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 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2s内
C. 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或前2s
D. 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2.C919中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23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C919现正处于密集试飞新阶段,一架C919飞机在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81m/s时离开地面起飞,已知飞机起飞前1s内的位移为78.75m,则飞机在跑道上加速的时间t以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t=18s a=4.5m/s2B. t=36s a=2.5m/s2
C. t=25s a=3.2m/s2D. t=20s a=5m/s2
3.在水平面上有一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换成方向向左、大小为a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再经过时间2t时,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A点。加速度a1与a2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
A. 4:5B. 5:4C. 1:2D. 2:1
4.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 km,用时1 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 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A. 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m
B. 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
C. 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D. 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
5.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μF
B. μG
C. μ(F+G)
D. G
6.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B. 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C. 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7.如图所示,用相同的细绳将同一个重物m,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拉力分别是F1、F2、F3、F4,已知θ=30°,则有
A. F 4最大B. F 2最小C. F 1=F 3D. F 3=F 4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一小物块以大小为8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s后到达B点(图中未画出),小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2B. 3 m/s2C. 4 m/s2D. 5m/s2
9.如图,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2m
B.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10.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个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台面上,A球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 )
A. A的加速度为F3mB. A的加速度为零C. B的加速度为F2mD. B的加速度为F3m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如图甲,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甲中,右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2)下列的实验操作,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实验时两细绳OB和OC必须互相垂直
B.必须量出两细绳的长度,以便画出力的图示
C.实验时应保持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
D.橡皮筋必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3)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______(填“F”或“F′”)一定沿AO方向。
12.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他们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放置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求出加速度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得打计数点3时的速度大小为v3__________m/s,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m/s2。(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纵坐标,加速度a为横坐标,画出的F−a图像是一条如图丙所示的直线,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F0,若传感器的质量m0,则物块的质量为M=__________。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长木板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___。
(3)该实验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钩码质量远远小于物块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13.一鸡蛋从某高层实验楼由静止自由落下,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米,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鸡蛋刚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
(2)鸡蛋在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
14.如图所示,重为500 N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 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着物体A、B,在B上叠放着一个物体C,物体A、B、C的质量分别为2.0kg、2.0kg、1.0kg,用水平的推力F向右推A,使物体A、B、C水平面运动,已知B、C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0.2,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要使A、B、C保持相对静止,推力F的最大值是多少?
(2)推力F=6N时,A、B间的弹力大小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C
【详解】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而2s内是t0到t2,故A错误;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故B错误;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或前2s,故C正确;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s内,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可知飞机在最后1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v0.5=xt=78.751m/s=78.75m/s
则飞机起飞的加速度大小
a=v−v0.5Δt=81−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的时间为
t=va=814.5s=18s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知,前一段过程的位移为x1=12a1t2,经过时间t,速度达到v1=a1t,后一段过程的位移为x2=v1⋅2t−12a2⋅(2t)2=2a1t2−2a2t2
且最终回到出发点,则有x1+x2=0,即12a1t2+2a1t2−2a2t2=0
解得a1a2=45
即两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5。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结合题中的等量关系列等式求解;
本题是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运用,注意把握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求解即可,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
【分析】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明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可。
【解答】解:A.位移指的是从M点漂流到N点的有向线段,故位移大小为1.8km,故A错误;
B.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km,用时1h,则平均速率为v率=st=5.41km/h=1.5m/s,故B错误;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xt=1.81km/h=0.5m/s,故C正确;
D.以玉女峰为参考系,所乘竹筏的平均速度为0.5m/s,故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也为0.5m/s,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解:ABC.由题意可知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则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有f=μN=μF
故A正确,BC错误;
D.不知物体是否匀速下滑,摩擦力与重力关系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A。
物体在墙面上下滑,则受到滑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学生想到用滑动摩擦力公式,而忽略了物体运动情况是否可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解答】
A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故A正确,B错误;
C.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D.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的经验,指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7.【答案】C
【解析】【分析】
对三物体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F1、F2、F3、F4.
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这两个分力势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
【解答】
对三物体分别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三力平衡条件,三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结合几何关系
F1=mgtan30°= 33mg
F2=mgcs30∘=2 33mg
F3=12mgcs30°= 33 mg
F4=mg
因而F2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8.【答案】BD
【解析】【分析】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出加速度,注意B点的速度方向可能有两种情况。
本题是加速度的定义式的直接应用,基础题目。
【解答】
B点的速度大小为2m/s,速度的方向可能有两种情况,当速度方向与A点的速度方向反向时,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出:a=ΔvΔt=−2−82m/s2=−5m/s2,
当速度方向与A点速度同向时,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出:a=ΔvΔt=2−82m/s2=−3m/s2。
故选BD。
9.【答案】BD
【解析】解:AC、甲在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m处向正方向运动,6s时到达正向的2m处,故总位移为4m,图象的斜率不变,则速度不变,故A错误,C错误;
B、乙在0−3s内沿负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s后沿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总位移为零,故B正确;
D、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其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而路程等于面积的绝对值之和,则它通过的总路程为s=2×2×32m=6m,故D正确.
故选:BD。
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通过初末位置的坐标来求解位移。在v−t图象中,通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求解位移,再确定路程。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搞清速度−时间图线与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的含义,掌握在位移−时间图线和速度−时间图线中求解位移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10.【答案】BC
【解析】BC
【详解】平衡时弹簧上的弹力等于F,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由于B还在原位,故弹簧形变量不变,弹力不变,A仍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2ma
可得B的加速度为
a=F2m
BC正确。
故选BC。
11.【答案】2.20 C F′
【解析】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读数为2.20N。
(2)A.因为采用作图法求解两力的大小,所以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不一定要垂直,只有拉到同一点即可,故A错误;
B.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故细绳应长些,但不需要测量细绳的长度,故B错误;
C.实验中为了减小因摩擦造成的误差,要求在拉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故C正确;
D.橡皮筋的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即可,不需要与两拉力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C。
(3)由于实验中读数及方向的测量中存在误差,故F和F′不重合;由图可知,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得出的,故F′是根据实验得出的,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
故答案为:(1)2.20;(2)C;(3)F′。
(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读出对应的读数;
(2)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注意事项,从而确定各项的正误。
(3)明确两合力的来源,知道通过作图法得出的合力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方向不一定沿AO方向。
本题考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实验误差来源以及误差分析方法。
12.【答案】 0.611 2.00 k−m0 F0kg 不需要
【详解】(1)[1]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T=0.1s
打计数点3时的速度大小为
v3=s242T=(5.12+7.10)×10−20.2m/s=0.611m/s
[2]根据
Δx=aT2
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为
a=(s6+s5+s4)−(s3+s2+s1)9T2=(11.09+9.13+7.10−5.12−3.09−1.10)×10−29×0.12m/s2=2.00m/s2
(2)[3][4]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m0)a
则
F=(M+m0)a+f
由图像可知
f=F0=μ(M+m0)g
k=M+m0
解得
M=k−m0
μ=F0kg
(3)[5]该实验由于有力传感器测量物块的拉力,则不需要满足钩码质量远远小于物块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3.【答案】(1) 45m ;(2) 15m/s
【详解】(1)设鸡蛋坠落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t ,坠落时鸡蛋离地面的高度为 h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2gt2−12g(t−1s)2=25m
解得
t=3s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
h=12gt2
解得
h=45m
(2)设鸡蛋落体时的速度为 v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公式由
v=gt
解得
v=30m/s
则鸡蛋在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v=v2=15m/s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4.【答案】解:分别对物体和人受力分析如图
由于物体和人都处于静止,
则mg=T
Tcs60°=f
Tsin60°+N=Mg
解得:f=100N
N=326.8N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抓住合力为零,运用正交分解进行求解。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运用正交分解法求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15.【答案】(1)10N;(2)3.6N
【详解】(1)当B、C之间的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时,推力F有最大值,此时,对A、B和C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Fm=mA+mB+mCam
对C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Cg=mCam
解得
am=2m/s2
Fm=10N
(2)当推力F=6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高一(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