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06-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 跨学科专题--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06-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 跨学科专题--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7页。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跨学科专题一、选择题1.【跨学科·数学】下列各图中可表示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含量变化的是 ( ) A B C D2.【跨学科·数学】(2022山东临沂中考)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7232002)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为03.【跨学科·数学】如图表示人体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C.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4.【跨学科·数学】(2023山东滨城期中)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时某些物质浓度的变化,物质甲、乙分别是 ( )A.无机盐、尿素 B.尿素、无机盐C.尿素、葡萄糖 D.葡萄糖、尿素5.【跨学科·数学】如图甲、乙、丙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选项中各概念关系与图相符的是 ( )A.甲是血液,乙是红细胞,丙是血小板B.甲是神经元,乙是突起,丙是树突C.甲是反射弧,乙是感受器,丙是效应器D.甲是肾单位,乙是肾小球,丙是肾小管二、非选择题6.【跨学科·化学】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乔河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1)推测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 (2)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 ,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丙瓶内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4)以上实验可证明: 。 (5)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7.【跨学科·模型制作类】如图1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某同学利用光具座设计的一个探究视觉形成的实验。A处为白屏,B处放置凸透镜,C处是点燃的蜡烛。保持AB距离不变,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时,A处白屏上便呈现一个清晰的倒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B处凸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的[ ] ,A处白屏模拟的是眼球的[ ] 。 (2)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变小,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大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 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向相反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增大,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小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 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调节 的曲度来实现的。 (3)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渐渐地,我们就能分辨周围的物体,这是由于眼球中的[ ] 变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调节其大小的结构是 。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 和玻璃体,经 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再经视神经传到 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答案全解全析1.A 血液在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就会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A正确。跨学科解读 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根据物理学知识:气体总是会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据此分析氧含量的变化,选择适合的曲线图。2.C 曲线图中,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肋间肌、膈肌收缩会使胸廓容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A正确;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差为0,B正确;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人在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C错误;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差为0,D正确。跨学科解读 本题有效融合生物学及数学中的曲线相关知识。根据气压方面的物理知识可知,气体进出肺是因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有气压差,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有助于解答本题。3.C 据柱形图可知,无论是吸入气体还是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A、B错误;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C正确;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D错误。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柱形图,并能够正确解释图片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知识进行解答。4.C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原尿流经肾小管后葡萄糖浓度迅速减小,直至变为0。由于大部分水被重吸收,所以原尿流经肾小管后尿素的浓度明显升高。因此,图示中甲代表的是尿素,乙代表的是葡萄糖。跨学科解读 本题有效融合生物学及数学中曲线变化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浓度的理解。5.B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是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所以神经元、突起、树突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B符合题意;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感受器和效应器之间属于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管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跨学科解读 本题运用数学几何图形表示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不同概念之间关系的掌握。6.(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5)组织细胞解析 (1)甲瓶处是空气的进入端,要证明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就要从吸入的气体中除去二氧化碳,以防止它干扰产物的判断,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进入丙后,如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则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2)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因为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3)一段时间后丙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则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以上实验可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跨学科解读 本题涉及两个化学知识: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解这两个知识,再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7.(1)② 晶状体 ④ 视网膜 (2)近 远 晶状体 (3)① 瞳孔 虹膜 (4)晶状体 晶状体 大脑皮层解析 (1)眼球成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②晶状体,A处白屏相当于眼球的④视网膜。(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3)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①瞳孔由小变大,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结合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理解眼球成像原理,需要利用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等生物学知识解答。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跨学科专题一、选择题1.【跨学科·数学】下列各图中可表示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含量变化的是 ( ) A B C D2.【跨学科·数学】(2022山东临沂中考)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7232002)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为03.【跨学科·数学】如图表示人体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C.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4.【跨学科·数学】(2023山东滨城期中)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时某些物质浓度的变化,物质甲、乙分别是 ( )A.无机盐、尿素 B.尿素、无机盐C.尿素、葡萄糖 D.葡萄糖、尿素5.【跨学科·数学】如图甲、乙、丙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选项中各概念关系与图相符的是 ( )A.甲是血液,乙是红细胞,丙是血小板B.甲是神经元,乙是突起,丙是树突C.甲是反射弧,乙是感受器,丙是效应器D.甲是肾单位,乙是肾小球,丙是肾小管二、非选择题6.【跨学科·化学】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乔河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1)推测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 (2)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 ,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丙瓶内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4)以上实验可证明: 。 (5)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7.【跨学科·模型制作类】如图1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某同学利用光具座设计的一个探究视觉形成的实验。A处为白屏,B处放置凸透镜,C处是点燃的蜡烛。保持AB距离不变,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时,A处白屏上便呈现一个清晰的倒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B处凸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的[ ] ,A处白屏模拟的是眼球的[ ] 。 (2)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变小,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大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 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向相反方向移动蜡烛,使BC距离增大,此时要使A处物像清晰,需要更换曲度较小的凸透镜,这个过程模拟的是眼睛看 处的物体时的调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调节 的曲度来实现的。 (3)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渐渐地,我们就能分辨周围的物体,这是由于眼球中的[ ] 变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调节其大小的结构是 。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 和玻璃体,经 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再经视神经传到 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答案全解全析1.A 血液在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就会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A正确。跨学科解读 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根据物理学知识:气体总是会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据此分析氧含量的变化,选择适合的曲线图。2.C 曲线图中,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肋间肌、膈肌收缩会使胸廓容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A正确;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差为0,B正确;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人在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C错误;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差为0,D正确。跨学科解读 本题有效融合生物学及数学中的曲线相关知识。根据气压方面的物理知识可知,气体进出肺是因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有气压差,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有助于解答本题。3.C 据柱形图可知,无论是吸入气体还是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A、B错误;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C正确;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D错误。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柱形图,并能够正确解释图片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知识进行解答。4.C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原尿流经肾小管后葡萄糖浓度迅速减小,直至变为0。由于大部分水被重吸收,所以原尿流经肾小管后尿素的浓度明显升高。因此,图示中甲代表的是尿素,乙代表的是葡萄糖。跨学科解读 本题有效融合生物学及数学中曲线变化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浓度的理解。5.B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是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所以神经元、突起、树突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B符合题意;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感受器和效应器之间属于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管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跨学科解读 本题运用数学几何图形表示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不同概念之间关系的掌握。6.(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5)组织细胞解析 (1)甲瓶处是空气的进入端,要证明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就要从吸入的气体中除去二氧化碳,以防止它干扰产物的判断,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进入丙后,如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则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2)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因为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3)一段时间后丙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则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以上实验可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跨学科解读 本题涉及两个化学知识: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解这两个知识,再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7.(1)② 晶状体 ④ 视网膜 (2)近 远 晶状体 (3)① 瞳孔 虹膜 (4)晶状体 晶状体 大脑皮层解析 (1)眼球成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②晶状体,A处白屏相当于眼球的④视网膜。(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3)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电影放映厅时,①瞳孔由小变大,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结合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理解眼球成像原理,需要利用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等生物学知识解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