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诚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
1. 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下图是太原晋祠公园的一副联,请用楷体将下联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社稷一戎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楷书书写要求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布局结构匀称。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确定下联为“社稷一戎衣”,注意“社稷”的正确书写。
2. 请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崔颗在黄鹤楼上眺望到对岸“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黄鹤楼》)的秀丽;王维前往塞外,领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的雄浑;欧阳修泛舟西湖,沉醉于“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的惬意;李白出蜀入楚,惊叹于“ 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的磅礴。
(2)有一种生命叫经典,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孟子居安思危,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卓见;李清照向往美好生活,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的呼喊。
【答案】 ①.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②. 大漠孤烟直 ③. 长河落日圆 ④. 隐隐笙歌处处随 ⑤. 山随平野尽 ⑥. 入则无法家拂士 ⑦.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⑧. 九万里风鹏正举 ⑨. 风休住 ⑩. 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萋、洲、长、笙、入、拂、鹏、蓬”等字词的书写。
二、读·思(28分)
(一)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初二年级在“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阅尽万卷尊北魏,平生只为拜云冈”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读新闻,增自信】
中新网大同12月20日电 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山西省文物局主办,云冈研究院承办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石窟寺书画艺术展”12月20日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
中国石窟寺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代表中华文明的卓越成就。在中国石窟寺的传承发展中,云冈石窟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石腐艺术史上第一次塑像高生时期产生的经典巨作、也是世界石展艺术第二个繁荣期的杰出例证。本次展览名家荟萃、佳作云集,展出中国各地文化文物工作者创作的书法、国画、油画、雕塑等百余件作品,展现了文化文物工作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以艺术力量、多元方式深入挖掘与阐释石窟寺的多元价值和丰富内涵,让文物活起来,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和欣赏到中国石窟寺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本次展览的初衷。
(节选自中新网)
3. 请从下列表述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中国石窟寺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一句的主干是:石窟寺是瑰宝。
B.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句子的主语。
C.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强调了云冈石窟在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D. 本则新闻的导语可以概括为:中国石窟寺书画艺术展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
【活动二:游云冈,发倡议】
4. 天下大同,世界云冈,保护遗产,人人有责。同学们参观云冈石窟时,在景区里发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开闪光灯拍照,用手触摸石刻,洞窟中大声喧哗,随手丢弃杂物……针对这些现象,请你结合报道材料,拟写一份倡议书,以班级的名义向全年级发出“文明参观”的倡议。(不少于150字)
【答案】3. B 4. 示例:
倡议书
初二年级全体同学:
云冈石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传承和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和欣赏到云冈石窟的独特魅力,我们发出“文明参观”的倡议:
1、请爱护文物,不要用手触摸石刻,拍照时关闭闪光灯;
2、请文明参观,在洞窟内遵守秩序,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3、保持场地卫生整洁,不乱丢弃杂物。
云冈石窟不仅仅是一处美丽景观,更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我们共同为守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而努力!
初二XX 班
X 年X 月X 日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在中国石窟寺的传承发展中”是句子的状语,“云冈石窟”是句子主语;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倡议书的拟写。
写倡议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标题,简明扼要地表明倡议的主题,如“文明参观倡议书”;
称呼,根据倡议对象,选择合适的称呼,如“同学们”等;开头,简要介绍倡议的背景和目的,引出主题;
主体内容,具体说明倡议的内容和要求,可分点阐述。如在本题中,可以列出“遵守规定”“禁止开闪光灯”“保持安静”“爱护环境”等要点;
结尾:强调倡议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大家积极响应;
落款:写明倡议者的名称(如班级、组织等)和倡议日期;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有号召力,同时结合具体情境和报道材料,使倡议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示例:
“文明参观”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需要我们共同保护。在参观云冈石窟时,我们发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不仅损害了文物,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向全年级同学发出“文明参观”的倡议:
1.遵守规定,不触摸、不损坏石刻;
2禁止开闪光灯拍照,以免对文物造成伤害;
3.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尊重其他游客;
4.爱护环境,不乱丢杂物,维护景区整洁。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文明参观,共同保护云冈石窟这一人类文化遗产。
初二XX班
X年X月X日
(二)
班级开展“整本书阅读分享”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5. 这段文字出自 _____(国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选文中的“它”是____。
6. 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里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请你阅读选文,说说文中“它”的秘密是什么?为什么说法布尔是“语言大师”(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5. ①. 法国 ②. 圣甲虫
6. 秘密:将食物制成球状,滚动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再慢慢地食用。语言大师:①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幽默。②运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结合“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可知是圣甲虫在储存食物。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可知,圣甲虫的秘密是:将食物制成球状,滚动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再慢慢地食用。
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语言大师,原因有:描绘生动,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幽默。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圣甲虫如何小心翼翼地滚动粪球,“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使读者仿佛能亲身参与其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例如“艰难万分地”“这一次走得挺好”,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三)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学习优秀诗文,培养理想担当”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战?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塞上燕脂凝夜紫 (2)往之女家
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惶诚恐
B. 半卷红旗临易水 临危不惧
C. 父命之 命途多舛
D. 以顺为正者 义正辞严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 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是《雁门太守行》的显著特征,请你根据诗句发挥想象,描述诗歌开篇两句所呈现的画面。
11.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学习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品格与志趣、理想与担当。请结合以上所选诗或文,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优秀品格?
【答案】7. (1) yān (2) rǔ 8. A
9. ①这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
②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10. 示例一:城头黑云翻滚,似乎要将城郭吞没。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城上整装待发的将士,铠甲金光闪闪,器宇轩昂。
示例二: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滚滚,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11. 示例一:从《雁门太守行》中,我学到了责任担当和对国家的忠诚。面临敌军摧城的威势,将士们威武凛然;“角声满天”的惨烈厮杀中,将士们视死如归。这种不惧生死,赤诚报国的优秀品质是我学习的榜样。
示例二:从《富贵不能淫》中,我学到了 “大丈夫” 怀仁义,守礼节,行大义的优秀品质。真正的“大丈夫”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要“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无论得志与否,都能坚守正义,宠辱不惊;要能坚定信念,不为“富贵”“贫贱”“威武”等外因改变自己的志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①句意: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燕脂:胭脂,色深红。故“燕”应读作:yān。
②句意: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女:同“汝”,你。故应读作:rǔ。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诚:都是副词,的确,确实;
B.临:动词,到/动词,面对;
C.命:动词,教导、训诲/名词,命运;
D.正:名词,准则,标准/形容词,正确;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是:这。 焉:怎么,哪里。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②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谓……:表判断。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绘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诗中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即可。句意是:敌军如黑云压城,城墙像要塌陷;盔甲映着日光,像金鳞一般闪亮。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敌我双方对峙的景象来作答即可。
示例:敌军如黑云翻滚,犹如山崩地裂,城似乎要被压垮;而我军英勇无畏,铠甲在阳光下金光闪烁,宛如一条条金鳞翻腾。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
从《雁门太守行》中我学到了英勇无畏、精忠报国的优秀品格。《孟子》中的大丈夫标准则是: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来的压力都不能使之改变意志。答案可以灵活。
如:我从《富贵不能 淫》这篇文章中,学到了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和压力,都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
点睛】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称得上(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三、读·写(6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空,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节选自《苏州园林》)
12. 说明文的语言讲求准确、严密。文中作者常常用两个近义词语互相比较,以增强说明的准确性。请你阅读选文,说说作者以“艺术”与“技术”相比,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假山的堆叠上重视 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13. 合理使用说明方法,可以使介绍的内容更加清晰明白。请阅读选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写作提示:①指出说明方法;②分析说明效果。
14. 学习完《苏州园林》后,班级通过畅游星App“云”游苏州园林。下面是畅游星App的登录流程图,请你用一段文字完整、连贯地向班级同学介绍此App的登录流程。(不超过80字)
【答案】12. ①. 画意画境 ②. 自然之趣
13. 答案示例: 此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池沼中“鱼戏莲叶间”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像画一样,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的特点。
14. 答案示例:同学们,畅游星App仅限本班同学登录。如果是首次登录,先点击“注册”并填写用户信息,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如果不是首次登录,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结合“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空,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可知,“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其成果给人审美愉悦感,无法复制,“技术”则意味着固定的手法,可以大量的复制,其成果具有实际效用的。结合“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空,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可知,假山的堆叠既需要“技术”的实际效用,而作为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的园林景象,则更须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作者以“艺术”与“技术”相比,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假山的堆叠上重视画面意境与自然之趣的特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结合画线句“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分析,句子列举了池沼中“鱼戏莲叶间”的例子,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说明苏州园林像画一样,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的特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结合畅游星App的登录流程图可知,畅游星App只为本班学生提供服务,如果是首次登陆,要先点击“注册”并填写用户信息,再输入用户名、密码即登陆成功;如果不是首次登陆,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登陆。据此概括介绍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故乡的鸟呵
汪曾祺
①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部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②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地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的空隙脱走。
③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儿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去。
④我为一只鸟哭过一次。那是一只麻雀或是一只癞花。也不知从什么人处得来的,欢子得了不得,把父亲不用的细篾笼子挑出一个最好的来给它住,配一个最好的雀碗,在插架。放了一个苹荠,安了两根风藤跳棍,整整忙了一半天。第二天起得格外早,把它挂在紫藤多下。正是花开的时候,我想那是全因最好的地方了。一切弄得妥妥当当后,独自还欣赏了好天,我上学去了。一放学,急急回来,带着书便去看我的鸟。笼子掉在地下,碎了,雀碗里还才半碗水,“我的鸟,我的鸟呐!”父亲正在给碧桃花接枝,听见我的声音,忙走过来,把笼子拿来看看,说“你挂得太低了,鸟在大伯的玻瑶猫肚子里了。”“哇”的一声,我哭了。父亲推着的头回去,一面说:“不害羞,这么大人了。”
⑤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的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有需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父亲一醒来,一股香气透进帐子,知道桂花开了,他常是坐起来,抽支烟,看着花,很深远地想着什么。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腊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我的第一个继母)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侍我的女佣人小莲子,常拿着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着我的花。
⑥荷叶上哗啦哗啦响了,大雨便来了。一个青色的闪照在槐树上,我赶紧跑到柴草房!去。那是距我所在处最近的房屋。我爬上堆近屋顶的芦柴上,听水从高处流下来,响极了,……忽然一转身,墙角两个碧绿的东西在发光!哦,那是我常看见的老猫。
⑦那探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它的一切好处,知道哪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云人树叶间过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乌的藤爬上石笋了,石笋那么黑。金雀花天儿好热闹,多少蜜蜂!波——金鱼吐出一个泡,破了。大伯母掐了枝珠兰戴上,回去了。大母的女儿,堂姐姐看金鱼,看见了自己。石榴花开,玉兰花开,祖母来了,“莫掐了,回去看看瓶里是什么?”“我下来了,下来扶您。”
⑧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子因里去。一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一个火星。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他让我抽一支烟(我刚会抽烟),我搬了一张藤椅坐下,我们一直没有说话。那一次,我感觉我跟父亲靠得近极了。
⑨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似乎该再写一段作为收尾,但又似无须了。便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
(节选自《汪曾棋散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
汪曾祺散文真正的魅力在于“不装”,在于真实,在于有趣。在读者眼中,汪曾祺是个“可爱的妙人”。沈从文先生称其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又有文才,最可爱的还是态度,宠辱不惊。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空洞的宏大叙事:以平淡、含蓄、有节制的叙述,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名士散文的魅力。
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让读者从中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在嘴杂而迷茫的时代,给人一份特别的安静与平和。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1月9日,略有改动)
散文单元的学习结束后,班级开展了“走近散文园地,解读同类文本”学习活动。请你品读汪曾祺的散文《故乡的鸟呵》,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用鸟引出,写到了故乡的景、物、人,其中蕴含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B. 文章开篇写鸟鸣,从听觉角度入手,营造了美好的意境,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C.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说明“我”十分调皮,想趁鸟儿吃食时吓他们,看他们慌乱而逃的样子。
D.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通过父亲动作、语言描写,反衬出“我”对鸟儿的喜爱和珍视。
(2)在作品诵读会上,你打算配乐朗诵这篇文章,你将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音乐?为什么?
A.热烈奔放 B.慷慨激昂 C.平和舒缓 D.哀婉低沉
(3)链接材料中写到“汪曾棋散文真正的魅力在于‘不装’,在于真实,在于有趣”。请你品读文章第②段,概括其内容,并结合文中加点词语,说说你对“真实”“有趣”的理解。
(4)品读本文与《昆明的雨》的结尾,结合文中画线句,说说两文结尾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下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节选自《昆明的雨》)
【答案】(1)C (2)答案示例:选C。因为本文作者用平淡、含蓄、质朴的语言,将生活中的一些琐细的往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读来会带给人一份安静与平和。
(3)答案示例:文章第②段描写了鸟儿进入花厅被人驱赶的情景。“冒冒失失”“横冲直撞”等修饰词语,生动地写出了鸟儿的误入,以及被人驱赶时的慌不择路;“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等一连串声音与动作描写,又突出了众人慌乱逐鸟的情景。语言朴实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一幅众人逐鸟图,既真实又有趣。
(4)答案示例:本文结尾句,“便这样吧,日后再说”,言犹未尽,余味无穷,蕴含了对故乡景、物、人深深的怀念之情;“逝者如斯”借用《论语》中的句子,含蓄地表达了往昔不再,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与惆怅。《昆明的雨》结尾句,“我想念昆明的雨”,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对昆明的思念,感情真挚而浓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C. “说明‘我’十分调皮,想趁鸟儿吃食时吓他们,看他们慌乱而逃的样子”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③段“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儿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去”可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说明“我”十分喜爱鸟儿,想看见鸟儿。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结合第①段“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第④段“我为一只鸟哭过一次”,第⑤段“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第⑦段“那探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它的一切好处”,第⑧段“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子因里去。一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一个火星。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可知,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鸟引出,娓娓道来关于故乡的景、物、人,如话家常,文字平淡质朴,使读者从中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读来会带给人一份安静与平和的感觉,故如果配乐朗诵这篇文章,应选择平和舒缓风格的音乐。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与赏析语句。
结合第②段“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地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的空隙脱走”可知,这里描写了鸟儿飞进花厅被人驱赶的情景。
加点词语“冒冒失失”是轻率,鲁莽的意思,“横冲直撞”是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的意思,这两个词语都是修饰鸟儿的动作与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误入花厅,以及被大家驱赶时的慌不择路的场景;“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等是真实再现了人们驱赶鸟儿时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作描写突出了人们追逐鸟儿时的慌乱,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实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一幅众人逐鸟图,既真实又有趣。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抒情方式。
结合第⑨段“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似乎该再写一段作为收尾,但又似无须了。便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可知,本文结尾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月光下宁静轻幽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故园之思;结尾言犹未尽,余味无穷,“逝者如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景、物、人的浓浓思恋,以及对于往事不再来的淡淡的惆怅;
结合《昆明的雨》的结尾可知,“我想念昆明的雨”直抒胸臆,借想念昆明的雨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浓郁:借助诗歌“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诗意地再现了“那天的情味”,渲染了雨天的昆明带给人静谧又惬意的美好感受。
1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朱自清从背影中读懂了父爱的深沉,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读懂了科学的艰难与魅力,陶渊明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读懂了人生的“真意”,汪曾祺在昆明的雨季中读懂了生活的情趣与美好……
请以“读懂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例文:
读懂
当知了读懂了大树,当小草读懂了土地,当海鸥读懂了大海,我,也读懂了你。
阳光下,你鬓间的银色发丝刺痛了我的眼。我只知道我会长大,却忘了你会变老。你,操劳了一辈子,垂老之年,还得照顾我的生活起居,而我,理所当然地接受你对我的好,从来没有关心过你的一切,掂量过这份恩情有多重。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路过附近邻居家,只见屋外挂满白布,屋子里是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知道又有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心颤抖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奶奶,奶奶……”我焦急地呼唤。厨房里的奶奶高声应答着,端着一盘红烧肉走出来,满布皱纹的脸上是笑容,她唤着我吃饭。邻居家的事还在脑海里盘旋,我来到厨房,直僵僵地坐下。
奶奶一如既往,忙前忙后,风风火火,一碗热汤端到我面前,我没留神,手一打滑,一碗热汤便浇在我的裤子上,陶瓷碗被摔成了几大块,奶奶被我吓了一大跳,手忙脚乱,俯下身子收拾残局。我缓过神来,看到她满头的白发就在我的眼前晃动,那发丝,自得发光发亮,像一把锋利的刀,刺向我……我“阅读”着奶奶的白发,心里一阵酸楚。
“还不赶紧换裤子,”奶奶收拾完,边卷起我的裤腿,“哎呀,这都烫红了,得多疼呀,这傻孩子……”我都中学生了,在奶奶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赶紧冲上楼换裤子。
等我下楼的时候,正好看到奶奶在厨房里,弓着身躯,蹒跚着为我盛饭。“吃饭哇!"奶奶唤着我。我快步走过去坐下,大口大口地扒着饭,就着奶奶刚做好的红烧肉。奶奶坐在我旁边,咧着嘴在笑,照例为我夹菜。我第一次给她夹了菜,我看到她的皱纹也盛满了笑意。我还看到她嘴里所剩不多的牙齿,摇摇欲坠,立在牙龈里……
这一顿饭,吃的格外的长,我一边吃饭,一边努力想要读懂奶奶一个十五年如一日陪伴着我的亲人。我读懂了她,读懂了她给我的这份深情。
岁月,请你不要伤害她,我很自私,只想她一直留在我的身边,永不分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读懂”意思是以前不理解,有误会,通过一件事,让我终于弄明白了。“读”是指“阅读”,但不仅限于读书本,可以是读人、事、景等等;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事物,可以是一处景物,还可以是抽象的事物等等。“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也就是自己心理的一种转变过程,由原来的“不懂”到“懂”。
第二,立意。通过写作,从生活和自然万物中明白某些道理,领会某些感情的珍贵。比如读懂幸福的含义,读懂父母的不易,读懂生命的珍贵等。从而表达对亲情、友情的个赞美,对高尚品格的歌颂以及自己的感悟等。
第三,选材。这篇作文体可选择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选材,要选取自己确实深有感触的事件,才能写出真挚的感情。特别是要深入思考我到底“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材料写来才有意义。可选取生活中具体的人、物或抽象的美好品质。具体的“人”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亲人、老师、同学、朋友或陌生人等)、当代的人(各条战线上的风云人物)、现代的人(鲁迅、孙中山、老舍等)、古代的人(孔子、曹操、苏轼、范仲淹、欧阳修、文天祥等)、外国的人(贝多芬、居里夫人、莫泊桑等)。具体的“物”可以指一间老屋、一条运河、一座大山、一句名言、一首小诗、一本名著。抽象的东西指各种美好的品质(气节、节约、勤奋、诚信等),可以是某种处世态度(宽容、责任等),以及酸甜苦辣的生活等。例如:读父爱,读懂了威严背后的关怀;读同学,读懂了团结友爱和集体力量的重要;读故乡,读懂了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读懂了中国梦的内涵。作文构思上,可以从回忆开始写,写清楚读的过程和结果,从而表明“读懂”了什么。例如:题目补充为“读懂父亲”,先写父亲因为我的浮躁、骄傲严厉批评我,甚至摔坏了我的玩具,我非常记恨。后来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我因为心浮气躁吃了大亏,我才懂得了父亲之前为什么对我严格要求,那一刻,我读懂了父亲,读懂他培养我踏踏实实做事的良苦用心。再如“读懂幸福”,文首可以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为全文奠定感情的基调。文中写人记事,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表现父亲带给我的幸福,母亲带给我的幸福。父母之爱伴我走向远方等内容。文末以抒情的表达方式升华主旨,总结全文,并与题记相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读懂”的意思是领会明白,是某人的心理变化的历程,所以在创作时,应以心理描写为主,表现人物心理的变化,刻画人物形象。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