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6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页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步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品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歌行体,语调停顿,奇早奇丽奇寒,饯别惜别,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本诗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即“咏雪”和“送别”。“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问题的为题材的诗歌。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合称“高岑”,其中以岑参诗歌艺术成就最高。
    是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相对于格律诗比较自由。属于古体诗。是南朝宋的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所创。
    特点: a.篇幅可长可短,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18句,唐代最长的是韦庄的《秦妇吟》共238句 b.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 c.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d.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 e.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高适的《燕歌行》等
    岑参(约715—770),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语言变化自如,擅长七言歌行。有《岑参集校注》。
    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或为其前任,这首诗就是为送武判官归京所作。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春夏之交东归。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断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飞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雪花散入珠帘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绵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将士们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铠甲也冷得难以穿上。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乌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覆盖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的印迹。
    1.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扫荡的猛烈气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即”字点出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飞”字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飞舞的画面。
    2.请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既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化苦为乐、积极乐观的态度。
    “忽”字可见大雪来得急骤,既写出边塞气象变幻无常的神奇,又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好奇的神情。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前两句描写帐内感受,从正面突出边塞生活的苦寒;后两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将士的军旅生活,侧面烘托大雪寒威。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4.说说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在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将视线又转向“外景”,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内容上: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浓重的奇寒景象,说明前途艰险,烘托诗人的离愁别绪,为描写送别场面提供了一个奇异壮观、广漠辽阔的背景。
    5.赏析“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运用借代的手法,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典型的西域乐器代指乐曲,渲染送别场面的热烈与隆重,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为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苍凉悲壮的豪气。
    6、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炼字】“掣”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红旗被冻住,猛烈的北风亦无法刮动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之大和天气之寒冷。【修辞】运用夸张与反衬,突出边塞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也象征着边疆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诗人心中奔涌的豪情。【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从视觉角度描写飞雪的“动”与红旗的“静”,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勾画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勾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情感:雪大风狂,归途遥远难行,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复杂。
    运用留白手法,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余味绵绵不尽,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留白,雅称“余玉”,是一种美妙的文学艺术,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作品广袤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使抒情更加含蓄深沉。)
    炼字:“不见”表现了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的情态;“空”字写出了边塞的空旷苍凉之景,表明了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写友人身影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出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9.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本诗以“雪”为线索,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分别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1)边塞飞雪图。(2)军营奇寒图。(3)军中饯别图。(4)雪地送别图。
    思考:这首诗既然写送别,为什么还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描边塞奇异风光,抒惜别惆怅之情。
    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咏雪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从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情景,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1.描绘大雪纷飞,遍地银装的诗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描绘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诗句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4.诗中表现设宴饯别寄寓感慨的诗句是: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5.诗中表现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诗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表现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掌握下列字音字形,“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文体歌行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瀚海雪景图,送别风雪送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等奖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体知识导入,文体知识,边塞诗,边塞军旅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文本,代表作,背景资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