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课堂检测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传播疾病的,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2022河北安次期末)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传播疾病的( )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三者都不是
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黑龙江双鸭山二模)分析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B7226002)( )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患病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
3.【新独家原创】2023年2月,甲型流感在我国进入高发期。下列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甲型流感不同的是( )
A.蛔虫病 B.肺结核
C.麻疹 D.百日咳
知识点2 传染病的预防
4.【教材变式·P109图6-6变式】(2023河北定州期末)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消灭蚊虫和深埋患传染病的动物分别属于(B7226002)( )
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B.都是切断传播途径
C.都是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
5.【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山东肥城期中)春夏季节,小芳患上了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小芳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针对上述过程,医生采取了以下措施控制或预防传染病:①给其他同学接种疫苗;②对小芳进行隔离治疗;③对小芳的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B7226002)( )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南长沙二模)下列预防猴痘的措施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7226002)( )
A.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B.穿防护装备照顾患者
C.避免食用或接触野生动物
D.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能力提升全练
7.【中华传统文化·中医】(2023山西晋中中考,1改编,★☆☆)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写道:“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倡导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杀死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8.【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南怀化中考,10,★☆☆)下列做法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
C.通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D.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9.(2023广西中考,13改编,★☆☆)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各地要做好甲型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简称“甲流”)的预防,建议勤洗手、戴口罩,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症状早就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分析,甲流疫苗属于抗体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流病毒属于病原体
C.接种百白破疫苗能抵抗甲流病毒
D.未患甲流,戴口罩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10.(2023山东泰安中考,12,★☆☆)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丁患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甲也患了流感,而乙和丙没有患流感。乙前段时间注射了流感疫苗。丙没有注射流感疫苗,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是传染源
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后,体内吞噬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
C.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
D.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11.(2021山东聊城中考,23,★☆☆)夏季吃瓜果降暑时要清洗干净,以免“病从口入”。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蜜瓜而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痢疾杆菌是传染源
B.患病的人是传染源
C.照顾患者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D.输液治疗该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素养探究全练
12.【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山东青岛期中改编)甲流病毒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
(1)甲流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 。
(2)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强的是 口罩。
(3)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二。
①佩戴初期,口罩内侧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 (填“吸入”或“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
②2~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高于外侧,说明 温湿的环境利于细菌的繁殖。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
2.B 甲的唾液和飞沫中含有病原体,甲能散播病原体,是传染源;乙是病原体离开甲到达丙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丙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是易感人群。
3.A 甲型流感、肺结核、麻疹、百日咳都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蛔虫病是通过饮水、食物传播的。
4.D 蚊虫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患传染病的动物属于传染源。因此,消灭蚊虫和深埋患传染病的动物分别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
5.A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②对小芳进行隔离治疗和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都属于控制传染源。
6.D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能力提升全练
7.C “常习不唾地”,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该随地吐痰。不随地吐痰可以防止病原体由患者侵入到健康人体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8.B 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免疫力,此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9.B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疫苗属于抗原,A错误;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能抵抗甲流病毒,C错误;戴口罩可以防止甲流病毒侵入人体,避免感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10.B 乙注射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B错误。
11.A 病原体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痢疾杆菌是病原体,A错误。
素养探究全练
12.(1)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2)①口罩的种类 ②N95 (3)①呼出 ②口罩内侧
解析 (1)甲流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①根据题意及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不同类型的口罩的防护能力,因此变量是口罩的种类。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力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力最差。(3)①由图二可知,佩戴1小时,口罩内侧有30个菌落。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②2~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急剧上升,且高于外侧,说明口罩内侧温湿的环境利于细菌的繁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近视与远视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眼和耳是人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少版七年级下册视觉的形成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视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肾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