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双测卷(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双测卷(A卷)(含答案),共16页。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双测卷(A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普通银耳呈淡黄色,加热使硫黄熔化并燃烧,在封闭的大棚中熏蒸,可以得到洁白如雪的银耳,在外形上与雪耳相似。该“雪耳”的制作过程主要利用的是( )A.硫的漂白性 B.的漂白性 C.硫的还原性 D.的还原性2.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形式存在。加热时,会转化为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哪种硫分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转化为属于物理变化C.都是S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3.下列实验一定能证明有存在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 D.④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已知:浓硫酸与Cu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A.A B.B C.C D.D5.某兴趣小组对还原进行探究,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验证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向A中滴入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B.为了验证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向A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表明还原性强于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或变浅D.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6.检验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加入稀硝酸,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B.先加入溶液,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D.先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7.一定条件下,硫的某种含氧酸与可发生反应:(未配平)。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不一定有生成B.该反应中,作还原剂,作氧化剂C.若,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则每生成1 mol S,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8.实验室用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并对产生气体的成分进行检验,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反应 B.用装置乙检验C.用装置丙检验 D.用装置丁检验9.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能氧化和B.与浓硫酸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是C.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硫黄制备硫酸经历两步:10.生物还原法是指微生物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在电子供体的作用下将锑酸盐还原为更易被去除的Sb(+3),根据电子供体的不同可分为自养还原和异养还原。为去除废水中锑(+5)酸盐,某大学建立升流式硫自养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生物反应器中S单质不能实现循环利用B.生成时,参加反应的S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C.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D.反应的副产物是,源于歧化反应和自养还原11.下列关于与水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只是氧化剂C.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2.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 mL NO,然后吸入5 mL水(足量)。若再吸入30 mL空气(按体积占计算),夹住弹簧夹,观察现象(不考虑摩擦力)。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终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36 mLB.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C.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D.若反应前后液体的体积不变,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13.探究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集有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极易溶于水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入装有的集气瓶中,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加热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受热不稳定D.将红热的铂丝伸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的直接氧化产物为14.为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将晶体装入如图所示的T形三通管两端,进行微型实验(注:无水会与形成氨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轻轻挤压任一乳胶头,若蒸馏水中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同时点燃两个酒精灯后,两端湿润的pH试纸均变蓝C.实验过程中竖直支管上方会出现白烟D.停止加热后可以交替挤压两边乳胶头,使气体充分被吸收,减少污染15.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能与等盐反应,产生和B.稀硝酸与FeO反应生成和,与Fe反应生成和C.浓硝酸、稀硝酸都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又溶解于浓硝酸而呈黄色16.用下图装置探究Cu与硝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浓)B.步骤②中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的原因可能是与反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C.步骤②中铜表面产生的气体可能有D.步骤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步骤②中反应生成了NO17.水泥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将其与适量的水反应,形成相互交联的结构,反应如下:(放热反应)。但是,需要避免交联过程热膨胀及产生的水蒸气在建筑结构中造成空隙。我国三峡大坝的建设者在全世界首创了以冰代水的浇灌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大坝建筑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泥由黏土和石灰石等研磨、煅烧制得B.石膏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率C.水的作用是提供结晶水以稳定交联结构D.以冰代水的优点是减少了热膨胀及水蒸气的产生18.由粗制备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B.步骤Ⅱ发生的反应是C.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替代D.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Ⅲ,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二、填空题19.氮氧化物的污染一直是全球性问题,按要求回答问题。Ⅰ.下图中的甲、乙、丙三种装置均可作为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3)为了进一步验证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活塞_______,再打开活塞_______,才能使气体充满试管②;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应该_______。Ⅱ.NSR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尾气治理技术,也称储存还原法。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丁所示。(4)通过BaO和的相互转化实现的储存和还原,储存的物质是________。(5)用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戊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6)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与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另外还有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实验题20.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已知: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1)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其原因是___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3)装置C、D中所盛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C、D中溶液均变浑浊,且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该装置的缺点是________。(5)资料表明,上述反应在焦炭过量时会生成副产物SiC。取18g和8.4g焦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3.44L气体,假定气体产物中只有CO,固体产物中只有Si和SiC,则Si和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6)设计实验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酸性强: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食品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在密闭的空间中燃烧硫黄,无法控制的残留量,可能会造成食品中的残留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该“雪耳”制作过程中,先加热使硫黄熔化并燃烧,S和反应生成,再利用的漂白性熏蒸银耳,使其洁白如雪,B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已知S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而硫分子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故硫分子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A正确;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转化为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相同,C错误;不同硫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相互转化时,需要隔绝空气,若直接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则硫单质会和发生反应生成,D错误。3.答案:D解析: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错误;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也可能为,③错误;气体使溴水褪色,被还原,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能证明气体是,④正确;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可能为或,不能证明气体一定为,⑤错误。故选D。4.答案:C解析:具有漂白性,能与品红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溶液褪色,A正确;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正确;酸性溶液中,能将氧化成与结合生成沉淀,C错误;可以将还原,使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具有还原性,D正确。5.答案:A解析: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和酸性溶液发生了反应使之褪色,不能验证A中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向A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B正确;B中蓝色褪去或变浅,说明与发生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C正确;有毒,会污染环境,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6.答案:C解析:加入稀硝酸酸化的溶液,不能排除的干扰,A错误;先加入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不能排除的干扰,B错误;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正确;先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排除等离子的存在,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不能排除的干扰,D错误。7.答案:D解析:当时,反应为;当时,反应为。该反应中,当时,没有生成,A正确;该反应中,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B正确;若,作还原剂,作氧化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若,则每生成1 mol S,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8.答案:D解析:木炭与浓硫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A正确;检验和均需经过水溶液,带出的水蒸气会对水的检验造成影响,所以发生反应后应先检验反应生成的水,B正确;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检验生成气体中的,C正确;由装置丙导出的气体中仍然混有,而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不能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D错误。9.答案:C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时“只靠拢不交叉”,故浓硫酸不能氧化和,A错误;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被浓硫酸氧化为S或,B错误;该反应为归中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故作氧化剂,C正确;硫黄在中燃烧只能生成,不能生成,D错误。10.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自养还原过程中,S单质和Sb(+5)反应生成和Sb(+3),S单质歧化生成和与Sb(+3)反应生成沉淀除去。整个过程中,一部分S进入沉淀,另一部分S转化成副产物,没有再重新生成S单质,不能实现S单质的循环利用,A正确;和反应生成时,需要消耗由S单质歧化生成,发生反应,则生成需要消耗4 mol S,其中1 mol S被氧化为,作还原剂,3 mol S被还原为,作氧化剂,故生成时,参加反应的S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B错误,C正确;反应的副产物是,源于自养还原和歧化反应过程,D正确。11.答案:C解析: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降低又有升高,故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错误;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为+5价和+2价,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正确;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12.答案:B解析:常温常压下,30 mL空气中的体积(按体积占计算),根据、知,总反应为,则在注射器里吸入20 mL NO,全部反应完全,只有8 mL NO参与反应,注射器中最终剩余气体的体积,A正确;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左移动,B错误;无色的NO接触到会立即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再继续与发生反应生成和无色的NO,故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C正确;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8 mL NO的物质的量,由总反应知,,则,D正确。13.答案:D解析:催化氧化的产物是NO,NO易被空气中的氧化为不能直接被氧化为,D错误。14.答案:B解析:整套装置是密闭体系,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轻轻挤压任一乳胶头,则蒸馏水中一定会有气泡冒出,A正确;湿润的pH试纸遇酸性气体变红,遇碱性气体变蓝,受热分解生成HCl和,左侧裹的脱脂棉会吸收,剩余HCl,右侧裹NaOH的脱脂棉会吸收HCl,剩余,故同时点燃两个酒精灯后,左端pH试纸变红,右端pH试纸变蓝,B错误;竖直支管上方同时有和HCl,两者相遇会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故现象是出现白烟,C正确;停止加热后,不断交替挤压两边乳胶头,将残余的气体全部赶入蒸馏水中被充分吸收,可减少污染,D正确。15.答案:D解析:稀硝酸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具有还原性,而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错误;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O反应生成,与Fe反应不生成,B错误;稀硝酸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最终不会褪色,而浓硝酸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错误;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红棕色的气体,气体溶于硝酸而使其溶液呈黄色,D正确。16.答案:C解析:步骤①中Cu与浓硝酸发生的反应为(浓),A正确;根据步骤②中现象可知,和水发生了反应:,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试管内压强减小,可以将注射器内剩余的水“吸入”试管,B正确;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不可能是,C错误;步骤③中,注射器中无色气体遇少量空气变成红棕色,则该无色气体是NO,故步骤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步骤②中反应生成了NO,D正确。17.答案:C解析:水泥由石灰石和黏土等研磨混合,经高温煅烧制得,A正确;水泥生产过程中加入石膏的目的是调节水泥的凝结硬化速率,调整水泥的凝结时间,B正确;水与硅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之间可以形成相互交联的结构,C错误;硅酸三钙与水反应放热,以冰代水减少了热膨胀及水蒸气产生的气泡,保证建筑质量,D正确。18.答案:D解析:由流程图可知,粗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X为溶液,溶液具有阻燃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A正确;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的Y为沉淀,即,B正确;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替代,C正确;步骤Ⅲ中进行的操作是灼烧硅酸固体,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Ⅲ,一般在坩埚中进行,D错误。19.答案:(1)(2)①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②可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环境(3)c;a、b;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一段时间后松开(4)BaO(5)8:1(6)解析:装置甲中,铜片与浓硝酸在敞口试管内发生反应,生成的直接扩散到大气中;装置乙中,铜丝可以上下移动,向上移动铜丝至与浓硝酸脱离,反应停止,向下移动铜丝至铜丝与浓硝酸接触,反应发生,生成的用NaOH溶液吸收,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装置丙中,生成的收集在试管内,可以探究在水中的溶解性。(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为Cu与浓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由分析可知,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②可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环境。(3)实验时,若让气体进入试管,需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出,所以先关闭活塞c,再打开活塞a、b,才能使气体充满试管②;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需让试管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应该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试管②中气体受热膨胀进入烧杯中,松开手后,试管②中气压减小,烧杯中水进入试管②。(4)由图丁可知,NO和O2反应生成,BaO与、反应生成,则储存的物质是BaO。(5)第一步反应为,则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6)在有氧条件下,与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与以1:1的比例发生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答案:(1)要用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2)作安全瓶,防止倒吸(3)澄清石灰水;溶液;(4)没有尾气吸收装置(5)2:1(6)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溶液变浑浊,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酸性强解析:(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故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装置用来检验二氧化碳,D装置用来检验一氧化碳,所以装置C、D中所盛试剂分别为澄清石灰水、溶液;若装置C、D中溶液均变浑浊,说明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氧化碳,且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而该实验装置没有处理CO尾气的装置。(5)18g的物质的量为0.3mo1,8.4g焦炭的物质的量为0.7mol,二者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13.44L,则其物质的量为0.6mol,假定气体产物只有CO,固体产物只有Si和SiC,则有:得到Si和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1mol=2:1。(6)为验证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混有的杂质气体,然后再通入硅酸钠溶液发生反应,说明酸性:。选项试管①中的试剂现象解释A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B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与水反应生成酸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与结合生成沉淀D酸性溶液溶液褪色具有还原性步骤操作现象①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产生红棕色气体,试管内溶液变为绿色②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部分水进入试管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③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