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80 PCR技术
展开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1.PCR原理
(1)细胞内DNA复制条件
(2)细胞内DNA复制过程
= 1 \* GB3 ①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将DNA的羟基末端称为3’端,而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端。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 2 \* GB3 ②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复制的前提是双链解开。在体外可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将解体,双链分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双链的解聚与结合。由于PCR过程的温度高,导致DNA聚合酶失活,后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发现和应用,大大增加了PCR的效率。
= 3 \* GB3 ③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需提供: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2.PCR的反应过程
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并且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会与引物Ⅱ结合,进行DNA的延伸,这样,DNA聚合酶只能特异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成指数扩增。
3.实验操作
(1)PCR反应体系: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热稳定的DNA聚合酶、两种RNA引物、水。
(2)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照PCR反应体系配方配制反应液;
②将PCR反应体系50μL用微量移液器转移到微量离心管(0.5 mL)中;
③将微量离心管放到PCR仪中;
④设置PCR仪的工作参数;
⑤DNA在PCR仪中大量扩增。学&科网
考向 PCR的反应过程
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30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解旋酶也具有该作用,A正确。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正确。延伸是合成DNA的过程,所以该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因为PCR过程需要高温变性,即使在复性时的温度也比较高,D正确。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B.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
C.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导致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
D.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A和引物B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5/16
【答案】D
1.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B.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
C.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在形成的子代 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
D.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2.下列有关PCR技术中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物是一小段DNA分子或双链RNA分子
B.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数目
C.两种引物之间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5'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3.利用PCR技术将某DNA分子扩增n代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物越短,PCR出来的非目标DNA就越多
B.适温延伸过程中,需要提供ATP
C.引物中G/C含量越高,退火温度越高
D.共有2n-1对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
4.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性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每扩增一次温度发生90℃→75℃→55℃变化
D.应用PCR技术与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5.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PCR体系中G—C碱基对含量将影响使DNA解链的所需温度
D.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6.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A1片段进行扩增,设计了引物Ⅰ、Ⅱ,其连接部位如图所示,x为某限制酶识别序列。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图中的
A. B.
C. D.
7.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过程中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500 bp之间
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10号可确定反应体系等对结果没有干扰
8.根据某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该基因PCR的两段引物(单链DNA)。引物与该基因变性DNA(单链DNA)结合为双链DNA的过程称为复性。下图是两引物的Tm(引物熔解温度,即50%的引物与其互补序列形成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B.两引物分别是子链延伸的起点,并可以反复利用
C.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推测引物2的GC含量较高
D.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
9.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B.催化①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
C.催化①②⑤过程的酶都必须能耐高温
D.过程③需要解旋酶
10.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常需要对样品DNA进行分析,PCR技术能快速扩增DNA片段,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Ⅱ,并在复性这一步骤中将引物Ⅱ置于合适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________。
(3)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请分析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的特点:________,循环n次后生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________。
(4)PCR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PCR技术利用了DNA的________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
(5)在对样品DNA分析过程中发现,DNA掺杂着一些组蛋白,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8·江苏卷)为生产具有特定性能的α-淀粉酶,研究人员从某种海洋细菌中克隆了α-淀粉酶基因(1656个碱基对),利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琢α-淀粉酶,实验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α-淀粉酶基因前,需先获得细菌的_________。
(2)为了便于扩增的DNA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需在引物的____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且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进行扩增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下列选项中_______的设定与引物有关,________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填序号)
①变性温度 ②退火温度 ③延伸温度 ④变性时间 ⑤退火时间 ⑥延伸时间
(4)下图表示筛选获得的工程菌中编码α-淀粉酶的mRNA的部分碱基序列:
图中虚线框内mRNA片段包含___个密码子,如虚线框后的序列未知,预测虚线框后的第一个密码子最多有__种。
(5)获得工程菌表达的α-淀粉酶后,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浓度为1%的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测定酶活性,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判断该α-淀粉酶活性最高的条件为______。
12. (2016·天津卷)人血清白蛋白(HSA) 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____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途径II相比,选择途径I获取rHSA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条件
组分
作用
模板
DNA的两条单链
提供复制的模板
原料[来源:学§科§网Z§X§X§K]
四种脱氧核苷酸
合成DNA子链的原料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xxk.Cm][来源:学科打开DNA双螺旋
催化合成DNA子链
能量
Z ATP
为解螺旋和合成子链供能
引物
RNA
为DNA聚合酶提供合成的3’端起点
缓冲液
50 mml/LNa2HPO4-KH2PO4
50 mml/LTris-HCl
50 mml/LGly-NaOH
pH
6.0
6.5
7.0
7.5
7.5
8.0
8.5
9.0
9.0
9.5
10.0
10.5
酶相对活性%
25.4
40.2
49.8
63.2
70.1
95.5
99.5
85.3
68.1
63.7
41.5
20.8
1.【答案】B
【解析】PCR中解旋是通过高温进行的,故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A正确;丙过程用到的酶为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不会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不需要再添加,B错误;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形成的DNA分子为8个,而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为2个,故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C正确;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引物越短,PCR出来的非目标DNA就越多,A正确;适温延伸过程中,不需要提供ATP,B错误;引物中G/C含量越高,则DNA模板中G/C的含量也高,高温变性的温度就越高,退火温度也越高,C正确;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共有2n-1对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D正确。
4.【答案】C
【解析】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能以少量DNA为模板,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A正确;PCR技术需要模板DNA,且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B正确;每扩增一次温度发生95℃→55℃→72℃变化,C错误;应用PCR技术与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D正确。
5.【答案】C
【解析】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要考虑表达载体相关序列,从而保证目的的基因能与表达载体相连接及正常表达,A错误;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此不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错误;在每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且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越多,其热稳定性就越高,因此PCR体系中G—C碱基对含量将影响使DNA解链的所需温度,C正确;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耐高温的热稳定DNA聚合酶,而从受体细胞内提取的DNA聚合酶不耐高温,D错误。
6.【答案】D
【解析】利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A1片段进行扩增,当引物与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子链延伸的方向总是从5′端到3′端,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均错误,D正确。
7.【答案】B
8.【答案】B
【解析】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以免二者结合,A项正确;两引物参与构成子链,不能反复利用,B项错误;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引物2的熔解温度较高,推测其GC含量较高,C项正确;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D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其中①是由RNA形成单链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②是由单链DNA合成双链DNA的过程,是DNA分子复制过程;③④⑤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其中③是变性、④是复性、⑤是延伸阶段。④为复性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A正确;①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错误;图中②⑤过程为DNA复制,这两个过程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其中⑤过程进行的温度是70~75℃,因此催化该过程的DNA聚合酶能耐高温,但催化②过程的酶不耐高温,C错误;过程③为高温解链,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D错误。
10.【答案】(1)5′—G—A—OH(或HO—A—G—5′)
(2)
(3)每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含32P 1/2n
(4)DNA解旋 热变性
(5)蛋白酶
【解析】(1)由图可知,引物Ⅱ为5’-G-A-OH。(2)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如下:。(3)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循环一次后,每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含32P,循环n次后生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2/2n+1=1/2n。(4)PCR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DNA解旋,PCR技术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5)在对样品DNA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DNA掺杂着一些组蛋白,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入蛋白酶。
11.【答案】(1)基因组DNA
(2)5’ 使DNA片段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自连
(3)② ⑥
(4)8 13
(5)pH为8.5,缓冲液为50mml/LTris-HCl
12.【答案】(1)总RNA(或mRNA)
(2)B
(3)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有利于目的基因成功转化
(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
(5)HSA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74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74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共13页。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69 腐乳的制作: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69 腐乳的制作,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试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伴性遗传: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0 伴性遗传,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