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在各种国素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下图为1949-2020年东北常住人口及增速状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东北地区人口低速增长的原因有( )
①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②大批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者迁入
③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 ④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
2. 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阶段解释合理的是( )
A. 1949-1965年受经济影响为高速增长阶段B. 1966-1978年受政策影响为稳定增长阶段
C. 1979-2010年受经济影响低速增长阶段D. 2011-2020年受政策影响为负增长阶段
3. 针对目前东北地区人口状况,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政府采取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出台鼓励政策,增加新生人口B.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C.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D. 加大资源开采,大力发展经济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1979-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进入低速增长阶段。结合我国国情,此阶段正值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时期,东北地区前期人口大量迁入,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计划生育政策早期在城市执行最彻底,东北地区人口增长受到很大影响,①正确。另外,1979年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东北地区却在市场化竞争中失去了优势,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缓慢,最终导致东北人口大量外流,④正确。大批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者迁入应在1949-1965年,此阶段东北人口高速增长,②错误。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是一直存在的自然条件,不能作为某个时期人口增速的主要原因,③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1949-1965年,东北人口增速远高于全国,应为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49-1965年我国东北大开发,国内技术人员迁入东北地区,大多数迁入青年处于婚育年龄,加上战后补偿性生育,东北地区人口高速增长,此阶段主要为政策因素影响,A错误;1966-1978年,东北人口增速与全国相差很小,应为人口稳定增长阶段。该时期受一些国家政策影响,人口增速降低,此阶段受政策影响较大,B正确;1979-2010年,东北人口增速稍低于全国,且增速大于0,应为人口低速增长阶段。此阶段受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冲击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口外流影响,即受政策和经济双重影响,C错误;2011-2020年,东北人口增速远低于全国,且增速为负值,应为人口负增长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加速了人口外流,受经济影响为主,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目前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才外流严重,为此可以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A正确;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B正确;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经济,吸引人才进入,C正确;东北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加大资源开采不可取,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人口政策的调整要根据实际情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政策、医疗、教育等。
生活性服务业是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服务活动,主要向居民提供生活方面的物质消费和相关服务。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政府行政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各城市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据图推测,下列说法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
A. 整体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B. 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
C. 各城市发展水平分布不均D. 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小
5. 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特征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环境条件差B. 经济发展水平低
C. 地理位置较偏僻D. 招商引资较容易
6. 针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未来各区域正确的的发展方向是( )
A. 上游地区加快健康养老、文体娱乐等中高端服务业发展
B. 下游和中游地区应继续加强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C. 下游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和服务效率
D. 下游增加服务种类,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地整体水平
【答案】4. C 5. D 6. C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可知,绝大部分地区发展程度都低于0.52,只有个别发达城市的发展水平达0.52以上,因而整体发展水平应该是处于较低水平,A错误;而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则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B错误;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数量少,而发展水平低的城市数量多,C正确;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和上游,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西部地区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从题干可知,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受限,A正确;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国家虽然有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其发展,但由于行政级别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政府难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配套资金短缺等都将导致西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BC正确,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描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6题详解】
由图可知,长江沿线上游和中游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应继续加强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扩大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服务供给,以实现生活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下游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较高,之后应加快健康养老、文体娱乐等中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服务效率和品质的提升。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政府行政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下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水平最低。
2023年3月15日至17日,经历了偏旱、数日持续偏暖的河南迎来了宝贵的春雨,多地更是出现“三月桃花雪”的特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河南在3月15日之前,偏旱、数日持续偏暖的原因有( )
①冷锋锋前增温 ②长期受暖气团控制 ③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④暖锋锋前增温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8. 河南此次“三月桃花雪”是由于( )
A. 寒潮南下,控制河南地区B. 受锋面气旋控制,带来降温雨雪天气
C 冷气团南下,偏南暖气流迅速抬升凝结D. 暖气团北上,遇偏北冷气团缓慢爬升凝结
9. 此次“三月桃花雪”对河南地区的影响有( )
①水稻遭受低温冻害天气影响 ②农田旱情得以缓解
③大气污染加重 ④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上升 ⑤森林火险等级降低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②④⑤
【答案】7. A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3月15日之前,河南偏旱,持续偏暖,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气温高,②正确,③错误;3月15日至17日,河南迎来了宝贵的春雨,多地更是出现“三月桃花雪”的特殊景观,说明河南经历了冷锋过境。“锋前增温”指在冷气团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区域被暖气团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气团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而增温,①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对,排除BCD。故选A。
【8题详解】
此次雨雪天气过程是南下冷空气和较强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的结果,15日冷空气南下,在河南形成降雪,说明冷气团势力较强,主动向南推进,在近地面形成冷空气垫,偏南暖湿气流挟带着充沛水汽被迅速抬升,发生凝结或凝华,形成降雪,C对,D错;无法判断该地是否有锋面气旋,B错;寒潮属于一种灾害天气现象,由题干“宝贵的春雨”,可知,A错。故选C。
【9题详解】
河南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而非水稻,并且3月也不是当地水稻的生长季,①错误;此次降雪有利于缓解旱情,②正确;冷锋带来大风,污染物被吹散,且受此轮降水影响,大量尘埃杂质得以沉降,大气污染减轻,③错误;此轮降水及其引发的路面结冰和积雪对道路行车安全等有不利影响,易引发交通事故,④正确;此轮降水有利于降低森林火险等级,⑤正确。综上所述,②④⑤正确,D对,排除ABC。故选D。
【点睛】河南位于中原大地,地形平坦,自古以来就是冷暖气流的交汇地;北方地区南下强冷空气与较强偏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强对流天气;前期河南3月升温迅猛,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丰富;西北部地形以山区为主,气温较低,(三门峡市)更容易水汽凝结或凝华,此时冷暖交汇便会产生大量降雪。
四川省西昌市红星林场是我国最大的云南松飞播林区,林下真菌种类繁多。真菌喜暖湿环境,红星林场真菌大多可以食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强劲,红星林场真菌采集规模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西昌农贸市场销售新采集真菌最多的时间是( )
A. 1~3月B. 7-9月C. 4~6月D. 10~12月
11. 大规模采集红星林场野生真菌,可能导致( )
A. 养分循环减慢B. 枯枝落叶减少C. 林下土壤疏松D. 松林稳定性增强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真菌喜暖湿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西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暖湿,适合真菌生长,选项中与7-9月比,1~3月、4~6月、10~12月气温和降水均不能满足真菌生长需求,因此西昌农贸市场销售新采集真菌最多的时间是7-9,即夏秋季节其生长迅速,可大量采集,B对,排除ACD。故选B。
【11题详解】
真菌可以分解枯枝落叶,促进松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大规模采集真菌,导致真菌数量和种类变少,其分解功能减弱,养分循环减慢,A对;真菌数量减少使枯枝落叶腐烂分解速度减慢,枯枝落叶增多,B错;大规模采集红星林场野生食用真菌,踩踏林下土壤,加上有机质补给量变少,土壤会板结,C错;养分循环减慢,松林生长受到影响,稳定性变差,抗逆性减弱,D错。故选A。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野猪食性杂,有打滚和拱土的习性,夏季有泥浴的行为,通过泥浴可降低体温和保护体表免受蚊虫叮咬,在春、冬季啃食树皮,拱食藏于雪地下的草本植物的叶、块茎、根茎等,夏季以绿色植物的花、茎、叶和果实为主,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野猪胆小,通常以远离人类的林区为栖息地。某课题组深入甘肃省礼县西北部和天水市西南部的农村调研,下图为调研所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据材料和图,指出受野猪侵害明显的村落集中分布在( )
A. 高海拔农林交错地B. 低海拔农田分布地区
C. 平原聚落地区D. 盆地林地地区
13. 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角度,分析野猪侵害村落次数的变化及原因( )
A. 减少,栖息地范围增大B. 减少,林地面积增加
C. 增多,野猪数量增多D. 增多,农业增产丰收
14. 推测野猪侵害村落次数多的季节及原因( )
A. 冬春季,外出劳作人口少B. 夏秋季,农产品夏秋成熟
C. 冬春季,海拔高处气温低D. 夏秋季,海拔高处蚊虫多
【答案】12 A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受野猪侵害明显的村落总体分布较集中,多在高海拔(海拔1700米以上)地区,野猪的栖息地位于林地,高海拔农林交错地靠近野猪生存的林地,所以在林地的周边地的农林交错地易遭受侵害,A正确,B错误;平原一般海拔不会超过200米,C错误;盆地内部海拔较低,而受野猪侵害明显的村落主要分布在区域的高海拔处,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后,林地面积增加,野猪栖息地范围扩大,野猪数量增多,栖息地扩大更加靠近村落,C正确,AB错误;退耕还林之后耕地面积有所减小,农业增产可能性较小,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野猪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侵害村落主要是为了以农作物作为食物,所以侵害村落的时间主要选择在农作物成熟时,甘肃夏秋季节正值农作物成熟,所以此时更容易出现野猪侵害村落的事情,B正确;冬春季节田间农作物少,野猪几乎不会袭击村落,AC错误;野猪夏季有泥浴的行为,体表免受蚊虫叮咬,且高海拔处气温较低,蚊虫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B。
【点睛】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在我国某省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该地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用以观测正午日影。下图为“圭表”使用原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时的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位置,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叉形器正午影子端由②位置移至③位置期间( )
A. 地球经过了远日点B. 当地日出方向逐渐偏南
C. 海口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变长D. 地球公转线速度越来越快
16. 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线与骨笛的夹角为56.5°。推测该古人类遗址位于( )
A. 河南省B. 福建省C. 吉林省D. 海南省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及图示可知,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在骨笛上的夹角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在①②③位置时的夹角越来越大,可推断出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在①②③位置对应的节气分别为冬至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期)、二分日和夏至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期)。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由②位置移至③位置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为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由于远日点位于7月初,因此该段时间地球未经过远日点,A错误;春分至夏至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日出方向均逐渐偏北,B错误;海口位于20°N附近,②位置移至③位置期间有太阳直射,即太阳直射点先移至20°N,后又向北回归线移动,因此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变长,C正确;春分至夏至期间,地球向远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当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线与骨笛的夹角为56.5°,即当地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6.5°,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由此计算当地纬度为33.5°N,该纬度恰好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约34°N)接近。福建、海南纬度均低于30°N,吉林位于东北,纬度高于40°N(北京纬度为40°N),河南省地跨南北方,南部纬度在34°附近。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圭表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假,某中学学生前往太白山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在秦岭北麓的霸王河(渭河南岸支流)西岸,观察到一处包含修建有窑洞的黄土沉积地貌景观(如下图)。经实地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窑洞是黄河中上游极具地域特色的住宅形式,多见于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窑洞民宿旅游发展迅速,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1)请从黄土特性、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适合修建窑洞的原因。
(2)分析窑洞民宿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答案】17. 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便于挖凿,不易坍塌且保温效果良好(冬暖夏凉);地处半干旱地区,降雨相对较少,年平均相对湿度较低,风沙天气多;树木、石材等稀少,缺乏建筑材料。(答案合理即可)
18. 有利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方向,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与交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不利影响:过度的民俗旅游,过多的外地游客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冲击;过度的旅游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破坏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窑洞为材料,涉及自然环境与景观,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具有良好的直立性和保温性。这种直立性使得窑洞能够深挖而不倒,且窑洞冬暖夏凉,适合居住;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燥,有利于黄土的保存和窑洞的稳定性;同时,干燥的气候也减少了窑洞内部潮湿和霉变的可能性;从建筑材料的角度来看,该地树木、石材等稀少,缺乏建筑材料,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黄土资源修建窑洞,既节约了成本,又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
【小问2详解】
窑洞民宿旅游可以对当地经济发展(包括收入、就业机会等)、信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带来有利影响,容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积极作用主要有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与交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消极影响主要是过度的民俗旅游,会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多的外地游客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冲击,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旅游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破坏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东麓是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过去这里采砂造成“风吹石头跑”,如今该地建有“就地取材”的酒庄、运动休闲公园,还兴起了一条葡萄酒产业集聚带,吸引了各方游客打卡。左图示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位置,右图为在废沙场上建成的葡萄园。
(1)贺兰山东麓被称为世界上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之一,请简述理由。
(2)酒庄“就地取材”源自当地废弃石料,分析酒庄“就地取材”建设的积极意义。
(3)左图中AB河段有凌汛,推测凌汛给葡萄种植区带来的危害,并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措施。
【答案】18. 西依贺兰山抵挡风沙和冬季的寒冷气流;东临黄河可以获取灌溉水源;山麓地带有沉积土壤,较为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糖分积累
19. 节省建设成本:变废为宝,减少对其他生态环境的破坏;塑造酒庄特色,吸引游客;改良原废弃石料堆放的地表,用作其他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20. 影响:淹没种植区域,冲刷表土,导致地力下降;葡萄减产;品质下降等。
措施:扩大葡萄酒生产规模;推广绿色有机葡萄种植;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创立品牌,提高知名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位置图和废沙场上建成的葡萄园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贺兰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且山脉长度较长,可阻挡冬季寒冷的气流深入,同时也可阻挡春季的风沙进入,有利于农业生产;如图示贺兰山东麓临近黄河,有丰富便利的灌溉水源;贺兰山山麓地区多有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糖分积累,农产品品质高;
【小问2详解】
当地废弃石料充足,原料丰富且廉价,节省酒庄建设成本,也减少原料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风吹石头跑”,石头多是当地的一大特色,酒庄以石材建筑,塑造酒庄特色,吸引游客;废弃石料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酒庄建设改良原废弃石料堆放的地表,用作其他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小问3详解】
凌汛会冲垮河道,淹没种植区域,冲刷表土,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致使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当地葡萄优质,葡萄酒品质优良,应扩大葡萄酒生产规模,推广绿色有机葡萄种植,提高葡萄酒品质,获取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加大科技投入,培养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制作的科技人才;创立品牌,提高知名度,开拓市场。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沉积物颗粒以机械搬运和物理风化为主,其化学成分与附近地表堆积物联系密切。下图为学者研究提出的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图。
(1)结合图a,从分选性角度分析坡面上冰碛物与洪(冲)积扇颗粒物的沉积特点。
(2)结合图b,指出沙丘的沙源和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推测坡面上黄土的形成过程。
【答案】19. 冰川沉积不具备分选性,而流水沉积有明显的分选性;冰碛物颗粒大小混杂,无明显分层;洪积扇坡面自上而下颗粒物直径逐渐减小。
20. 沙源:江心洲、裸露河床和河漫滩等
季节:冬春季节
原因:该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冰雪融水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低,江心洲等出露水面面积大;冬春季节多大风,大量泥沙被大风搬运至山坡处沉积形成沙丘。
21. 坡面或高海拔地区的风化物以及冰碛物被流水搬运至低海拔地区堆积沉积物经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综合作用,最终形成黄土;盛行风将河岸边的黄土搬运至坡面上遇地形阻挡而沉积下来。
【解析】
【分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上的沉积地貌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冰川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示意图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整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坡面上冰碛物由冰川堆积形成,冰川堆积物大小混杂、不具备分选性;洪(冲)积扇是有流水堆积而形成,流水搬运过程中伴随着搬运能力的下降,大颗粒物先沉积、小颗粒物后沉积,故洪(冲)积扇上颗粒物自上而下(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粒径逐渐减小,有明显的分选性。
【小问2详解】
据图b可知,该沙丘靠近雅鲁藏布江一侧为缓坡、是迎风坡,故判断其沙源位于东侧的雅鲁藏布江的江心洲、裸露河床和河漫滩等。夏季时,雅鲁藏布江进入汛期,河流从上游携带了大量泥沙在河谷及两侧堆积,形成何曼婷和江心洲;冬春季节,雅鲁藏布江进入枯水期,河流流量减小、水位下降,堆积的江心洲和河漫滩出露面积增大,为风沙活动提供沙源;同时,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为风沙活动提供动力条件。
【小问3详解】
据图a可知,坡面上由于地势较低,会接受来自海拔更高处风化物或冰碛物的堆积,沉积物在外力及生物作用下,颗粒物逐渐被分解变小,形成一部分土层;根据图b可知,坡面东侧盛行风会搬运雅鲁藏布江河漫滩、江心洲的沉积物,遭受到西侧高大山脉的阻挡,在坡面上沉积下来,最终形成黄土。
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考试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考试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及答案,共9页。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英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