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地理试题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世纪90年代,山东菏泽大集镇开始出现演出服装加工企业,产品多由销售人员到各地推销。2013年大集镇开始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乡镇经济和社会环境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汉服的热销,该镇转型汉服制作,现销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一件衣服从原料供应,到打版、剪裁、缝切、熨烫,再到包装、发货,都可以在这个小镇上完成。原来外出的许多年轻人也陆续回乡创业。据此完成1~3题。
1.该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原有产业基础雄厚B.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C.基础设施快速完善D.劳动力素质迅速提升
2.汉服的原料供应、裁剪、缝纫等企业集中分布在该镇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生产设备投资B.集中处理工业污染
C.快速获取市场信息D.共享当地优惠政策
3.大量年轻人回乡创业将有利推动该镇( )
A.改善户籍人口结构B.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有学者研究表明,下图所示区域是早期人类的起源地。地质历史时期,当地多为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并生活着大量古猿。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森林逐渐演替为稀树草原,迫使部分古猿脱离森林生活环境,适应双足直立行走而演变为早期人类。据此完成4~6题。
4.该区域由森林植被演替为稀树草原主要是由于( )
A.地壳抬升,水热减少B.蒸发加强,气候变干
C.火山活动,毁坏森林D.径流减少,湖面缩小
5.调查发现,现存的早期人类遗迹多分布在湖泊附近,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较肥沃,农事活动频繁B.临近水源地,渔业资源丰富
C.沉积环境好,遗迹容易保存D.地势较平坦,对外交流便利
6.火的使用对早期人类进化具有重大意义。在学会保存火种之前,人类可利用的天然火可能源于( )
A.火山、闪电、植物自燃B.火山、静电、雷击
C.陨石、闪电、植物自燃D.闪电、静电、木炭
地铁是一种城市市域范围内快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地铁线路图可以为公众乘地铁出行提供便捷的指导。下图为2023年4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地铁运营线路图,据此完成7~8题。
7.地铁线路图可以精确表达站点之间的( )
A.空间距离B.方位角度C.换乘关系D.规模对比
8.据石家庄地铁线路图可知( )
A.一号线站点密度最大B.市二中到庄窠换乘两次最经济
C.二号线线路最为平直D.三号线首末站间乘车用时最短
6月11日高考刚刚结束,小明随父母外出自驾旅行。出发当日行驶在一南北向水平乡间小路时,小明发现从正对面小客车风挡玻璃反射的阳光刚好进入眼帘(该车风挡玻璃与地面夹角为55°,反射光与地面平行),此时手机显示时间为12:16。下图为汽车玻璃反射太阳光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出发时小明一家驾车行驶的区域最可能位于( )
A.南昌市(29°N,116°E)B.北京市(39°N,116°E)
C.拉萨市(29°N,91°E)D.西宁市(36°N,101°E)
10.出发10天后同样情况再次出现,而钟表显示时间为14:16,则其位置位于出发地( )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较常年偏冷的现象,其出现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能正确示意拉尼娜现象的是( )
ABCD
12.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最可能发生现象是( )
A.菲律宾森林火灾多发B.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
C.我国沿海海平面偏高D.秘鲁沿岸地区海雾容易消散
D湖位于中南半岛柬埔寨西北部的洪泛平原,潮滨平坦广阔,由永久性湖区和洪泛区组成。每年5至10月,该湖水面可达6400km2,11月至次年4月,水面缩小至2500km2。下图示意D湖位置及相连河流甲乙水文站水量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D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雨水B.雨水、河流水
C.地下水、河流水D.地下水、积雪融水
14.据图文材料可知,D湖( )
A.湖盆狭长深度大B.雨季湖水的外泄量大
C.为M河带来洪水D.湖面水位季节变化小
曼丁哥高原位于非洲马里的西南部,地层以地质历史时期的红色物质沉积为主,南部地形完整而北部破碎。该高原丹霞地貌发育,尤其是断层基础上形成的曼丁哥悬崖,更呈现“赤壁丹霞”的景象。下图为曼丁哥高原及曼丁哥悬崖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曼丁哥高原北部地形较为破碎主要是由于( )
A.地势低,流水侵蚀作用强B.纬度高,物理风化作用强
C.降水少,风力侵蚀作用强D.海拔高,冰川侵蚀作用强
16.形成曼丁哥悬崖“赤壁丹霞”景观的主要地质过程有( )
A.地壳抬升—岩层断裂—物质沉积—流水侵蚀
B.岩层断裂—流水侵蚀—地壳抬升—物质沉积
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岩层断裂—物质沉积
D.物质沉积—地壳抬升—岩层断裂—流水侵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西集镇位于北京市东部的通州区,境内多为冲积平原,有潮白河、北运河等河流流经。该镇十分适合水果的生长,所产“通州大樱桃”具有个大、味浓、肉脆、色艳的特点,2010年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西集镇采用“暖棚—露天”组合模式种植新品种樱桃,首批暖棚樱桃上市两个月后,栽植面积更广的露天樱桃也会接茬上市。下图示意西集镇地理位置及樱桃智能暖棚结构。
(1)依据材料说明通州适合水果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2)据图说明智能暖棚在保障樱桃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6分)
(3)简析该地大樱桃露天种植面积大于暖棚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又名江村。该村紧邻太湖,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两条水路干线交叉点,周边河网密布;南侧为沪苏浙高速,S258省道穿村而过。2020年10月,开弦弓村入选第二批江苏传统村落名单。
材料二 受人均耕地限制,早期该村以种植桑棉类经济作物为主,随之兴起了丝织类手工业。改革开放后,以桑蚕养殖和加工为基础,开弦弓村发展了以纺织为主的服装工业等产业。开弦弓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的村民也从1936年75%下降到如今的不足14%,且多由种植“稻桑”转为养殖“鱼蟹”。
材料三 开弦弓村内部的农宅历经数次更新,从最早的三间一层大堂屋转变为三间两层有辅助房,现代则是三间三层无辅助房。下图示意开弦弓村单体农宅平面布局的变迁。
(1)简述改革开放初期开弦弓村发展纺织业的自身优势条件。(6分)
(2)描述1935年至今开弦弓村单体农宅平面布局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为开弦弓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绒布河发源于珠穆朗玛峰北坡,河谷上游海拔约5000米,谷地侧方为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冰碛垄。研究人员科学考察发现,在冰碛垄坡面上分布着高度2.5-20米之间的成群冰碛土柱。这些冰碛土柱的形成发育受冻融、风力、流水、重力等多种外力的综合作用,在生命周期中经历了相对高度先升后降的过程。下图中左图黑色长方块示意本次科考的重点考察区域及剖面线(AB线),右图为珠峰所在定日县的气温统计资料。
(1)结合右图,说明该区域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6分)
(2)结合下图所示发育阶段,分析冰碛土柱相对高度先升后降的原因。(8分)
(3)指出冰碛土柱相对高度降低过程中的坡面变化。(4分)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据材料可知,大集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2013年后电商的大力推广,B正确;原有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不是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A、C错误;材料里无从体现劳动力素质迅速提升,D错误。故选B。
2.C【解析】原料供应、裁剪、缝纫等企业之间有生产协作,集中分布目的是迅速获取市场信息从而调整生产,C正确;原料供应、裁剪、缝纫等企业无需共用生产设备,集聚无法减少生产设备投资,A错误;服装制造不是重污染企业,B错误;共享当地优惠政策不是这些企业集聚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3.D【解析】年轻人回乡创业不会改变户籍人口结构、降低企业用工成本,A、B错误;汉服的热销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但不是年轻人回乡创业带来的主要影响,C错误;大量年轻人回乡创业能够带动该镇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4.A【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地发生地壳抬升,水热条件变差,不再适宜森林生长,森林逐渐演替为稀树草原,A正确;地势抬升。蒸发作用减弱,B错误;火山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不会只毁坏森林留下稀树草原,C错误;该区域热带雨林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并非湖泊水,D错误。故选A。
5.C【解析】湖泊作为水源地,其附近早期人类活动多,且地势低、沉积作用强,人类活动遗迹易被掩埋保存,C正确;早期人类未出现农事活动,A错误;临近水源地,地形平坦,渔业资源丰富,对外交流便利,人类活动频繁,但不是人类遗迹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6.A【解析】早期人类可利用火山喷发、闪电引燃植物,或者利用干季植物自然取火,A正确;静电、木炭引火难度大,非早期可利用的天然火种,故选A。
7.C【解析】地铁线路图是一种示意图,不能准确表示站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方位角度,无法比较各站点的规模大小,只能体现换乘关系,为乘客的换乘作参考。故选C。
8.B【解析】据石家庄地铁线路图可知,从市二中出发,在新百广场换乘1号线,然后在北国商城换乘2号线到庄窠·铁道大学,站点数量少,所需时间短、票价低,B正确;据图无法计算站点密度,获知首末站间乘车用时,A、D错误;地铁线路图是一种示意图。不能体现实际路径,无法判断线路平直与否,C错误。故选B。
9.B【解析】6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20°N附近,小明一家在南北向车道行驶,发现正对面小客车风挡玻璃反射的阳光刚好进入眼帘,说明此时是当地的正午。据图中玻璃与地面夹角、入射角与反射角,可得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70°,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得出当地纬度是40°N;而此刻显示北京时间为12:16,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16°E,故该地为北京。故选B。
10.C【解析】小明一家出发后10天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出发地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对车风挡玻璃反射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变小,要想使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再次平行,且此时钟表显示时间为14:16,小明一家需向西北方向行驶。故选C。
11.A【解析】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西部海面温度升高的现象。赤道西太平洋海面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赤道东太平洋海面盛行下沉气流,高空水汽输送方向为自西向东。故选A。
12.C【解析】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信风较常年增强,使赤道附近海水向西的运动加强,我国沿海海平面升高,C正确;菲律宾降水增多,森林火灾减少,A错误;由于表层海水温度变低,使西北太平洋跳热带高压势力增强,B错误;秘鲁沿岸地区温度偏低,空气对流减弱,D错误。故选C。
13.B【解析】D湖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通过(洞里萨)河与M河相连通,湖水主要来源于雨季降水和M河水补给。故选B。
14.D【解析】M河水雨季经(洞里萨)河流入D湖、湖水不会外流,B、C错误;该湖地处洪泛平原且湖滨平坦宽阔可推知其湖盆较为宽浅,虽然湖面面积季节变化大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小,D正确,A错误。故选D。
15.A【解析】高原地形,地势而高北低,且北部河流较多,下切侵蚀切割强烈,导致地形较为破碎,A正确;该地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高温多雨,以流水侵蚀为主,B、C、D错误。故选A。
16.D【解析】该区域沉积作用形成红色砂岩,后经地壳运动抬升为高原,伴随断层发育及河流侵蚀,形成陡崖,红色岩层出露。呈现“赤壁丹霞”,故选D。
17.【参考答案】
(1)该地多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附近有多条河流流经,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每点3分,答出2点得6分)
(2)暖棚改善热量条件,保证樱桃品质,促使成熟期提前;棚内小管滴流灌溉保障土壤水分适中,利于樱桃生长;反光膜提高樱桃着色率,利于樱桃成熟提前上市。(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3)露天种植的樱桃价格低,消费市场大,故种植面积大;露天种植设备与劳动力投入较小,生产成本低;露天种植生产管理模式经验成熟,适合大面积种植。(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从地形、光热、降水、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
第(2)问,暖棚(温室)可以人工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要素,促进作物成熟,改善作物品质。
第(3)问,露天栽种的樱桃成本低产量大,消费市场大,适合大面积种植。
18.【参考答案】
(1)桑棉类经济作物占比大,原材料丰富;水陆等交通便利;纺织业起步较早,发展历史悠久。(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2)变化:养蚕、牲畜养殖等辅助空间逐渐消失,房屋功能单一化;平面布局更紧凑。(2分)
原因:农村产业结构由“稻桑”向“鱼蟹”的变化,导致农宅养蚕和稻谷相关辅助功能的消失;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转向专职非农产业,农宅兼顾生产功能性减弱。(每点2分,答出1点得2分)
(3)依托纺织业,打造自主纺织和服装品牌;依托传统村落和纪念馆等,发展城郊旅游业等。(每点3分,答出2点得6分)
【解析】第(1)问,纺织服装工业发展需要考虑原材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因素。依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弦弓村地处长三角。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原料多为自产,水陆交通便利。
第(2)问,单体农宅的平面结构演变图显示,晾晒,养蚕、牲畜养殖、农具储藏等空间逐渐被绿地和居住等空间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这种转化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第(3)问,乡村聚落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优化优势产业、调整产生结构等方面考虑。
19.【参考答案】
(1)气温低:零摄氏度左右波动;物理风化(冻融)作用强烈。(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2)孕育期:冻融作用使得冰碛物的结构松散,流水侵蚀坡面,在坡面形成深度不等的沟壑,在侧碛垄坡面的一些位置可以观察到冰碛土柱的雏形;成熟期:坡面冻融作用继续,沟壑日渐加深,冰碛物受重力作用。产生以散落为主的崩塌作用,冰碛颗粒不断沿坡面向下运动,土柱高度不断增加,开始在侧碛垄剖面上成群出现;消亡期:土柱遭受冻融作用、山谷风的不断侵蚀,高度逐渐减小直至成为新的坡面,(斜坡底部堆积大量散落岩屑,形成岩屑裙或者是岩屑坡,)成群的土柱消失。(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
(3)坡面倾角变小;坡底堆积物增多;坡顶后退;坡面基线趋于平缓。(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解析】第(1)问,题目要求依据所给材料完成问题,阅读该区域气温资料和相关的风化类型回答即可。
第(2)问,该地物质是由冰碛物组成的冰碛侧堤,结合气象资料可知,冻融、流水、重力、崩塌等作用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效果,导致冰碛土柱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
第(3)问,观察冰碛土柱发育三个阶段的坡面情况,说明坡面倾角,物质迁移、坡顶和坡面基线的变化即可。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年级9月月考地理试卷docx、高一年级9月月考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