声浪。我转过头,看见一张傻乎乎愣笑着的脸,这是村子里一个半傻的大孩子。他的嘴角吊着涎水,一只手在背后抓挠着屁股,得意地傻笑着,我立即追问:“谁叫你这么称呼我?”
    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静默中潜伏着许多期待。
    我从桌上摸过板子,那块被父亲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让地说:“伸出手来!”
    傻子脸色立时大变,眼里掠过惊恐的阴影,把双手藏到背后去了。
    我从他的背后拉过一只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当下就弯下腰去,用右手护住左手嚎啕起来:“马娃子!你教我把人家叫‘蓝袍先生’,让我挨打……呜呜呜呜……”
    我立即站起,一下子揪住杨马娃,这个暗中专门出鬼点子捣乱的“坏头头“。不压住这个杨马娃,我日后就难得在这张椅子上坐安稳。我命令:“杨马娃,到前头来!”
    杨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脑袋,走到前头来了。他个子虽不高,年岁不小了,也是个老学生。他应付差事似的朝我草草鞠了一躬,就站住了。
    我早已不能忍耐这种恶作剧还在继续往下演,“伸出手——”
    杨马娃伸出手来。他的眼里滑过一缕冤枉的无可奈何的神色,既不看我,也不看任何人,漫不经心地瞅着对面的墙壁。
    我抽一下板子,那只手往下闪了一下,又自动闪上来,没有躲避,也听不到挨打者的呻唤,更听不到求饶声了,我突然觉得那只手在向我示威,甚至蔑视我。教室里很静,听不到一丝声响。我感到了两方的对峙在继续,我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不然就会被压倒,难得起来。我也不吭气,谁也不看,只看着那只要击中的手。我记得父亲打板子的时候就是这样,从来不看被打者的脸,更不听他们的呻唤和求饶,只是打够要打的数字。我抽下五板子了……
    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说:“先……先先先生!马娃叫我叫你‘蓝袍先生’,我说你要打手的,他说不会,你和俺俩都是在一块念下书的,不会打手的。他就叫我跟你耍玩,叫‘蓝袍先生’……我往后再不……”
    我似乎觉得胳膊有点沉,抬不起来了,再一想,如果马娃一直不开口,我能一直打下去吗?倒是借傻瓜求情的机会,正好下台,不失威风也不失体面。
    傻瓜先爬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跑下去了,杨马娃则不慌不忙,文质彬彬地鞠了躬,慢慢走回到座位上去了。
    我重新坐好,提起毛笔,题写那张未写完的影格儿,手却在抖。我第一次执板打人,心里却没有享受打人的畅快,反倒添加了一缕说不清的滋味……
    就这样,我穿着蓝袍,像爷爷,像父亲,做起了先生……人说,我活脱就是二十年前我爸的原样儿!连脾气也跟我爸一模一样了。
    杨徐村解放了,人民政府废止了我的课程,让我到城南的师范学校去进修。我来到了师范学校,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我脱掉篮袍,穿上了“列宁装”,无论如何,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我像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顿时感到浑身舒展了。我挺直了脊背,向前走去……
    (选自《蓝袍先生》,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偏不注意那几个扮着怪相的脸”里的“偏”有“故意”的意思,掩饰“我”第一次执教内心的不安和胆怯。
    B.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主要是“我”在赴学馆途中的所见,在写树木古槐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我”初次去学堂途中的敏感与忐忑。
    C.小说中“从来不看被打者的脸,更不听他们的呻唤和求饶,只是打够要打的数字”这一句主要是为了表现父亲的冷酷。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叙述亲切自然,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令人信服,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引起读者共情。
    7.请结合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试比较“套子”与本文“蓝袍”内涵的异同点。(6分)
    8.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儿子“我”,但行文中却多次提到父亲,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或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然则焚稿者非欤?”余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曾巩《书魏郑公传》,有删改)
    【注】①亮:同“谅”,忠信。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3分)
    太宗末年A群下B既C知D此E意F而不言G渐H不知I天下J之得失K至于辽东之败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书存也”与“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用法不同。
    B.“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中的“之”用法相同,与“一时之公”中的“之”用法不同。
    C.“成区区之小让”与“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中的“区区”意思相同。
    D.“非其史之遗”与“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中的“遗”含义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臣之间应奉行的是“大公至正之道”,君王既不抹杀他人的话语用以掩盖自己的过失,臣子也不为了博取小信而去讨好自己的君王。
    B.曾巩在文中认为后人应该正确地看待直言进谏,明确指出直言进谏不应当被掩饰,应当把直言进谏看作一件好事,如此,后人才会效仿前人。
    C.曾巩在文中认为如实地记载君臣的谏诤言行,恰足以彰显君主纳谏的美德,激励臣子进谏的自觉,从而垂范后世。
    D.伊尹、周公尽心辅佐君王,因为世人的口头相传,伊尹、周公良相的美名得以流传后世,后人才知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并效法他们直言进谏。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4分)
    (2)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5分)
    13.作者最后为什么说焚稿者并非真正爱他们的君主?请概括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钱起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
    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
    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爽气”开端,既描画出秋天万里晴空、清爽明朗的自然景色,又带给读者轻松爽朗的感受。
    B.颔联两句,用“凤沼”“尧天”称颂太平盛世、用“不知”“但觉”表露出诗人现实的处境和感受。
    C.颈联“砧杵”意象的使用,沿袭唐代以前哀怨凄凉的悲剧性体验,将游子思乡、寂寞怀友之情融于景物中。
    D.全诗前六句的写景与第八句的抒情本不相干,但有了第七句的过渡,结句的抒情就显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15.有人说这首诗看似是一首写景诗,实则是一首投赠诗,依据是什么?(6分)
    (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西方在道德层面有一个“黄金准则”:Treat thers in the way yu want t be treated。(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论语·卫灵公》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似的理念。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
    (3)数字往往带给人们一种单调枯燥的感觉,但诗人的巧妙运用,却能够使文辞生辉,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人工智能无疑是新技术领域的焦点,其发展之快、覆盖之广、介入之深,让人们对先进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惊叹不已。快速迭代的技术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但是,由于缺乏监管也会____A_____。
    ①根据天眼调查专业版数据显示,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③AI换脸可以瞬间解锁各类门禁和人脸识别,④AI换声已经被不法分子用于电话诈骗,⑤AI生成式软件合成的虚假信息充斥网络,⑥个人隐私及肖像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等存在被侵犯的风险……⑦经由“加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法行为让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⑧当ChatGPT聊天机器人问世时,其强大的语言习得功能、对人类思维的逼真模仿和整合输出,一度让人惊呼“人工智能将在未来超越人类”。
    类似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如果____B____,人工智能技术还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这也是许多国家高度关注并及时出台监管措施的重要原因。从监管效果看,各国在治理方式、监管机构、国际合作等方面仍有探索完善的空间。
    17.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8.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屹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缥缈传说的美女峰了。据说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顶,他的妻子抱着小孩从峰顶眺望,盼他回来,①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呢!……
    假如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②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③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19.文中①②③三处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3分)
    20.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请分别分析两个标点的表达效果。(3分)
    21.语言文字运用Ⅰ和II中划波浪线部分,都有“……是”,说说两个“是”含义和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1)人工智能无疑是新技术领域的焦点。
    (2)简直是满山杜鹃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
    威远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
    2.D
    3.C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1分)
    ②首先由《人间词话》中的“境界”引出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话题,探究物象与意象的关系;(1分)
    ③然后分别论述了物象是意象的基础、同一物象可构成不同的意象、诗人构成意象的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1分)
    ④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物象与意象的关系。(1分)
    5.①意:国破家亡,旧朝覆灭,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具有效忠故国、宁死不降之“意”。(2分)
    ②象:只在深秋开放,不与百花争春,菊花具有傲骨凌霜、不随时媚俗之“象”。(2分)
    ③言:诗歌通过言将菊的自然特点与诗人高尚的情操(情感)关联(联系)起来,言简意赅地刻画出菊花的独特形象;(2分)
    6.C
    7.同:“套子”与“蓝袍”其实都象征的是一种束缚,一种难以突破的枷锁。(2分)
    异:①《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套子”是沙皇政府的法令、一切陈规陋习、普遍存在的潜藏的奴性心理;(2分)
    ②《蓝袍先生》的“蓝袍”是家传礼法的体现与延续、师道尊严的象征、对人的天性的压抑。(2分)
    8.①从社会环境上看,父亲与“我”都深受当时落后的封建教育环境影响,“我”也受到了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我”作为祖辈父辈私塾任教的延续者,父亲的训导和举动对于塑造“我”顺从、保守的形象起着衬托作用。
    ③从情节发展上看,“我”的所有心理和行为均来自父亲的着意培养,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④从主题表达上看,“我”在父亲的培养和督促下,继续着陈旧迂腐的教育,引导读者对因循守旧、扼杀天性的旧教育的反思,使小说的主题表现更加深刻。(1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
    9.AGK
    10.C
    11.D
    12.(1)伊尹、周公恳切地劝谏自己的国君,他们的言辞极其深刻,并且他们(当时)的事情极其紧迫。(切、迫各1分,句意2分)
    (2)那么直言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是这几个国君在后世更加暴露他们的罪恶的缘由(原因)啊。(乃、所以、益、暴各1分,句意1分)
    13.①焚稿者并非伊尹、周公这样的贤臣,而是近世那些想表忠心的人;②他们焚稿替君主掩饰过错的方式,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③后人一定认为过错在君主,而美德在焚稿者身上。(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
    14.C
    15.①诗歌前三联写景,描绘出一副开阔昂扬的秋日景象,这是对太平盛世的称颂,对李侍郎治理之功的称颂。
    ②标题有“上中书李侍郎“字样,表明是写给李姓的中书侍郎的,是一种拜谒投赠。
    ③尾联以丞相称李侍郎,以书生自称,委婉表达希望李侍郎能够接引自己,让自己有出头之日的愿望。(一点2分,共6分)
    16.(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提携玉龙为君死 气吞万里如虎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1分,共6分。错别字、模糊不得分)
    17.A损害人们的合法权益
    B不加以合理的规制
    18.①可修改为:“根据天眼调查专业版数据”或“天眼调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③可修改为:AI换脸可以瞬间解锁各类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
    ⑦可修改为:“加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法行为让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或者:被人工智能技术“加持”后的不法行为让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一点2分,共6分)
    19.①“一天一天,一月一月”,意为一天接着一天,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突出妻子等候丈夫时间之漫长以及妻子对丈夫爱情的执着。
    ②“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写出了巫峡的弯转曲折,每一次变化带来不同美景,美景层出不穷
    ③“大大小小”,写出了漩涡大小不一的情态,又写出了漩涡密布,突出行船之难。(一点1分,共3分)
    20.①感叹号表达作者对渔人妻子长久等待的惊叹,赞美渔人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②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表示渔人妻子仍在等待,引发读者的遐想。(一点2分,共4分)
    21.①(1)句“是”表达肯定的判断,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新技术领域引发的关注度之高
    ②(2)句“是”是比喻词,突出野草颜色之鲜艳。(一点2分,两点3分,共3分)
    相关试卷

    32,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32,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内江威远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