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综合训练题
展开【基础篇】
1.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表现上具有性别差异
2.下列有关两种遗传病及其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女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父亲,也只能传递给儿子
B.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只能传给女儿
C.某家族中第一代有色盲患者,第二代一定无患者,第三代才会有色盲患者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家族每一代必定有患者,每代都有患者必为显性遗传病
3.正常情况下子女性染色体的来源应该是( )
A.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其父亲B.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其父亲
C.女儿的X染色体均来自其父亲D.女儿的X染色体均来自其母亲
4.金丝雀的羽毛颜色有绿色和棕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人养了一对绿色金丝雀,其子代中雄性都为绿色,雌性绿色:棕色=1:1。据此现象分析,控制金丝雀羽毛颜色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
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Z染色体上
5.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的肌肉逐渐失去功能,一般20岁之前死亡。已知一位表现型正常的女士,其哥哥患有此病,父母、丈夫均正常,那么她第一个儿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A.0B.12.5%C.25%D.50%
6.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两性花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
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能力篇】
7.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表现为雌性。下列关于该白眼雌果蝇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亲本白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
B.亲本红眼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了XRY的精子
C.后代中XRXr个体的R基因突变成了r基因
D.后代中XRXr个体染色体中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
8.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
A.B.
C.D.
9.下列有关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表现为世代连续遗传
B.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一定是患者
10.已知人的性别决定是 XY 型(男性为 XY、女性为 XX),XY 染色体是人体细胞内一对控制性别的异型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形状不相同),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 XY 染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多只能含有两条 X 染色体
B.男性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四条性染色体
C.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两条 X 染色体
D.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可出现 XY 的联会与交叉互换
11.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12.如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差异
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都为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9
D.1、2号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13.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问:
(1)Ⅲ-3的基因型是 ,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 。
(2)Ⅰ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 ,该男孩称呼其为 ;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14.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
(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
②若F1代自由交配得F2,F2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 。
(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
②后代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 。
③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 。
【拔高篇】
15.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16.如图为雄果蝇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Y是一对同源染体,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
B.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
C.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或f
D.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
17.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18.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9.菠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并且为雌雄异体。菠菜个体大都为圆叶,偶尔出现几只尖叶个体,这些尖叶个体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1)让尖叶雌株与圆叶雄株杂交,后代雌株均为圆叶、雄株均为尖叶。据此判断,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 (填“常”、“X”或“Y”)染色体上,且 为显性性状。
(2)菠菜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现用不耐寒圆叶雌雄株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个体数量如表所示(单位/株):
①耐寒与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②如果F1中的不耐寒圆叶雌株与不耐寒尖叶雄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去掉菠菜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 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20.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例:个体编号表达方式为Ⅰ-1、Ⅱ-2、Ⅱ-4等)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 。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照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Ⅲ-2与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3)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4)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性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有些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 B、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 C、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 D、属于伴性遗传的表现型,具有性别差异,D正确。 故选A。
2.B
【详解】A,红绿色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亲和母亲,能传递给儿子,也能传递给女儿,A错误;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只能传给女儿,B正确;
C、某家族中第一代有色盲患者,第二代也可能有患者,C错误;
D、抗维生素D向偻病患者家族中不一定每一代都有患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Y染色体来自其父亲;女儿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故选:B
4.D
【详解】A、由于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则控制金丝雀羽毛颜色的基因应位于性染色体上,A错误;
BC、飞禽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所以控制金丝雀羽毛颜色的基因不可能位于X或Y染色体上,B错误;同理,C错误;
D、若控制金丝雀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代绿色金丝雀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子代中雄性(ZAZA、ZAZa)都为绿色,雌性绿色(ZAW):棕色(ZW)=1:1,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已知一位表现型正常的女士,其哥哥患有此病,父母、丈夫均正常,说明其母亲是携带者XAXa,父亲是XAY,则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的基因型是1/2XAXA、1/2XAXa,其丈夫正常基因型为XAY,那么她第一个儿子患病的概率是1/2×1/2=1/4,即25%。 故选C。
6.B
【详解】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A错误;
B、两性花玉米中无性染色体,所以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B正确;
C、鸟类中雌鸟的性染色体是ZW,是由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组成,C错误;
D、环境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例如温度会影响蜥蜴卵的性别发育,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由题干可知,亲本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亲本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正常情况下,后代中只可能出现红眼雌果蝇(XRXr)和白眼雄果蝇(XrY),现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原因可能是亲本白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其与性染色体组成为Y的精子结合,发育成基因型为XrXrY的个体,A不符合题意;
B、亲本红眼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了XRY的精子,其与亲本白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Xr卵细胞结合,形成的XRXrY个体表现为红眼雌果蝇,B符合题意;
C、也可能是后代中XRXr个体的R基因突变成了r基因,C不符合题意;
D、也可能是后代中XRXr个体染色体中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形成X-Xr的个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图中的父亲和女儿患病,而母亲和儿子正常,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C符合题意;
D、图中的女儿和父亲正常,而母亲和儿子患病,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通常表现为世代连续遗传,A正确;
B、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遗传特点是男患者的女儿和母亲一定是患者。人群中一般女患者多于男患者,B正确;
C、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例如女性患者中的杂合子,C正确;
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一定不是患者,因为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他的母亲,D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多只能含有两条 X 染色体,A正确;
B、男性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四条性染色体,B正确;
C、在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出现两条 X 染色体,C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包括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X和Y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故该时期会出现 X和Y染色体的联会与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杂交①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①错误;②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错误。不能完成探究任务,A错误;
B、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杂交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显然不能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错误;
C、方法2: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杂交①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①正确;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②正确,能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正确;
D、方法2: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杂交,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不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3、4号为同卵双生,由于他们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应该相同,则二者性状差异主要来自环境的影响,B错误;
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都为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l/3×l/3=l/9,C正确;
D、1、2号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1/2=1/8,D错误。 故选C。
13.(1) XbY XBXB /XBXb
(2) XBXb 外祖母 (3)1/4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男孩Ⅲ-3为红绿色盲患者,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Ⅲ-3的基因型是XbY;其母亲Ⅱ-1的基因型为XBXb,而父亲Ⅱ-2表现型正常XBY,则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XBXB或XBXb。
(2)分析系谱图可知,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其母亲Ⅱ-1,而其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其外祖母I-1,即其外祖母为携带者,其基因型为XBXb。
(3)根据(1)小题判断可知,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1/2XBXB、1/2XBXb,而Ⅲ-1的基因型为XBY,因此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2×1/2=1/4。
14. XAXA、XaY 1:1,3:1 BbXAXa、BbXAY 3/8 BXA、bXA、BY、bY=1:1:1:1
【详解】(1)①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A与a,红眼雌果蝇(XAX-)与白眼雄果蝇(XaY)交配,F1全是红眼,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XaY。
②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XaY,则F1的基因型为XAXa、XAY,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则F2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3:1,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1:1。
(2)①红眼长翅的雌果蝇(B_XAX-)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B_XAY)交配,后代雄果蝇中长翅:残翅=3:1,因此确定亲本均为杂合子(Bb×Bb);又因为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由此确定母本基因型为XAXa,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
②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故后代中与母本(BbXAXa)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3/4×1/2=3/8。
③根据减数分裂过程和自由组合定律,雄性亲本BbXA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BXA、bXA、BY、bY,其比例是1:1:1:1。
15.A
【详解】A、分析实验2可知,后代雌雄性表现型不同,说明叶型是伴X遗传,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可知母本和雄性后代都是窄叶,父本和雌性后代都是宽叶,说明窄叶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宽叶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所以仅根据实验2可以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
B、实验2中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相等,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实验1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则他们的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实验2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Y、XbXb,则他们的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所以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C正确;
D、实验1子代雌雄个体基因型为XBXb、XBY,相互交配后代不会出现隐性(窄叶)雌性,D正确。 故选A。
16.B
【详解】A、X与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A正确;
B、若某基因在X染色体B区段上,雌性果蝇(XX)可存在该等位基因,B错误;
C、因为A、C表示同源区段,因此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相同基因F或等位基因f,C正确;
D、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A、C区段,而不能发生在非同源区段B、D区段,D正确。 故选B。
17.C
【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
18.C
【详解】设相关基因是A/a,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患病孩子,则丈夫基因型为Aa,A、a这两个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丈夫的基因型为Aa,其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含有2个白化病基因,且这两个白化病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X 圆叶 不耐寒 31/36 正常雌株 XY XX
【详解】(1)由尖叶雌株与圆叶雄株杂交,后代雌株均为圆叶、雄株均为尖叶,杂交结果表明,圆叶与尖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说明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推出亲代雌株为隐性纯合体,雄株为显性,因此圆叶为显性性状。
(2)分析表格可知,F1的雌雄个体中均表现为不耐寒∶耐寒=3∶1,说明不耐寒是显性性状,耐寒是隐性性状,而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故 F1中不耐寒(1/3AA、2/3Aa) 圆叶雌株(1/2XBXB、l/2XBXb)和不耐寒(1/3AA、 2/3Aa)尖叶雄株(XbY)交配,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是(4/9AA+l/9aa) ×l/4XbXb=5/36,则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5/36=31/36。
(3)让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性植株与正常雌株进行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染色体组成为XY,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的染色体组成为XX。
(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隐性雌×显性雄
(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设计正反交杂交实验⇒
20. 隐性 Ⅱ-1和Ⅱ-2均不是深色,但它们后代中有一只公羊是深色 2/3 Ⅲ-1、Ⅲ-3和Ⅲ-4 Ⅰ-2、Ⅱ-2、Ⅱ-4 Ⅲ-2
【详解】(1)据图分析已知深色为隐性性状,其判断的依据是Ⅱ-1和Ⅱ-2均不是深色,但它们后代中有一只公羊是深色。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1的基因型为aa,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为Aa,由此推出Ⅲ2的基因型及其存在的可能性为1/3AA或2/3Aa;由Ⅱ-3的基因型为aa,则Ⅲ4基因型一定为Aa,所以Ⅲ2与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3。
(3)Y染色体的遗传具有只在雄性中传递的特点,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Ⅲ-1、Ⅲ-3不应该是深色,Ⅲ-4应该是深色,因此按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
(4)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Ⅰ-2表现型正常,生有深色公羊,则Ⅰ-2的基因型为XAXa;Ⅱ-2表现型正常,生有深色公羊,则Ⅱ-2的基因型为XAXa;Ⅱ-4表现型正常,生有深色母羊,则Ⅱ-4的基因型为XAXa;故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Ⅱ-4.可能是杂合子的是Ⅲ-2。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雄果蝇
3
1
3
1
雌果蝇
3
1
0
0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
124
0
39
0
♂
62
58
19
21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3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伴性遗传复习练习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课后练习题,共10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蚕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