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3分,第6题8分,共23 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近年来,文物修复早已成为妇儒皆知的事,陶瓷艺术中的“残缺美”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崭新的审美理念。金缮是修复行(háng)当中的一门重要工艺。缮,补也。金缮, 中国的大漆工艺,它是一种用漆艺修复器物的艺术。修复者用大漆作为媒介来黏合器物的碎片, 在碎片裂痕表面施以金粉及其他漆艺技法,使得残损(sǔn)器物经过修补后形成一种特殊美感。目前,这项技艺被用于广泛修复家具、瓷器、玉器、木作、漆器、砚台、古琴等。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做事常常要殚(dān)精竭虑,力求尽善尽美,对待器物更是如此。如“雨过天青云破处”的天青色汝窑,釉质莹润、光泽内含,宛如深邃的湖水,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汝窑烧制出“蟹爪纹”,为天青釉色装点了一层层细密开片。干净无瑕的瓷器尤好,但有开片气泡的汝窑却更为独特珍贵,成为瓷器中的经典。我国以往的文物修复力求不着痕迹,而金缮却一反既往,不是去遮掩残缺,而是 地突出它、放大它。金缮修复与一般陶瓷修复的步骤(zòu)相近,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清洗、补缺、打磨、补配等多个步骤,二者的不同在于修复材料的 和使用。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háng)B. 损(sǔn)C. 殚(dān)D. 骤(zòu)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妇儒皆知B. 媒介C. 宛如D. 一反既往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缘于 进而 独树一帜 抉择
B. 源于 进而 独树一帜 选择
C. 源于 从而 别具匠心 抉择
D. 缘于 从而 别具匠心 选择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式杂糅B. 成分残缺
C. 语序混乱D. 搭配不当
【答案】1. D 2. A 3. B 4.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行当:háng dang,指戏剧中扮演的角色。亦指戏班中某种专门技艺的演员或做某种事情的人。
残损:cán sǔn,(物品)残缺破损。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形容用尽心思。
步骤:bù zhòu,事情进行的程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妇儒皆知——孺;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缘于”:指事物的原因、根据,多指抽象事物的由来。“源于”:指事物产生的原因或来源,更偏向于具体事物的起源。在语境中,文中提到“金缮”是一种修复工艺,它是“用漆艺修复器物的艺术”,这里的描述更偏向于具体技艺的来源。因此,“源于”更合适,表示金缮这门艺术来源于中国的大漆工艺。
第二空:“进而”:表示在前一个动作或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动作或发展。“从而”:表示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导致了某种结果或结论。在语境中,文中描述了修复者先用大漆黏合碎片,接着在裂痕表面施以金粉及其他技法。这两个动作是递进的,即先黏合,再进行装饰。“进而”正好表示这种递进关系,所以“进而”更合适。
第三空:“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在语境中,文中提到金缮修复技艺与其他修复方式的不同,它“不是去遮掩残缺,而是突出它、放大它”。这表示金缮修复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独树一帜”意味着自成一家,与众不同,更符合文意中对金缮修复技艺的描述。
第四空:“抉择”:指经过仔细考虑后作出的选择,通常用于重要或困难的选择。“选择”:泛指挑选、选取,更偏向于一般的决定或挑选。在语境中,文中描述的是修复材料的“选取和使用”,这里并没有强调选择的难度或重要性,只是指一般的决定或挑选。“选择”更符合这里的语境,表示在修复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该句语病为:语序不当;应将“用于”和“广泛”的位置进行调换。
故选C。
5. 下列填入选段横线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十分突出, 。 , , , 。成为维持社会安定的宝贵因素。
①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了一种凝聚的力量与和谐的气氛
②使人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
③它促使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
④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上面的社会网络
⑤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
A. ⑤④①②③B. ③④①②⑤C. ⑤③①④②D. ③④②⑤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结合“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十分突出”可知,第一空应直接阐述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通读选项可知③“它促使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直接点名了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因此③应放在前面;④“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上面的社会网络”承接③句里的“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因此④应放在③的后面;①“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了一种凝聚的力量与和谐的气氛”是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产生的意义,因此①应放在④的后面,②承接①句里的“凝聚的力量与和谐的气氛”,因此②应放在①的后面;⑤“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是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总体介绍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因此⑤应放在最后;
故选B。
6. 名篇名句默写。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4)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三峡》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渔歌,渲染了三峡秋季的萧瑟氛围。
【答案】 ①. 长河落日圆 ②. 采菊东篱下 ③. 角声满天秋色里 ④. 学诗谩有惊人句 ⑤.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⑥.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⑦. 巴东三峡巫峡长 ⑧. 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本题需要注意“篱、满、谩、溪、猿、裳”等字词正确书写。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1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八(1)班开展以“走进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7. 下面是小南同学摘抄的有关“园林”的对联,结果他把下联写错了,请你运用对联知识把下联正确地写在横线上。
上联:曲径花坞横阶上 下联:碧池荷叶桥旁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小语同学对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进行批注性品读并制作了下列表格,请你找出不合理的一处,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7. 碧池荷叶斜桥旁
8.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
上联“曲径花坞”与“碧池荷叶”相对,均为并列短语且与景物相关;“横”与“斜”相对,均为形容词;“阶上 ”对“桥旁”,均为二字表方位的名词。
故下联为:碧池荷叶斜桥旁。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一句列举苏州园林东边和西边的建筑特点,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说明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可据此作答。
(二)名著阅读(2分)
9. 走进昆虫世界,探索多彩自然。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答案】 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 螳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积累。
第一空:这段摘抄中的描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出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回忆童年时光的一篇散文,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他在这里观察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多彩。所以,这一空应该填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空:在《昆虫记》中,描述了一种昆虫利用心理战术,假装凶猛怪物的架势来与敌人周旋。这个描述非常符合螳螂的习性。螳螂在自然界中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颜色变化来吓退敌人,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是螳螂生存的一种策略。因此,这一空应该填写“螳螂”。
(三)书法鉴赏(5分)
10. 简述中华汉字演变的历史趋势
【答案】
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具体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汉字问世以来,它一直在不断地演变。汉字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从先秦至汉代,汉字演变主要是从甲骨文到金文,以及从金文到小篆,这一阶段汉字的演变主要是由改编而来,主要是形状上的变化。 其次,从汉代到宋代,汉字演变到了楷书,这一阶段汉字的演变主要是从根本上改变是从楷书演变而来,也就是将楷书和隶书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汉字体系。 第三,从宋代到明代,汉字演变到了简体字,这一阶段汉字的演变主要是从整体上改变,是从简化汉字的过程而来,把汉字分为两类,一种是简单的汉字,另一种是复杂的汉字,以便于人们更加轻松地书写汉字。 最后,从明代到今天,汉字演变到了现代汉字,这一阶段汉字的演变主要是从字形和3写上改变,是从国家标准汉字的过程而来,为了更加统一的书写,标准化汉字的书写使得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更加便于读写。 以上就是汉字演变的趋势。
11. 小文用“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评价他在展览馆看到的一幅书法作品,他看到书法作品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的识别和鉴赏。
A.运笔轻松,线条便捷,流畅明快,应为行楷;
B.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毛意恣肆,应为草书;
C.字形宽扁,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应为隶书;
D.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应为楷书;
故选C。
三、阅读(12—25题,共5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B. “抵万金”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战乱时期家书的珍贵。
C. “搔更短”“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 这首诗歌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美好情操。
13.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破”字和“深”字。
【答案】12. B 13. “破”是“破坏”的意思,表现安史之乱对国家造成的破坏程度。“深”是“幽深”的意思,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衬托出战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这两个字十分深刻的表现了当时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
B.“抵万金”的意思是,胜过“万两金”。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并非借代的修辞手法;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
“国破山河在”的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其中一个“破”字用得非常巧妙。“破”意为“破碎”,指国家败落,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一片纷乱的场景;“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其中一个“深”字用得颇为精妙。“深”意为幽深,指城中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从侧面衬托出战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诗人眼望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这两个字描绘长安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管夷吾举于士 举: (2)行拂乱其所为 拂:
(3)人恒过 过: (4)而后喻 喻: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 文中第一段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17. 阅读文章后,你认为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14. (1)选拔,任用;(2)违背;(3)犯错误;(4)了解,明白
15. (1)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2)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6. 文中第一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通过举例论证,有力地说明了只有经受艰苦磨练,才能成就大业的道理。
17. 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持续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以及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至关重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管夷吾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举:选拔,任用。
(2)句意: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拂:违背。
(3)句意: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过:犯错误。
(4)句意:然后才能被人所理解;喻:了解,明白。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
(1)困:忧困;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然后:这样以后;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通过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和百里奚这六位从底层奋斗至高位的历史人物,作者以事实为依据,有效地证明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这些人物在各自的时代和领域中都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却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充分说明了苦难和磨砺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这些事例的列举更加紧凑有力,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通过连续使用“举于”这一结构,作者不仅强调了这些人物都是从底层被选拔任用的,也凸显了他们所经历的磨难与最终的成就之间的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的理解。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完文章后,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决心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敢于直面困境,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目标。其次,持续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时间的辛勤劳动和不断积累。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此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加以改进。最后,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样不可或缺。成功往往不是孤立的,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进步。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为成功创造更多机会。
综上所述,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持续的努力、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开放合作的心态。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条件,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目标,走向成功的道路。
【点睛】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大 世 界
袁省梅
①一早,我又把电话打回家。 最近,我已经给父亲打了五次电话,叫他来城里帮我看店。我父亲肯定会答应我,撂下电话就会来的。可是我失算了,父亲在电话里很干脆地拒绝了。
②我说:“你来住一段时间看看,住惯了你可能都不想回咱家那小山沟了。”对着电话,我一又一遍地做工作。店里实在是需要人手。父亲来了,我就省得雇人了。雇人还不得发好几工资?何况有父亲帮我看店,我也放心。我埋怨父亲不会算账。我说城里可比咱那土窝:好,人家是火世界,咱那不过是一颗土坷垃,手指头肚火的土坷垃。
③可是,说来说去,父亲就是不愿来。他说:“城里那么多的车和人,我瞅着头晕。家里的五亩地,锄草、浇水,都得管,总不能为了挣几个钱,把地给撂荒了吧!”
④“好多人都爱吃我做的辣椒面儿、调料面儿,我一个集不去,那些人就叫唤哩。”
⑤“你婶入冬时送来一只狗,刚过了满月,巴掌大点儿,一天到晚缠在我脚前脚后,跟个毛线团一样,跟东东小时候一样,可赖皮了。我走了,哪个管……”
⑥我不听,这些跟我的事能比?我说:“爸,你知道我从给别人打工,到现在开了这个小店,费了多大劲?上阵父子兵哩,你不帮我,我还指望哪个?再说了,你不是一直说想东东吗?来了,不就天天能看见你孙子吗?”
⑦东东三岁时就到城里来上幼儿园了,我也好久没回家了。太远了,坐车也不方便,来来回回得在路上颠簸两三天。电话倒是经常打。电话里能说什么呢?平安,一切都好,媳妇也好,孩子也好。可是就算见面,还不是说这几句话吗?况且,见了面,有些亲热的话,还不好意思说。我和父亲都不是善谈的人。当然还有汇款,父亲的银行卡号,19个数字,我记得烂熟。父亲在电话里也说了,家里都好好的,地里的收成也好,一切都好。
⑧我知道父亲在集上摆地摊,逢集了他就开着三轮车赶去,卖调料面儿、辣椒面儿、海带、大蒜。我不叫他摆摊,说:“你儿子已经在大世界里闯荡过来了,有几个农民能在大世界站住脚,有自己的生意,做自己的老板?”父亲却不喜欢我说大世界,他一听我说大世界就不耐烦地说:“大世界大世界,大世界有啥好?我就喜欢我这山窝窝。”
⑨说来说去,父亲就是不答应来。我的火气倏地就蹿上了眼眉梢,对着电话就吼了起来:“有你这样的爸吗?眼看着我忙得四脚不挨地,你也不搭把手帮我。”
⑩电话那边哑默了。我“喂”了声,父亲“哦”了声。一时间,父亲不说话,我也不想说什么了。没想到,过了几天,父亲打来电话,说是在车站,叫我接他。天空飘着细雨,一点一滴,也欢喜也忧伤。空气里弥漫着很浓的土腥味。路边的柳树上有了细小的绿。是春天了。
⑪在火车站,我找了好几圈,才看见广场上坐在行李上的父亲。雨飘过,父亲就像一堆经年勺麦秸垛,黄瘦,羸弱,很憔悴了。
⑫我喊:“爸!”父亲挤出一丝笑,架着拐杖,站了起来。我一下就呆住了。我晃着拐杖,指着父亲的腿:“这咋了?”
⑬“没事,没事,”父亲用拐杖敲着左腿说,“早好了。”
⑭“怎么回事?咋不告诉我?”
⑮“一年多了吧,没事了,好好的了。我就说不让你知道,你在城里不容易,可你偏要叫我”父亲的拐杖在地上捣得笃笃地响。
⑯“你该给我说一声的,咋受的伤?”望着父亲一瘸一拐的,我的泪水呼噜就下来了。
⑰“三轮车翻了。三轮车把我扣在沟里,喊人喊不出声。就是有声,也没人听见。你知道,下牛坡那沟,平时也没人走。那天是为了赶时间,才走那条路。我撑着爬了起来,到医院时,医生都惊讶我摔得那么重,还能走到医院。我说我还得见我的狗子和东东一眼嘿。好长时间了,我还没见我的狗子和东东。”
⑱父亲挥舞着那条拐杖,说着笑着。他说得挺轻松,可我的泪水却流得稀里哗啦,擦了又流,擦了又流。“你看,我说不来吧,你非要叫我来。我这好好的了,你哭啥?”父亲顿了顿,又说,“就你这样子,还一天跟我吹牛闯大世界?大世界是用泪水闯的?”
⑲父亲揶揄我,我却笑不出来。站在春雨里,我在想,从羊凹岭到镇上,到县里,再到我这里,如果顺利的话,得倒三次车。
⑳父亲提着行李,拄着拐杖,是怎么上车下车的呢?
18.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父亲直接拒绝“我”让他来城里帮忙看店的请求,制造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
B. 父亲用种种理由推托来城里这件事,一方面是对老家不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让“我”知道他摔伤了。
C. 父亲一听“我”说大世界就不耐烦,是因为他担心“我”在城市待久了会忘记山窝窝。
D. 第⑪段画线的比喻句。写出了父亲瘦弱、憔悴的样子,表现出“我”对父亲的心疼。
19. 文中的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 第⑦段插叙的内容在全文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21. 小说为什么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故事? 请简要回答。
22. 请赏析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与本文的结尾,你认为两篇文章在结尾段的写法上有不同?各有何好处?
《回忆我的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大世界》:父亲提着行李,拄着拐杖,是怎么上车下车的呢?
【答案】18. C 19. 热爱故土,勤劳能干,顽强坚韧,心疼儿子。
20. 交代了好久没回家,只是电话联系的情况;突出了父亲不善言谈,报喜不报忧的性格,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为下文做铺垫。
21. 使文章更具真实性;使文章具有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 更容易抒发感情。
22. 《回忆我的母亲》:直抒胸臆,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大世界》:疑问,引发形象,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⑧段“他一听我说大世界就不耐烦地说:‘大世界大世界,大世界有啥好?我就喜欢我这山窝窝。’”分析可知,父亲一听“我”说大世界就不耐烦,是因为喜欢“山窝窝”,不忍离开故土,而非“因为他担心‘我’在城市待久了会忘记山窝窝”。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⑧段“大世界大世界,大世界有啥好?我就喜欢我这山窝窝”可知,父亲热爱故土;
根据③段“家里的五亩地,锄草、浇水,都得管,总不能为了挣几个钱,把地给撂荒了吧”和⑧段“父亲在集上摆地摊,逢集了他就开着三轮车赶去,卖调料面儿、辣椒面儿、海带、大蒜”可知,父亲勤劳能干;
根据⑰段“我撑着爬了起来,到医院时,医生都惊讶我摔得那么重,还能走到医院”和⑲段“从羊凹岭到镇上,到县里,再到我这里,如果顺利的话,得倒三次车”可知,父亲顽强坚韧;
根据⑩段“电话那边哑默了。我‘喂’了声,父亲‘哦’了声。一时间,父亲不说话,我也不想说什么了。没想到,过了几天,父亲打来电话,说是在车站,叫我接他”,⑮段“一年多了吧,没事了,好好的了。我就说不让你知道,你在城里不容易,可你偏要叫我”可知,父亲心疼儿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
内容上,根据⑦段“东东三岁时就到城里来上幼儿园了,我也好久没回家了……父亲在电话里也说了,家里都好好的,地里的收成也好,一切都好”可知,交代了好久没回家,只是电话联系的情况;突出了父亲不善言谈,报喜不报忧的性格,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
结构上,结合⑫段“父亲挤出一丝笑,架着拐杖,站了起来。我一下就呆住了。我晃着拐杖,指着父亲的腿:‘这咋了?’”可知,为下文做铺垫,使情节显得真实。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称作用。
根据①段“一早,我又把电话打回家”可知,给读者身临其境感觉,读起来更有兴趣,缩短了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使故事显得更真实;
根据⑨段“说来说去,父亲就是不答应来。我的火气倏地就蹿上了眼眉梢,对着电话就吼了起来”和⑩段“没想到,过了几天,父亲打来电话,说是在车站,叫我接他”可知,以“我”的口吻表达出来的,是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眼光叙述,使文章故事更曲折性;
根据⑲段“父亲揶揄我,我却笑不出来”“我在想,从羊凹岭到镇上,到县里,再到我这里,如果顺利的话,得倒三次车”可知,更容易表达感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根据“《回忆我的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可知,直接表达了对母亲的祝福,属于直抒胸臆,浓浓深情能感染读者,引起情感共鸣。
根据“《大世界》:父亲提着行李,拄着拐杖,是怎么上车下车的呢?”可知,用想像父亲腿脚不便如何上车,表达疑问,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丹宣) 记者昨天从世界自然遗产地广东为霞山管委会了解到,中山大学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近日再传喜讯。由李文均牵头带领的微生物调查组团队在丹霞山进行调查后发现了首例细菌新属级别物种,并命名为黄色丹霞杆菌,这也是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第41个新物种!该新属的相关文章已于 2023年1月2日正式发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上。
②“小小的微生物,大大的能量,丹霞山的微生物资源调查研究将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参考新希望。”该团队成员表示,此次在丹霞山森林土壤中发现的黄色丹霞杆菌可以帮助植物的根系更好地适应丹霞特有的砂岩上发育的酸性土壤,可以有效收集环境中的氮元素,帮助植物适应丹霞地貌区高温干旱的山地环境。调查中还发现了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微生物菌群,经过鉴定和培养,它们可以成为生态修复的生力军,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全新路径。
③据介绍,广东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首次加入了微生物多样性科考,更加全面地对丹霞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调查。此次的丹霞山生物多样性考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部分,囊括了多样性调查、保护性收集和保藏该区域特色微生物资源、建立共享菌株资源库和信息数据库等多个部分,对于广东丹霞山的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国家公园候选区域开展微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将会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系统物种多样性保护带来新理念,拓展生物资源保护的领域。
④其中,“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中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主要由中山大学李文均教授团队担纲。该团队前期针对广东丹霞山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和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和保藏工作。目前,分离培养和保藏了可培养细菌菌株资源2000余株,超过400株为潜在新物种。这表明广东丹霞山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下孕育了非常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为丹霞区系的存在提供了更多证据,值得进一步去保护、探索和开发。黄色丹霞杆菌新物种的发现可以拓展人们对“生命之树”的认知,新物种也意味着新遗传资源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选自《广州日报》2023年10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二:如下图。
23.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消息,“广州日报讯”是新闻的电头,表明这则新闻的真实性。
B. 黄色丹霞杆菌可以成为生态修复的生力军,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全新路径。
C. 此次微生物多样性科考是国内首次对国家公园候选区域开展微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
D. 材料二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对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目前,分离培养和保藏了可培养细菌菌株资源 2000余株,超过400株为潜在新物种。
25.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回答。(答出三点)
【答案】23. B 24. 不能删去。“超过”这个词在这里起到了限制数量范围的作用,如果删去,与原句的意思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5. ①加强科研与监测:通过持续的科研调查,发现新物种并了解其生态特征,为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②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氛围;③采取切实行动:个人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支持政府和相关组织的保护政策与项目。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
B.有误,由材料一第②段“调查中还发现了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微生物菌群,经过鉴定和培养,它们可以成为生态修复的生力军,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全新路径”可知,可以成为生态修复的生力军,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全新路径的是“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微生物菌群”,不是黄色丹霞杆菌。
故选B。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不能删去。材料一第④段中“目前,分离培养和保藏了可培养细菌菌株资源 2000余株,超过400株为潜在新物种”中“超过”的意思是:超出,超越。这里是说潜在新物种的数量超出400株,“超过”这个词在这里起到了限制数量范围的作用,如果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潜在新物种的数量就是400株,这与原句的意思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
为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科研和监测:通过科研活动,如中山大学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我们可以发现和了解更多的新物种,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同时,持续监测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及时发现和解决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②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③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设立自然保护区,严格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好生物的栖息地。同时,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管理方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④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比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帮助生物种群恢复和繁衍。
⑤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物排放等,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总的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研、教育、立法、公众参与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写作(60分)
2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明明可以做到,却因为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被自己的预判所吓倒,往往不敢去尝试。其实,我们只要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跨出第一步,很多原本我们认为的难事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难,原本我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最后也能做到。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出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跨越内心的藩篱,探寻未知的边界
在生活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有时会犹豫,会害怕,甚至会选择逃避。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未知和可能性,只要我们敢于跨出那一步,去尝试、去探索,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般艰难。
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洒在操场上,同学们都在尽情地玩耍。而我,却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他们。我一直都是一个胆小的人,害怕与人交流,害怕被嘲笑,害怕失败。所以,我总是选择逃避,选择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直到有一天,老师宣布学校要举行一场演讲比赛,每个班级都要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阵慌乱,生怕老师会选中我。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老师偏偏选中了我。我试图推辞,但老师却鼓励我:“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决定接受挑战。我开始准备演讲稿,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每次练习时,我都会想象着自己站在台上,面对着观众,大声地发表演讲。然而,每次想象到那个场景,我都会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紧张得要命。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罐子里,无法呼吸,无法动弹。我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但越是努力,越是紧张。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演讲。刚开始,我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渐渐地,我变得自信起来,声音也变得越来越洪亮。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终于挣脱了内心的束缚,飞向了那片未知的天空。
演讲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站在那里,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意识到,原来我并不是那个胆小、懦弱的我,我也可以站在台上,面对众人,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那以后,我变得更加自信、勇敢。我开始主动与人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我发现,原来那些我曾经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我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己,就能够突破内心的藩篱,探寻到那些未知的边界。
如今回想起来,那次演讲比赛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让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只有敢于跨出那一步,去尝试、去探索,我们才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可能性。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保持这份勇气和自信,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困难。我相信,只要我敢于跨出那一步,我就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立意。本次作文的解析与主题确定,首先需要深入理解题目材料所传达的核心信息。材料强调的是我们往往因环境影响和自我预判而不敢尝试,但一旦克服内心恐惧,勇敢跨出第一步,原本认为难以做到的事情,最终也能实现。这引导我们思考关于勇气、尝试与自我突破的主题。在确定写作主题时,应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选取一个或多个与材料内容相契合的实例,展现自己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跨出那一步,进而实现自我成长与突破的过程。这样的主题不仅能够紧扣题目要求,也能使作文内容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因此,写作主题可确定为“勇敢尝试,突破自我”,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展示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鼓起勇气,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最终获得成功和成长的经历与感悟。
二、选材构思。择素材和构思行文时,我们应紧密围绕“勇敢尝试,突破自我”这一主题展开。首先,可以从自身的学习经历中挑选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害怕或退缩,但最终通过勇敢尝试而取得进步的实例。比如,在面对一个难题或挑战时,最初感到无从下手,但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最终找到了解决之道。这样的素材能够真实反映我们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其次,在构思行文时,我们可以采用回忆式的叙述方式,先描述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的情境,再逐步展现自己内心的变化过程,最后描述如何通过勇敢尝试实现突破。在叙述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恐惧、挣扎以及在尝试过程中的坚定与勇敢。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此外,结尾部分可以总结自己的体验和发现,强调勇敢尝试的重要性,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综上所述,选择贴近主题的素材,通过合理的构思和生动的叙述,我们可以写出一篇既有深度又有感染力的作文。
说明方法
课文原句
园林的特点
作比较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绝不讲究对称
举例子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追求自然之美,着眼画意
书名
摘抄
《____》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昆虫记》
因此,______(填昆虫名)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小淹镇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按要求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