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诗句描绘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2.绘制生物图时,图中明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A.用铅笔以直线的疏密表示B.用铅笔以细点的疏密表示
    C.用铅笔以横线的疏密表示D.用铅笔以阴影的疏密表示
    3.下列能体现生物体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 )
    A.孔雀开屏B.飞蛾扑火C.惊弓之鸟D.蚂蚁筑巢
    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反光
    B.在低倍镜下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楚,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下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5.下列选项能证明细胞失去活性的是( )
    A.细胞正在进行分裂B.细胞内的物质随意地渗入渗出
    C.细胞可以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质在不停地流动
    6.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上皮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分生组织
    7.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的最小结构层次
    8.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都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B.单细胞生物都能快速繁殖
    C.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D.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
    9.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分别类群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10.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衣藻是单细胞淡水藻类植物
    B.银杏和杏树都有输导组织
    C.卷柏和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
    D.小麦和玉米的种子都有胚乳
    1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
    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空气D.完整的活的胚
    12.黄瓜、南瓜等植株上的一些花并不结果实,菜农把它们称为“谎花”。这些“谎花”不结果实的原因是( )
    A.雌蕊未受精B.子房未发育C.这些花是雄花D.胚珠未发育
    13.在玉米种子结构中,能在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
    A.种皮B.胚芽C.胚乳D.子叶
    14.土壤中的水分要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B.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
    C.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15.“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对植物而言,水的作用在于( )
    ①使叶片伸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态
    ③保持种子形状,便于储存及萌发
    ④溶解无机盐,使之能顺利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
    ⑤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6.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的营养主要储存于( )
    A.胚乳B.胚芽C.子叶D.胚轴
    17.以下不属于有机物的组合是( )
    A.纤维素和蛋白质B.核酸和脂质C.DNA和蛋白质D.氧和纤维素
    1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绿素B.溶解淀粉C.检测淀粉D.除去二氧化碳
    19.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的热,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0.下列有关生物(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都有繁殖现象
    D.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二、读图填空题
    21.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用具,如图为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大幅度升降[2]_____,应转动[11]_____,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_____]细准焦螺旋。
    (2)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9]_____来调节。
    (3)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
    22.如图为张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张明同学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看到________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乙所示图像(部分),你会发现只有[_____]________被染成红色。
    (2)通过张明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图中2是________,产生的新细胞向内形成________,向外形成________。
    三、填空题
    2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请根据这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________(至少写出五种)。
    (2)请说明判断其为生物的依据________。
    (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________而生存。
    24.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已知的大约有30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根据下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某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水域环境里,空气中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的结构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它,它是________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其他植物相比,其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某种植物长得非常矮小,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常密集生长,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它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是________植物。由于它的叶结构特殊,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具有“九死还魂草”之称的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请你再写出一种蕨类植物,如________。蕨类植物可以长得较高大的主要原因是其根、茎、叶内具有________。
    (4)这些绿色植物与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25.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用两个保温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一天后,往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其中一支温度计读数为21.5℃,另一支温度计读数为19.2℃。读数为21.5℃的是________瓶,因为种子中的有机物被________,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另一部分以________能的形式散失出来。
    (2)实验二:将如图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天后,打开关闭的阀门,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_,种子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请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草原的场景,因此,这一诗句描绘的是草原生态系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A、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能体现生物具有生殖的特征,A符合题意。
    BC、飞蛾扑火、惊弓之鸟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C不符合题意。
    D、蚂蚁筑巢属于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即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A正确。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在低倍镜下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楚,应调节细准焦螺旋,B正确。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下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所以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减少,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A.只有活细胞才进行分裂,细胞失活后不再拥有分裂的能力,A不符合题意。
    B.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因此细胞内的物质是不可以任意渗出的,B符合题意。
    C.活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发生物质的交换,进行代谢活动,C不符合题意。
    D.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是缓缓流动着的,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植物的组织和动物的组织有很大区别,植物的组织有: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机械组织。动物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因此选项中不属于植物组织的是A上皮组织,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
    8.答案:C
    解析:A、单细胞生物包括属于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及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如衣藻、眼虫等都生活在水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如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就是寄生在动物体内。B不符合题意。
    C、单细胞生物具有需要营养、呼吸;、生长和繁殖、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生物的各种特征;C符合题意;
    D、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者还包括腐生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2)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A正确;
    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杏树属于被子植物,两者都有输导组织,B正确;
    C、卷柏属于蕨类植物,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C错误;D、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有储存营养物质的胚乳,D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根据雄蕊、雌蕊的情有无情况花可分为:无性花、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亦称不育花。指种子植物中有时雌蕊和雄蕊完全退化消失,或由于发育不完全,不能结出种子的花。两性花,指被子植物的一朵花,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这种花称为两性花。单性花是指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单性花又包括雌花与雄花,雌花是一朵花中只有雌蕊的,经传粉受精后可发育成果实。雄花是指一朵花中只有雄蕊的,俗称“谎花”,这种花只开花不结果。因此南瓜、黄瓜等植株上总有一些花不能结果实,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花为雄花。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组成;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14.答案:D
    解析:根是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植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位于细胞质内,所以土壤中的水分要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依次经过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即使干燥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以超过90%,幼嫩的叶的含水量为80%左右;水能使植物体硬挺,枝叶舒展,有利于接收更多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故选:A。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D
    解析:纤维素、蛋白质、核酸(包括DNA)、脂质都属于有机物;氧不属于有机物。
    18.答案:A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色素。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粮食堆放久了会发热是由于种子细胞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呼吸作用是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这些热量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1)镜筒;粗准焦螺旋;12
    (2)反光镜
    (3)d
    解析:(1)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2镜筒,其中11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升降镜筒,1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除较小幅度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9反光镜来调节。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d”。
    22.答案:(1)叶脉变得微红;3导管(木质部)
    (2)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
    (3)形成层;木质部细胞;韧皮部细胞
    解析:(1)带叶枝条插入红墨水中,红墨水会沿着茎运输到叶脉,所以过一段时间,看到叶脉变得微红。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所以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乙所示图像中3导管(木质部)被染成红色。
    (2)通过观察红墨水的运输途径,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
    (3)形成层细胞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所以图中2形成层产生的新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细胞,向外形成訒皮部细胞。
    23.答案:(1)皂荚树、桑树、蝉、黄蜂、叫天子(云雀)、草、油蛉、蟋蟀等
    (2)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具备了: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3)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一定的环境
    解析:(1)文中所描述的皂英树、桑树、蝉、黄蜂、青菜(菜)、叫天子(云雀)、草、油蛉、蟋蟀等都是生物。
    (2)材料中的生物,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具备了: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空气、水、温度等。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24.答案:(1)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
    (3)肾蕨(或铁线蕨、满江红、桫椤等,举例合理即可)输导组织
    (4)线粒体
    解析:(1)“某种植物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里,空气中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它”,它是藻类植物。
    (2)长得非常矮小,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常秘密生长,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它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这是苔藓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染植物,因此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九死还魂草”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因此可以长得较高大。
    (4)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则通过呼吸作用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变成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和其它的能量。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植物细胞除了含有线粒体之外,还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25.答案:(1)甲;分解;热
    (2)二氧化碳;线粒体;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1)甲瓶内是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甲瓶的温度会升高。乙瓶内是未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弱,与起始温度相比升高。所以读数为21.5°C的是甲瓶,因为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被呼吸作用分解,释放出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
    (2)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了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相关试卷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4页。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