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同步练习第1页
    5.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同步练习第2页
    5.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第5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5.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第5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5.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作为原料制备B.用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焊接铁轨
    C.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D.可作为一种磁性材料
    2.类推法常用于预测物质的性质,下列类推出的结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与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
    B.与能发生铝热反应,与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C.通入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通入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D.受热分解成和受热能分解成和
    3.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又称铝热反应,常用于野外焊接铁轨
    B.利用②③反应都能产生氢气,产生等量氢气消耗Al的质量相等且转移电子数也相等
    C.常用反应⑥制备Al(OH)3,方法是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使得沉淀量最大
    D.工业上常用反应⑦制备金属铝,制备过程中常加入冰晶石以降低Al2O3的熔点
    4.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X、Y、Z、W的质子数之和为49,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多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B.单质可与铁的氧化物反应
    C.W、X均可形成微粒D.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6.已知: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向Na2CO3中加入少量水,放出热量,则向NaHCO3中加入少量水也放出热量
    B.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Fe和I2反应,生成FeI3
    C.NaH2PO4属于酸式盐,NaH2PO2也属于酸式盐
    D.Fe可以将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Al也能将Fe2O3中的Fe置换出来
    7.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B.该反应转移3
    C.Al发生还原反应D.铝热反应可用于制备金属钠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电能的变化,如干电池等等
    D.生物体内主要体现物质变化,如新陈代谢,而很少有能量变化
    9.镍镉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封闭式体积小的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向b极移动
    B.放电时,a极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电流的方向:外电源正极→b极→电解质溶液→a极→外电源负极
    D.充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0.高温下利用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可焊接钢轨,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比更容易被腐蚀,是由于易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
    B.该反应中为还原剂
    C.该反应中属于两性氧化物,可以溶于氨水
    D.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进行作业时,需进行隔热防护
    11.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时电流大等特点。碱性锌锰干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l电子,理论上锌的质量减小6.5g
    12.如图所示,a为锌片,b为铜片。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若b电极上生成2g气体,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C.电子的流动方向为:从a极流出经溶液流向b极
    D.若将b改为碳棒,则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
    13.下列反应能量的变化与如图所示相符的是
    A.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B.大理石的分解反应
    C.金属镁与稀硫酸的反应D.稀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14.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火力发电B.碱性锌锰电池C.电解饱和食盐水D.氢氧燃料电池
    15.某同学根据化学反应Fe+Cu2+=Fe2++Cu,并利用实验室材料制作原电池。下列关于该原电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金属铝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2)19Al是铝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是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进行研究,“铝热反应”的现象是“反应放出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和“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此现象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填“”“=”)。
    查阅《化学手册》可知,Al、Fe2O3、Al2O3、Fe的熔、沸点数据如下
    (4)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质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理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5)反应结束后,从沙中取出生成的固体物质,有同学推测该固体是铁铝合金,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此固体中含有金属铝: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固体中含有金属铝。
    (6)实验室欲溶解此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NaOH溶液
    17.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最有效方法。
    (1)原电池反应能够提供电能而不产生CO2气体,下图是某原电池装置图。
    ①Zn棒是原电池的 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Cu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③溶液中H+向 (填“Zn”或“Cu”)电极定向移动。
    (2)将上述装置中电解质稀H2SO4换为足量AgNO3溶液,灯泡也变亮,电流表指针偏转,无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①原电池的负极是 (填“Zn”或“Cu”),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
    ②若更换电解质时称量两个电极,质量恰好相等,放电一段时间后再称量两个电极,发现质量相差2.81g,则导线上通过的n(e-)= ml。
    (3)碱性锌锰电池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电池,原电池反应是:Zn+2MnO2+2H2O=Zn(OH)2+2MnOOH。
    该原电池电解质是KOH溶液,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 。
    三、解答题
    18.次锰酸根离子(),水溶液呈亮蓝色。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含有少量的、、以及其他少量不溶于水、不反应的杂质)为原料制备。现有一种制备流程如图: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流程中共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转变为紫红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整个流程中的 (填化学式)能重复利用。
    (5)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软锰矿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副族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过程⑥的现象 。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一种淡黄色固体,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写出检验D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的名称 。
    (7)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写出甲的电子式 ,NaAlH4与水可生成J和H2,其化学方程式: 。
    A.探究分解的热效应
    B.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C.观察钠的燃烧
    D.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铁
    选项
    A
    B
    C
    D
    正极
    石墨棒
    石墨棒
    铁棒
    铜棒
    负极
    铁棒
    铝棒
    铜棒
    铁棒
    电解质溶液
    CuCl2溶液
    CuCl2溶液
    FeSO4溶液
    FeSO4溶液
    物质
    Al
    Fe2O3
    Al2O3
    Fe
    熔点
    (℃)
    660
    1462
    2054
    1535
    沸点
    (℃)
    2467

    29980
    2750
    参考答案:
    1.C
    【详解】A.NH3可通过氨氧化法制备HNO3,A正确;
    B.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通过铝热反应焊接铁轨,B正确;
    C.Na2O2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不能,C错误;
    D.具有磁性,可作为一种磁性材料,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而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4,故A错误;
    B.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但是Mg比Al活泼,不符合铝热反应的特点,故B错误;
    C.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错误;
    D.Fe(OH)3受热分解成Fe2O3和H2O,同理Cu(OH)2受热能分解成CuO和H2O,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反应①,该反应放热常用于野外焊接铁轨,A正确;
    B.利用②③反应都能产生氢气,反应的计量系数关系都是 ,因此产生等量氢气消耗Al的质量相等且转移电子数也相等,B正确;
    C.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可能使生成的Al(OH)3溶解,因此可以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溶液使得沉淀量最大,C错误;
    D.工业上常用反应⑦制备金属铝,D正确;
    故选C。
    4.A
    【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放热,广口瓶内空气受热膨胀,U型管中红墨水左边低右边高,A正确;
    B.B中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会产生倒吸,B错误;
    C.观察钠的燃烧实验在坩埚中进行,C错误;
    D.铝热反应时剧烈的放热反应,下面不能用水接,应该用沙子,D错误;
    故选A。
    5.D
    【分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多2,则X为第ⅥA族元素,Y、Z位于第ⅠA族和第ⅢA族,X、Y、Z、W的质子数之和为49,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X、Y、Z、W分别为:O、Na、Al、Cl。
    【详解】A.X、Y、Z、W对应离子分别为O2-、Na+、Al3+、Cl-,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出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小,离子半径:,故A正确;
    B.Al可以从铁的氧化物通过铝热反应置换出铁单质,故B正确;
    C.HCl、Cl-、H2O2均是微粒,故C正确;
    D.Na2O2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因此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D。
    6.D
    【详解】A.Na2CO3中加入少量水,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而NaHCO3中加入少量水溶解过程中吸收热量,A错误;
    B.碘单质的氧化性比较弱,Fe与I2点燃生成FeI2,B错误;
    C.NaH2PO4属于酸式盐,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也属于正盐,C错误;
    D.Fe可以将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Al能通过铝热反应将Fe2O3中的Fe置换出来,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中Fe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A正确;
    B.该反应中Al化合价升高3价,故反应中该反应转移6, B错误;
    C.Al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
    D.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金属性比铝弱但熔点较高的金属单质,不能制备金属钠,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强酸电离出的H+与强碱电离出的OH-结合成H2O,即H++OH-=H2O,A项正确;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B项错误;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项错误;
    D.生物体内在主要体现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能量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A。
    9.C
    【分析】由题中电子移动方向可知Cd为负极,NiO(OH)为正极。
    【详解】A.放电时,向负极a移动,故A错误;
    B.放电时,负极a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根据图示,放电时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则充电时a与电源负极相连、b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流的方向:正极→b极→电解质溶液→a极→负极,故C正确;
    D.充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0.C
    【详解】A.Al是活泼金属,常温下,Al不易被腐蚀,是因为Al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的Al不被氧化,A正确;
    B.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升高,Al为还原剂,B正确;
    C.该反应中属于两性氧化物,但是不可以溶于弱碱氨水,C错误;
    D.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利用该反应原理进行作业时,需进行隔热防护,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由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可知,Zn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MnO2作正极。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锌作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正确;
    B.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C错误;
    D.根据锌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O可知,外电路中每通过0.2ml电子,有0.1ml锌参加反应,其质量为6.5g,D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a为锌片,锌失电子产生锌离子,为负极;b为铜片,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为正极;
    【详解】A.a极上锌失电子产生锌离子发生氧化反应,b极上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若b电极上生成2g气体,根据电极反应2H++2e-=H2↑,则转移电子数目为,B正确;
    C.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从负极a极流向正极b极,但不流经溶液,C错误;
    D.若将b改为碳棒,也同样形成原电池,电路中也会产生电流,D错误;
    答案选B。
    13.C
    【分析】由图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详解】A. 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A错误;
    B. 大理石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B错误;
    C. 金属镁与稀硫酸的反应置换出氢气,为放热反应,符合题意,C正确;
    D. 稀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D错误;
    选C。
    14.C
    【详解】A.火力发电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碱性锌锰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饱和食盐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分析】根据反应Fe+Cu2+=Fe2++Cu,可知该原电池中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正极选用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碳棒,电解液为含Cu2+的溶液。
    【详解】A.由分析可知Fe为负极,碳棒为正极,Cu2+的溶液为电解液,A正确;
    B.Fe为负极,不能为铝棒,B错误;
    C.Fe为负极,不能为铜棒,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电解液为含Cu2+的溶液,D错误;
    故选A。
    16.(1) 三 IIIA
    (2)6
    (3)>
    (4)合理
    (5) NaOH溶液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6)B
    【详解】(1)铝是13号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2)19Al的质子数为13,质量数为19,则中子数为19-13=6;
    (3)“铝热反应”的现象说明该反应放热,则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4)铝的熔点比铁低,生成的铁和液态铝一起滴落至盛有沙子的容器中形成合金,则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所以他的解释合理;
    (5)检验金属铝可以用NaOH溶液,则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此固体中含有金属铝: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当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现象时证明固体中含有金属铝;
    (6)A.熔融物是铁铝合金,常温下与浓硫酸接触会发生钝化,生成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则浓硫酸不能溶解铁铝合金,A不符合题意;
    B.熔融物是铁铝合金,铁、铝都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则熔融物可溶解于稀硫酸中,B符合题意;
    C.稀硝酸与铁、铝反应生成NO气体,会造成光化学污染,不是最佳选择,C不符合题意;
    D.铁不与NaOH溶液反应,无法将熔融物全部溶解,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1) 负 氧化 Cu
    (2) Zn 0.02
    (3)MnO2+H2O+e-=MnOOH +OH-
    【详解】(1)①锌比铜活泼,铜为原电池的正极、Zn棒是原电池的负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②Cu棒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③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H+向Cu电极定向移动。
    (2)①锌比铜活泼,铜为原电池的正极、原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上银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是。
    ②反应时负极,正极,若转移电子xml,负极溶解锌g,正极析出银108xg,若更换电解质时称量两个电极,质量恰好相等,放电一段时间后再称量两个电极,发现质量相差2.81g,则g+108xg=2.81g,得x=0.02ml,则导线上通过的n(e-)=0.02ml。
    (3)碱性锌锰电池总反应是:Zn+2MnO2+2H2O=Zn(OH)2+2MnOOH,则正极MnO2得电子转变为MnOOH,电极反应: MnO2+H2O+e-=MnOOH +OH-。
    18.(1) (不扣分) 第三周期第ⅣA族
    (2)
    (3)
    (4)
    (5)
    【分析】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含有少量的SiO2、Fe2O3、Al2O3以及其他少量不溶于水、不反应的杂质)用NaOH浸出,经过滤得到滤液1和滤渣1,滤液1中含Na2SiO3、Na[Al(OH)4],滤渣1中含MnO2、Fe2O3等,滤渣1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后过滤得滤液2和滤渣2,滤液2中含Fe2(SO4)3,滤渣2中含MnO2等,滤渣2与KNO3、KOH共熔反应生成N2和K2MnO4,然后加水溶解得K2MnO4溶液,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KMnO4溶液和MnO2,用Na2SO3溶液还原得到。
    【详解】(1)根据分析,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MnO2;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ⅣA族。
    (2)流程中共熔时的主要反应是MnO2与KNO3、KOH反应生成K2MnO4和N2,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至+6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MnO2+2KNO3+8KOH5K2MnO4+N2↑+4H2O。
    (3)转变为紫红色溶液时生成和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4H+=2+MnO2↓+2H2O。
    (4)根据分析和流程,整个流程中的MnO2能重复利用。
    (5)Al与MnO2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和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MnO22Al2O3+3Mn。
    19.(1)第四周期第Ⅷ族
    (2)8Al+3Fe3O4 4Al2O3+9Fe
    (3)
    (4)白色的沉淀先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5)4Na2O2+4Fe2++6H2O=4Fe(OH)3↓+8Na++O2↑
    (6)KSCN溶液
    (7) Na+[:H]-
    【分析】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电解G得到I和H,G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J,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则G是Al2O3,I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J,则I是Al,J是Na[Al(OH)4],H是O2,Al和B能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A能在H中燃烧生成B,铝在高温下能发生铝热反应,则B是金属氧化物,A是金属单质,B和盐酸反应生成C和D,C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D和氨水反应生成F,E在空气中反应生成F,说明E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则A是Fe,B为Fe3O4,C为FeCl2,D为FeCl3,E为Fe(OH)2,F为Fe(OH)3,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是Fe元素,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2)反应①是高温下铝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方程式为8Al+3Fe3O4 4Al2O3+9Fe;
    (3)由分析可知B为Fe3O4,其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E为Fe(OH)2,F为Fe(OH)3,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的现象是白色的沉淀先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5)C为FeCl2,其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钠,生成Fe(OH)3,离子方程式为:4Na2O2+4Fe2++6H2O=4Fe(OH)3↓+8Na++O2↑;
    (6)D为FeCl3,检验其阳离子Fe3+的方法为: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有Fe3+;故试剂为KSCN溶液
    (7)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NaH,NaH的电子式为:Na+[:H]-,NaAlH4与水可生成Na[Al(OH)4]和H2,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