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495186/0-1710460743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495186/0-17104607432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495186/0-17104607432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答题,探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如图是小红做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实验,关于她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纸团随便塞进杯子里就可以实验了
B.杯子要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C.水槽中的水的高度要比杯子的高度低一些
D.杯子从水中拿出来后要立即翻转过来避免纸团掉进水里
2.(2分)有人说,土壤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从保护土壤的角度思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B.使用海水灌溉农田
C.施用厨余等制作的有机肥
D.使用填埋方式解决垃圾问题
3.(2分)土壤中含有一种对植物生长有帮助的营养成分,它是( )
A.黏质土B.蚯蚓C.腐殖质D.表层土
4.(2分)科学课上,小明小组讨论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时,几个组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
A.热空气和冷空气都往上流动
B.热空气和冷空气都往下流动
C.热空气往下流动,冷空气往上流动
D.热空气往上流动,冷空气往下流动
5.(2分)古人就已经利用热空气的工作原理制作出以下的器具( )
A.风车B.孔明灯C.竹蜻蜓D.氢气球
6.(2分)小丽的家乡因为雨水太多导致水土流失,这样造成的危害是( )
A.使土地肥力降低B.土地沙漠化严重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C.可使用土地减少D.三方面情况都存在
7.(2分)下列动物中,对改善土壤的肥力作用较大的是( )
A.蟑螂B.蚂蚁C.蝗虫D.蚯蚓
8.(2分)从科学角度来看,“叶落归根”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这是因为枯死的树叶可以转变为土壤中的( )
A.矿物质颗粒B.植物的根
C.腐殖质D.土壤
9.(2分)把以下物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形状不会发生变化的( )
A.牛奶B.酒精C.一颗沙子D.洗手液
10.(2分)学校倡导劳动教育,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不小心将白糖和绿豆混在一起,便主动帮妈妈将白糖和绿豆快速分离( )
A.用筛子B.加水溶解
C.用磁铁吸D.阳光下暴晒
11.(2分)在做溶解实验时,乐乐测得20毫升的水只能溶解7克左右的食盐,再往里加食盐都无法再溶解。如果还想让后面加入的食盐也溶解在水里( )
A.再加入一些食盐
B.快速搅拌
C.把杯底的食盐压得更碎
D.将杯子泡在热水里
12.(2分)妈妈去超市买了1斤大米和1斤黄豆,好奇的明明想知道谁占据的空间比较大,他可以选择的最合适的工具是( )
A.电子天平B.温度计C.量筒D.尺子
13.(2分)如图所示,把热瓶充满烟雾,盖上玻璃片,抽掉中间的玻璃片可以发现( )
A.热瓶里的烟一动不动
B.热瓶里的烟往上升后留在冷瓶里不动了
C.热瓶里的烟向下流动
D.热瓶里的烟上升后又下降,然后循环流动
14.(2分)小华在小组实验中负责的任务是测量20毫升的水,他选择正确观察方法是( )
A.B.
C.D.
15.(2分)液体都会流动,下列因素会影响液体流动速度的是( )
A.透明度B.粘稠度C.颜色D.气味
16.(2分)呼吸时我们吸入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气
D.含有大量氧气的空气
17.(2分)小雪要比较水、牛奶和胶水三种液体流动的快慢,她在玻璃片上的同样高度分别滴上一滴水、牛奶和胶水,将玻璃瓶倾斜一定高度,则( )
A.3是胶水B.1是水滴C.3是牛奶D.1是胶水
18.(2分)小红在喝感冒冲剂的时候发现它是粉末状的,制成粉末状的目的是( )
A.便于储存B.便于吞咽
C.加快溶解速度D.美观
19.(2分)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在湖边水库的东侧。湖边水库是( )
A.池塘B.人工水域C.湖泊D.海洋
20.(2分)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淡水的国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用过滤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
B.咸水淡化
C.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D.以上都是
21.(2分)往保鲜袋里吹气,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之后变浑浊,这是因为我们呼出来的气体中含有( )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氢气
22.(2分)“全民健身”风潮席卷厦门,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在此过程中,其中密布着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
A.呼吸系统B.鼻子C.肺部D.气管
23.(2分)小肠是人体消化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 )
A.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
B.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C.完成消化和吸收
D.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24.(2分)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缺了某一种就可能引起相应问题。如果缺乏维生素C,可以多吃( )
A.鱼B.橙子C.牛肉D.豆腐
25.(2分)小杰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他将碘酒滴在带来的食物上,发现碘酒变成深蓝色( )
A.土豆B.苹果C.水果糖D.萝卜
26.(2分)在滴加碘酒过程中,小杰的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27.(2分)在研究“2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往水里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
A.把一大包食盐一次性倒入水中
B.先2克2克地加,再1克1克地加
C.每次都加2克
D.每次都加1克
28.(2分)乐乐同学在“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的实验中发现,不管我们站着还是躺着进食,都可以将食物吃进体内( )
A.消化器官都是靠蠕动的方式将食物推送到下一个器官里
B.我们肚子饿了
C.消化器官的作用就是挤压
D.消化器官里有牙齿
29.(2分)同学们在班级里进行原地高抬腿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一分钟的呼吸次数,通过对比数据发现,这是因为( )
A.老师的肺活量比较大B.老师的知识储备更多
C.同学们爱运动D.同学们运动不到位
30.(2分)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是( )
A.在雾霾天到户外运动
B.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C.外面施工尘土飞扬,开窗通风
D.呼吸富含二氧化碳的空气
二、简答题(各6分,共18分)
31.(6分)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帮助人体摄取各种活动所需的营养,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消化器官的健康?
32.(6分)教室里没风的情况下,你用什么方法制造风?(至少三种)
33.(6分)小分队活动中,有个同学因为空腹低血糖晕倒了,你的背包里只有一块拳头大的冰糖和一杯温水
三、探宄题(第34题10分,第35题12分,每空2分,共22分)
34.(10分)如图,把燃烧的蜡烛罩在开口的玻璃罩里面,请回答问题:
(1)放在玻璃罩开口处的风车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2)如果把蚊香点燃,蚊香的烟会有什么变化?请说明理由。
35.(12分)明明利用元旦假期做了海水淡化的实验(如图所示)。
(1)他将海水装入托盘里,在托盘正中央放置一个干燥的小碗,然后在托盘外包裹好保鲜膜 (a),目的是 。
(2)为了能更快得到实验结果,可以把该装置放到阳光下,这是因为 。
(3)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成淡水时,盆里会剩下 ,淡水在 里。
(4)你能根据这个实验,说一说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吗?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30小题,60分)
1.(2分)如图是小红做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实验,关于她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纸团随便塞进杯子里就可以实验了
B.杯子要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C.水槽中的水的高度要比杯子的高度低一些
D.杯子从水中拿出来后要立即翻转过来避免纸团掉进水里
【答案】B
【解答】根据“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过程,由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工、记录员等各自的任务,操作员在塑料杯内底部贴一块双面胶,紧塞在杯子底部;③在水槽里装入水;④之后将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里,再竖直提起杯子,记录员如实记录。
故选:B。
2.(2分)有人说,土壤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从保护土壤的角度思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B.使用海水灌溉农田
C.施用厨余等制作的有机肥
D.使用填埋方式解决垃圾问题
【答案】C
【解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资源,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会造成对土壤资源的破坏。施用厨余等制作的有机肥;使用化肥、使用填埋方式解决垃圾问题。
故选:C。
3.(2分)土壤中含有一种对植物生长有帮助的营养成分,它是( )
A.黏质土B.蚯蚓C.腐殖质D.表层土
【答案】C
【解答】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土壤通常颜色很深,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增加肥力。
故选:C。
4.(2分)科学课上,小明小组讨论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时,几个组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
A.热空气和冷空气都往上流动
B.热空气和冷空气都往下流动
C.热空气往下流动,冷空气往上流动
D.热空气往上流动,冷空气往下流动
【答案】D
【解答】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变轻,冷空气收缩,变重。因此,冷空气往下流动。
故选:D。
5.(2分)古人就已经利用热空气的工作原理制作出以下的器具( )
A.风车B.孔明灯C.竹蜻蜓D.氢气球
【答案】B
【解答】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古人就已经利用热空气的工作原理制作出孔明灯;竹蜻蜓利用了旋转形成的上下气压差;氢气球利用氢气比空气轻的特征升空的。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6.(2分)小丽的家乡因为雨水太多导致水土流失,这样造成的危害是( )
A.使土地肥力降低B.土地沙漠化严重
C.可使用土地减少D.三方面情况都存在
【答案】D
【解答】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小丽的家乡因为雨水太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7.(2分)下列动物中,对改善土壤的肥力作用较大的是( )
A.蟑螂B.蚂蚁C.蝗虫D.蚯蚓
【答案】D
【解答】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使土壤疏松,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提高土壤的肥力。
故选:D。
8.(2分)从科学角度来看,“叶落归根”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这是因为枯死的树叶可以转变为土壤中的( )
A.矿物质颗粒B.植物的根
C.腐殖质D.土壤
【答案】C
【解答】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黑褐色,能改善土壤。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枯死的树叶可以转变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故选:C。
9.(2分)把以下物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形状不会发生变化的( )
A.牛奶B.酒精C.一颗沙子D.洗手液
【答案】C
【解答】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牛奶、洗手液属于液体,形状不会发生变化的一颗沙子。
故选:C。
10.(2分)学校倡导劳动教育,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不小心将白糖和绿豆混在一起,便主动帮妈妈将白糖和绿豆快速分离( )
A.用筛子B.加水溶解
C.用磁铁吸D.阳光下暴晒
【答案】A
【解答】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磁铁吸引等,因为白糖颗粒细小,两者之间颗粒大小差异较明显,用筛子筛,留在筛子里的只有绿豆。白糖溶于水,也可以用溶解,但是比较复杂。而用磁铁吸和阳光下暴晒不能分离白糖和绿豆。
故选:A。
11.(2分)在做溶解实验时,乐乐测得20毫升的水只能溶解7克左右的食盐,再往里加食盐都无法再溶解。如果还想让后面加入的食盐也溶解在水里( )
A.再加入一些食盐
B.快速搅拌
C.把杯底的食盐压得更碎
D.将杯子泡在热水里
【答案】D
【解答】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乐乐测得20毫升的水只能溶解7克左右的食盐。如果还想让后面加入的食盐也溶解在水里,水受热后水的体积变大、快速搅拌。
故选:D。
12.(2分)妈妈去超市买了1斤大米和1斤黄豆,好奇的明明想知道谁占据的空间比较大,他可以选择的最合适的工具是( )
A.电子天平B.温度计C.量筒D.尺子
【答案】C
【解答】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妈妈去超市买了1斤大米和1斤黄豆,他可以选择的最合适的工具是量筒;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故选:C。
13.(2分)如图所示,把热瓶充满烟雾,盖上玻璃片,抽掉中间的玻璃片可以发现( )
A.热瓶里的烟一动不动
B.热瓶里的烟往上升后留在冷瓶里不动了
C.热瓶里的烟向下流动
D.热瓶里的烟上升后又下降,然后循环流动
【答案】D
【解答】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盖上玻璃片,抽掉中间的玻璃片可以发现:热瓶里的烟上升流动到冷瓶里。然后下沉流向热瓶,循环流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4.(2分)小华在小组实验中负责的任务是测量20毫升的水,他选择正确观察方法是( )
A.B.
C.D.
【答案】B
【解答】使用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小华在小组实验中负责的任务是测量20毫升的水。ACD的观察方法错误,会造成读数不准确。
故选:B。
15.(2分)液体都会流动,下列因素会影响液体流动速度的是( )
A.透明度B.粘稠度C.颜色D.气味
【答案】B
【解答】液体都会流动,液体的流动与液体的粘稠度有关系,流动越慢,流动越快。
故选:B。
16.(2分)呼吸时我们吸入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气
D.含有大量氧气的空气
【答案】D
【解答】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氮气的体积占比约是78%,二氧化碳的体积占比是0.03%左右,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因此,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大幅度增加。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7.(2分)小雪要比较水、牛奶和胶水三种液体流动的快慢,她在玻璃片上的同样高度分别滴上一滴水、牛奶和胶水,将玻璃瓶倾斜一定高度,则( )
A.3是胶水B.1是水滴C.3是牛奶D.1是胶水
【答案】D
【解答】液体流动的快慢与液体粘稠度有关系,粘稠度大的液体;粘稠度小的液体。在“比较水,量取同样多的水,并将它们同时滴在同一片玻璃板上端的同一条直线上,流动速度最快;胶水粘稠度最高。因此,2是牛奶。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8.(2分)小红在喝感冒冲剂的时候发现它是粉末状的,制成粉末状的目的是( )
A.便于储存B.便于吞咽
C.加快溶解速度D.美观
【答案】C
【解答】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速度还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时溶解快。根据题意可知,制成粉末状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
故选:C。
19.(2分)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在湖边水库的东侧。湖边水库是( )
A.池塘B.人工水域C.湖泊D.海洋
【答案】B
【解答】水域分自然水域和人工水域,人工水域是指人工开挖的运河、人工湖等、湖泊。
故选:B。
20.(2分)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淡水的国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用过滤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
B.咸水淡化
C.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答】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8%左右,在这些的淡水中。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淡水的国家,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用过滤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节约用水,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21.(2分)往保鲜袋里吹气,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之后变浑浊,这是因为我们呼出来的气体中含有( )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氢气
【答案】B
【解答】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需要氧气,氧气减少了,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
故选:B。
22.(2分)“全民健身”风潮席卷厦门,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在此过程中,其中密布着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
A.呼吸系统B.鼻子C.肺部D.气管
【答案】C
【解答】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肺在胸腔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湿作用,有清除异物。“全民健身”风潮席卷厦门,在此过程中,其中密布着毛细血管。
故选:C。
23.(2分)小肠是人体消化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 )
A.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
B.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C.完成消化和吸收
D.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答案】C
【解答】小肠是人体消化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完成消化和吸收;胃的作用是储存和磨碎食物;口腔的作用是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故选:C。
24.(2分)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缺了某一种就可能引起相应问题。如果缺乏维生素C,可以多吃( )
A.鱼B.橙子C.牛肉D.豆腐
【答案】B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油脂、维生素及水、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可以多吃橙子。
故选:B。
25.(2分)小杰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他将碘酒滴在带来的食物上,发现碘酒变成深蓝色( )
A.土豆B.苹果C.水果糖D.萝卜
【答案】A
【解答】淀粉有遇到碘酒变蓝的特性。小杰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发现碘酒变成深蓝色,因为土豆中含有淀粉、水果糖。
故选:A。
26.(2分)在滴加碘酒过程中,小杰的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在滴加碘酒过程中。
故选:A。
27.(2分)在研究“2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往水里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
A.把一大包食盐一次性倒入水中
B.先2克2克地加,再1克1克地加
C.每次都加2克
D.每次都加1克
【答案】B
【解答】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在研究“2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先2克2克地加。
故选:B。
28.(2分)乐乐同学在“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的实验中发现,不管我们站着还是躺着进食,都可以将食物吃进体内( )
A.消化器官都是靠蠕动的方式将食物推送到下一个器官里
B.我们肚子饿了
C.消化器官的作用就是挤压
D.消化器官里有牙齿
【答案】A
【解答】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大肠。食物“旅行”过程是:食物从口入,与唾液混合,在胃内储存并进行初步消化,向下进入小肠,大量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为人体利用,在大肠内部分水分,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都可以将食物吃进体内。
故选:A。
29.(2分)同学们在班级里进行原地高抬腿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一分钟的呼吸次数,通过对比数据发现,这是因为( )
A.老师的肺活量比较大B.老师的知识储备更多
C.同学们爱运动D.同学们运动不到位
【答案】A
【解答】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老师的运动后的一分钟呼吸次数比同学们少,爱运动,老师的肺活量比较大。
故选:A。
30.(2分)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是( )
A.在雾霾天到户外运动
B.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C.外面施工尘土飞扬,开窗通风
D.呼吸富含二氧化碳的空气
【答案】B
【解答】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是在雾霾天不能到户外运动;外面施工尘土飞扬;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
故选:B。
二、简答题(各6分,共18分)
31.(6分)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帮助人体摄取各种活动所需的营养,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消化器官的健康?
【答案】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解答】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吃饭要定时,不暴饮暴食、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故答案为: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不暴饮暴食、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32.(6分)教室里没风的情况下,你用什么方法制造风?(至少三种)
【答案】扇扇子、用书本扇、用嘴吹等。
【解答】自然界中的风是因为地区受热不均,导致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上升,产生了空气的流动。因此。教室里没风的情况下、用书本扇。
故答案为:扇扇子、用书本扇。
33.(6分)小分队活动中,有个同学因为空腹低血糖晕倒了,你的背包里只有一块拳头大的冰糖和一杯温水
【答案】首先将拳头大的冰糖敲碎,变成很小的颗粒,再放入一杯温水中,用筷子快速搅拌,可以加快糖的溶解速度。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
【解答】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温度有关,溶解得越快,还与物质的颗粒粗细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让冰糖快速溶解,可以帮助他恢复体力,变成很小的颗粒,用筷子快速搅拌。
故答案为:首先将拳头大的冰糖敲碎,变成很小的颗粒,用筷子快速搅拌。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
三、探宄题(第34题10分,第35题12分,每空2分,共22分)
34.(10分)如图,把燃烧的蜡烛罩在开口的玻璃罩里面,请回答问题:
(1)放在玻璃罩开口处的风车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2)如果把蚊香点燃,蚊香的烟会有什么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放在玻璃罩开口处的风车很快就转动起来;因为蜡烛燃烧加热上方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运动,上升的气流具有能量,推动风车转动起来。
(2)蚊香的烟向玻璃罩内飘,并从玻璃罩内上升,顺着上方的小孔流出;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轻,上升运动,玻璃罩外的空气从下方侧面小洞流入补充,形成风。
【解答】(1)把燃烧的蜡烛罩在开口的玻璃罩里面,放在玻璃罩开口处的风车很快就转动起来,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的气流具有能量。
(2)如果把蚊香点燃,蚊香放到玻璃罩下方侧面小洞口附近,并从玻璃罩内上升。这是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上升运动,形成风。
故答案为:(1)放在玻璃罩开口处的风车很快就转动起来;因为蜡烛燃烧加热上方的空气,上升运动,推动风车转动起来。
(2)蚊香的烟向玻璃罩内飘,并从玻璃罩内上升;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被蜡烛加热,上升运动,形成风。
35.(12分)明明利用元旦假期做了海水淡化的实验(如图所示)。
(1)他将海水装入托盘里,在托盘正中央放置一个干燥的小碗,然后在托盘外包裹好保鲜膜 小石块 (a),目的是 让保鲜膜下垂,利于凝结的水滴滴入碗内 。
(2)为了能更快得到实验结果,可以把该装置放到阳光下,这是因为 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太阳光的光热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
(3)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成淡水时,盆里会剩下 白色的盐晶体 ,淡水在 碗 里。
(4)你能根据这个实验,说一说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吗?
【答案】(1)小石块;让保鲜膜下垂,利于凝结的水滴滴入碗内。
(2)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太阳光的光热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3)白色的盐晶体;碗。
(4)海水里溶解了很多盐。
【解答】(1)将海水装入托盘里,在托盘正中央放置一个干燥的小碗,在小碗的正上方,目的是让保鲜膜下垂。
(2)为了能更快得到实验结果,可以把该装置放到阳光下,太阳光的光热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3)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成淡水时,盆里会剩下 白色的食盐晶体。
(4)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海水里溶解了很多盐。
故答案为:(1)小石块;让保鲜膜下垂。
(2)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太阳光的光热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3)白色的盐晶体;碗。
(4)海水里溶解了很多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答题,探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8,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