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明德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明德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鞭炮爆炸发声B. 蜡烛燃烧发光C. 煤燃烧火力发电D. 电水壶通电放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鞭炮爆炸发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蜡烛燃烧发光,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煤燃烧火力发电,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电水壶通电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D。
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
D.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故A不正确;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
C、溶液是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C不正确;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以是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B。
3. 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水蒸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D. 氮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B. 稀释浓硫酸
C. 称量NaCl固体D. 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
B.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此选项正确;
C. 称量NaCl固体,NaCl固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此选项错误;
D.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此选项错误。
故选B。
5. 下列用于医疗卫生的物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福尔马林B. 液氮C. 碘酒D. 止咳糖浆
【答案】B
【解析】
【详解】福尔马林、碘酒和止咳糖浆都属于混合物;液氮属于单质,是纯净物。故选B。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 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 分子的质量变大B. 分子的体积变小
C. 分子的数目减少D. 分子的间隙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的大小、质量、数目都不变。
故选D。
7.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③④均达到稳定结构B. ④表示Cl-
C. ①②③属于同种元素D. ①③可形成化合物Na2O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是氧离子,②是氖原子,③是钠离子,④是氯离子。
【详解】A、①②③④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均达到稳定结构,故A正确;
B、④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得到1个电子,故表示,故B正确;
C、①②③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C不正确;
D、①是氧离子,③③是钠离子,形成化合物为Na2O,故D正确。故选C。
【点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电子为稳定结构。
8. “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 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C. 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D.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的固体颗粒物,会造成大气污染,此选项错误;
B. 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此选项正确;
C. 臭氧(O3)是一种单质,不是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D.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此选项错误。
故选B。
9.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铜高温加热,均能与氧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Na2C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NaOH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B.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 缺锌会引起贫血
D. 炒菜铁锅的手柄是用热固性塑料制作而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炒菜铁锅的塑料手柄受热也不熔化,属于热固性塑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下列做法符合人体健康或节能环保的是( )
A. 将垃圾远离居民区进行焚烧B. 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
C. 食用已经淘洗好的霉变大米D. 施大量农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焚烧垃圾会污染环境,应该对垃圾分类回收,这样可以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节能环保,还锻炼身体,符合题意;
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有毒,食用有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施用大量农药会污染环境,而且农药残留严重,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 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 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液体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是乳浊液,此选项错误;
B. 溶液具有均一性,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10%,此选项错误;
C. 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关系,此选项错误;
D. 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小的油滴,随水流走,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此选项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 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因此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以是纯净物,如蒸馏水等,故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水作溶剂,不是乙醇作溶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
14.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 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稀释酸性溶液,溶液pH升高;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温度不变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I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对应关系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
C.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
D. 向盛有一定质量的CuSO4和稀硫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A不正确;
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锌比铁活泼,锌先和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多,故B正确;
C、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粉末状大理石比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向两份相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时间比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时间短,故C不正确;
D、向盛有一定质量的CuSO4和稀硫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的pH值变大,反应完全,溶液呈中性,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图像应该水平,反应完全,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碱性增强,pH值继续变大,故D不正确。故选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5个氢原子_____;(2)3个钠离子_____。
【答案】 ①. 5H ②. 3Na+
【解析】
【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个氢原子表示为5H;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3个钠离子表示为3Na+。
17. 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
(1)卤水点豆腐时常用到氯化镁,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
(2)构成氯化钙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钙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次氯酸钠(NaClO)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SO2+H2O=NaCl+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 ①. MgCl2 ②. Ca2+ ③. ④. H2SO4
【解析】
【详解】(1)根据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氯元素化合价通常为-1判断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2)钙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已失去2个电子形成钙离子Ca2+,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H2SO4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8. 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 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1)50g 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1)4.9;(2)16%
【解析】
【分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1)第1次20g氢氧化钠溶液对应沉淀为,而第3次60g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为,实际为,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所得沉淀的质量为4.9g。
(2)设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19.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流程对铜矿冶炼铜时得到的一种黑色固体进行探究。
(1)分离出白色沉淀的操作I的名称是_____。
(2)红色固体为单质,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①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反应③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A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①. 过滤 ②. C+2CuOCu+CO2↑ ③. CuO+H2SO4=CuSO4+H2O ④. HCl、CuCl2
【解析】
【详解】(1)分离固液用过滤,分离出白色沉淀的操作I是过滤;
(2)根据流程图和红色固体为单质铜,无色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判断该反应方程式:C+2CuO2Cu+CO2↑;
(3)黑色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4)根据反应方程式:CuSO4+ BaCl2= CuCl2+BaSO4↓,H2SO4+BaCl2=2HCl+BaSO4↓,溶液A中的溶质为HCl和CuCl2 。
【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20. 2019年5月18日电,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TQ-12)日前试车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民营航天力量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并具备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氧”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Na2O2作供氧剂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CaO2与水发生类似反应,请填写下列方程式空白处物质的化学式:CaO2+H2O→_____+O2↑(未配平)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此方法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氧气的用途很广,请说出一例氧气的用途_____。
【答案】 ①. 纯净物 ②. CH4+2O2CO2+2H2O ③. -1 ④. Ca(OH)2 ⑤. 物理变化 ⑥. 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
【解析】
【详解】(1)“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纯净物
(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3)在Na2O2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0,解得x=-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故填:-1;Ca(OH)2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5)氧气可用于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等。故填: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
【点睛】本题注重了化学的实际应用性,学生可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结合化合价原则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1. 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试酒驾,则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则金属活动性,Cr_____Al(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一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郭集学校一模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一模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