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乐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乐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本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将选择题、非选择题解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小题。
1.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B. 雕刻砚台C. 伐木制舟D. 纺纱织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雕刻砚台,只是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伐木制舟,只是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纺纱织布,只是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 烧制瓷器的黏土中含有以下元素,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铁B. 硅C. 铝D. 氧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D。
3. “千家灯火织霓虹”,现代的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稀有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用于充入霓虹灯。A不符合题意;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B、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不能用于充入霓虹灯。B不符合题意;
C、空气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氮气、氧气都不能用于充入霓虹灯,所以空气不能用于充入霓虹灯。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等,所以稀有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4.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应禁止烟火。
【详解】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禁止烟火”标志,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有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B. 门捷列夫C. 张青莲D. 道尔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不符合题意;
B、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符合题意;
C、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 一氧化碳B. 食盐C. 红磷D. 酒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单质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氧化碳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该选项分类正确;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故选C。
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60个碳原子:C60B. 2个氨分子:2NH3
C. 1个钠离子:Na+1D.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故选项错误;
B、2个氨分子表示为:2NH3,故选项正确;
C、1个钠离子表示为:Na+,故选项错误;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选项错误;
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请回答下列小题。
8. 锂离子蓄电池是“祝融号”火星车的能源设备。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3B.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属于金属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 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为推进剂,其燃烧产物不可能是
A. N2B. CO2C. SO2D. 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偏二甲肼(C2H8N2)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可能生成氮气,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可知,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则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可知,可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电解水是空间站氧气的来源之一,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B. 该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负极、正极产生气体体积比是1:2D. 该过程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电解水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
C、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过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错误。
故选A。
11. 单质硅是实现6G技术重要材料。如图是制取高纯度硅的微观示意图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分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物质丙是由原子构成的D. 该反应可表示为:SiCl4+2H2Si+4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有硅、氯、氢三种原子,生成物中也有硅、氯、氢三种原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B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物质丙是由原子构成的,甲、乙、丁是由分子构成的。C正确;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表示四氯化硅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2.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烧杯逸出,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少,天平不平衡,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无气体生成,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由于集气瓶内压强变小,烧杯中的水部分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唯一性,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应该过一会儿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入石灰石
C. 加入稀盐酸D. 检验是否集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B. 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C.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D.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的熔点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为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生铁和钢都为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即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的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C、青铜为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金也不能和氧气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5. 在溶质为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B.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C. 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D.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A不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一定没有Zn。B不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铜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即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C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一定没有Zn。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中国茶道是“选茶、煮茶、饮茶”的有机结合。
(1)选茶:茶叶含有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成分,茶叶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茶叶中茶多酚因发酵程度不同含量不同,如表是四类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茶。
(2)煮茶:《茶经》记载“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煮茶适宜用“山水”,检验“山水”是否为硬水可选用_______。
(3)饮茶:茶叶中的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N2O3)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能够提高注意力。茶氨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写最简比)。
【答案】16. ①. 混合物 ②. 绿
17. ①. 过滤 ②. 肥皂水
18. ①. 四##4 ②. 6:1
【解析】
【小问1详解】
茶叶含有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成分,故茶叶属于混合物;
由表中数据可知,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是绿茶;
【小问2详解】
“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过滤,均可实现固液分离;
检验“山水”是否为硬水可选用肥皂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小问3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茶氨酸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茶氨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科普阅读】
17. 纳米海绵是一种新型环保清洁产品,具有网状多孔的结构,有良好的吸油能力、循环利用以及环境友好等特性,清洁过程中可以吸附物体表面污渍,可用于清洁茶垢、油垢等。
科学家测定了纳米海绵对不同油品的吸收能力(吸油质量比越高,其吸油能力越强),结果如图1所示。吸油能力的差异性取决于油品自身的密度。油品密度越大,纳米海绵的吸油能力越强。
依据科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海绵有_______等特性(写一点即可),可以吸附物体表面污渍的原因是_______。
(2)已知CCl4中氯元素为-1价,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3)由图1可知,与黑芝麻油比较,柴油的吸油质量比更高,因此纳米海绵对柴油的吸收能力比黑芝麻油的_______(填“强”或“弱”)。
(4)图2是纳米海绵和细菌纤维素循环吸油能力的对比,可得到的结论:在其它相同条件下,循环使用次数1~8之间时,随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纳米海绵吸油能力变化不明显,细菌纤维素的吸油能力变_______(填“好”或“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填字母)。
a.纳米海绵可用于清洁茶垢、油垢等
b.油品密度越大,纳米海绵的吸油能力越弱
c.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答案】(1) ①. 良好的吸油能力、循环利用以及环境友好等 ②. 具有网状多孔的结构 (2)+4
(3)强 (4)差 (5)a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纳米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循环利用以及环境友好等特性;
纳米海绵具有网状多孔的结构,故清洁过程中可以吸附物体表面的污渍;
【小问2详解】
CCl4中氯元素显-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4;
【小问3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吸油质量比越高,纳米海绵吸油能力越强,由图1可知,与黑芝麻油比较,柴油的吸油质量比更高,因此纳米海绵对柴油的吸收能力比黑芝麻油的强;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在其它相同条件下,循环使用次数1~8之间时,随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纳米海绵吸油能力变化不明显,细菌纤维素的吸油能力变差;
【小问5详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纳米海绵可以吸附物体表面污渍,可用于清洁茶垢、油垢等,符合题意;
b、由题干信息可知,吸油能力的差异性取决于油品自身的密度。油品密度越大,纳米海绵的吸油能力越强,不符合题意;
c、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新材料的开发,新能源的开发等,符合题意。
故选ac。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活动】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及相关探究
i.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ii.用高锰酸钾制取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用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i.收集一塑料瓶O2并借助氧气传感器进行相关探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O2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步骤一:将塑料瓶敞口放置,此时曲线变化为MN段;
步骤二:双手捂热塑料瓶,此时曲线变化为NP段;
步骤三: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此时曲线变化为PQ段。
对比MN段与NP段,说明________(从分子角度解释)。
对比________段和PQ段,说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2)制作简易供氧器
i.如图3中1.0版所示,利用饮料瓶、吸管等废旧物品制作简易供氧器。通过观察洗气装置中的_______现象判断氧气的流速。
ii.在简易供氧器的基础上进行如图3的迭代优化。从使用角度考虑,优化后供氧器的优点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A ③. 2KMnO4K2MnO4+MnO2+O2↑ ④.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⑤. MN
(2) ①. 长导管口气泡的冒出速率 ②. 能使氧气更顺畅的进入洗气装置(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i.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ii.用高锰酸钾制取O2,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A;2KMnO4K2MnO4+MnO2+O2↑;
iii.MN段和NP段相比较,NP段双手捂热塑料瓶,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对比MN段和PQ段,相同条件下PQ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快,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说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MN;
【小问2详解】
i. 通过观察洗气装置中的长导管口气泡的冒出速率,判断氧气的流速,故填:长导管口气泡的冒出速率;
ii. 经过图中的迭代优化,这样的更新不仅能节省材料,还能使氧气更顺畅的进入洗气装置,故填:能使氧气更顺畅的进入洗气装置(合理即可)。
【科学探究】
19.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某兴趣小组同学对CO2的吸收进行了相关探究。
(1)实验探究一: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吸收CO2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二:比较水和海水吸收CO2的能力大小
【提出问题】CO2被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情况如何?
【作出猜想】猜想I:水吸收的CO2更多;猜想II: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CO2更多。
【进行实验】分别将收集有100mLCO2的量筒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中如图1所示,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的体积,所测数据如表。
【解释与结论】
(2)由表中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吸收CO2更多的是_______(填“水”或“食盐水”)。
(3)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海水占全球储水量的96.5%,采取海洋吸收CO2,可有效减碳,但也会造成海水酸化,涉及的反应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交流】
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1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比较图中两条曲线,说明植物油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减少CO2溶于水。
(5)事实上用排水法也可以收集到CO2,请根据以上表格的实验数据分析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变浑浊 ②. 2 ③. CO2+Ca(OH)2=CaCO3↓+H2O
(2)水 (3)CO2+H2O=H2CO3
(4)能 (5)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度远小于二氧化碳逸出的速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2塑料瓶变瘪程度大,说明实验2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小问2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48h时,水中剩余二氧化碳59mL,食盐水中剩余二氧化碳88mL,说明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O2更多的是水;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造成海水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小问4详解】
比较相同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体积,有植物油的二氧化碳减少的较慢,所以说明说明植物油能减少CO2溶于水。
【小问5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度较慢。48h才溶解了100mL-59mL=41mL,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度远小于二氧化碳逸出的速度。
20. 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柴草来源广,但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的烟尘,易造成_______。
(2)引燃蜂窝煤时,在炉膛中依次加入废报纸、小木块和蜂窝煤,然后将进风口打开,点燃废报纸,如图2所示。打开进风口的目的是_______,用废报纸、小木条引燃蜂窝煤是因为燃烧需要_______的条件。蜂窝煤燃烧时,上层产生蓝色火焰是某气体在燃烧,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主要成分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有人认为氢气可做未来家用燃料,理由是_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雾霾 (2) ①. 提供充足的氧气 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
(3)
(4) ①.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柴草来源广,但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的烟尘,易造成雾霾;
【小问2详解】
引燃蜂窝煤时,在炉膛中依次加入废报纸、小木块和蜂窝煤,然后将进风口打开,点燃废报纸,打开进风口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用废报纸、小木条引燃蜂窝煤是因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蜂窝煤燃烧时,上层产生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烧,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气可做未来家用燃料;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化学链燃烧技术指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基于CuO/Cu2O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如图1所示:
(1)空气反应器中Cu2O与_______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O。
(2)在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8CuO+CH44Cu2O+CO2+2H2O,若要使1.6kgCH4充分反应,至少需要CuO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3)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800~900℃ b.900~1000℃ c.1000~1030℃ d.1030~1100℃
【答案】(1)氧气##O2
(2)设需要CuO的质量为x。
解得x=64k g
答:至少需要64kg的CuO。
(3)a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空气反应器中Cu2O与氧气(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O;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即反应的氧气逐渐减少,所以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800~900°C,此时排出的氧气最少,参与反应的氧气最多。
故选a。实验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样品名称
绿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发酵程度
未发酵
微发酵
半发酵
全发酵
茶多酚含量
34.79%
32.53%
20.04%
17.36%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设计依据
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
塑料瓶变瘪程度大,澄清石灰水_______
时间/h
0
0.5
6
12
24
48
烧杯A量筒中CO2体积/mL
100
98.5
85.5
77
66
59
烧杯B量筒中CO2体积/mL
100
99
93
90.5
89
8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5,广东省乐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应贴的图标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40,广东省惠州市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