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品ppt课件
展开六个专题单独呈现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纵向演进过程,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与自然之协调姿态——后现代化时期:从科技生产到可持续性发展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思考:农业出现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特征?
用火烧烤木骨石采集渔猎
1.人类从食物采集过渡到食物生产的标志与时间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qia)、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号》
2.原始农业出现(农业革命)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
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多样性
在3000或4000年这段短短的时间内人类的生活比以前整整25万年的变化还大。在农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觅下一顿的食物,除非他们在狩猎成功后能饱餐一顿。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贮藏在粮仓和牲圈了,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人类的能量一旦解放出来并且投入到许多新的工作中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门的非农业的工艺的发展。因而,像诸如基本机械原理的发现,纺织、犁耕、轮作制陶以及冶金术的许多发明的迅速出现,就绝非偶然。 ——罗伯特·J·布雷伍德《农业革命》,陈星灿译《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
①农业革命:从采集到生产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摆脱了愚昧走向了文明,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农业革命”。 ——罗伯特·布雷伍德《农业革命》
②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生活方式:迁徙到定居; 生产方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精神生活:音乐、文学、宗教兴起
天文历法,数学,其他相关学科
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生产条件的改善与人口的增长
2.生产生活的方式和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6.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动 主动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大麦、小麦,山羊、绵羊、牛等
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猪、狗等家畜
大麦、小麦;葡萄、橄榄;
玉米、甘薯、马铃薯;骆马;
商周时期: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战国以后:封建土地所有制
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古罗马由土地国有变私有
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和家庭份地三类
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
奴隶集体耕作(井田制)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手工业辅助;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水利工程;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谷蔬轮作;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小农逐渐破产。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以谷物生产为主;橄榄、葡萄;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①大河沿岸,农业灌溉便利。②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③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适合农业发展。
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兴起的共同条件
(1)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土地归属: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3)社会生活:《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4)耕作条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1)种植作物:大麦和小麦(2)饲养家畜:山羊、绵羊、牛等(3)土地所有: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4)农耕条件: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其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历史纵横】 变水害为水利的古埃及人为控制尼罗河河水泛滥,古埃及人修堤筑坝、挖沟开渠。他们利用河谷的自然坡度修建一系列渠道,引水灌溉。这套体系既可控制洪水,又可灌溉耕地,保障农业生产。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古埃及长诗
(1)食物生产(农业区划):形成了南稻北粟两大农业区
(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4)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芍陂,(西汉)龙首渠
(5)农业技术体系:至隋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2)社会生活: ①商和西周: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耕女织”为经营模式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③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小农经济: 也称为个体农民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方式,满足自身消费的小规模农业经济。
①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性、稳定性)③水平低,技术难以改进(落后性)④负担沉重,抗灾能力差(脆弱性)⑤形成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保守性)
精耕细作: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更多的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劳动力来源: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古代希腊,由于城邦制度的发展,对本族同胞奴役制度的废止,奴役外族的奴隶制广泛发展起来……正是奴隶的劳动,使一部分希腊人能够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心从事精神产品的创造。
(1)食物生产: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 在地力较差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土地归属: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1)食物生产: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2)社会生活: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
6.古代美洲——玛雅文明
(1)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 马铃薯。 (2)社会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块份地并终身使用。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认识:中外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是同步和统一的,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和社会活动各具特色。
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期生产关系的变化:
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
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古代文明起源具有多个中心, 体现出文明的多样性
由食物采集演进到食物生产,人类第一次学会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面貌。
商业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期
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背景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纲要知识回忆,农耕畜牧产生表现,一万年前,农业出现的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产生,实战演练,古代中国,生产工具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文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原始农业出现,猪纹黑陶钵,炭化的稻谷,古埃及太阳历,《夏小正》,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古代巴比伦,新月沃地农耕示意图,古埃及人在田间耕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教学结构,农业起源三大地区,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变化的逻辑链,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