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9.枣儿(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9.枣儿(教案)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9.枣儿(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了解剧情,明确文体,了解学法,品析文本,揣摩情感,思索矛盾,感悟生活,齐读童谣,结束授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eq \a\vs4\al(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eq \a\vs4\al(教学重难点)
    1.揣摩人物的台词,探究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进而理解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戏剧冲突的理解。
    2.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eq \a\vs4\al(课时安排):一课时
    eq \a\vs4\al(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eq \x(教)eq \x(学)eq \x(过)eq \x(程)eq \x(设)eq \x(计)
    一、导入
    倾听童谣,感受亲情。上课前学生自由读童谣,感悟亲情。
    二、检查预习,了解剧情
    1.剧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这个故事围绕着什么展开情节?
    明确:
    1.剧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2.学生可能会回答:等人,枣儿,亲情等。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假如要以一个具体的物品名称来回答,我会答“枣儿”。
    三、明确文体,了解学法。
    补充戏剧知识点。
    明确:
    补充戏剧小知识——
    (1)戏剧是一种以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表现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复杂矛盾与人物性格,更便于深刻地理解剧本的主题。而理解主题也能加深对戏剧冲突引起的原因与性质的理解。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正是由一对对矛盾冲突,才有了很多精彩看点。
    (2)理解潜台词是深入鉴赏剧本的关键环节之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对话来表现的。只有认真品味对话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才能真正理解人物,理解剧本表现的主题。
    了解学法。
    (1)了解学法:本课就是从寻找精彩耐看的内容入手,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台词)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了解作品矛盾冲突,深入理解主题。
    (2)速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文中精彩看点,并读给大家听。
    提示:精彩耐看的点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组对话,也可能是几个词语等等。
    四、品析文本,揣摩情感
    学生跳读课文,先标画内容,然后大声读出自己觉得精彩耐看的内容,并说出理由。
    明确:一是练习朗读,二是表达能力,三是以此为切入点,明确从不同的角度去赏读人物语言,了解人物内心情感,抓住矛盾冲突,从而理解主题思想。
    在学生朗读品说的基础上,大屏幕显示下列一组句子。
    1.学生分角色演读,其他同学思考,哪一组句子最好,理由是什么?
    男孩 呀,脏死了。
    老人 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男孩 呀,脏死了。
    老人 脏啥,尿得我全身都湿了!
    男孩 呀,脏死了。
    老人 脏啥,尿得我全身湿漉漉、粘乎乎的!
    明确:从人物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内心的情感,特别是叠词恰到好处的运用。通过赏读,深入剖析老人的言行,揣摩其内心的失落与伤感。追寻老人往日的温馨,引发对老人今昔生活境况的思考。明确老人的期盼与儿子的不归的矛盾冲突,正是老人对亲情的渴盼。
    2.学生分角色演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谁读的最好,理由是什么?
    男 孩 (拍拍口袋)爷爷,我带回家吃。
    老 人 枣儿到了口袋里就想回家了。
    男 孩 (低声地)……我在等我爹。
    老 人 爹嘛,天天回来的,急什么。
    男 孩 不,我爹他——
    老 人 他怎么?
    男 孩 我爹兴许今天能回来。
    明确:从舞台说明,人物对白,标点符号等角度赏读出男孩对父亲归来的期盼与父亲冷落不归的矛盾,男孩子走与老人留的矛盾。体会老人和男孩的孤独与期盼,对亲情的盼归。
    3.师生演读,品读人物语言,悟出潜台词后的象征意义。
    问题1.学生思考讨论,男孩与老人所说的“巧克力”不同含义。
    问题2.与“巧克力”相对的“枣儿”的象征意义。
    男孩 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老人 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 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 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明确:“巧克力”与“枣儿”的象征意义。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丰富而深刻地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底蕴。
    五、思索矛盾,感悟生活
    1.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大屏幕打出时代背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年大规模离开家园,闯荡世界。据统计,到90年代末期农村外出从业青年达1.2亿人,相当于有一半的农村青年外流,这种趋势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还在加剧。
    2.感悟人类的发展进程带给我们的关于开拓生活与家园之恋这对永恒的矛盾。
    (1)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曹文轩《前方》
    (2)“故乡,我要跪下去亲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乡愁装饰过雕琢过的艺术品,注定了终生要为你魂牵梦绕……”
    ——作家 王鼎钧
    (3)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伏尔泰
    六、齐读童谣,结束授课。
    结束语
    文学作品帮我们解决不了根本矛盾,但是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变软,带领我们从感性的思想走向理性的思索。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白:因为家,它是生存的寄居之地,又是生命的最终去所。失去了精神家园,灵魂就无所归依;离开了精神家园,个人便失去了生命凭借,成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在人的开拓生活与家园之恋的生存悖论中,“故乡”将是一个永远的不断被追求着的梦。无论将来你身在何地,以何种方式生活,当拿起亲人给的枣儿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自豪地说还是家乡的枣儿最好吃,还是家乡的枣儿最甜!请记得在任何时候都要将亲情随身携带,记得精神回乡。
    板书设计
    eq \a\vs4\al(枣儿)eq \b\lc\{\rc\}(\a\vs4\al\c1(童谣开场——父母疼爱子女,\a\vs4\al(男孩,遇老人)\b\lc\{(\a\vs4\al\c1(老人念儿子\b\lc\{(\a\vs4\al\c1(枣儿名字的来历,枣儿尿脖子,枣儿树下撒尿)),男孩思父母——为父藏枣)),童谣收场——呼唤亲人))eq \a\vs4\al(社会变迁,呼唤亲情)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枣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枣儿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课文讲授,深入分析,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19 枣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9 枣儿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