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86969/1-17103176024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86969/1-17103176024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86969/1-1710317602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86969/0-17103175980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86969/0-17103175981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486969/0-17103175981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从世界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 )
A. 亚洲南部,印度洋北部B.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欧洲东部,大西洋西岸D. 亚洲北部,北冰洋南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故选B。
【点睛】
2. 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这说明我国( )
A. 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B. 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 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D. 气候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目可知,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北方的苹果,南方的柑橘、芒果、香蕉等,这是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的有关知识。
3. 我国的内海是( )
A. 渤海、黄海B. 东海、南海C. 黄海、东海D. 渤海、琼州海峡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通常是指陆地与陆地之间的狭窄海域,一般都拥有一到两个以上的海峡与公海相接。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故选D。
4. 下列四个省区地图中,广东省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从上图的轮廓图可以看出,A图省是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偏南的省, B省是长江穿过中部的湖北省,C图像一只孔雀,是云南省的地图,云南简称“云”或“滇”,D图像一只乌龟,是山东省的地图,故选A.
从魏格纳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先后提出的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对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运动认识不断深入。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小题。
5. 图甲显示远隔重洋的两块大陆上生物有着相同的特点,由此魏格纳的推断是
A. 海牛适应海洋中远途迁徙
B. 鸵鸟可以进行远距离飞翔
C. 两块大陆地质时期可能曾经连在一起
D. 两块大陆在未来某个时期会连在一起
6. 读图乙,下列说法中你认为能解释上述推断的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向运动B.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背向运动
C.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向运动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背向运动
7.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们还可以解释
A. ①处海洋面积缩小B. ②处山脉不断降低
C. ③处地震活动频繁D. ④处地壳不太稳定
【答案】5. C 6. B 7. C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显示远隔重洋的两块大陆上生物有着相同的特点,而且海牛不能远洋游泳,鸵鸟也不能长途飞行,只能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是正确的,他认为这两块大陆原本是连为一体的,后来发生了大陆漂移,故选C。
【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图甲的两块大陆原本是连为一体的,后来发生了漂移形成了两块大陆,从图乙可以看出,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背向运动导致的,故选B。
【7题详解】
由板块运动方向可知,①处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会不断扩大;②处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会不断升高;③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处,地壳活动频繁;④处位于大陆内部,地壳稳定,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有关知识,要知道板块运动产生的影响。
8.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 黑河一漠河线B. 黑河—腾冲线
C. 漠河一腾冲线D. 上海一乌鲁木齐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以东的地区人口稠密,该线以西的地区人口稀疏,故选B。
9. 秦岭的走向是( )
A. 西北一东南B. 东北一西南C. 东一西D. 南一北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岭横贯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与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C
10. 我国流入印度洋的外流河是
A. 塔里木河B. 澜沧江C. 雅鲁藏布江D. 珠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的河流中除大西洋外,其他三个大洋都有我国河流注入,如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长江、黄河、澜沧江注入太平洋,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不会注入海洋,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有关知识.
11. 下列国家与我国陆地为邻的是 ( )
A. 泰国B. 越南
C. 韩国D. 菲律宾
【答案】B
【解析】
【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详解】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陆上邻国,学生应结合地图掌握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具体位置,属于基础题.
12. 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可知,A地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A。
13. 下图所示建筑属于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故选C。
14. 以下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的外流河是( )
A. 塔里木河B. 黑龙江C. 黄河D. 额尔齐斯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题目中的黑龙江和黄河都是季风区内的外流河,注入太平洋;塔里木河和额尔齐斯河都属于非季风区内的河流,其中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是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 西北多、东南少B. 东北多、西南少
C. 东南多、西北少D. 西南多、东北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我国黑河—腾冲一线的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C对,ABD错。故选C。
【点睛】
下图是世界某地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图中景观季节差异最明显的是( )
A. 河水B. 生物C. 地形D. 房屋
17. 该地气候特点是( )
A. 终年低温,年温差小B. 降水量季节变化小C.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D.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18. 该地发展农业时,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修建大棚改善热量条件B. 完善农田抗旱排涝设施
C. 填平低地扩大农田面积D. 推广大型农业机械设备
【答案】16. A 17. C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旱雨季明显,图中景观季节差异最明显的是河水;A符合题意。
【17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故C符合题意。
【18题详解】
季风气候对农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夏季风的不稳定很容易产生旱涝灾害,该地发展农业时,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完善农田抗旱排涝设施,故B符合题意。
19. 读图,图中对话反映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
A. 降水的差异B. 地形的差异
C. 气温的差异D. 土壤的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秦岭以北气温低一些,栽种比较抗寒的苹果,以南地区气温高一些,栽种喜温的柑橘,由此可见对话中反映出的南北差异主要是气温上的差异;故C符合题意,选C。
20. 下列资源中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水资源B. 太阳能C. 矿产资源D. 森林资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水资源可以通过海水蒸发、降水而再生,属于可再生资源,A错误;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太阳能不会因人类利用而减少,属于可再生资源,B错误;矿产资源是在千万年乃至上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富集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正确;森林是可以通过人工栽种实现再生,属于可再生资源,D错误。故选C。
点睛】
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由南向北雪期变长——海陆位置
B. 由南向北雪期变长——纬度因素
C. 由南向北雪期变短——地形因素
D. 由南向北雪期变短——海陆位置
22. 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地形以山地为主B. 红土广布,土壤肥沃
C. 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D. 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答案】21. B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上自南向北增多的特点,这是由于自南向北由于纬度的增加,气温越来越低,平均雪期就越来越长,与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关系很小,故选B。
【22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该区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地区,这里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每年的春秋两季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是一年一熟,故选C。
【点睛】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23.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煤B. 石油C. 金矿D. 土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资源中,煤、石油和金矿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土地资源在短时间可以更新,是可再生资源,故选D.
24. 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D. 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囯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地多,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耕地面积较少。所以本题选C。
25.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规律是
A. 东南多,西北少B. 东多西少C. 夏秋多,冬春少D. 夏秋少,冬春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故选C。
26.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 )
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
C. 西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详解】“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海市.根据题意.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西气东输过程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
27.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为( )
A. 耕地B. 林地C. 草地D. 建设用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比重最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C项正确,ABD错。故选C。
28. 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位置不同B. 地势高低不同C. 纬度高低不同D. 昼夜长短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南北方地区由于纬度跨度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热量差异大,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北方地区则相反,故选C。
【点睛】
29. 下列产业部门,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 钢铁工业B.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C. 生物技术产业D.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高新技术产业是与高科技、低能耗相关联的产业,像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钢铁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30.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2亿公顷红线。下图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 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耕地B.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 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D.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2亿公顷红线,A正确,BCD无法体现。故选A。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盆地:D_________E_________。
平原:F________ ,G_________。
高原:H_________,I_________。
(2)下列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 阿尔泰山B. 秦岭C. 南岭D. 长白山
【答案】(1) ①. 天山 ②. 昆仑山 ③. 大兴安岭 ④. 四川盆地 ⑤. 塔里木盆地 ⑥. 东北平原 ⑦. 华北平原 ⑧. 云贵高原 ⑨. 青藏高原 (2)D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地形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盆地、平原、高原的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山脉纵横交错。读图可知,A是天山、 B是昆仑山、 C是大兴安岭 、D是四川盆地、 E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F是东北平原、 G是华北平原、 H是云贵高原、 I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小问2详解】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阿尔泰山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故A错误;秦岭、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故B、C错误;长白山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32. 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 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北方耕地应以_________(旱地、水田)为主,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提倡种植_____________作物。
(3)为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 引水工程,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修建 。
(4)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 , 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5)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三点即可)
【答案】(1)可再生
(2)旱地 滴灌 耐旱
(3)南水北调 水库
(4)浪费 污染
(5)节约用水;污水处理;提高水价,进行梯度收费
【解析】
【分析】本题以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为切入点,考查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相关知识。
【详解】(1)图示资源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应该填为:可再生资源。
(2)北方耕地应以旱地为主,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滴灌等灌溉技术,提倡种植耐旱作物,应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3)我国的水资源南丰北缺,春冬季节降水少,夏秋季节降水多。为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等引水工程,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修建水库。
(4)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污染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5)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污水处理;提高水价,进行梯度收费。
33. 读图,回答问题。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B________;盆地C________;高原D________。
(2)河流①、②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地势特是_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③是________工业基地,④是________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位于________工业基地。
(4)E高原的农业生产以___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国家为了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建成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车的________铁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答案】 ①. 天山 ②. 塔里木盆地 ③. 黄土高原 ④. 青藏 ⑤. 西高东低 ⑥. 珠江三角洲 ⑦. 京津唐 ⑧. 沪宁杭 ⑨. 畜牧业 ⑩. 青藏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山脉B是位于新疆中部的天山,C是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D是黄土高原。
(2)河流①、②均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3)图中③是位于广东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④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上海是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
(4)图中E高原是青藏高原,该高原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2006年7月1日通车的青藏铁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4. 下图中A、B、C三地,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面临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地应该选择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应该选择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②. 接近城区,消费市场大,交通运输费用较低,而且能够保证蔬菜、乳、肉等农产品的新鲜程度
(2) ①. ① ②. 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海拔低,热量条件也较好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材料,涉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B地临近城区,消费市场大,而且交通便利,能够保证蔬菜、乳肉等农产品新鲜供应城区。所以B地应该选择种植②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又增加农民的收入。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C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海拔低,热量条件也较好,适合①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
100,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00,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1,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51,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二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