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99669/0-17105084151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99669/0-17105084151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99669/0-17105084151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共17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1.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溶液显酸性B.Y一定是水C.Z溶液显碱性D.Z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过滤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可用pH试纸验证CO2和H2O反应生成酸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B.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 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氢气用作燃料----氢气具有可燃性B.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C.氮气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C.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一般速率比较快,是因为水参加了反应D.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7.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例如,想除去白衬衫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前,可从家中选择最合适的物质除去锈迹,这种物质是 。A.汽油B.食盐(NaCl)水C.白醋D.红醋8.在氯化铜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 B.Mg、Cu C.Zn、Cu D.Cu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10.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B.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 水的电解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1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分类观: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属于碱D.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均不变12.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将稀盐酸滴入装有铁锈的烧杯中C. 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D. 将锌粉加入其硫酸铜溶液中二、填空与简答13.莆田石室岩的山泉水水质较佳,深受众多市民的信赖。(1)清澈透明的山泉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2)检验山泉水的酸碱度最适宜使用 (填字母)。A.石蕊溶液;B.酚酞溶液;C.pH试纸。(3)生活中可以用 (填一种试剂)来检验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4)山泉水泡出的茶水清香爽口,用滤网通过 (填一种操作名称)把茶叶和茶水分离。14.镓(Ga)及其化合物在半导体、催化剂、核反应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镓是一种淡蓝色金属,熔点较低,能浸润玻璃。加热时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镓并放出氢气,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单质镓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铝和锌之间。资料显示:镓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化合价为+3。部分镓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1)镓在空气中,其表面产生的氧化膜的成分可用化学用语表示为 ,加热时,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题目信息及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A.H2或CO能将镓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镓B.镓可用玻璃瓶密封贮存C.硫酸铝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镓除去D.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根据题目信息,设计三种制备氯化镓的方案(要求含镓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完成下表:15.初中化学教材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a.氧化性;b.还原性;c.可燃性;d.毒性;e.吸水性;f.酸碱性;g.腐蚀性;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g)填写下列空格(每空只填写一个代号):(1)氧气在燃烧反应中, 一般表现出 ;(2)固体烧碱通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 ;(3)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 ;(4)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 。16.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1)“”中数字“2”的含义是 ;(2)该矿泉水显 性(填“酸”、“碱”或“中”);(3)日常生活中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7.A~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不同类型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C、F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反应即可)(3)E的一种用途是 。(4)D所属的物质类别为 。工业上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制备硫酸,主要流程如下: (1)向沸腾炉中加入黄铁矿时需要将矿石粉碎,目的是 18 。(2)吸收塔中生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3)接触室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20 。21.歼-20、大飞机、钻井平台等国之重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1)我国生产的歼-20隐形战斗机发动机喷口、喷管的金属材料中加入了稀土金属铼(Re),可用KReO4来冶炼金属铼,请注明KReO4中铼元素的化合价 。(2)由烟台中集来福士建造的钻井平台“蓝鲸1号”已成为可燃冰的开采神器。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可燃冰储量巨大,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②可燃冰充分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③可燃冰的热值大于汽油的热值④甲烷无毒,因此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3)大飞机的燃料是航空煤油,是石油液化炼制的产品,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 不同分离得到的;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制造飞机、火箭的常用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它们具有的共同性能是 (填序号)。①密度小、强度高②密度大硬度大③强度低 、硬度小(4)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氧气可通过电解水产生。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 极产生。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已知氢氧化锂具有碱的通性,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其吸收CO2的反应原理 。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再利用Ca(OH)2与上述反应的产物之一作用,发生复分解反应,使 ,再生。(5)镁被称为国防元素,镁带久置于空气中,表面会发生锈蚀而变暗,生成碱式碳酸镁 [ Mg2 (OH)2CO3,即带结晶水的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是否与氧气有关,用如图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①O2和CO2;②CO2和水;③O2和水;④O2、CO2和水,需要选用 (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三、科学探究题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化学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1)农业上常用 (填该物质的一种俗称)改良酸性土壤,并且要定期对该物质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同学们抽取一定量的样品,在实验室中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样品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2)猜想一:Ca(OH)2;猜想二:CaCO3;猜想三: 。【查阅资料】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7g。【实验方案】(3)【反思评价】(4)步骤①所得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 。(5)步骤③产生气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用交流】(6)该样品存放时应 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样品时要检测其成分。2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四、计算题24.为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某同学向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为了测定该溶液的成分,取50g所得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此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被测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2)请计算50g溶液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的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请根据上述数据,画出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16%的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4)小彬认为只利用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求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请分析正确与否,原因是什么? 。物质氢氧化镓硫酸镓氯化镓硝酸镓溶解性难溶易溶易溶易溶方案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的反应规律① ② ③ 步骤操作现象结论①20℃时,取1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荡,过滤固体未完全溶解该样品只含有CaCO3②取①中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溶液变红该样品含有Ca(OH)2③取①中的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该样品含有CaCO3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滴加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20406080100120沉淀质量/g001.965.889.89.8参考答案:1.B【详解】A、X溶液pH<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Y显中性,不一定是水。例如:氯化钠溶液;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Z溶液pH>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Z溶液,显碱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深入试管内,应悬空滴加,故A错误;B、用漏斗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不可在烧杯中间,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误;D、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没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纸上,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引起的,与二氧化碳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酸的pH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