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共25道题 满分4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的主要成就是( )
A. 发现细菌B. 发现细胞
C. 提出巴氏消毒法D. 提出生物命名双名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林奈是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的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为纪念林奈,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学会。
【详解】A.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于1865年发现了病菌,A不符合题意。
B.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于1665年第一个发现细胞,为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B不符合题意。
C.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C不符合题意。
D.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是发明了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 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D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特征中,能体现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的是( )
A. 身体扁平B. 有消化腔
C. 有口无肛门D. 身体呈两侧对称
【答案】D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详解】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地捕食与御敌。可见,具有两侧对称体型的扁形动物要比辐射对称体型的腔肠动物动物高等,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 尖尾雨燕是飞行速度非常快的鸟,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下列不属于尖尾雨燕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是( )
A. 体表覆羽B. 胸肌发达
C. 卵表面有卵壳D. 前肢变成翼
【答案】C
【解析】
【分析】鸟类的结构特点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食量大,心脏四腔,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等。
【详解】A.尖尾雨燕的体表被覆羽毛,羽毛有正羽与绒羽之分,正羽覆盖在身体表面,在飞行中起着重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尖尾雨燕的胸骨上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能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B不符合题意。
C.尖尾雨卵表面有卵壳与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D.尖尾雨燕的前肢特化成翼,翼是其飞行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下列珍稀动物与大熊猫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 朱鹮B. 长臂猿C. 金丝猴D. 白鳍豚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
【详解】大熊猫是哺乳动物,选项中“长臂猿”、“金丝猴”和“白鳍豚”都是哺乳动物,而“朱鹮”是鸟类,与大熊猫共同特征最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下列食品制作主要利用乳酸菌的是( )
①馒头 ②酸奶 ③醋 ④酱 ⑤泡菜
A. ①④B. ②③C. ②⑤D. 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详解】①制作馒头用酵母菌,②制作酸奶用乳酸菌,③制作醋用醋酸菌,④制作酱用霉菌,⑤制作泡菜用乳酸菌。因此,用到乳酸菌的是②酸奶和⑤泡菜,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 虎和狐在分类上属于同一目——食肉目,它们一定属于( )
A. 同一纲B. 同一种C. 同一属D. 同一科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可见,虎和狐在分类上属于同一目(食肉目),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纲,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下列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无关的是( )
A. 身体呈圆柱形B. 生殖器官发达
C. 体表有角质层D. 消化管结构简单
【答案】A
【解析】
【分析】(1)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2)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详解】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与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无关,A符合题意;
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适于寄生生活,B不符合题意;
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生活,C不符合题意;
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点睛】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记住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8. 下列关于鲫鱼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鳃呼吸B. 用气囊辅助呼吸
C. 体表有甲覆盖D. 属于无脊椎动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A正确。
B.鸟类用气囊辅助呼吸,故B错误。
C.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故C错误。
D.鱼类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D错误。
故选A。
9. 小型鸟类白头翁喜欢吞吃小樱桃,然后将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距离原植物很远的地方,这体现了白头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的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详解】白头翁吞吃小樱桃,并把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其他地方,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结合分析可知,这体现了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果脯——巴氏消毒法
B. 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C. 水果罐头——腌制法
D. 袋装牛奶——渗透保存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详解】A.果脯是利用高浓度的物质如糖类来渗出水果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来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属于渗透保存法,A错误。
B.真空包装的袋装肉肠具有缺氧的特点,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能隔绝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故可以长时间保存,B正确。
C.罐藏法是食品保存的一种方法,即将食物加热后立即封藏在玻璃瓶中,食品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可见,水果罐头保存方法是罐藏法,C错误。
D.袋装牛奶的保鲜方法是巴氏消毒法,D错误。
故选B。
11. 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猴群具有社会行为
B. 不同的叫声起信息交流作用
C. 该猴群内部有明确分工
D. 黑长尾猴和蛇都是哺乳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动物还形成等级。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
【详解】A.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等级制度,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
B.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长尾猴发现蛇、豹或鹰时惊叫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快跑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交流信息,B正确。
C.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说明有明确的分工,C正确。
D.黑长尾猴是哺乳动物,蛇是卵生,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D。
12.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其中松紧带、螺丝和木板分别模拟的是( )
A. 骨、关节、肌肉B. 关节、骨、肌肉
C. 肌肉、关节、骨D. 肌肉、骨、关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分别起杠杆、支点和动力作用。故松紧带、螺丝和木板分别代表运动中的:肌肉、关节、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他们都具有的特征是( )
A. 皮肤裸露B. 幼体用鳃呼吸
C. 在陆地上产卵D. 生殖方式为卵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青蛙是两栖动物,龟是爬行动物。
【详解】A.青蛙的皮肤裸露,龟的体表覆盖甲,A错误。
B.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龟的幼体用肺呼吸,B错误。
C.青蛙在水中产卵,龟在陆地上产卵,C错误。
D.青蛙和龟的生殖方式都为卵生,D正确。
故选D。
14.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物种的多样性B. 环境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所以题干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5. 鲜美的食物发生腐败,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食物中水分的散失
B. 细菌和真菌在食物中生长繁殖
C. 防腐剂的过量使用
D. 保存食物的环境空气过于干燥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因此,防止食物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详解】A.食物中水分散失,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故A错误。
B.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所以,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B正确。
C.防腐剂具有防止食品腐败的作用,需要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故C错误。
D.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B.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简单
C. 与环境因素没有关系
D. 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可见,学习行为是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A错误。
B.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尝试犯错的次数越少,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B错误。
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D正确。
故选D。
17. 2022年12月,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迄今为止,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阿米巴虫一种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没有遗传物质
B. 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C. 病毒利用孢子繁殖
D. 该病毒与阿米巴虫是捕食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根据寄主的不同,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根据“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阿米巴虫一种动物”可知,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B正确。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C错误。
D.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该病毒感染阿米巴虫,从其体内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它们之间是寄生关系,D错误。
故选B。
18.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文件
C. 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法制管理等。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9. 根据下表中的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B. 运动速度最快的为陆生动物
C.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
D. 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详解】A.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器官也不同,从表中可看出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A正确。
B.表中没有运动速度的具体数据,因此不能得出“运动速度最快的为陆生动物”这个结论,B错误。
C.从表中可看出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如鱼用鳍游泳,运动器官是鳍,C正确。
D.从表中还看出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如蝴蝶用翅在空中飞行,鲳鱼用鳍在水中游泳,D正确。
故选B。
20. 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葡萄糖
B. 一段时间后气球能胀大的是乙、丁组
C. 甲、丁两组实验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D. 气球能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但缺氧时,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甲、丙两组除了有无酵母菌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变量是酵母菌,A错误。
B.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一段时间后气球能胀大的是甲组,乙组无葡萄糖,丁组没有适宜的温度,因此,乙、丁组一段时间后气球不能胀大,B错误。
C.甲、丁组除了温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形成了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发酵的影响,C正确。
D.气球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0.5分,共20分)
21. 大连市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茂密、风景如画。某生物小组同学对公园内动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油松、银杏、开着洁白花朵的洋槐、结满果实的桑树等高大的树木,还有葫芦藓、墙藓、肾蕨等矮小的植物。并将调查的六种动物绘制了如图所示分类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D、E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能力千差万别。图中的六种动物,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的是______;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既能够跳跃也善于飞行的是______。
(3)该小组同学将调查的树木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油松和银杏,第二组包括洋槐和桑树。此分类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______包被着。
(4)与葫芦藓、墙藓相比,肾蕨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主要是因为肾蕨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______和______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答案】21. ①. 无脊椎动物 ②. 湿润的体壁 ③. 胎生
22. ①. 蜗牛 ②. 蝗虫
23. 果皮 24. ①. 根 ②. 输导
【解析】
【分析】图中:A无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C软体动物、D湿润的体壁、E胎生、F体温不恒定。
【小问1详解】
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根据生殖方式不同分为卵生和胎生。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结合题图可知,A是无脊椎动物、D是湿润的体壁、E是胎生。
【小问2详解】
图中的六种动物中,蜗牛是软体动物,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蝗虫是昆虫,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既能够跳跃,也善于飞行。
【小问3详解】
该小组同学将调查的树木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油松和银杏,它们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第二组包括洋槐和桑树,它们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可见,此分类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小问4详解】
肾蕨是蕨类植物,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因此,与葫芦藓、墙藓等苔藓植物相比,肾蕨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
22.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图所示)。图中的①、②分别示意生物的生理活动。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树和草等植物能够通过①______作用把从环境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
(2)兔等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3)植物和动物通过②______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返回无机环境中,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4)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产生的______气体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______渗入到土壤中,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______。
【答案】22. ①. 光合 ②. 生产
23. 消费 24. ①. 呼吸 ②. 能量
25.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水和无机盐 ③. 物质循环
【解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3.题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题图中,树和草等能进行①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属于生产者。
【小问2详解】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可见,题图中,兔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小问3详解】
植物和动物的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②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小问4详解】
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水和无机盐渗入到土壤中,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 生物圈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各有其特征。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大肠杆菌和______,属于真菌的是______。
(2)从细胞结构分析,图中______的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属于植物;______没有细胞结构,是寄生在图中______细胞内的一种病毒。
(3)从营养方式分析,图中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原核生物是______。
(4)从生殖方式分析,图中蘑菇是通过结构②菌褶中散落出来的⑤______繁殖后代;草履虫和大肠杆菌靠______进行生殖。
【答案】23. ①. 草履虫 ②. 蘑菇
24. ①. 水绵 ②. 大肠杆菌噬菌体 ③. 大肠杆菌
25. 大肠杆菌 26. ①. 孢子 ②. 分裂
【解析】
【分析】(1)图中的①菌盖、②菌褶、③菌柄、④菌丝。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等。我们平时吃的香菇、木耳,是多细胞真菌,真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常见的藻类植物有衣藻、水绵、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小问1详解】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是单细胞生物,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观察它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仔细。
蘑菇是由菌丝构成的大型真菌。蘑菇是由地下菌丝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的是营养菌丝又叫地下菌丝,在营养物质上面的是直立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膨大形成子实体,而且蘑菇的子实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
【小问2详解】
从细胞结构分析,图中水绵属于藻类植物,它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属于真核生物。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病毒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自我复制。
【小问3详解】
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所以从营养方式分析,图中大肠杆菌是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原核生物。
【小问4详解】
图中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蘑菇菌盖下面的②菌褶上生有⑤孢子,这些孢子发育成熟后,脱离母体,随风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当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环境恶劣时可以形成休眠体——芽孢。
24. 生物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兴趣盎然地做着观察酵母菌的实验。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看到的图像。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时,首先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然后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_____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酵母菌培养液,然后缓缓地放下;最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______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
(2)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______,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3)使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应转动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将制成的酵母菌临时装片正面朝上放在______上,用压片夹压住。观察到物像后,为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再略微转动______螺旋。若想将视野左上方的酵母菌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
(5)图中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就是酵母菌,其中圆圈圈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______生殖。
【答案】24. ①. 一边 ②. 另一侧
25. 镜臂 26. 转换器
27. ①. 载物台 ②. 细准焦 ③. 左上
28. 出芽
【解析】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小问1详解】
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时,首先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然后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酵母菌培养液,然后缓缓地放下,以免有气泡产生;最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酵母菌染色明显的是细胞核。
【小问2详解】
显微镜平时存放在镜箱中,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需要一只手(右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安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实验桌边缘大约7厘米处,然后安装上目镜和物镜。
【小问3详解】
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目标。所以,对光时,首先应转动转换器,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小问4详解】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该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将制成的酵母菌临时装片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观察到物像后,为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酵母菌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小问5详解】
酵母菌是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结合题图可知,图中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就是酵母菌,其中圆圈圈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25. 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小组同学对裸地、草地、灌丛的细菌分布情况进行实验探究。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
步骤一:取12个灭过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四组,每组3个培养皿,每组培养皿的底部分别贴上标签:裸地、草地、灌丛、空白对照。
步骤二:将上述培养皿分别放到裸地、草地和灌丛,把培养皿盖打开,在三个地点分别暴露10分钟,然后盖上盖带回学校。空白对照组不处理。
步骤三:将四组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
步骤四: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培养皿里细菌的菌落数,求各组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合实验步骤回答相关问题:
(1)培养基的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水和______。实验前,必须将培养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_______。
(2)步骤二的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步骤中的______。
(3)实验中四组培养皿中装有的培养基应相同且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四中求各组的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裸地、草地和灌丛中,细菌数量最少的是______,其次是草地,细菌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6)本探究实验的实验结论表明,植物对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
【答案】25. ①. 有机物 ②. 以防杂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6. 接种 27. 控制单一变量
28. 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可信
29. ①. 灌丛 ②. 裸地
30. 植物能减少周围环境中细菌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它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3)接种是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接种时为防止杂菌干扰,保证实验准确性,一定要坚持无菌操作,并选择实验室的超净工作台或无菌间进行操作。
【小问1详解】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因此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水分和有机物。
实验前必须将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等杂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小问2详解】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过程叫作接种。分析步骤二的操作可知,把培养皿打开分别放到裸地、草地和灌丛暴露10分钟,目的是把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接种步骤。
【小问3详解】
根据对照实验原则,要控制单一变量,因此实验的四组培养皿中,装有的培养基应相同且等量、暴露的时间、温度都要相同。
【小问4详解】
在实验中求取平均值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可信。
【小问5详解】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裸地培养皿中细菌菌落的平均数是24,草地培养皿中细菌菌落的平均数是11,灌丛中培养皿中细菌菌落的平均数是4,由此可见,细菌数量最少的是灌丛,其次是草地,细菌数量最多的是裸地。
【小问6详解】
根据本探究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植物能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因为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方面是由于植物的降尘作用,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这些由芽、叶和花所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能杀死细菌、真菌与原生动物。动物
运动方式
运动器官
适应的环境
是否需要能量
野马
奔跑或行走
四肢
陆地
需要
鲳鱼
游泳
鳍
水中
需要
蝴蝶
飞行
翅
空中
需要
四组培养皿
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
1号
2号
3号
平均值
裸地
12
28
32
24
草地
11
10
12
11
灌丛
2
5
5
4
空白对照
0
0
0
0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