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页
    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2页
    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一练,共10页。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新独家原创】据统计,2022年11月,世界人口已经超过80亿,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97亿。截至201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老年人人数超过了婴幼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今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愈发不容忽视
    B.人口的急剧膨胀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C.应对人口现状,我国适时调整了人口政策
    D.人口的加速增长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福建泉州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B7247002)( )
    A.人类的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
    B.人类的活动一定会改善环境
    C.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D.人类的活动不必关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安徽长丰期末)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B7247002)( )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北方温度较低,植被生长缓慢
    D.北方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少
    4.【时事热点·世界环境日】(2023广东佛山期末)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B7247002)( )
    A.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B.焚烧作物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C.公共交通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D.合理使用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上海宝山期末)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着茂密的森林和植被,但是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破坏这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B7247002)( )
    A.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频繁,使植物数量减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使植物死亡
    C.常年干旱,植物无法生存
    D.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放牧
    6.(2022广东高州期末)某地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 000千米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原“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
    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当地草原的知名度
    C.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7.(2022广东模拟)近年来,我国不少湖泊遭到严重的污染,导致蓝藻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
    A.含氮、磷污水的排放B.乱砍滥伐森林
    C.生物入侵D.臭氧层被破坏
    8.(2021安徽潼关期末)分析如图漫画的寓意,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
    C.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唯一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能力提升全练
    9.【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陕西西安期末,25改编,★☆☆)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7247001)( )
    A.我国汽车行业将于2035年开始全面启动纯电汽车时代
    B.消费者超市购物时自觉携带环保袋
    C.充电电池正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小电器
    D.只要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引进外来物种
    10.(2023河南三门峡期末,2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法与直接导致结果相符的是(B7247001)( )
    A.大量使用农药→温室效应
    B.大量砍伐森林→诱发癌症
    C.工业废水污染→土地沙漠化
    D.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1.【生活情境·生态安全】(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22,★☆☆)随着国内“异宠”市场的火爆,国外宠物进入国内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这给我国生物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下列做法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是(B7247001)( )
    A.个人及团体不随意引进、养殖、种植外来物种
    B.不想继续饲养“异宠”时,可在周围寻找适宜环境放生
    C.携带、寄递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要主动向海关申报
    D.不随意从网络上购买国外宠物、花草等动植物及其产品
    12.(2022河南中考,20,★☆☆)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随手关紧水龙头 B.绿色低碳出行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纸张双面使用
    13.(2022陕西西安期末,22,★☆☆)下列属于人类活动改善环境的是( )
    A.划定一定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
    B.废水排入河流湖泊,蓝藻滋生,形成水华
    C.砍伐树木获取大量木材
    D.不法分子捕杀鸟类,导致鸟类资源日益减少
    素养探究全练
    14.【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陕西绥德三模)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含有氮、磷等元素的物质大量进入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植物迅速繁殖,最终导致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某科技小组为探究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1:设置边长为5米的相互隔离的正方形水池若干,注入取自同一河道的相同体积的污染河水。
    步骤2:在A水池放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的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美人蕉,B水池没有生态浮岛(如图所示)。A、B两组各再设置3个重复组。
    步骤3:从放置生态浮岛开始,每隔4天取样做水样分析,检测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B水池起 作用。
    (2)A、B两组各再设置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
    (4)根据上述实验,生态浮岛能够净化水质的原因可能是 。
    (5)已知美人蕉、鸢尾两种植物均具有净水效果。为筛选出其中净水效果较好的一种,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
    ①增设C水池,在C水池放一个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 。为控制单一变量,生态浮岛的面积应为 平方米。
    ②从放置生态浮岛开始,每隔4天取样做水样分析,检测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 的一组,净化效果较好。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人口的急剧膨胀会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会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物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D错误。
    2.C 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也可能会改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3.A 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
    4.B 焚烧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空气,草木灰虽然可以作为肥料,但长期大量单独使用草木灰会改变土壤性质。
    5.D 黄土高原曾是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尤其是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变成荒山秃岭。
    6.D 汽车赛后草原“伤痕累累”,汽车赛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7.A 含氮、磷污水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大量滋生,形成水华。
    8.C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环境污染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乱捕滥杀、偷猎等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C叙述不合理。
    能力提升全练
    9.D 外来物种成功进入我国后,由于没有天敌控制,其大量繁殖后与本地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可能会给本地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从而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
    10.D A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等的污染。B大量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还会引起沙尘暴,使土地沙漠化等,但这不是诱发癌症的直接因素。C工业废水污染不是土地沙漠化的直接诱因。D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系统。
    11.B 不想继续饲养“异宠”时,如果在周围寻找适宜环境放生,由于“异宠”在此地区可能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12.C 废电池中含有毒物质,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13.A 划定一定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人类活动改善环境的做法。
    素养探究全练
    14.(1)对照 (2)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生态浮岛具有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 (4)浮岛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抑制了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 (5)①鸢尾 4 ②较低
    解析 (1)该实验中,在A水池放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的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美人蕉,B水池没有生态浮岛,所以B水池起对照作用。(2)对照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还要遵循重复实验的原则,A、B两组各再设置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由图可知,实验结果为A组水样中的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比B组少,因此可得出结论:生态浮岛具有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4)生态浮岛能够净化水质可能是浮岛上的植物起的作用,浮岛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抑制了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意思相近即可)。(5)为选出美人蕉、鸢尾两种植物中净水效果较好的一种,可进一步实验:①增设C水池,在C水池放一个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鸢尾。为控制单一变量,生态浮岛的面积应为4平方米。②从放置生态浮岛开始,每隔4天取样做水样分析,检测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低的一组,净水效果较好。
    编号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对应试题
    B7247001
    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2.4.3外来物种入侵会与本地的物种竞争空间、营养等资源,进而威胁生态安全【P13】
    P85T9;P85T10;P85T11
    B7247002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意识
    3.2.2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P15】
    P84T2;P84T4;P87T1;
    P90T4;P91T10;P91T11;
    P92T15;P103T20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