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34练种群及其动态课件
展开1[2021广东·6,2分,难度★★★☆☆]如图表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A.a B.bC.c D.d
【解析】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正确。
2[2022山东·12,2分,难度★★★☆☆]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 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
【解析】 题干信息显示“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为x,则有1 000/x=950/(x-1 000),计算得出x=2×104,A正确。
3[2023广东·6,2分,难度★★★☆☆]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解析】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这些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本题中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会导致次年该地区蝗虫的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C符合题意。
4[2021浙江1月·16,2分,难度★★★☆☆]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解析】 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有关,A错误。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也会增大,C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5[2020山东·11,2分,难度★★★☆☆]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解析】 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2.0×106个,在K/2(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A正确;混合培养时,在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接近K值,而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此时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是种内竞争,B错误;由图中曲线可知,乙藻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图中混合培养时,甲、乙两种藻起始数量相同,到10~12天时甲藻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而乙藻接近灭绝,可知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D正确。
6[2023新课标·4,6分,难度★★★☆☆]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解析】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这些方法往往需要直接观察或捕捉个体,在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动物,特别是猛禽和猛兽时,这些方法就不适用了,本题中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不需要直接观察或捕捉,就能调查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故A、C正确;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不需要直接观察或捕捉,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B正确;幼年个体也会在拍摄区域活动,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也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D错误。【考情速递】 注重新技术的运用种群密度的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该题以运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调查某些野生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情境,考查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野生动物保护等知识,该题在渗透生态学思想的同时,注重融入新科技,令人眼前一亮。
7[2021福建·10,2分,难度★★★☆☆]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2019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 000 m2,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5 000 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B.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C.生境破碎有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D.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解析】 据表可知,随生境碎片面积的增加,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增加,二者呈正相关,B正确;据表可知,生境碎片面积越小,景东翅子树种群的数量越少,表明生境破碎不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C错误。
8[2022河北·13,2分,难度★★★☆☆]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247 (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B.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C.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D.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
【解析】 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幼年个体占比较高,属于增长型种群,A错误;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数量增长较快,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B正确;褐家鼠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在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降低,食物网变简单,C错误;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后,从周限增长率来看,其种群增长能力强,由于不知道当地鼠类的增长情况,故不能判断褐家鼠的种群增长能力是否强于当地的鼠类,D错误。
9[2021河北·18,3分,难度★★★★☆](多选)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 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B.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解析】 麋鹿数量较少,可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正确;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种群数量最少时,种内斗争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并非最小,C项错误;放归野外的过程不属于就地保护,D项错误。
10[2022山东·19,3分,难度★★★★☆]引入补充量,结合图示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图象分析能力,倡导学以致用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 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 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36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36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件,共2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35练群落及其演替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35练群落及其演替课件,共16页。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及其动态教学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知识萃取,教材素材变式,教材实验攻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