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幻灯片,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和关键字句的推敲中,感受作者复杂的感情;
2.在揣摩“母亲”和作者在困境中“好好活儿”的含义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推敲关键字句。
三、教学难点
品味描写语言,把握描写方法,体悟母子真情,获得人生启示。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教学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史铁生的颁奖词作为导入,这位给予众多人生命力量的作家也曾经陷入对生命绝望中,是谁带史铁生走出了绝望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的怀念》,来探寻原因,寻找生命的真谛。
(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达成目标。
(三)预习检测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作者生平的掌握了解情况。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瘫痪 (tān huàn) 憔悴(qiá cuì) 仿膳(shàn)
侍弄(shì) 诀别(jué) 整宿(xiǔ)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四)体会“我”的绝望
1.初读课文,找出作者瘫痪后变得暴怒无常的具体表现。屏显: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听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师生共读,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
2.学生齐读,重读砸、摔、捶,读出史铁生内心的怨气和怒火。
3.史铁生暴怒无常的原因是什么?他砸,摔,捶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得出史铁生暴怒无常的原因是对生活绝望,心情沉重、悲伤。
4.此时此刻,对生活悲观和绝望的史铁生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他会怎么想,又会说什么?
5.如果你是他的亲人或朋友,你想如何劝告他。
(五)理解母爱内涵
1.为让儿子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史铁生的母亲是怎样做的呢?找出课文中描写母亲言语、动作、表情的句子,体会母亲对史铁生的爱。
2.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我从母亲的()中,读出了有一种爱叫作”
示例:
我从母亲的动作中,读出了有一种爱叫做理解,当“我”暴怒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六)聚焦母爱细节
显屏:母亲的言语、动作、表情的句子。生再读这些句子,品味其中的的深沉的母爱。
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顾及“我”的心情,又怕我做傻事。
2.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心疼“我”的遭遇。
3.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抓住“我”生的希望,希望“我”好好儿活。
4.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怕“我”见叶落而伤感。
5.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多么希望儿子有一点开心的时候。
6. 喜出望外:心想,儿子终于能够去北海看看了。
7.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表现出内心的欢喜、欣慰之情。
8.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写母亲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9.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生怕儿子想到腿脚的瘫痪。
10.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母亲不能多说话了,看似“悄悄”,其实发病了。(师生共读,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
(七)感悟生命真谛
1.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面对母亲的离开,史铁生的心情是怎样的?悲痛的,悔恨的。
2.学生读显屏上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怀念母亲的段落,进一步体会在母亲去世后作者悲痛悔恨的心情。
3.文章最后史铁生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母亲没说完的话到底是什么?史铁生又懂得了什么?
4.又一个秋天,史铁生和妹妹去看了菊花,菊花是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的,此刻的史铁生还会把手边的东西扔向四周的墙壁,还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吗?他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史铁生?
5..如果你是史铁生,让你给母亲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你会怎么写?字数 100字左右。学生动笔,抒写感受。
6.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他写给母亲的文字,一起来读这些文字。
八、教学板书
《秋天的怀念》课后反思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自己重病缠身却隐瞒病情,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用深深的爱温暖儿子绝望的心,用深深的嘱托帮儿子重新鼓起生活的风帆。课文语言平静含蓄却饱含深情,作者通过细节细写,传达出对母亲的负杂情感。基于主题、情感和学生课上情况,我反思了教学过程,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
1.让学生在读中受感染。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饱含深情。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对史铁生以及和他的母亲的经历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时候就能有感情地阅读,读懂了史铁生的苦难。情感铺垫之后,我继续情感的感染,让学生在指导下慢慢地、带着深厚地情感读这篇课文。这时课堂上,学生听得很专注。在我营造的这样的课堂气氛之中,我和学生开始了交流,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读。
2.让学生在说中谈感受。让学生边读边找出描写“我”暴怒无常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对瘫痪后的史铁生的心境有基本的了解。设计“表达史铁生心境”、“劝告史铁生”两个自主性活动,让学生深入感知史铁生心境的同时初步感知母亲情感。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出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找出母亲描写母亲语言、动作、表情的句子,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句子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能够对母亲的深情有自己的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感知母亲对待儿子的细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母爱的内涵。
3.让学生在思中受熏陶。让学生思考母亲去世后作者的心情,学生得出母亲去世后史铁生的悲痛愧疚的情感,带着这样的心情去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我让学生先读,理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史铁生懂得了母亲说的什么话?”这两个问题,学生得出“好好儿活”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菊花烂漫的情景,当然,教学中某些地方还存有不足,如对母爱的感受,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却不能概括时,教师的引导还不够,没有善于捕捉学生的语言来追问,在今后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随机应变,循循善诱,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迁移拓展,对话心灵,回读课文,延读小结,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