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卷(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语文八上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语文八上古诗文默写及名著阅读测试(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语文八上古诗文默写及名著阅读测试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语文八上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检测题(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部编语文八上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原卷版)
展开一、基础积累(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曦月(xī) 经纶(lún) 轩邈(miǎ) 丈夫之冠(guàn)
B.万仞(rèn) 沿溯(shù) 藻荇(xìng) 重岩叠嶂(zhàng)
C.驱犊(dú) 缥碧(piā) 萋萋(qī) 鸢飞(yuān)戾天(lì)
D.畎亩(quǎn) 拂士(fú) 作揖(yī) 无穷匮也(kuì)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蝉则千转不穷 B.困于心,衡于虑
C.改容式车 D.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之女家/已而之细柳军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D.天子为动/以顺为正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下列有关句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两岸连山”省略了主语“三峡”)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非……也”表示否定的判断,同时也是排比句,加强了语气。)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是要求整齐对偶,重视声韵和谐的骈句。)
D.甚矣,汝之不惠。(此句是倒装句,即为“汝之不惠,甚矣。”)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的人,看到这些山峰也平息了名利之心。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译: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戒,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D.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译:过了不久,皇上来到了军营前,也(被拦住)不能进入。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孔子同时代,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周亚夫军细柳》一中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 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3.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又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惊喜。
7.《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山川美景的感受。
三、赏析古诗(19分)
(一)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
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思乡之叹,直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2.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4分)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2分)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8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后诗中的铜雀台为_______所建。(2分)
2.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2分)
3.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分)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51分)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沿溯阻绝( )
(2)哀转久绝 ( )
(3)河中漱广( )
(4)窥深悸魄 (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
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译文: 。
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2分)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 )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 )
(3)盖竹柏影也(_____ ) (4)皆可以饱(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4分)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9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乙】臣光曰: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①,则不能以入坚。棠②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③,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丈夫之冠也 ( ) (2)不若得愚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3.历来人们对公孙衍、张仪一类人的评价褒贬不一,请根据乙文推测原因。(3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_________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____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B.汝心之固 春冬之时
C.达于汉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以残年余力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子孙荷担者三夫”属于定语后置。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箕畚”属于名词作状语。
C.“何苦而不平”和“何陋之有”句式相同。
D.“出入之迂也”和“苦其心志”两句中,“迂”和“苦”都是使动用法。
4.下列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认为,仅凭愚公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把太行山、王屋山挖平,应该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挖平大山。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识到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就能移走大山,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智叟。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理解:“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理解: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5.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请根据争论回答问题。(5分)
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力,太缺乏经济头脑了?还不如带领子孙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乙:搬家是逃避现实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
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
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挖山。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
(1)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部编版语文九下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下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原卷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默写,赏析古诗词,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九上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上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原卷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默写,赏析古诗,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九上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上古诗文复习验收测试卷(解析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默写,赏析古诗,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