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运动和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A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90926/0-17103823297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 运动和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A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90926/0-17103823298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 运动和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A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90926/0-17103823402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 运动和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八单元 运动和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A卷)(含答案),共14页。
第八单元 运动和力——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单元测评卷(A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运动员在跳远时的场景,如果在最高点时,所有力都消失了,则运动员将( )A.静止 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下落 D.做如图所示的运动2.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球在b点受到的合力为零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状态不断改变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3.如图所示是环保低碳的“共享单车”,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骑行过程中,以该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是静止的B.车胎上带有花纹,可以减小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停止蹬车,车没有立即停下来,因为物体具有惯性D.单车的车座做成马鞍形,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4.如图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小张将水平面粗糙程度依次减小的棉布、木板与玻璃铺在水平面上,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用传感器记录小车运动的图像.则下列图像与水平面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的是( )A.图中纸飞机离手后还会继续飞行B.图中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牢牢套住锤柄C.图中跳远时利用助跑,使自己跳的更远D.图中司机驾驶汽车时佩戴安全带6.如图所示,用球形的珠子连成均匀的珠链,把珠链挂在一个水平横杆上,横杆表面光滑,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开始时珠链静止,下列对珠链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斜面AB倾斜程度更大,AB面上的珠子将沿斜面下滑,拉动整个珠链绕横杆顺时针转动B.斜面AC上的珠子更多,AC面上的珠子将沿斜面下滑,拉动整个珠链绕横杆逆时针转动C.珠链将保持静止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是一辆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方向为沿杆向上, B.力的方向为沿杆向上,C.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D.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8.某创新实验小组制作一个半径为12.00cm的圆盘,将3个相同的弹簧的一端均匀固定在圆环上,另外一端固定打结,结点恰好在圆心O处,如图所示,已知弹簧(质量不计)的自然长度均为9.00cm,弹簧的劲度系数。将圆盘水平放置,在结点O处悬挂一瓶矿泉水,缓慢释放直至平衡时测得结点下降了5.00cm,则矿泉水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A.0.5N B.1.3N C.1.5N D.3.9N9.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小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选用质量较小的钩码B.实验过程中,应该使卡片处于静止状态C.卡片两侧的滑轮的高度一定相同D.为了研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将卡片进行旋转10.小阳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时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原来棋盘和棋子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1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物体没有被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B.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C.4~6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 mD.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2.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水平运动的输送带上,一段时间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米袋刚放上输送带时,米袋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3个力D.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二、填空题1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三(1)班全体同学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图是小文同学打扫卫生时推移沙发的情景。当他推动沙发向左运动时,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的。小文觉得如果给沙发装上轮子,推起来会更省力,他这样思考的依据是: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________滑动摩擦。14.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4~8 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 N,则在4~8 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m;在0~4 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N.15.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他在________(填“”“”或“”)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16.“追尾”是高速公路上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这是由于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无法马上停止,撞坏前面的车。而追尾的汽车也会受到一定损害,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17.夏季天气炎热,出汗量大,人们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如图所示,是小鸣同学给奶奶倒了杯水,当奶奶喝过水后,水杯中的水变少时,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气握住水杯,水杯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三、实验题1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1)根据___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2)比较图中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5)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6)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们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______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19.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的方向_______,大小_______;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_______;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_______.(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四、计算题20.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重450N,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图甲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小明在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1)自行车在第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2)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求自行车的重力?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当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时,运动员仍有向前的速度,若此时所受的所有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会水平向前匀速运动,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惯性不是力,不能表述为“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球在b点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球从b点下落到c点,球的速度增大,球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球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C正确;球最终到d点停止,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3.答案:C解析:A.在骑行过程中,以该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与该车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路边树木是运动的,故A错误;B.车胎上带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故B错误;C.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停止蹬车,车没有立即停下来,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故C正确;D.单车的车座做成马鞍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4.答案:B解析:观察题图易知④正确,又因小车在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车的速度从零开始越来越大,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故四种情况下对应的图像的左边应该一致,因此①③错误.木板表面较光滑,阻力较小,小车运动得较远,速度减小得较慢,介于玻璃表面和棉布表面之间,故②正确.5.答案:D解析:A、纸飞机离开手后,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还会继续飞翔,这是利用了惯性,故A错误;B、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静止时,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则可以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惯性,故B错误;C、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故C错误;D、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伤害,防止发生事故,故D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横杆表面光滑,故珠链不受摩擦力,根据题意可知,开始时珠链处于静止状态,整体受到的合力为0,在不受到外力的作用时,珠链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将保持静止状态.7.答案:D解析:小球在杆的底端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与重力平衡,所以可以确定杆给小球的力竖直向上,且.8.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平衡时每根弹簧的长度均为每根弹簧的伸长量均为,每根弹簧的弹力小均为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矿泉水瓶受到的重力大小故选C。9.答案:B解析:A.由题知,将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当卡片受到的拉力远大于卡片的重力时,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卡片可以看作只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应选质量大的重物来拉卡片,故A错误;B.卡片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便于探究,故B正确;C.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即可,两个滑轮是否在同一高度,是没有要求的,故C错误;D.卡片较软,为了研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应该将卡片剪断,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A.棋子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水平方向的,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作用在棋盘上,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作用在棋子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作用在棋盘上,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作用在棋子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由题图乙可知,0~2 s内物体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在4~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在4~6 s内拉力,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 s内物体做速度增大的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 N,故B错误;4~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4 m/s,由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故C正确;2~4 s内物体做速度增大的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非平衡力作用,故水平推力与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12.答案:D解析:米袋刚放上输送带时,米袋速度小于输送带速度,米袋相对于输送带向左运动,米袋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A错误;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因此米袋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B错误;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与输送带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米袋不受摩擦力,故米袋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输送带的支持力,故C错误,D正确.13.答案:右;小于解析:他推动沙发向左运动时,沙发相对地面向左运动,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右的。小文觉得如果给沙发装上轮子,变滑动为滚动,推起来会更省力,他这样思考的依据是: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14.答案:0;16;等于解析:由题图可知,在4~8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0 N;其速度为4 m/s,其运动的路程为;由于在4~8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为10 N;在0~4 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但其压力和接触面均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为10 N.15.答案:500;解析:第一空.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像可知运动员的重力:;第二空.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由图像可知:内,,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内,,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内,,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所以,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增大;是减速,故时刻获得最大速度.16.答案:惯性;相互解析:当汽车司机遇到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无法马上停止,撞坏前面的车,造成“追尾”交通事故;追尾的汽车与前面的汽车都会受到一定损害,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7.答案:变小解析:手握水杯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此时杯子和水受到的总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杯中的水经奶奶喝过后变少了,杯子和水受到的重力减小,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变小。18.答案:(1)二力平衡;匀速直线;(2)甲、乙;(3)粗糙;(4)控制变量;(5)错误;(6)不需要解析:(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压力大小。乙中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较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对比甲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时压力相同,丙中接触面较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则滑动摩擦力较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实验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控制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另外的物理量来进行探究,这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5)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在改变接触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压力大小,没有遵循控制变量,故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6)实验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滑动速度无关,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19.答案:(1)相反;相等;等于;小于(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大小相等;运动状态将改变.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题图甲中小车静止,此时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题图乙中小车仍静止,此时等于;题图丙中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小车做变速运动,此时小于.(2)在题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会发生转动,这样做可以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可知,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由题图丙可知,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改变.20.答案:(1)30N(2)350N解析:(1)由图象可知,自行车在第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知,在第自行车的动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自行车所受的摩擦阻力:;(2)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因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与自行车的重力之和,所以自行车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