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同步训练习题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7页。
【基础篇】
1.某种百合花有紫花和白花两种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白花是显性性状,紫花是隐性性状。一株杂合的白花植株自交,结果发现子代开紫花的数量远远多于开白花的数量,有同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这株百合产生了大量异常的配子,下列变异不会导致这些异常配子出现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量变异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2.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下列对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产生新基因
B.—定导致基因的数量发生变化
C.可能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D.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3.某生物的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对该生物进行X射线辐射处理后,出现了如图所示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类型会使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图中发生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C.图中所示的变异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
D.图中所示的变异会产生新的基因
4.最新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中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偶尔会易位到21号染色体上,与21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结合为BCR-Abl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使酪氨酸激酶持续保持较高的活性,抑制细胞凋亡,诱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属于基因重组
B.患者体内的BCR-Abl融合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
C.体内酪氨酸激酶可能会抑制与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
D.提高融合蛋白活性的药物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突变的基因才能遗传给下一代
B.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无法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
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6.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仅仅是由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变异。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传给下一代
B.当发生可遗传的变异时,基因的碱基序列与功能一定会发生变化
C.当发生不可遗传的变异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D.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
【能力篇】
7.实现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是染色体互换。科学家用性染色体构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已知Y染色体不携带图示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I后期也会发生基因重组
B.图示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
C.若F1出现了XdBXdbY的个体,可能是亲本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时,性染色体未分离
D.若F1中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的个体,则亲代果蝇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8.人体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转化为癌基因。据估计.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大约1000个原癌基因,它们分布于各条染色体上。原癌基因会随着染色体片段,由原来的基因不活跃区转移到基因活跃区而被激活,成为癌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的不同原癌基因之间互为等位基因
B.题述原癌基因位置转移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C.原癌基因被激活的过程中其碱基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D.原癌基因被激活会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9.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其体内一个细胞分裂后产生了两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类型为AYa和AY
B.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另一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
D.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10.研究发现,家蚕蚕卵颜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蚕卵黑色对白色为显性(B/b)。雄蚕比雌蚕吐丝多且蚕丝质量好。为实现大规模养殖雄蚕并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主要育种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B.过程②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过程②发生的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
D.最终大规模养殖时应选择黑色蚕卵,去除白色蚕卵
1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中,则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的障碍,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用秋水仙素处理某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变异株一定是二倍体
12.若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粒,则图中所表示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从左至右依次是( )
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
13.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
(1)图中XY'个体的变异类型为 ,将图中两亲本杂交,后代(F1)致死率为 ,F1的雄性个体中表型及比例为 。
(2)将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为 。
(3)现有科研人员将中国对虾中的一个WAP基因导入上图雌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了抗菌性状。为确定WAP基因导入的位置是X染色体上还是m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现将该抗菌雌性亲本与图中的雄性亲本(XY')交配,根据其后代的表型与性别的关系,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基因所在的位置,理由是 。
14.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4种性状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和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花药壁细胞植株表现为 (填“可育”或“不育”),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结实性为 (填“结实”或“不结实”)。
(4)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表现为 (填“可育”或“不育”),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结实性为 (填“结实”或“不结实”)。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 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花药壁植株 。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
【拔高篇】
15.下图为某生物细胞中1、2两条染色体断裂并交换后发生的变化,染色体上的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2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B.图中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产生了新基因
C.图中的变异会引起基因数目、种类和排序发生改变
D.观察染色体变异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6.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幼苗一定能获得纯合子
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17.桑蚕以桑叶为食,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且质量好。在生产上为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采用如下方法,最终由甲品系培育获得突变体丙品系。图中基因B、b分别控制蚕卵的黑色和白色性状,同源染色体均片段缺失的个体不能存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品系与白卵雄蚕杂交可鉴定甲的基因型
B.X射线处理甲后发生了染色体易位获得乙品系
C.乙品系与基因型为bb的雄蚕杂交可制备丙品系
D.育种时,将丙与白卵雄蚕杂交选择黑卵进行孵化即得雄蚕
18.CIB品系果蝇具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X+)和一条含CIB区段的X染色体(XCIB),其中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I为雄性果蝇胚胎致死的隐性基因;B为显性棒眼基因。为探究某射线诱变处理的正常眼雄果蝇是否发生X染色体新的隐性突变及该突变是否致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检测技术路线。不考虑X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基因型为XCIBXCIB的棒眼雌果蝇
B.CIB品系果蝇C区发生的变异不可以在光学下显微镜观察到
C.F1群体I中棒眼果蝇占比为1/2时说明亲本雄果蝇发生了隐性突变
D.F2中不出现雄果蝇可说明亲本雄果蝇X染色体上出现隐性致死突变
19.某多年生二倍体闭花传粉植物,决定花色的基因D(红花)和d(白花)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植物存活至少要有一条正常的6号染色体。下图是甲乙两植株体细胞6号染色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株甲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 引起的。
(2)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Dd,让其自交产生F1。若F1表型及比例为 ,可确定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上述结论被证明后,利用植株甲进行人工杂交实验:
①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则具体原因是精子形成过程中, 时6号染色体未分开,进入了一个子细胞。
②若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花色及比例为 。(说明:植株乙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3条6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 条或2 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
20.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良好实验材料。图甲是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雄性果蝇细胞中含两条Y染色体的时期有 。
(2)若果蝇无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控制有眼的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则该变异类型是 。
(3)若果蝇Y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转移到Ⅱ号染色体上,则该变异类型是 。
(4)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控制,在实验室随机交配传代的果蝇群体中,残翅个体的占比总是很低。在某果蝇种群中发现一些果蝇(雌雄都有),其染色体、相关基因型及基因位置均如图乙所示(A基因位于缺失片段的染色体上)。让这些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总为1: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不考虑发生新的变异)。该果蝇种群中除了该变异类型的雌雄个体之外,还有各种基因型已知且染色体正常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写出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设计: 。
②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导致白花基因缺失,从而使白花植株产生异常配子,A错误;
B、染色体数量变异可能会导致白花基因缺失,从而使白花植株产生异常配子,B错误;
C、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白花基因突变为紫花基因,从而使白花植株产生异常配子,C错误;
D、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而白花和紫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不存在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产生新基因,也不引起基因重组,A错误;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会导致基因数量变化,如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生的易位,B错误;
C、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性状的变化,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C正确;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产生新基因,也不引起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据图可知,X射线处理后,其中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段染色体片段,相对应的该片段的基因也缺失,因此也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正确;
B、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
C、图中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C错误;
D、图中所示的变异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会产生新基因,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易位,易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形成于体细胞中,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
C、依题意,酪氨酸激酶持续保持较高的活性可抑制细胞凋亡,推测酪氨酸激酶可能是通过抑制与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C正确;
D、降低融合蛋白活性的药物可降低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目的,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A错误;
B、因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基因突变只能产生新基因,但无法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可通过基因重组的原理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B正确;
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
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若可遗传的变异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则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变异传递给下一代,A错误;
B、若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则基因的碱基序列与功能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
C、不可遗传的变异只与环境有关,与遗传物质无关,C正确;
D、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基因重组不仅仅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I前期,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果蝇X染色体一条存在片段缺失,另一条X染色体存在来自Y染色体的附加臂,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
C、亲本的基因型为XdBXDb、XdbY,若F1出现了XdBXdbY的个体,可能是亲本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了基因型为XdbY的精子,与母本产生的基因型为XdB卵细胞受精所致,C正确;
D、亲本雌性基因型为XBdXbD,雄性为XbdY,正常无交换时:XBdXbD×XbdY交配,后代基因型及表型为:XBdXbd(棒状眼淡红眼雌)、XBdY(棒状眼淡红眼雄)、XbDXbd(野生型野生型雌)、XbDY(野生型野生型雄),其中XbDXbd、XbDY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若发生交换时,雌配子有:XBd、XbD、XBD、Xbd,雄配子Xbd、Y,雌雄交配后,后代雌性基因型及表型为:XBdXbd(棒状眼淡红眼)、XbDXbd(野生型野生型)、XBDXbd(棒状眼野生型)、XbdXbd(野生型淡红眼),后代雌性基因型为:XBdY(棒状眼淡红眼)、XbDY(野生型野生型)、XBDY(棒状眼野生型)、XbdY(野生型淡红眼),其中XbDXbd、XbDY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因此有无染色体互换,F1中都会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个体,D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不同基因,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大约1000个原癌基因,它们分布于各条染色体上,故不一定都是等位基因,A错误;
B、分析题意,原癌基因会随着染色体片段,由原来的基因不活跃区转移到基因活跃区而被激活,成为癌基因,该过程发生了基因位置的改变,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正确;
C、分析题意,原癌基因会随着染色体片段,由原来的基因不活跃区转移到基因活跃区而被激活,成为癌基因,该过程中原癌基因的位置会因此发生改变,但其碱基序列不一定变化,C错误;
D、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被激活会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类型为AYa和AY,A正确;
B、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含有两套染色体组,B正确;
C、图示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a移到了Y染色体上,即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XBXB,C错误;
D、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含a基因的片段移接到了Y染色体上,即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A、过程①中的基因B突变成基因b,该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A正确;
B、过程②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
C、过程②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C正确;
D、为实现大规模养殖雄蚕并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让丁蚕与基因型为bbZZ(正常白色)的雄蚕杂交,去除黑色蚕卵(含W为雌蚕),保留白色蚕卵(不含W,为雄蚕),D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A、若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传递给后代,但是对于无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也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到后代,因此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B错误;
C、远缘杂交后代可能不含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配对,不能形成配子;经秋水仙素诱导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的异源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类型,C正确;
D、单倍体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生物体,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组加倍;二倍体生物形成的配子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由二倍体配子形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该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株是二倍体;四倍体生物形成的配子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由四倍体配子形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该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株是四倍体,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图①,下面的染色体少了基因D所在的片段,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图②,上面的染色体多了个基因C所在的片段,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图③,两条染色体基因B和C所在的片段位置颠倒,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图④,“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A。
13.(1)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1/4 均表现为灰色
(2)1/4 (3) 不能 因为无论WAP基因转入那条染色体上,杂交的结果都相同
【详解】(1)题意显示,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可见,图中XY'个体的染色体数目少了一条,因此该个体涉及的变异类型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将图中两亲本杂交,后代(F1)中染色体组成为XX,Msm(灰色雄性)、Xmm(致死)、XXmm、X'Msm(灰色雄性),可见子代中的致死率为1/4,F1的雄性个体中表型均为灰色。
(2) P雌性记作:XXmm,雄性记作:XOMYm, 则F1为:XXMYm(雄性),XXmm(雌性),XOMYm(雄性),XOmm(死亡), F1雌性只产生一种配子,Xm; 而雄性有两种基因型:1/2XXMYm(雄性)、1/2XOMYm(雄性), 1/2XXMYm产生的雄配子有:XMY和Xm各为1/4;1/2XOMYm产生的雄配子有:XMY、Xm、OMY、Om各为1/8,故F1雄性产生的雄配子为:3XMY、3Xm、1OMY、1Om; 雌雄配子结合,F2为:3XXMYm(雄性)、3XXmm(雌性)、1XOMYm(雄性)、1XOmm(死亡),雄性中XY型的应该为1/4,因为3XXMYm为XXY型。
(3)假设WAP基因用字母A表示,不含有该基因用字母O表示。
①如果WAP基因导入在该果蝇的X染色体上,则该雌性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AXOmm,将该抗菌雌性亲本与图中的雄性亲本(XY')交配,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AXOMsm、XOXOMsm、XAmm(致死)、XOmm(致死)、XAXOmm、XOXOmm、XAMsm、XOMsm,可见子代中的雌雄个体均可表现出抗性。
②WAP基因导入在该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则该雌性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XmAm,将该抗菌雌性亲本与图中的雄性亲本(XY')交配,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XMsm、Xmm(致死)、XXMsmA、XmmA(致死)、XXmm、XXmmA、XMsm、XMsmA,可见子代中的雌雄个体均可表现出抗性。即不能根据上述杂交判断WAP基因转入的位置。
14. RrBb RRbb rrBB 可育 24条 结实 可育 24条 结实 自然加倍 基因型纯合 基因型杂合 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详解】(1)因为要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需要RB配子,所以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RrBb的植株,因为它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配子:RB、Rb、rB、rb。
(2)为获得RrBb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RRbb与rrBB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可育,可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4)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正常,可育,可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自然加倍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基因型纯合,花药壁植株基因型杂合。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自交,即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15.B
【详解】A、1、2两条染色体相应位置上的基因种类不同,该两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A错误;
B、由图可知,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发生了交换,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基因断裂并发生交换导致产生了新的基因,如βD、Dβ,B正确;
C、图中的变异只会引起基因种类和排序的变化,基因数目未变,C错误;
D、观察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的最佳时期为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D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种的增添,染色体变异一般是有害变异,A错误;
B、染色体结构变异指的是以染色体片段为单位发生的重复、颠倒、缺失和易位而引起的,因而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获得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子,比如单倍体基因型如果是AaBb,那么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aaBBbb,不是纯合子,C错误;
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是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不是有3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B。
17.D
【详解】A、甲(Bb)与白卵雄蚕(bb)杂交,这属于测交,可鉴定甲的基因型,A正确;
B、X射线处理甲后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由常染色体易位到了W染色体,B正确;
C、乙(b0ZWB)与bbZZ杂交,可制备丙(bbZWB),C正确;
D、丙(bbZWB)与白卵雄蚕bbZZ杂交,后代中黑卵(bbZWB)发育成雌蚕,D错误。
故选D。
18.D
【详解】A、由题干信息“I基因导致雄性果蝇胚胎致死”,因此不可能产生XCIB的雄配子,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IBXCIB的雌性个体,A错误;
B、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CIB品系果蝇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发生的变异,可以在光学下显微镜观察到,B错误;
C、若雄性果蝇发生了隐性突变,由示意图可知P:X+XCIB×X?Y→F1:雌性XCIBX?、X?X+、雄性X+Y、XCIBY(死亡),雌果蝇提供的XCIB配子与Y染色体结合,由于含有I基因,会导致雄果蝇胚胎致死,因此存在的棒眼个体一定为雌性,其所占比例为1/3,此时不能说明亲本雄果蝇发生了隐性突变,C错误;
D、若雄性果蝇发生了隐性突变,则F1:雌性XCIBX?、X?X+、雄性X+Y、XCIBY(死亡),F1中雌性棒眼(XCIBX?)与雄性(X+Y)杂交时若F2中无雄性,说明亲本雄果蝇X染色体上出现隐性致死突变,D正确。 故选D。
19.(1)缺失 (2) 红花:白花=2:1 减数第一次分裂 红花:白花=8:3
【详解】(1)据图甲可知,植株甲的异常染色体比正常染色体短,因此植株甲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引起的。
(2)若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当Dd自交时可以产生子代DD:Dd:dd=1:2:1。由题意知花色的基因D(红花)和d(白花)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植物存活至少要有一条正常的6号染色体,当植株基因型是DD是,细胞中都是异常的染色体,个体无法存活,故子代Dd:dd=2:1,即红花:白花=2:1。
①当植株甲(Dd)为父本与正常白花植株(dd)为母本杂交时出现了乙植株(Ddd),则可能是甲植株减数第一分裂异常,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了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了Dd的精子。
②甲乙杂交,甲可以产生的配子及比例D:d=1:1,乙产生的配子及比例d:Dd:D:dd=2:2:1:1,同时考虑DD纯合致死,则子代基因型Dd:DDd:Ddd:dd:ddd=3:2:3:2:1,所以子代红花:白花=8:3。
20.(1)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基因突变
(3)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4) 含A基因的雄配子无活性(或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无活性) 选择正常的残翅雌果蝇与图乙所示的雄果蝇进行杂交 若杂交后代无论雌雄均为残翅,则猜想正确,即含有A的雄配子无活性;若后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比例为1∶1,则猜想错误。
【详解】(1)正常雄性果蝇细胞中含两条Y染色体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前者的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而后者的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因为这两个时期的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因而共用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发生了分离,因而细胞中可含有两条Y染色体。
(2)若果蝇无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控制有眼的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由于缺失的DNA片段发生在基因结构内部,因而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3)若果蝇Y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转移到Ⅱ号染色体上,即该变化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则该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4)在某果蝇种群中发现一些果蝇(雌雄都有),其染色体、相关基因型及基因位置均如图乙所示(A基因位于缺失片段的染色体上)。让这些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总为1∶1,该比例相当于测交比例,因而可推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含A基因的雄配子无活性(或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无活性)。为了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则需要选择雄性的乙果蝇与正常的残翅雌果蝇进行杂交,因此实验思路为,
①选择正常的残翅雌果蝇与图乙所示的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即可得出相应的结论;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②若杂交后代无论雌雄均为残翅,则猜想正确,即含有A的雄配子无活性;
若后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比例为1∶1,则猜想错误。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52染色体变异原卷版doc、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52染色体变异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动物,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下列不涉及染色体变异的是,油菜物种甲,一粒小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