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页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2页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堂检测,共10页。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什么是传染病?
    1.【主题教育·健康生活】(2023山东高唐第二实验中学月考)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
    A.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B.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C.由病原体引起
    D.由营养不良引起
    2.【主题教育·健康生活】(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人类是在同自身的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抗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B8281001) ( )
    A.艾滋病 B.巨人症
    C.贫血 D.色盲
    知识点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3.【主题教育·健康生活】(2023甘肃陇南中考)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甘肃武威中考改编)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
    B.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
    C.传播途径、传染源、病原体
    D.传染源、病原体、易感人群
    知识点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5.(2023江苏泰州中考)科学开展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强身健体的重要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6.(2022广东深圳期中)下列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对被污染的饲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B.将携带病原体的猪集中焚毁处理
    C.对被污染的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D.严查车辆,禁止猪肉制品运出
    7.(2022江苏盐城中考改编)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主要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杀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能力提升全练
    8.【中华传统文化·古籍】【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山西晋中中考,1改编,)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写道:“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杀死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9.【主题教育·健康生活】(2023辽宁营口中考,9,)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白喉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10.【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浙江金华中考,3改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高致病的遗传病
    C.入侵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传染源
    D.接种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11.【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山东兖州二模,15改编,)为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在大课间做课间操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此举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是
    1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湖南邵阳二模,23,)下列对学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措施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
    A.规定学生进校测体温——控制传染源
    B.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保护易感人群
    C.要求学生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D.教室每天开窗通风——控制传染源
    13.【学科素养·态度责任/生命观念】(2023广东榕城一模,29,)在2023年2月底,甲型H1N1流感流行,与既往正常流感季相比滞后约2个月。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华同学经医生诊断患上H1N1流感,为此老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①要求小华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同学们经常洗手洗脸,搞好卫生;③要求同学们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这三种做法在免疫学上分别属于(B8281001)( )
    A.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C.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14.(2022湖南邵阳中考,9改编,★☆☆)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①近视 ②水痘 ③呆小症 ④坏血病 ⑤蛔虫病 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
    15.(2021山东聊城中考,23,★☆☆)夏季吃瓜果降暑时要清洗干净,以免“病从口入”。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蜜瓜而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痢疾杆菌是传染源
    B.患病的人是传染源
    C.照顾患者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D.输液治疗该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素养探究全练
    16.【学科素养·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流感病毒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
    (1)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 。
    (2)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 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
    (3)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
    ①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 (填“吸入”或“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
    ②2到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逐渐高于外侧,说明口罩内侧温湿的环境可以 细菌的繁殖。
    ③4到8小时间,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可以反映出口罩上的细菌出现了由 → 大量迁移的现象,从而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
    (4)综合以上分析,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口罩的佩戴时间不应超过 小时。
    (5)科学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在处理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时,应注意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A 巨人症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贫血是由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引起的,色盲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它们均没有传染性,不是传染病。
    3.B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4.B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疾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5.C 科学开展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强身健体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6.B A、C、D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7.B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都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能力提升全练
    8.C “常习不唾地”的意思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随意乱吐口水。这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9.B 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白喉患者能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
    10.D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物,A错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是遗传病,是一种传染病,B错误;病原体是指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C错误。
    11.C 做课间操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2.D 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3.A ①要求小华同学回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③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4.C ①近视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而出现的一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视力问题;③呆小症是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④坏血病是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
    15.A 痢疾杆菌是病原体,不是传染源。
    素养探究全练
    16.(1)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2)相同 (3)①呼出 ②促进(加快) ③内 外 (4)4 (5)将戴过的口罩丢入专门的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解析 (1)病原体是指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戴口罩是为了切断流感病毒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位置,即口罩内外,故其他条件应相同,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3)①由题中柱形图可知,佩戴口罩1小时,口罩内侧有30个菌落,即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②2到4小时间,口罩内侧温湿的环境可以促进细菌的繁殖,导致口罩内侧菌落数急剧上升。③4到8小时间,口罩外侧菌落数急剧上升,且逐渐高于内侧,口罩内侧菌落数下降,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出现口罩上细菌由内往外大量迁移的现象。(4)由实验结果可知,口罩的佩戴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5)使用过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因此戴过的口罩需要丢入专门的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编号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对应试题
    B8281001
    举例说出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6.1.3 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血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6.1.4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P22】
    P56T2;P57T13;P64T2;
    P64T7
    B8281002
    了解人体免疫
    6.1 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6.1.1 人体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6.1.5 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P22】
    P59T7;P60T9;P62T1;
    P62T3;P65T12;P69T9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精品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特点,举例,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措施,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