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8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8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8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87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89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9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94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00037/0-171051620196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多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9练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海南·17,3分,难度★★☆☆☆]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B.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D.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解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项错误;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菌,果醋发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30 ℃,醋酸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 ℃,C项错误。
2[2021山东·12,2分,难度★★☆☆☆]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B.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野生型酵母菌C.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D.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
【解析】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会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不会大量繁殖,A正确;在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B正确;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特定颜色,C正确;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因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少,D错误。
3[2021湖北·3,2分,难度★★☆☆☆]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解析】 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A项错误;在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从而使馒头变得松软,B项正确;在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将容器密封不利于酵母菌生长,C项错误;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质期,D项错误。
4[2021辽宁·8,2分,难度★★☆☆☆]利用菠萝蜜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发酵5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B.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控制通气的情况不同D.接入醋酸杆菌后,应适当升高发酵温度
【解析】 据题意可知,利用菠萝蜜制作果醋时,首先利用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产生乙醇,再利用醋酸杆菌将乙醇转化为醋酸,乙醇可抑制杂菌繁殖,A正确;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B错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时,应先通入空气使其进行大量繁殖,再密封使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醋酸杆菌是好养细菌,用其进行醋酸发酵时应一直通入空气,C正确;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30 ℃,而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D正确。
5[2020山东·12,2分,难度★★★☆☆]传统文化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C.“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解析】 由题意可知,“浸曲发”是将酒曲浸泡活化,在活化的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加快,A正确;“鱼眼汤”是指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气泡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B正确;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而“净淘米”是防止一些杂质影响酒的品质,C错误;由题意可知,“舒令极冷”是将蒸熟的米摊开冷透,其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使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D正确。
6[2022山东·20,3分,难度★★★★☆](多选)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麦经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后,最终过滤、调节、分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B.焙烤是为了利用高温杀死大麦种子胚并进行灭菌C.糖浆经蒸煮、冷却后需接种酵母菌进行发酵D.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若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诱导α-淀粉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进而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A正确;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但不能使淀粉酶失活,焙烤不能进行灭菌,B错误;糖浆经蒸煮(产生风味组分、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灭菌)、冷却后再接种酵母菌进行发酵,可防止高温杀死菌种,C正确;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属于转基因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D正确。
7[2021全国乙·37,15分,难度★★★★☆]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 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 。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 、 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 。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 (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 (填 “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 。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 (答出1点即可)。
【参考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2分)(1)蛋白质 碳源(2)蛋白酶(1分) 脂肪酶(1分) 氨基酸 异养好氧 (3)原核生物(1分) CO2和酒精 酒精(乳酸、食盐)【解题思路】 (1)大豆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淀粉属于多糖,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2)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由题干信息可知,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可推断出米曲霉属于异养好氧微生物。(3)乳酸菌为原核生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酵母菌和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乳酸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加入的食盐也可抑制杂菌生长。
8[2021广东·21,12分,难度★★★★☆]以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 ,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 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此外,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还有 等。(答出两种方法即可) (2)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盐浓度设为60 g/L,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 d以上。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 。 。(答出两点即可) (3)研究人员在工厂进行扩大培养,在适宜的营养物浓度、温度、pH条件下发酵,结果发现发酵液中菌株H细胞增殖和PHA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 可能是高密度培养的限制因素。 (4)菌株H还能通过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来生产PHA,说明其能分泌 。
【参考答案】 (每空2分)(1)唯一碳源 稀释涂布平板(或血细胞计数) 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2)盐浓度为60 g/L的条件下,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pH为10的条件下,其他杂菌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3)氧气的浓度(4)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40练细胞工程的原理及应用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41练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课件,共23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8练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课件,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