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云南省下关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2024云南省下关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第1页
    2024云南省下关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第2页
    2024云南省下关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第3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云南省下关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云南省下关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 将小光圈换为大光圈
    C. 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 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2. 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该森林植被良好,珍稀植物种类繁多,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野生动物的栖身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云豹、穿山甲、白鹭、画眉、鹰、猫头鹰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 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里所有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C. 植物与动物相比,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 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5种
    B.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糖类
    C.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 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4. 某研究小组在梧桐山好汉坡上发现了一种白色野果,欲检测其有机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检测原理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相应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B. 若苏丹Ⅲ能使野果组织样液染成橘黄色,说明该野果含有脂肪
    C. 若斐林试剂直接使野果组织样液染成砖红色,说明该野果含有麦芽糖
    D. 双缩脲试剂与野果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反应时,组织样液能变成紫色
    5.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定都是氨基酸
    B. ④⑤⑥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6. 汉代的《氾胜之书》记载:“芸苔(萝卜)定霜乃收,不足霜即涩”,说的是打了霜的萝卜要甜一些,农谚亦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之后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农作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蔬菜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增多,同时提高了抗冻能力
    B.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C. 农作物通过提高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来减弱代谢,从而适应低温变化
    D. 水在农作物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7.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
    B. 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C. 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与功能
    D.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8. 肠激酶可以将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前端的肽段切除,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数字代表氨基酸,其中6号为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胰蛋白酶原的氨基酸都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
    B. 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时会脱去一分子水
    C. 胰蛋白酶的活性取决于它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序列无关
    D. 胰蛋白酶、肠激酶及组成它们的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9. RNA病毒和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
    A. 2种、5种、8种;1种、4种、4种;
    B. 1种、5种,4种;2种、4种、4种;
    C. 1种、4种,4种;2种、5种、8种;
    D 2种、5种,8种;2种、5种,5种;
    10.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B. 若m为鸟嘌呤,则b构成的核酸只可能是DNA
    C.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 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原核生物中作为遗传物质
    11. 下列是关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2.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②的细胞一定为动物细胞
    B 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图中所有结构
    C. ③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D. 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③的膜面积会发生动态变化
    13. 下列有关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以及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开始的
    B. 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
    C. 细菌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
    D. 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一样
    14. 如图表示的是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所采用的方法相同
    B. 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该实验可以证明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是错误的
    D. 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15.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③为核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组成
    C. ②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16. 以两种不同帽形(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图中丙来自伞形帽伞藻,丁来自菊花形帽伞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移接在一起,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
    B. 若将甲、乙中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C. 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丙中,则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
    D. 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
    17. 红苋菜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红苋菜叶肉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浸润,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水分子进入叶肉细胞
    B. 水分子与细胞膜通道蛋白结合进入叶肉细胞
    C. 载体蛋白能催化ATP的水解,为K+吸收提供能量
    D. 运输K+的过程中,载体蛋白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18.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其中A、B、C、D、E、F分别代表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则甘油是以b方式进入细胞
    B. 若该图表示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是以d方式进入细胞
    C. A和B共同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A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D. 若该图表示人的肝脏细胞的细胞膜,则图中E可代表ADP和Pi,F可代表ATP
    19.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进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某同学绘制的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因细胞壁的缩性比较小,所以图中a变化不大
    B. 图中阴影部分的颜色为紫色,质壁分离时颜色加深
    C. 该图中所示细胞可能是处于吸水状态
    D. b/a值越小,细胞吸水能力强,反之细胞吸水能越弱
    20. 酶和无机催化剂加快某化学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Ea、Eb、Ec为活化能,指底物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所降低的化学反应活化能是Ea-Ec
    B. 因Eb>Ec,所以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
    C. 没有催化剂,该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D. 由图中Ec与Eb比较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21. 高温好氧堆肥是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堆肥温度在75°C左右。为筛选出能在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科研人员对A、B两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
    B. 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可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来表示
    C. 与B相比,A更适合作为高温好氧堆肥中的菌株
    D. 90°C时,B的纤维素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22. 如图1为ATP的结构简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的A与ATP中的“A”为同一种物质
    B. 图1中的b、c为特殊的化学键
    C. 酶1和酶2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
    23.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常被用作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材料。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装置1、2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 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24.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能量,A、B、C 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肌肉细胞内 B 参与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B. 人体肌肉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 CO2
    C. ①②③中释放能量数值最大的是①
    D. A 代表的是O2
    25. 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提及的葡萄美酒,其酿造原理是细胞呼吸。该原理不仅用于酿酒,还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冰箱中酸奶储存不当,发生胀袋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B. 经常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有利于盆栽植物的生长
    C. 酿造葡萄酒时,适当通气更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
    D. 定期排水晒田可避免水稻幼根因为缺氧而变黑、腐烂
    26. 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释放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a)中过程①一定发生在O2充足的条件下
    B. 图(b)中O2浓度为d时,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 图(b)中甲曲线代表的生理过程可仅用图(a)中过程②表示
    D. 图(b)中O2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可以表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27. 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甲、乙、丙、丁四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 衰老叶片中甲、乙两种色素的含量显著减少
    C. 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D. 乙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28. 将图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晴朗的夏天一昼夜密闭透明小室内氧气的变化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8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B点时小室内O2总量最大
    C. B段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D. AB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29. 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C.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30. 农业生产中的谚语顺口溜都是劳动人民一代代积累的经验,是一种宝贵财富。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温度
    B. “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说明应尽量加大种植密度,增加农作物产量
    D. 人黄有病,苗黄缺肥——施肥越多越好,有利于植物合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31. 如图表示实验室条件下,花生和田七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O2释放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a时,花生和田七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增大环境中CO2浓度,b、d均会右移
    C. 光照强度为c时,花生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田七的真正光合速率
    D. 通过比较两条曲线可知,花生比田七更适合生长在弱光照环境中
    32. 下面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B. 进入分裂期后中心粒倍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内DNA分子数分别是8、8、8
    D. 丙图时期细胞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33. 下图为细胞周期的一种表示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相同的
    B. 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a、c时期
    C. 图中b为分裂间期
    D. 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34.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膜、核仁的消失出现在bc段
    B. 中心粒倍增并移向两极出现在bc段
    C. cd段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
    D. de段内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35.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和分化均可增加细胞数量
    B. 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
    C.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提高
    D. 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
    36. 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依次是( )
    A. 24、24、24B. 24、48、96C. 24、48、48D. 24、24、96
    37.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所表示的分裂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时刻在体内进行
    B. ①—⑥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 由①→⑤、⑥,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全能性降低
    D. 人体每天都有新细胞产生,同时也有细胞衰老和凋亡
    38. 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 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B. 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C. 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D. 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
    39.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端粒学说认为,端粒变短可能会导致细胞活动趋于异常
    B. 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属于细胞凋亡
    C. 细胞衰老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各种酶活性下降
    D.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分化,不发生细胞凋亡
    40. 轻断食的学名为“间歇性禁食”,科学的轻断食可以让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机体积极检查受损的细胞结构、癌变的细胞、异常的线粒体等,并将其包裹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细胞缺乏营养物质时,自噬作用增强
    B. 溶酶体内合成的酸性水解酶可以水解自噬体内的物质
    C. 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过度减肥时,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41. 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可知B为___细胞,理由是其有___(填序号及名称)这些细胞器。
    (2)分离出图中的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化学组成的方法是___法;图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填序号),含有DNA的细胞器名称是___。
    (3)胰岛素是一种对动物的血糖平衡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在胰岛B细胞中,从氨基酸到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___(填序号);其中结构___(填序号及名称)的膜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成分却不断得到更新。
    (4)在玉米田中有时会出现极少量的白化苗,该白化苗由于不能合成有机物质而很快死亡,你认为这是由于细胞中___(名称)发育异常导致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与花颜色有关的色素存在于___中(填序号及名称)。
    42. 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其上分布着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光。为④过程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____。若用14CO2提供给叶肉细胞追踪14C的转移,则其转移途径是______。
    (2)过程⑤产生的C3表示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过程③~⑦中,能产生ATP的是______(填序号)。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填序号)。
    (3)图2中d点时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是______(CO2mg/100cm2·h),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该植物若缺镁,则图中c点如何移动______(左移/右移/不动)。
    43. 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h,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图4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制片,乙:染色,丙:解离,丁:漂洗,操作顺序为___(按照“甲、乙、丙、丁”排列,以“→”连接)。
    (2)染色体因容易被____性(“酸”或“碱”)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把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找到分生区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___形,排列紧密。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
    (3)根据观察结果可知,在一个视野内多数细胞处于___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___(填字母)阶段。图4的数量关系可以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___(填字母)阶段。
    (4)在图2中,④细胞处于___期,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为___。
    44. 萌动的小麦种子含有较多淀粉酶,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每组的两支试管分别保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3)据结果分析,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需在_______到_______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
    (4)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选项
    细胞器
    结构或部位
    功能
    A
    高尔基体
    一层膜
    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B
    叶绿体
    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
    核糖体
    一层膜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D
    溶酶体
    主要分布于动物细胞中
    消化车间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①_______
    取萌动的小麦种子经研磨、过滤后得到滤液
    分组编号,加入相关溶液
    取6支试管,编号为1~6,分别加入1mL上述滤液另取6支试管,编号a~f,②_______。
    ③_______
    将6组试管1与a、2与b、3与c、4与d、5与c、6与f分别放入20℃、30℃、40℃、50℃、60℃、70℃水浴锅中保温5min
    进行酶促反应
    分别将每组的两支试管(如1与a)内的物质混合摇匀,依次在相应温度下保温2min
    结果检测及分析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检测试剂④_______,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并通过仪器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见面考
    生物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 将小光圈换为大光圈
    C. 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 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答案】D
    【解析】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调节器)。
    【详解】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为:①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②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④调动细准焦螺旋,注意只需要调整细准焦螺旋即可;⑤增大光圈或者用凹面镜聚光,增加亮度;特别提示: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调粗准焦螺旋。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该森林植被良好,珍稀植物种类繁多,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野生动物的栖身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云豹、穿山甲、白鹭、画眉、鹰、猫头鹰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 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里所有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C. 植物与动物相比,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A、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含有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双峰九峰山森林公园里所有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没有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
    C、植物与动物相比,植物不具有系统,C正确;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B。
    3. 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5种
    B.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糖类
    C.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 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A、细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以后的碱基是A、T、G、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是A、U、G、C,所以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A错误;
    B、细菌、支原体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上含有少量的糖类,新冠病毒并不是简单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它还存在脂质及少量糖类,B正确;
    C、细菌和支原体的蛋白质在自身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核糖体,没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4. 某研究小组在梧桐山好汉坡上发现了一种白色野果,欲检测其有机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检测原理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相应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B. 若苏丹Ⅲ能使野果组织样液染成橘黄色,说明该野果含有脂肪
    C. 若斐林试剂直接使野果组织样液染成砖红色,说明该野果含有麦芽糖
    D. 双缩脲试剂与野果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反应时,组织样液能变成紫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A、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来进行物质鉴定,A正确;
    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在高倍镜下能看到橘黄色脂肪颗粒,B正确;
    C、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还原糖但是不能说明含有麦芽糖,C错误;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C。
    5.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定都是氨基酸
    B. ④⑤⑥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详解】A、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②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③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才是氨基酸,A错误;
    B、⑤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
    C、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②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核酸包括DNA和RN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④糖原属于主要的能源物质,而⑤脂肪是机体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6. 汉代的《氾胜之书》记载:“芸苔(萝卜)定霜乃收,不足霜即涩”,说的是打了霜的萝卜要甜一些,农谚亦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之后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农作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蔬菜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增多,同时提高了抗冻能力
    B.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C. 农作物通过提高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来减弱代谢,从而适应低温变化
    D. 水在农作物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水在细胞内、细胞之间、生物体内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物质和化合物;可以参与物质代谢,如输送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自由水的含量影响细胞代谢强度,含量越大,新陈代谢越旺盛,如人和动物体液就是自由水。结合水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失去流动性。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它物质,不参与代谢作用。结合水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形状、硬度和弹性,因此某些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虽多(如人的心肌含水79%),仍呈现坚韧的形态。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变成结合水。
    【详解】A、可溶性糖增加使蔬菜变甜,且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抗冻能力增强,A正确;
    B、自由水呈游离状,可自由流动,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正确;
    C、降温时,细胞内的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细胞代谢减弱,增加抗寒能力,适应低温,C错误;
    D、水在农作物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
    故选C。
    7.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
    B. 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C. 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与功能
    D.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无机盐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A正确;
    B、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有的无机盐参与维持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形态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无机盐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8. 肠激酶可以将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前端的肽段切除,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数字代表氨基酸,其中6号为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胰蛋白酶原的氨基酸都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
    B. 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时会脱去一分子水
    C. 胰蛋白酶的活性取决于它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序列无关
    D. 胰蛋白酶、肠激酶及组成它们的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由图可知,胰蛋白酶原含有229个氨基酸,经加工后的胰蛋白酶含有223个氨基酸。
    【详解】A、构成胰蛋白酶原的6号氨基酸是赖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A错误;
    B、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时需要断裂一个肽键,需要消耗一分子水,B错误;
    C、胰蛋白酶的活性取决于它的空间结构,以及氨基酸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C错误;
    D、胰蛋白酶、肠激酶都是生物大分子及组成它们的单体氨基酸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D。
    9. RNA病毒和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
    A. 2种、5种、8种;1种、4种、4种;
    B. 1种、5种,4种;2种、4种、4种;
    C. 1种、4种,4种;2种、5种、8种;
    D. 2种、5种,8种;2种、5种,5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RNA病毒中只有1种核酸即RNA,所以含有的碱基有A、C、G、U,含有的核苷酸是4种核糖核苷酸。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有2种,DNA和RNA,组成DNA的碱基有A、C、G、T,而组成RNA的碱基有A、C、G、U,所以豌豆叶肉细胞中有5种碱基;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而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所以色球蓝细菌细胞中有8种核苷酸,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B. 若m为鸟嘌呤,则b构成的核酸只可能是DNA
    C.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 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原核生物中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是核苷酸的结构简图,分析可知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m是含氮碱基。
    【详解】A、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若m为尿嘧啶,则b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在DNA中肯定不含该种化合物,A正确;
    B、若m为鸟嘌呤,则b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构成DNA)或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构成RNA),B错误;
    C、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其构成的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病毒中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A。
    11. 下列是关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不能认为有氧呼吸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也不一 定含有线粒体;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但要含有相关的色素和酶,如蓝藻;
    【详解】A、细胞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A错误;
    B、叶绿体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
    D、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内部有许多酸性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D正确。
    故选D。
    12.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②的细胞一定为动物细胞
    B. 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图中所有结构
    C. ③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D. 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③的膜面积会发生动态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线粒体,②是中心体,③是高尔基体,④是核糖体。
    【详解】A、②是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该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有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
    B、该图中的亚显微结构都是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高倍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显微结构,B错误;
    C、③是高尔基体不含核酸,含有D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与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发生融合,后又产生囊泡向细胞膜转移,因此,故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③的膜面积会发生动态变化,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以及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开始的
    B. 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
    C. 细菌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
    D. 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一样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是游离的核糖体上开始的,而后在相关肽段的引导下游离的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上,A错误;
    B、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因而可以相互转换,B正确;
    C、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这一种生物膜,也不含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无膜的细胞器,C错误;
    D、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内质网对来自核糖体的肽链进行初加工,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再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14. 如图表示的是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所采用的方法相同
    B. 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该实验可以证明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是错误的
    D. 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荧光染料标记的是细胞膜上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融合细胞的细胞膜上两种荧光混合均匀,说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
    【详解】A、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荧光染料标记法,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
    B、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能融合,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不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
    C、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该实验可以证明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正确的,C错误;
    D、被标记的是蛋白质分子,最后被荧光染料标记的蛋白质能均匀分布,可以证明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D正确。
    故选D。
    15.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③为核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组成
    C. ②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②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③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详解】A、①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
    B、③是核膜,核膜是双层膜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B正确;
    C、②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D。
    16. 以两种不同帽形(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图中丙来自伞形帽伞藻,丁来自菊花形帽伞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移接在一起,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
    B. 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C. 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丙中,则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
    D. 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含有甲的细胞核)移接在一起,则再长出的帽形与甲相同,为伞形,A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B正确;
    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将丁的细胞核移到去核的丙中,丙长出的帽形和丁相同,为菊花形,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17. 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红苋菜叶肉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浸润,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水分子进入叶肉细胞
    B. 水分子与细胞膜通道蛋白结合进入叶肉细胞
    C. 载体蛋白能催化ATP的水解,为K+吸收提供能量
    D. 运输K+的过程中,载体蛋白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详解】A、光学显微镜看不到分子层面上的分子进入,A错误;
    B、水分子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不需要与蛋白结合的,B错误;
    C、K+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消耗能量,载体蛋白能够催化ATP水解,C正确;
    D、运输K+是主动运输,会与载体蛋白结合,所以载体蛋白的结构会发生变化的,D错误;
    故选C。
    18.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其中A、B、C、D、E、F分别代表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则甘油是以b方式进入细胞
    B. 若该图表示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是以d方式进入细胞
    C. A和B共同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A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D. 若该图表示人的肝脏细胞的细胞膜,则图中E可代表ADP和Pi,F可代表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是细胞膜上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为信号分子,D是糖蛋白,Ⅰ侧为膜外;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判断:b、d为自由扩散,a、e为主动运输,c为协助扩散。
    【详解】A、D是糖蛋白,Ⅰ侧为膜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为自由扩散,可用b表示,A正确;
    B、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可用c表示,B错误;
    C、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B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
    D、若该图表示人的肝脏细胞细胞膜,由于肝细胞合成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膜上只能进行ATP水解,因此图中E可代表ATP,F可代表ADP和Pi,D错误。
    故选A。
    19.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进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某同学绘制的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因细胞壁的缩性比较小,所以图中a变化不大
    B. 图中阴影部分的颜色为紫色,质壁分离时颜色加深
    C. 该图中所示细胞可能是处于吸水状态
    D. b/a值越小,细胞吸水能力强,反之细胞吸水能越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细胞壁的缩性比较小,a几乎不变,A正确;
    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洋葱表皮细胞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不是阴影部分,B错误;
    C、该图中所示细胞可能是质壁分离后的复原,处于吸水状态,C正确;
    D、该细胞失水时,失水程度不同,a几乎不变,但b变小程度不同,b/a值越小,细胞吸水能力强,反之细胞吸水能越弱,D正确。
    故选B。
    20. 酶和无机催化剂加快某化学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Ea、Eb、Ec为活化能,指底物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所降低的化学反应活化能是Ea-Ec
    B. 因Eb>Ec,所以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
    C. 没有催化剂,该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D. 由图中Ec与Eb比较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Ea表示不加催化剂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b表示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活化能,Ec表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Ea表示不加催化剂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c表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所降低的化学反应活化能是Ea-Ec,A正确;
    B、据图可知,Eb>Ec,所以酶降低活化能效果更显著,B 正确;
    C、由图示曲线看出,没有催化剂时底物也可以变成产物,说明没有催化剂,该化学反应能发生,C错误;
    D、Eb表示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活化能,Ec表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活化能更多,所以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C。
    21. 高温好氧堆肥是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堆肥温度在75°C左右。为筛选出能在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科研人员对A、B两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
    B. 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可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来表示
    C. 与B相比,A更适合作为高温好氧堆肥中的菌株
    D. 90°C时,B的纤维素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实验是为了筛选出能在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故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种类。
    【详解】A、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种类,A错误;
    B、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故葡萄糖的产生速率可以表示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B正确;
    C、由图可知,纤维素酶A的最适温度大于纤维素酶B,故与B相比,A更适合作为高温好氧堆肥中的菌株,C正确;
    D、由图可知,90°C时,纤维素酶B的活性非常小,因此高温会破坏酶空间结构被破坏,D正确。
    故选A。
    22. 如图1为ATP的结构简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的A与ATP中的“A”为同一种物质
    B. 图1中的b、c为特殊的化学键
    C. 酶1和酶2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
    【详解】A、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 ATP分子中的A是腺苷,A错误;
    B、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b、c为特殊的化学键,B正确;
    C、酶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
    D、酶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有序的进行。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D正确。
    故选A。
    23.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常被用作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材料。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装置1、2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 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图:装置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1测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装置2中,清水不能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2测量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详解】A、装置1和装置2的液滴均不移动,即没有氧气的消耗,也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说明酵母菌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2中的液滴不动,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相等,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装置1中的液滴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氧气量,可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A。
    24.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能量,A、B、C 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肌肉细胞内 B 参与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B. 人体肌肉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 CO2
    C. ①②③中释放能量数值最大的是①
    D. A 代表的是O2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代表少量的能量,②代表少量的能量,③代表大量能量,A代表水分子,B代表氧气,C水。
    【详解】A、B是[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人体肌肉细胞内 该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正确;
    B、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的产生,B错误;
    C、①②③中释放能量数值最大的是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C错误;
    D、A可参与丙酮酸的分解过程,表示水,D错误。
    故选A。
    25. 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提及的葡萄美酒,其酿造原理是细胞呼吸。该原理不仅用于酿酒,还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冰箱中的酸奶储存不当,发生胀袋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B. 经常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有利于盆栽植物的生长
    C. 酿造葡萄酒时,适当通气更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
    D. 定期排水晒田可避免水稻幼根因为缺氧而变黑、腐烂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原理的应用: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A、冰箱中的酸奶储存不当,发生胀袋是其他杂菌繁殖结果,乳酸菌发酵不产生气体,A错误;
    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提高了根部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B正确;
    C、酿造葡萄酒时,适当通气加快酵母菌有氧呼吸,更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C正确;
    D、水稻生长要定期排水,目的的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发生幼根变黑、腐烂现象,D正确。
    故选A。
    26. 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释放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a)中过程①一定发生在O2充足的条件下
    B. 图(b)中O2浓度为d时,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 图(b)中甲曲线代表的生理过程可仅用图(a)中过程②表示
    D. 图(b)中O2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可以表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1、图(a)表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
    2、图(b)中甲曲线表示无氧呼吸,乙曲线表示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详解】A、图(a)中过程①在O2缺乏或充足的条件下均可以进行,与O2浓度无关,A错误;
    B、图(b)中O2浓度为d时,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释放量为0,说明不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那么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
    C、图(a)中过程①代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代表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③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图(b)中甲曲线代表无氧呼吸,可用图(a)中的过程①②表示,C错误;
    D、图(b)中在O2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表示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又因为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因此该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D正确。
    故选D。
    27. 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甲、乙、丙、丁四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 衰老叶片中甲、乙两种色素的含量显著减少
    C. 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D. 乙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距离点样处越远;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距离点样处越近。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丁为胡萝卜素,丙为叶黄素,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
    【详解】A、叶绿体中甲、乙、丙、丁四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A正确;
    B、衰老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叶片呈现黄色,所以色素甲和乙的含量明显减少,B正确;
    C、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但溶解度不同,所以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C正确;
    D、乙色素的含量最多,丁与滤液细线的相对距离最远,故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D错误。
    故选D。
    28. 将图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晴朗的夏天一昼夜密闭透明小室内氧气的变化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8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B点时小室内O2总量最大
    C. B段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D. AB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的实验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供应。乙图中可以看出,在图中的A点和C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图中B在一天中光合速率达到最高。
    【详解】A、据图可知,A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说明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早于8点,A错误;
    B、A点和C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AC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者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小室内氧气最大值应是C点,B错误;
    C、据图可知, B点后氧气增加速率降低,光合强度下降,由于是在密闭透明小室内,此时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C正确;
    D、A到B段是上午8时到10时,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加,此时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选C。
    29. 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C.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5℃条件下积累有机物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读表时,要明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黑暗中放出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消耗量,也代表呼吸作用强度。
    【详解】A、表中光照下吸收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量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在3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大于0,则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能生长,A错误;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点,故最适温度为25℃,B错误;
    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的温度应该为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最大,即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
    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相对值是0.5,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相对值是0.5,D正确。
    故选D。
    30. 农业生产中的谚语顺口溜都是劳动人民一代代积累的经验,是一种宝贵财富。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温度
    B. “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说明应尽量加大种植密度,增加农作物产量
    D. 人黄有病,苗黄缺肥——施肥越多越好,有利于植物合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
    (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2) 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3)光照强弱的控制;
    (4)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5)CO的供应 (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详解】A、“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A正确;
    B、“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错误;
    C、“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农作物种植密度合理有利于增产,原因是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等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种植密度也不能过大,C错误;
    D、对农作物施肥过多,可能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过度失水甚至死亡,D错误。
    故选A
    31. 如图表示实验室条件下,花生和田七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O2释放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a时,花生和田七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增大环境中CO2浓度,b、d均会右移
    C. 光照强度为c时,花生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田七的真正光合速率
    D. 通过比较两条曲线可知,花生比田七更适合生长在弱光照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据图可知,花生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田七的呼吸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详解】A、光照强度为a时,是田七的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此时花生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故此时花生和田七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b点为田七的光饱和点,d点为花生的光饱和点,若增大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田七和花生的光合速率会增大,光饱和点都会右移,B正确;
    C、光照强度为c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据图可知,花生的呼吸作用强度>田七的呼吸强度,故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花生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田七的真正光合速率,C正确;
    D、通过比较两条曲线可知,花生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更大,故其比田七更适合生长在强光照环境中,D错误。
    故选D。
    32. 下面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B. 进入分裂期后中心粒倍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内DNA分子数分别是8、8、8
    D. 丙图时期细胞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所有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A、该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A错误;
    B、中心粒在间期复制后倍增,在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已经分裂,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D、丙图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细胞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D正确。
    故选D。
    33. 下图为细胞周期的一种表示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相同的
    B. 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a、c时期
    C. 图中b为分裂间期
    D. 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周期的一种表示方法,其中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a+b或c+d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详解】A、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A错误;
    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即a、c时期,B正确;
    C、图中b时间较短,为分裂期,C错误;
    D、只有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B。
    34.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膜、核仁的消失出现在bc段
    B. 中心粒倍增并移向两极出现在bc段
    C. cd段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
    D. de段内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A、核膜和核仁消失于分裂期的前期,对应的是图中的bc段,A正确;
    B、中心粒复制发生在ab段,但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即cd段,B错误;
    C、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体细胞的两倍,C正确;
    D、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在植物细胞中,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正确。
    故选B。
    35.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和分化均可增加细胞数量
    B. 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
    C.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提高
    D. 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众多细胞,经过细胞分化的过程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而形成组织和器官;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详解】A、细胞分裂可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种类但不增加细胞数目,A错误;
    B、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错误;
    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的功能下降,C错误;
    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如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时,需要合成凋亡相关的酶也需要水解被感染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掌握分化和凋亡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36. 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依次是( )
    A. 24、24、24B. 24、48、96C. 24、48、48D. 24、24、96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为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有丝分裂特点:
    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水稻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在着丝点(粒)分裂之前(后期)为24条,复制完成后到着丝点(粒)分开前(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所以染色体单体为48条,每条染色单体上有1个DNA分子,故有48个DNA分子。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7.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所表示的分裂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时刻在体内进行
    B. ①—⑥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 由①→⑤、⑥,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全能性降低
    D. 人体每天都有新细胞产生,同时也有细胞衰老和凋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增殖,导致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
    【详解】A、b过程可使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增殖,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A正确;
    B、①-⑥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它们遗传物质都相同,但细胞⑤、⑥发生了细胞分化,即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
    C、①→⑤、⑥,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程度增大,使细胞全能性降低,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的状态,D正确。
    故选B。
    38. 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 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B. 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C. 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D. 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具有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只涉及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不涉及新个体的产生;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选D。
    【点睛】全能性表达的标志:由体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能证明体细胞的全能性。判断全能性表达的标志是是否发育成“个体”。
    39.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端粒学说认为,端粒变短可能会导致细胞活动趋于异常
    B. 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属于细胞凋亡
    C. 细胞衰老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各种酶活性下降
    D.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分化,不发生细胞凋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1、解释细胞衰老原因的假说:(1)自由基学说: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许多带电分子或基团(即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攻击和破坏细胞内的正常生物大分子,损伤生物膜和DNA,使酶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2)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端粒酶等相关酶类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基因程序性表达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不受环境影响,如蝌蚪尾巴的消失,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详解】A、端粒学说认为,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截短”一截,导致端粒内侧正常的基因序列受损,进而导致细胞衰老,A正确;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的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
    C、细胞衰老过程中大部分酶活性下降,根本原因是基因决定的,C错误;
    D、人体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分裂、分化,也会凋亡,如尾部细胞的自动死亡等,D错误。
    故选A。
    40. 轻断食的学名为“间歇性禁食”,科学的轻断食可以让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机体积极检查受损的细胞结构、癌变的细胞、异常的线粒体等,并将其包裹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细胞缺乏营养物质时,自噬作用增强
    B. 溶酶体内合成的酸性水解酶可以水解自噬体内的物质
    C. 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过度减肥时,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
    【详解】A、自噬作用形成的水解产物被利用或排出细胞外,有利于细胞在缺乏营养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当细胞缺乏营养物质时,自噬作用增强,A正确;
    B、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实现,这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过度减肥时,细胞自噬增强,通过细胞自噬可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41. 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可知B为___细胞,理由是其有___(填序号及名称)这些细胞器。
    (2)分离出图中的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化学组成的方法是___法;图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填序号),含有DNA的细胞器名称是___。
    (3)胰岛素是一种对动物的血糖平衡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在胰岛B细胞中,从氨基酸到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___(填序号);其中结构___(填序号及名称)的膜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成分却不断得到更新。
    (4)在玉米田中有时会出现极少量的白化苗,该白化苗由于不能合成有机物质而很快死亡,你认为这是由于细胞中___(名称)发育异常导致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与花颜色有关的色素存在于___中(填序号及名称)。
    【答案】(1) ①. 高等植物 ②. ⑨液泡⑩叶绿体
    (2) ①. 差速离心 ②. ①③ ③. 叶绿体、线粒体
    (3) ①. ③②⑦⑤ ②. ⑦高尔基体
    (4) ①. 叶绿体 ②. ⑩液泡
    【解析】
    【分析】图中A侧为动物细胞,B侧为植物细胞,①-⑩依次为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小问1详解】
    B侧细胞有⑨液泡和⑩叶绿体,据此可判断B为高等植物细胞。
    【小问2详解】
    分离不同细胞器的科学方法为差速离心法,可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将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分离。无膜细胞器为①中心体和③核糖体,含有DNA的细胞器名称是叶绿体、线粒体。
    【小问3详解】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从氨基酸开始,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在内质网上进行加工,在高尔基体上进行分类、包装、发送,最后以囊泡的形式与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即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③核糖体、②内质网、⑦高尔基体、⑤细胞膜;该过程中②内质网面积减小、⑦高尔基体面积基本不变但得到更新、⑤细胞膜面积增大。
    【小问4详解】
    叶绿体使细胞呈现绿色且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玉米田中出现白化苗且不能合成有机物质是因为细胞中 叶绿体发育异常;液泡中含有色素,因此“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与之有关的细胞结构是⑩液泡。
    42. 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其上分布着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光。为④过程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____。若用14CO2提供给叶肉细胞追踪14C的转移,则其转移途径是______。
    (2)过程⑤产生的C3表示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过程③~⑦中,能产生ATP的是______(填序号)。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填序号)。
    (3)图2中d点时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是______(CO2mg/100cm2·h),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该植物若缺镁,则图中c点如何移动______(左移/右移/不动)。
    【答案】(1) ①.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②. 蓝紫 ③. ATP ④. 14CO2→14C3→(14CH2O)
    (2) ①. 丙酮酸 ②. ③⑤⑥ ③. ⑥⑦
    (3) ①. 18 ②. 2 ③. 右移
    【解析】
    【分析】1、据图1分析,①表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②表示吸收矿质元素离子,③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①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据图2分析, a 表示呼吸速率, b 表示光补偿点, d 表示光饱和点。
    3、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小问1详解】
    图1中过程①表示H2O通过被动运输进入叶绿体,过程③表示光反应阶段,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其上分布着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④过程属于暗反应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若用14CO2提供给叶肉细胞追踪14C的转移,在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被C5固定生成C3,C3被还原形成糖类和再生成C5。则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
    【小问2详解】
    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C3);过程③~⑦中,能产生 ATP 是③光反应阶段、⑤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⑥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所以有⑥⑦。
    【小问3详解】
    图2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 d 点时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2+6=18(CO2mg/100cm2· h)。植物只有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才能生长,图中 c 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在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增长。
    镁是合成叶绿素组成元素,如果植物缺镁,光合作用减弱,光补偿点会右移。
    43. 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h,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图4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制片,乙:染色,丙:解离,丁:漂洗,操作顺序为___(按照“甲、乙、丙、丁”排列,以“→”连接)。
    (2)染色体因容易被____性(“酸”或“碱”)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把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找到分生区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___形,排列紧密。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
    (3)根据观察结果可知,在一个视野内多数细胞处于___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___(填字母)阶段。图4的数量关系可以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___(填字母)阶段。
    (4)在图2中,④细胞处于___期,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为___。
    【答案】(1)丙→丁→乙→甲
    (2) ①. 碱 ②. 正方 ③. 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
    (3) ①. 分裂间 ②. e ③. ab
    (4) ①. 分裂后间 ②. 1:1
    【解析】
    【分析】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甲:制片,乙:染色,丙:解离,丁:漂洗,操作顺序为丙→丁→乙→甲。
    【小问2详解】
    碱性染料能与染色体结合,使其染色,染色体因容易被碱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整个分裂过程。
    【小问3详解】
    结合图2可知, 多数细胞处于间期;间期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因此图3的e为间期;图4中具有染色单体,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对应图3中的a、b段。
    【小问4详解】
    在图2中,④细胞着丝点(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于后期;此时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为1∶1。
    44. 萌动的小麦种子含有较多淀粉酶,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2)该实验无关变量有_______,每组的两支试管分别保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3)据结果分析,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需在_______到_______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
    (4)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
    【答案】(1) ①. 获取淀粉酶溶液 ②. 分别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③. 不同温度保温(处理) ④. 碘液
    (2) ①. 溶液的pH、酶浓度等 ②. 排除非预设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每组反应处于预设的温度条件下)
    (3) ①. 30°C ②. 50°C
    (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酶的活性,无关变量有溶液的pH、酶浓度、滤液体积、保温时间等。
    【小问1详解】
    ①由该步骤“取萌动的小麦种子经研磨、过滤后得到滤液”以及本实验的目的可知,该步骤的实验目的是获取淀粉酶溶液。
    ②因为第三步体现出自变量温度的不同,所以该步骤应分别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③由第三步的内容可得出,该步骤的实验目的是:不同温度保温(处理)。
    【小问2详解】
    除了自变量温度外,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还有溶液的pH、酶浓度、滤液体积、保温时间等,每组的两支试管分别保温处理,可以排除非预设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否则会出现混合后溶液温度变化的情况干扰实验结果。
    【小问3详解】
    据结果分析,最适温度出现在30℃和50℃之间,所以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需在30℃到50℃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以便更精确地找到最适温度。
    【小问4详解】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选项
    细胞器
    结构或部位
    功能
    A
    高尔基体
    一层膜
    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B
    叶绿体
    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
    核糖体
    一层膜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D
    溶酶体
    主要分布于动物细胞中
    消化车间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①_______
    取萌动的小麦种子经研磨、过滤后得到滤液
    分组编号,加入相关溶液
    取6支试管,编号为1~6,分别加入1mL上述滤液另取6支试管,编号a~f,②_______。
    ③_______
    将6组试管1与a、2与b、3与c、4与d、5与c、6与f分别放入20℃、30℃、40℃、50℃、60℃、70℃水浴锅中保温5min
    进行酶促反应
    分别将每组的两支试管(如1与a)内的物质混合摇匀,依次在相应温度下保温2min
    结果检测及分析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检测试剂④_______,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并通过仪器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试卷

    2024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烟台莱州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烟台莱州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东营一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东营一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