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492939/0-17104181484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492939/0-1710418148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492939/0-17104181484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共13页。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实验中常伴有各种现象的产生,下列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Na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将Cu加入浓硫酸中,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铜丝表面变黑,立即插入乙醇中,铜丝又变为红色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纤维素、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蔗糖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它是非还原性糖C.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3.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1—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正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HC=CH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NCl3分子的比例模型:5.碳化钙可用于制备乙炔:CaC2+2H2O→Ca(OH)2+C2H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H2O的电子式为H:O:HB.Ca(OH)2是强电解质C.C2H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直线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C2H4 B.C3H8 C.CH2Cl2 D.C4H107.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用一根粘有结晶核的棉棒触碰失重的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小球,使其迅速结晶为发热的结晶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形成结晶球是一个放热过程 B.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属于电解质C.醋酸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醋酸钠 D.醋酸钠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乙烯与乙醇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B.苯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C.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的羟基的生成物D.乙炔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氯乙烯9.一定量的甲烷恰好与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共30.4g,该产物缓缓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4.4g,则此甲烷完全燃烧还需要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A.1.12L B.2.24L C.3.36L D.4.48L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含有,为不饱和化合物B.乙烯与甲烷的燃烧现象相同,均有黑烟生成C.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原理相同D.CH2=CH2与相差一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 二、判断题11.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2=CH-CH=CH2。(___)12.为将氨基酸混合物分离开,可以通过调节混合溶液pH,从而析出晶体,进行分离。( )13.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共面。(_____)14.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以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________)15.图B装置可以去除甲烷中的杂质气体乙烯。(_______)三、解答题16.乙酸乙酯是应用最广的脂肪酸酯之一,是极好的工业溶剂,广泛应用于油墨、人造革生产中。某小组同学欲制取并分离提纯乙酸乙酯,制取实验装置设计如下: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微溶于水的;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 ,浓硫酸的作用为 。(2)若用同位素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则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反应。(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加入过量的乙醇的目的是 。(4)球形干燥管B的作用是 ,C中放 溶液。(5)从C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 除去乙醇。(6)除去乙醇后再加入 (选择下列选项);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A.生石灰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7)乙酸乙酯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17.为了探究甲烷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方案。【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如图所示。Ⅰ瓶放在光亮处,Ⅱ瓶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并夹紧弹簧夹a和b。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a、b,观察到有水倒吸入Ⅰ瓶中,但水并不能充满Ⅰ瓶。除了上述现象外,该实验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填字母)。A.Ⅰ瓶中气体颜色变浅 B.Ⅰ瓶中出现白雾C.Ⅰ瓶内壁出现油状物质 D.Ⅱ瓶中与Ⅰ瓶现象相同【乙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 如图所示。已知碳化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实验现象:溴水不褪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碳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3)下列对实验中的有关现象与结论叙述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A.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推知甲烷不能与卤素单质反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结论是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C.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D.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推断氧化铜与甲烷反应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经测定,甲烷与氧化铜反应时每消耗1mol甲烷转移电子7mol,写出实验时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集气瓶中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 。(6)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写出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时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18.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一]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第一步) 。(3)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应为 。(填标号)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NaHCO3溶液(4)该实验的实验现象为: 、 、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滴(5)该油状液滴中含有的有机产物共有 种。[实验二] 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锭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6)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 ,若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三]步骤一: 收集半试管氯气,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采用DIS系统的pH 传感器测溶液的pH(下同),测得pH=3.26步骤二: 收集一试管甲垸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在40W的日光灯下光照6min后,加入l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pH=1.00。(7)判断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的依据是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参考答案:1.C【详解】A.Na元素焰色试验呈黄色,所以Na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A正确;B.氯水中氯气与水反应产生HCl、HClO,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HCl、AgNO3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B正确;C.Cu在室温下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故将Cu加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现象,不会有大量气泡产生,C错误;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铜丝表面变黑,反应产生CuO,立即插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乙醛、Cu、H2O,因此看到铜丝又变为红色,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2.C【详解】A. 蛋白质、纤维素、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 蔗糖分子中不含-CHO,蔗糖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为非还原性糖,B正确;C. 甲烷、苯均与KMnO4溶液不反应,而油脂中含不饱和键的酯类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D.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D正确;故选C。3.D【详解】A.二者分子式均为C5H12O,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不选;B.二者分子式都为C7H7Cl,结构简式分别为、,互为同分异构体,B不选;C.2-甲基丁烷和正戊烷,分子式都为C5H1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选;D.甲基丙烯酸分子式为C4H6O2,而甲酸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二者分子式不同,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选;故选D。4.C【详解】A.羟基的电子式:,A错误;B.乙炔的结构式:HCCH,B错误;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正确;D.是NCl3分子的球棍模型,题中球棍模型的N原子和Cl原子的相对大小不对,D错误;故选C。5.A【详解】A.H2O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Ca(OH)2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Ca(OH)2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C.C2H2分子的结构式是,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直线,故C正确;D.Ca2+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D正确;选A。6.D【详解】A.C2H4为乙烯,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B.C3H8为丙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C.CH2Cl2是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甲烷正四面体结构,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D.C4H10有、两种结构,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B【详解】A.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释放能量,所以醋酸钠溶液结晶是一个放热过程,A正确;B.电解质为化合物,而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为混合物,故其不是电解质,B错误;C.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以及水,C正确;D.醋酸钠为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离子键,醋酸根离子中存在共价键,D正确;故答案选B。8.A【详解】A.乙烯的分子式为,乙醇的分子式可写为,则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错误;B.苯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B正确;C.乙酸乙酯可以看成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的羟基的生成物,故C正确;D.乙炔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考查苯的化学性质,明确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独特键是解题关键;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较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9.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产生水的物质的量是n(H2O)= 14.4g÷18g/mol=0.8mol,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甲烷的物质的量是n(CH4)= 0.8mol×2÷4=0.4mol,则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反应产生的CO、CO2的物质的量的和是n(CO)+n(CO2)=0.4mol,二者的质量和m(CO)+m(CO2)= 30.4g-14.4g=16g,解得n(CO)=0.1mol,n(CO2)=0.3mol,若该甲烷完全燃烧,还需使CO发生反应产生CO2,根据方程式2CO+ O22CO2可知0.1molCO完全燃烧需要消耗0.05mol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v(O2)= 0.05mol×22.4L/mol=1.12L,故选项A正确。10.A【详解】A. 乙烯分子中含有,为不饱和化合物,故A正确;B. 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没有黑烟;乙烯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故B错误;C. 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发生了加成反应,后者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错误;D. 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的有机物是同系物,CH2=CH2与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A。11.正确【详解】根据顺丁橡胶的结构简式,可知顺丁橡胶为加聚产物,运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可知其单体为CH2=CH-CH=CH2。该说法说正确。12.正确【详解】氨基酸含有羧基、氨基,具有两性,不同的氨基酸达到等电点的pH不同,可控制pH利用溶解度差异析出晶体,进行分离,正确。13.错误【解析】略14.正确【详解】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金属钠在水中的反应激烈程度大于钠在乙醇中反应的激烈程度,说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水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弱;故答案为:判据正确,原因是金属钠在水中的反应激烈程度大于钠在乙醇中反应的激烈程度,说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水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弱。15.错误【详解】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但甲烷易溶于四氯化碳,应选溴水、洗气,故错误。16.(1) 分液漏斗 催化剂和吸水剂(2) 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取代反应(3)提高CH3COOH的转化率(4) 防倒吸 饱和Na2CO3溶液(5)无水氯化钙(6)C(7)【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烧杯中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球形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详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酯化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催化剂和吸水剂;(2)由酯化反应规律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C2H518OH与乙酸共热反应生成CH3CO18OC2H5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取代反应;(3)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醇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乙酸的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CH3COOH的转化率;(4)由分析可知,烧杯C中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球形干燥管B用于防倒吸,故答案为:防倒吸;饱和Na2CO3溶液;(5)由题给信息可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微溶于水的六乙醇氯化钙,所以从C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乙醇,故答案为:无水氯化钙;(6)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所以蒸馏时应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故选C;(7)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则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7. ABC Al4C3+6H2SO4=2Al2(SO4)3+3CH4↑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2CH4+7CuO 7Cu+CO+CO2+4H2O CH4、CO (写上CO2不算错) CH4 - 8e-+10OH- = CO+ 7H2O【分析】甲方案: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物和HCl;乙方案:首先利用碳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甲烷,依次通过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判断甲烷能否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之后用浓硫酸干燥,干燥后在加热条件下和 氧化铜反应,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CO2生成,最后利用排水收集尾气。【详解】甲方案:A.氯气与甲烷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Ⅰ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故A 选;B.生成的HCl与水蒸气形成酸雾,Ⅰ瓶中出现白雾,故B选;C.生成的四氯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Ⅰ瓶内壁出现油状物质,故C选;D.Ⅱ瓶中反应条件不满足,难反应,与Ⅰ瓶现象不相同,故D不选;故答案为:ABC;乙方案(1)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硫酸反应可理解为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产物再和硫酸反应,所以产物为硫酸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4C3+6H2SO4=2Al2(SO4)3+3CH4↑。故答案为:Al4C3+6H2SO4=2Al2(SO4)3+3CH4↑;(2)该反应中涉及气体的制取、收集,加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3)A.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甲烷可以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故B正确;C.当少量甲烷参加反应,硬质试管里为大量黑色粉末氧化铜和少量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也会无颜色变化,故C错误;D.若甲烷还原氧化铜时生成CO,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也能变红色,故D错误;故答案为:B;(4)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氧化铜与甲烷反应时会产生CO2和H2O,假如C元素全部转化为CO2,则1molCH4反应转移8mol电子,经测定,甲烷与氧化铜反应时每消耗1mol甲烷转移电子7mol,说明产物中有CO,实验时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4+7CuO 7Cu+CO+CO2+4H2O。故答案为:2CH4+7CuO 7Cu+CO+CO2+4H2O;(5)集气瓶中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CH4 、CO (写上CO2不算错)。故答案为:CH4、 CO (写上CO2不算错);(6)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时甲烷燃料电池生成碳酸盐,负极电极反应式CH4 - 8e-+10OH- = CO+ 7H2O。故答案为:CH4 - 8e-+10OH- = CO+ 7H2O。18. 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 量筒内液面上升 黄绿色褪去 3 不正确 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二测得的pH值比步骤一测得的pH值低【详解】(1)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2)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3)A、因此氯气溶于水,且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盛放H2O,故A错误;B、氯气与饱和石灰水发生反应,水槽中不能盛放饱和石灰水,故B错误;C、饱和食盐水降低氯气的的溶解度,且饱和食盐水能吸收生成的HCl,造成量筒中气体压强减小,量筒中的液面上升,故C正确;D、生成HCl能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CO2,量筒中的液面不会上升,故D错误;(4)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黄绿色气体褪去,因为CH2Cl2、CHCl3、CCl4为液体,且HCl溶于饱和食盐水,造成量筒中压强减小,即量筒中液面上升,饱和食盐水中有晶体析出,量筒内壁上油状液体;(5)产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其中CH3Cl为气态,另外三种为液态,因此油状液体中含有的有机物CH2Cl2、CHCl3、CCl4,共有3种;(6)氯气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Cl-,加入AgNO3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该实验得出结论不正确;(7)根据实验,步骤二测的pH小于步骤I测的的pH,说明c(H+)增大,即产生了HCl。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实验中常伴有各种现象的产生,下列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Na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将Cu加入浓硫酸中,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铜丝表面变黑,立即插入乙醇中,铜丝又变为红色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纤维素、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蔗糖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它是非还原性糖C.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3.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1—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正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HC=CH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NCl3分子的比例模型:5.碳化钙可用于制备乙炔:CaC2+2H2O→Ca(OH)2+C2H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H2O的电子式为H:O:HB.Ca(OH)2是强电解质C.C2H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直线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C2H4 B.C3H8 C.CH2Cl2 D.C4H107.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用一根粘有结晶核的棉棒触碰失重的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小球,使其迅速结晶为发热的结晶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形成结晶球是一个放热过程 B.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属于电解质C.醋酸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醋酸钠 D.醋酸钠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乙烯与乙醇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B.苯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C.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的羟基的生成物D.乙炔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氯乙烯9.一定量的甲烷恰好与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共30.4g,该产物缓缓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4.4g,则此甲烷完全燃烧还需要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A.1.12L B.2.24L C.3.36L D.4.48L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含有,为不饱和化合物B.乙烯与甲烷的燃烧现象相同,均有黑烟生成C.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原理相同D.CH2=CH2与相差一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 二、判断题11.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2=CH-CH=CH2。(___)12.为将氨基酸混合物分离开,可以通过调节混合溶液pH,从而析出晶体,进行分离。( )13.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共面。(_____)14.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以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________)15.图B装置可以去除甲烷中的杂质气体乙烯。(_______)三、解答题16.乙酸乙酯是应用最广的脂肪酸酯之一,是极好的工业溶剂,广泛应用于油墨、人造革生产中。某小组同学欲制取并分离提纯乙酸乙酯,制取实验装置设计如下: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微溶于水的;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 ,浓硫酸的作用为 。(2)若用同位素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则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反应。(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加入过量的乙醇的目的是 。(4)球形干燥管B的作用是 ,C中放 溶液。(5)从C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 除去乙醇。(6)除去乙醇后再加入 (选择下列选项);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A.生石灰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7)乙酸乙酯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17.为了探究甲烷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方案。【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如图所示。Ⅰ瓶放在光亮处,Ⅱ瓶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并夹紧弹簧夹a和b。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a、b,观察到有水倒吸入Ⅰ瓶中,但水并不能充满Ⅰ瓶。除了上述现象外,该实验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填字母)。A.Ⅰ瓶中气体颜色变浅 B.Ⅰ瓶中出现白雾C.Ⅰ瓶内壁出现油状物质 D.Ⅱ瓶中与Ⅰ瓶现象相同【乙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 如图所示。已知碳化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实验现象:溴水不褪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碳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3)下列对实验中的有关现象与结论叙述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A.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推知甲烷不能与卤素单质反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结论是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C.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D.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推断氧化铜与甲烷反应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经测定,甲烷与氧化铜反应时每消耗1mol甲烷转移电子7mol,写出实验时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集气瓶中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 。(6)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写出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时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18.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一]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第一步) 。(3)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应为 。(填标号)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NaHCO3溶液(4)该实验的实验现象为: 、 、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滴(5)该油状液滴中含有的有机产物共有 种。[实验二] 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锭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6)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 ,若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三]步骤一: 收集半试管氯气,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采用DIS系统的pH 传感器测溶液的pH(下同),测得pH=3.26步骤二: 收集一试管甲垸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在40W的日光灯下光照6min后,加入l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pH=1.00。(7)判断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的依据是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参考答案:1.C【详解】A.Na元素焰色试验呈黄色,所以Na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A正确;B.氯水中氯气与水反应产生HCl、HClO,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HCl、AgNO3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B正确;C.Cu在室温下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故将Cu加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现象,不会有大量气泡产生,C错误;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铜丝表面变黑,反应产生CuO,立即插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乙醛、Cu、H2O,因此看到铜丝又变为红色,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2.C【详解】A. 蛋白质、纤维素、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 蔗糖分子中不含-CHO,蔗糖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为非还原性糖,B正确;C. 甲烷、苯均与KMnO4溶液不反应,而油脂中含不饱和键的酯类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D.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D正确;故选C。3.D【详解】A.二者分子式均为C5H12O,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不选;B.二者分子式都为C7H7Cl,结构简式分别为、,互为同分异构体,B不选;C.2-甲基丁烷和正戊烷,分子式都为C5H1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选;D.甲基丙烯酸分子式为C4H6O2,而甲酸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二者分子式不同,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选;故选D。4.C【详解】A.羟基的电子式:,A错误;B.乙炔的结构式:HCCH,B错误;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正确;D.是NCl3分子的球棍模型,题中球棍模型的N原子和Cl原子的相对大小不对,D错误;故选C。5.A【详解】A.H2O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Ca(OH)2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Ca(OH)2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C.C2H2分子的结构式是,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直线,故C正确;D.Ca2+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D正确;选A。6.D【详解】A.C2H4为乙烯,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B.C3H8为丙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C.CH2Cl2是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甲烷正四面体结构,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D.C4H10有、两种结构,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B【详解】A.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释放能量,所以醋酸钠溶液结晶是一个放热过程,A正确;B.电解质为化合物,而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为混合物,故其不是电解质,B错误;C.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以及水,C正确;D.醋酸钠为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离子键,醋酸根离子中存在共价键,D正确;故答案选B。8.A【详解】A.乙烯的分子式为,乙醇的分子式可写为,则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错误;B.苯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B正确;C.乙酸乙酯可以看成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的羟基的生成物,故C正确;D.乙炔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考查苯的化学性质,明确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独特键是解题关键;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较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9.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产生水的物质的量是n(H2O)= 14.4g÷18g/mol=0.8mol,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甲烷的物质的量是n(CH4)= 0.8mol×2÷4=0.4mol,则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反应产生的CO、CO2的物质的量的和是n(CO)+n(CO2)=0.4mol,二者的质量和m(CO)+m(CO2)= 30.4g-14.4g=16g,解得n(CO)=0.1mol,n(CO2)=0.3mol,若该甲烷完全燃烧,还需使CO发生反应产生CO2,根据方程式2CO+ O22CO2可知0.1molCO完全燃烧需要消耗0.05mol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v(O2)= 0.05mol×22.4L/mol=1.12L,故选项A正确。10.A【详解】A. 乙烯分子中含有,为不饱和化合物,故A正确;B. 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没有黑烟;乙烯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故B错误;C. 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发生了加成反应,后者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错误;D. 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的有机物是同系物,CH2=CH2与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A。11.正确【详解】根据顺丁橡胶的结构简式,可知顺丁橡胶为加聚产物,运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可知其单体为CH2=CH-CH=CH2。该说法说正确。12.正确【详解】氨基酸含有羧基、氨基,具有两性,不同的氨基酸达到等电点的pH不同,可控制pH利用溶解度差异析出晶体,进行分离,正确。13.错误【解析】略14.正确【详解】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金属钠在水中的反应激烈程度大于钠在乙醇中反应的激烈程度,说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水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弱;故答案为:判据正确,原因是金属钠在水中的反应激烈程度大于钠在乙醇中反应的激烈程度,说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水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弱。15.错误【详解】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但甲烷易溶于四氯化碳,应选溴水、洗气,故错误。16.(1) 分液漏斗 催化剂和吸水剂(2) 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取代反应(3)提高CH3COOH的转化率(4) 防倒吸 饱和Na2CO3溶液(5)无水氯化钙(6)C(7)【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烧杯中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球形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详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酯化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催化剂和吸水剂;(2)由酯化反应规律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C2H518OH与乙酸共热反应生成CH3CO18OC2H5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取代反应;(3)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醇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乙酸的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CH3COOH的转化率;(4)由分析可知,烧杯C中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球形干燥管B用于防倒吸,故答案为:防倒吸;饱和Na2CO3溶液;(5)由题给信息可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微溶于水的六乙醇氯化钙,所以从C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乙醇,故答案为:无水氯化钙;(6)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所以蒸馏时应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故选C;(7)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则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7. ABC Al4C3+6H2SO4=2Al2(SO4)3+3CH4↑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2CH4+7CuO 7Cu+CO+CO2+4H2O CH4、CO (写上CO2不算错) CH4 - 8e-+10OH- = CO+ 7H2O【分析】甲方案: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物和HCl;乙方案:首先利用碳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甲烷,依次通过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判断甲烷能否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之后用浓硫酸干燥,干燥后在加热条件下和 氧化铜反应,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CO2生成,最后利用排水收集尾气。【详解】甲方案:A.氯气与甲烷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Ⅰ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故A 选;B.生成的HCl与水蒸气形成酸雾,Ⅰ瓶中出现白雾,故B选;C.生成的四氯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Ⅰ瓶内壁出现油状物质,故C选;D.Ⅱ瓶中反应条件不满足,难反应,与Ⅰ瓶现象不相同,故D不选;故答案为:ABC;乙方案(1)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硫酸反应可理解为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产物再和硫酸反应,所以产物为硫酸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4C3+6H2SO4=2Al2(SO4)3+3CH4↑。故答案为:Al4C3+6H2SO4=2Al2(SO4)3+3CH4↑;(2)该反应中涉及气体的制取、收集,加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3)A.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甲烷可以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故B正确;C.当少量甲烷参加反应,硬质试管里为大量黑色粉末氧化铜和少量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也会无颜色变化,故C错误;D.若甲烷还原氧化铜时生成CO,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也能变红色,故D错误;故答案为:B;(4)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氧化铜与甲烷反应时会产生CO2和H2O,假如C元素全部转化为CO2,则1molCH4反应转移8mol电子,经测定,甲烷与氧化铜反应时每消耗1mol甲烷转移电子7mol,说明产物中有CO,实验时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4+7CuO 7Cu+CO+CO2+4H2O。故答案为:2CH4+7CuO 7Cu+CO+CO2+4H2O;(5)集气瓶中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CH4 、CO (写上CO2不算错)。故答案为:CH4、 CO (写上CO2不算错);(6)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时甲烷燃料电池生成碳酸盐,负极电极反应式CH4 - 8e-+10OH- = CO+ 7H2O。故答案为:CH4 - 8e-+10OH- = CO+ 7H2O。18. 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 量筒内液面上升 黄绿色褪去 3 不正确 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二测得的pH值比步骤一测得的pH值低【详解】(1)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2)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3)A、因此氯气溶于水,且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盛放H2O,故A错误;B、氯气与饱和石灰水发生反应,水槽中不能盛放饱和石灰水,故B错误;C、饱和食盐水降低氯气的的溶解度,且饱和食盐水能吸收生成的HCl,造成量筒中气体压强减小,量筒中的液面上升,故C正确;D、生成HCl能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CO2,量筒中的液面不会上升,故D错误;(4)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黄绿色气体褪去,因为CH2Cl2、CHCl3、CCl4为液体,且HCl溶于饱和食盐水,造成量筒中压强减小,即量筒中液面上升,饱和食盐水中有晶体析出,量筒内壁上油状液体;(5)产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其中CH3Cl为气态,另外三种为液态,因此油状液体中含有的有机物CH2Cl2、CHCl3、CCl4,共有3种;(6)氯气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Cl-,加入AgNO3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该实验得出结论不正确;(7)根据实验,步骤二测的pH小于步骤I测的的pH,说明c(H+)增大,即产生了HC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