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01083/0-17105489895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01083/0-17105489896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01083/0-17105489896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及分析,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liáng) 池畦(qí) 菡萏(hàn) 参差不齐(cān)
B. 枉然(wǎng) 倜傥(dǎng) 着落(zhuó) 截然不同(jié)
C. 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小心翼翼(yì)
D. 搓捻(niǎn) 感慨(kǎi) 踉跄(1iáng) 混为一谈(hǔ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A.酝酿(liáng)——niàng;参差不齐(cān)——cēn
B.倜傥(dǎng)——tǎng;
D.踉跄(1iáng)——liàng,混为一谈(hǔn)——hùn;
故选C。
2. 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艰难 决别 霎时 泼泼洒洒
B. 并蒂 匿笑 化妆 人声鼎沸
C. 盔甲 粗旷 云霄 油然而生
D. 徘徊 攥着 烂漫 花团紧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决别——诀;
C.粗旷——犷;
D.花团紧簇——锦;
故选B。
3.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雪了,孩子们走出家门,呼朋引伴,很快就玩起了打雪仗。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不像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六一”儿童节这天,我校表演舞蹈的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校园里,她们成了一道道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试卷网站,每日更新。家威杏 MXSJ663 全网性价比最高美丽的风景。
D. 李明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神情恍惚,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答案】D
【解析】
【详解】A.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句中与课堂实际不符,使用错误;
故选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了《秋天怀念》一文,我知道了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私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广安市交警队最近加大了对酒驾、醉驾的查处力度。
C. 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D.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这难道值得大家去好好学习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B.前后矛盾,删掉“不再”;
C.主语残缺,删掉“通过”或“使”;
D.前后矛盾(或表意不明),可在“值得”前面加上否定词“不”,改为双重否定表肯定;或者删去“难道”和“吗”,改成肯定句:
故选A。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C. 《金色花》是法国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有误。泰戈尔是印度诗人,而非“法国诗人”。
故选C。
6.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电冰箱是保存食物的必备家用电器。”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B. “进博会是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的大舞台。”中“世界”“舞台”分别是动词和名词。
C. “拥护”和“反对”是反义词;“开垦”和“开拓”是近义词。
D.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A.有误,这句话未使用修辞方法,而非“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B.有误,“世界”是名词,而非动词;
D.有误,“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都是“分歧”的内容,两句属于并列关系,且句子内部使用了逗号,“大路平顺”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
故选C。
7. 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树木丛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作品中,有一类句子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写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 百草丰茂 ③. 水何澹澹 ④. 海日生残夜 ⑤. 江春入旧年 ⑥. 枯藤老树昏鸦 ⑦. 小桥流水人家 ⑧. 古道西风瘦马 ⑨. 学而不思则罔 ⑩.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郎、茂、澹、生、藤、瘦、罔、殆”等字的正确书写。
名著阅读(6分)
8. 《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经过的是 ( )
A. 《五猖会》B. 《琐记》C. 《父亲的病》D. 《无常》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所以选B项。
9.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出自名著《_________》,又名《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寿镜吾 ②. 朝花夕拾 ③. 旧事重提 ④. 鲁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积累。
第一空:根据描述“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老年人的形象。再结合“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以进一步确定这是一个备受尊敬且学识渊博的老年人。在鲁迅的作品中,符合这一描述的便是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
第二空:从给出的描述中可以推断,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而《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文章。这段描述的风格和内容都与《朝花夕拾》的风格相符。
第三空:《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在创作这部散文集时的原名。后来出版时改用了《朝花夕拾》这个书名。因此,根据题目要求,这一空应填写《旧事重提》。
第四空:从题目描述来看,这部作品显然出自鲁迅之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朝花夕拾》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文化的独到见解。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7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易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展示自我风采。
10.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激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11.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活动二:
12. 李红刚到初中,陌生的环境让她有些胆怯,不愿意主动交友,你该如何劝说李红?
【答案】10. 示例:拥有真诚友情,生活丰富多彩,
11. 示例:举办“交友之道”演讲比赛;举办“交友之道”讲座。
12. 示例:李红,你好!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围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拟写即可。
示例:人生贵在朋友,朋友贵在真诚。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从常见语文活动类型中选取两个设计即可。
示例: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举办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劝说词。从鼓励李红大胆交友、主动交友角度劝说即可。
示例:李红,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但朋友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们要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在交流中,建立友谊,成为朋友。你可能惧怕陌生环境,不要怕现在是法治社会,没有人敢欺负你。只要你真诚待人,相信你会交到很多朋友。跟紧试试吧!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35分)
(一)(1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交友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①,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宜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②之,不可荏苒③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④自家处矣。
注释:①亵狎:轻佻玩忽。②矫革:矫正、革除。③荏苒:时间渐进,推移。④拔:挽救。
13. 解析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 (2)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__
(3)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__ (4)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处__________
14. 翻译句子。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
“来大张自限奇。地己举王港现
15. 请用“/”符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
16. 【甲】【乙】两文在交友方面都表达了哪些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3. ①. 愠:生气,恼怒 ②. 逝:往,离去 ③. 笃:坚定 ④. 处:处境
14. (1)孔子在河流边感叹道:“离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凡是那些淳朴宽厚、忠诚诚信、能批评指正我的过失的人,是有益的朋友。
15.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
16. ①要分辨我们所交的朋友是益友还是损友;②要亲近益友,远离损友;③要选取他人的优点进行学习。(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
(2)句意: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逝:往,离去;
(3)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
(4)句意:也没有办法可以补救自己的处境了。处:处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川:河流;逝:往,离去。逝者:消逝的时光;斯:代词,指河水;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2)大凡:凡是;敦厚忠信、攻:批评;过:过错、过失;……者:……的人;……也:判断句式。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凡是那些淳朴宽厚、忠诚诚信、能批评指正我的过失的人,是有益的朋友。这句话是对益友的分析。“大凡敦厚忠信”先指出益友的特征: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更进一步指出益友的特点:能大胆指出缺点,“益友也”得出结论,故此断开。可据此断句为: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知,选择他人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人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由【乙】“交友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可知,交朋友尤其应谨慎选择,要分辨益友还是损友。
由【乙】“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可知,朱熹提醒我们一定要近益友,远离损友,否则,“虽有贤师长”,也没有办法可以补救自己了。
点睛】译文:
【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交朋友尤其应谨慎选择,虽然都是同学,也不可以没有亲近或疏远的分别。这都应该请示老师,听老师的指导。大抵为人敦厚忠诚信实,能改正自己缺失的,就是有益的朋友。而那些善于逢迎,轻浮、骄慢、随便,引诱人做坏事的,就是有害的朋友。按照这些原则去推求,自然可把握五、七分,再去请示老师,加以辨别,就绝没有错了。只怕志趣低下平庸,不能克制自己去遵循善道,那么有益的朋友不知不觉中会日渐疏远,有害的朋友不知不觉中会日渐亲近,这都必须痛下决心检讨改正,千万不可蹉跎光阴,浸染恶习,日渐趋向小人的境地,到那种地步之时,即使有贤良的师长,也没有办法可以补救自己的处境了。
(二)(12分)
阅读《父亲的眼泪像花》,回答后面小题。
父亲的眼泪像花
张河稳
①父亲两岁丧父,后随母改嫁他处,十几岁回乡白手起家,经历了生活的许多磨难。用老家话说,就是“稀泥也被和成石块”了。沉默的父亲就像一块石头,对生活从不示弱,更别谈流眼泪了。
②但我见过父亲唯一的一次眼泪,那是在我中考落榜的时候,使我今生难忘,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③记得那天的天亮始于父亲的一声长叹,他抬起久久埋着的头,对我说,去问问市级三好生能不能加分。我觉得徒劳,昨天中考分数线出来,我便知道和县一中无缘了。但我们还是出门了。公交车在笔直的县道急走急停,向后离去的两排行道树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父亲面无表情望着前方,一路无话,只偶尔喉结一动轻轻吐一声叹息。待车上乘客多起来,父亲怕遇见相熟的人,便闭上眼睛装睡,脸侧向我,轻轻地对我说:“到县城时叫醒我。”我沉默,父亲总是那么要强,他肯定是不愿别人看见他不如意的一面。
④县教育局挨着县一中。从县一中大门经过,父亲明显放慢脚步,甚至停留了几秒,张望着校园里面,才又快步往前。父亲是个农民,他固执地认为,只有上了县一中,才有考上大学的希望。他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市级三好生可加分,我的分数离县一中分数线仅差一分,所以他想去确认此信息,这样也许能为我争取到上县一中的机会。
⑤我们走进县教育局大院,望着四周一排排办公室时,父亲忽然意识到这里已不是他熟悉的大槐树村。他扭头看一眼沮丧的我,轻咳一声,快步迈向第一间办公室。那天县教育局的人特别热情。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每走进一间办公室,他都低下头,弯着腰走近工作人员,迎着他们热情的脸,以虔诚的木讷的笑容,用极其客气、近乎哀求的语气向他们咨询,我也刻骨铭心地记得,当被清楚告知招录政策时,父亲眉头紧锁,一脸失落。
⑥太阳正烈时,我们站在县教育局门口,父亲的影子很短,却想要遮住我的身体。他右手摸索着口袋,又拿出来,一会儿又伸进去,这才掏出来一支烟,点上,大吐一口气,他对我说:“只有上县二中了,”然后大步自顾自地向前走去。
⑦我小跑跟着,气喘吁吁地说:“爸,上高中后我一定努力,一定考上大学。”
⑧父亲没说话。我又说:“爸,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⑨父亲停住,扔了烟蒂,回头看我。
⑩我惊呆了,此时的父亲泪流满面。他用苍老的手掌一抹,竟满脸泪花,父亲说:“我信。”
⑪都说眼泪是水做的,但自从看见父亲的眼泪,我觉得父亲的眼泪是花,它那一次的放,足以永远激励我努力去学习,努力向上。
17.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8. 选文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19.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0. 选文第⑩段中写道“此时的父亲泪流满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泪流满面的原因有哪些。
21. 说说作者以“父亲的眼泪像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17. 本文记叙了“我”中考落榜,父亲为了让“我”上县一中,到教育局为“我”争取市三好学生加分,最终没有成功,“我”安慰父亲,看见父亲流泪的故事。表达了父亲对“我”的殷切期盼和浓浓的父爱,也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8. 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内容上:点明父亲唯一的一次流泪让“我”终生难忘,暗示父亲的这次流泪对“我”的影响之大。
19.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低下头”“弯着腰”等动作描写,“虔诚的木讷的笑容”“极其客气、近乎哀求的语气”等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为了给“我”争取机会时卑微的姿态,表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20. ①父亲对没能为“我”争取到机会的不甘和愧疚;②父亲对“我”懂事、有上进心的欣慰和感动。
2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看到的父亲唯一一次流下的眼泪比作“花”,生动形象。表达了父亲这次流泪对“我”的深刻影响,抒发了“我”对父亲深切的感激之情。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②段“但我见过父亲唯一的一次眼泪,那是在我中考落榜的时候,使我今生难忘,也改变了我的一生”、③段“记得那天的天亮始于父亲的一声长叹,他抬起久久埋着的头,对我说,去问问市级三好生能不能加分。我觉得徒劳,昨天中考分数线出来,我便知道和县一中无缘了。但我们还是出门了”、⑤段“我也刻骨铭心地记得,当被清楚告知招录政策时,父亲眉头紧锁,一脸失落”等内容概括可知,我中考差一分与县一中失之交臂,父亲为了让“我”上县一中,到教育局为“我”争取市三好学生加分,最终没能成功。“我”安慰父亲一定努力学习,看见父亲落泪的故事。表现出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内容上,“但我见过父亲唯一的一次眼泪,那是在我中考落榜的时候,使我今生难忘,也改变了我的一生”既交代父亲很少流泪,表现出父亲的坚强,同时点明唯一见到父亲流泪情形令自己印象极为深刻,对作者影响极大。结构上,承接上文“沉默的父亲就像一块石头,对生活从不示弱,更别谈流眼泪了”,同时引出后文父亲流泪的情节,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低下头”“弯着腰”可知,此处为动作描写;“虔诚的木讷的笑容”“极其客气、近乎哀求的语气”为神态描写。作者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父亲来到县教育局为“我”争取三好学生加分时的卑微情景,体现出父亲渴望“我”能考上县一中的急切之情,表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⑤段“我也刻骨铭心地记得,当被清楚告知招录政策时,父亲眉头紧锁,一脸失落”等内容概括可知,父亲泪流满面包含着为没能帮“我”争取上县一中机会的愧疚和不甘;结合⑦段“我小跑跟着,气喘吁吁地说:‘爸,上高中后我一定努力,一定考上大学’”、⑧段“父亲没说话。我又说:‘爸,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等内容可知,父亲因为“我”懂事上进而感动欣慰。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联系⑪段“都说眼泪是水做的,但自从看见父亲的眼泪,我觉得父亲的眼泪是花,它那一次的放,足以永远激励我努力去学习,努力向上”可知,标题“父亲的眼泪像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眼泪比作花,生动形象写出父亲眼泪对自己的影响至深,表达出作者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此外,标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三)(10分)
阅读《细雨如丝锦城春》,回答各题。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公元761年,诗人杜甫在成都与一场春雨不期而遇,挥笔,写下子这首脸炙人口的《春夜喜雨》。当时,杜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与当地的农民一同劳作,种菜养花,闲适惬意。全诗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工笔细描,曲折有致,诗人爱雨的满心欢喜,跃然纸上。
②成都的春雨,多在夜里到来。清晨起来,隔着窗户听见枝叶间发出春蚕咀嚼般“沙沙沙”的声音,就能感知春雨的节奏。成都的春雨,是极柔的,柔得像将蘸饱了墨的毛笔在宣纸上轻轻晕出来的一般。
③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花花草草,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绿意在雨中更加青翠欲滴。树树海棠,枝枝红梅,在雨中绽开或红或粉的笑颜,细雨滋润后的锦官城,穿越千年光阴而来,将春到来时的讯息写在枝头,写在湖畔,写在人们心里。
④邀上三五好友,在湖畔寻一茶楼坐下,梨花枝头白,树下盖碗绿,真乃人生大惬意之事。春雨悠悠,雨声悦耳,远处鹭雁飞掠,鸳鸯戏水,一壶清甜的暖茶入胃,即便是不懂诗的人,也会一不留神便滑入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的意境中去。
⑤在成都赏雨,还有一种方式,是闻。
⑥推窗听春雨,移步闻花香。沿着成都温江的江安河滨,是由蜿蜒的林子和草坪铺开的画卷。你会遇见海棠、红梅、翠柳,也会遇见薄雾中成群的白鹭和三两的黄鹂,有时还会遇见戴着斗笠垂钓的老人。古人反复吟唱的一幕幕情景,此刻就在眼前舒展开来。
⑦几场春雨过后,春阳便灿烂起来。无须远行,沿锦江溯河而上,一个接一个的花木园子早已蓄满了春色。无须进到园中,在花影横斜的绿道上,便可看到招展过墙的花枝。这时你会发现,浩浩荡荡的春天早已将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包裹得严严实实。行走其间,衣袂带香,惬意无比。
⑧无论是垂丝海棠、樱花、红叶李、玉兰,还是黄花风铃木,全都大大方方地绽放开来。不仅是主题赏花基地、公园、小区,就连街头路旁也将变成花海。一朵朵、一丛丛带露的花,与镌刻在记忆中的诗句遥相呼应,带你穿过绵延的时光。她们娇羞、妖媚、奔放,因这春雨,添了无限情趣,说她们姹紫嫣红也好,说她们千姿百态也罢,终归是“千朵万朵压枝低”“二十里中香不断”。
⑨时空越千年,春雨催好诗。成都的春雨滋养了万物,也滋养了心田,叫人心里萌动着无限喜悦、生机和活力。
22. 阅读文章第①~③段,说说作者笔下的成都的春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
24. 朗读可以再现画面,传情达意。仿照示例,给第⑥段画线句做朗读设计。
示例: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花花草草,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绿意在雨中更加青翠欲滴。
朗读设计:朗读时重音落在“笼盖住”“温情”上,放低声音,放缓语速,读出春雨对花草们的轻柔呵护。
25. (课文链接题)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说雨是“使人爱恋的”,本文作者说雨“叫人心里萌动着无限喜悦、生机和活力”,请你结合两篇散文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他们为什么钟情于“雨”。
【答案】22. 成都的春雨的主要特点是“极柔”。
23. 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春雨滴落在枝叶上的声音比作春蚕的咀嚼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轻柔且有节奏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4. 示例:朗读时重音落在“你会”“也会”“还会”这三个词语上,且语气逐次加强,读出排比句式的气势,展示春雨中河滨的美丽景色。
25. 示例:《雨的四季》中,作者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本文中,作者通过描述两种在成都赏雨的方式,写在每种方式中赏到的雨景、春景和感受到的唐诗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描绘的雨中意境的向往和对成都春雨的喜爱。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①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②段“成都的春雨,是极柔的,柔得像……”第③段“春日的雨……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可得出结论:成都的春雨的主要特点是“极柔”。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第②段画线句“清晨起来,隔着窗户听见枝叶间发出春蚕咀嚼般‘沙沙沙’的声音”将春雨滴落在枝叶上的声音比作春蚕的咀嚼的“沙沙沙”声,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轻柔且有节奏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根据第⑥段画线句“你会遇见海棠、红梅、翠柳,也会遇见薄雾中成群的白鹭和三两的黄鹂,有时还会遇见戴着斗笠垂钓的老人”描绘的是想象沿着成都温江的江安河滨看到的景象,展示春雨中河滨的美丽景色,就像画卷;三个“遇见”构成了排比,富有气势。据此分析可知,朗读时重音应落在“你会”“也会”“还会”这三个词语上,且语气逐次加强,读出排比句式的气势。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阅读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可知,作者在主体部分依次展现了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不同雨景和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根据本文第①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第⑧段“终归是‘千朵万朵压枝低’‘二十里中香不断’”和第⑨段“时空越千年,春雨催好诗。成都的春雨滋养了万物,也滋养了心田,叫人心里萌动着无限喜悦、生机和活力”可知,作者通过引用诗文描述在成都赏雨的两种方式——听和闻,写每种方式赏到的雨景、春景和感受到的唐诗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描绘的雨中意境的向往和对成都春雨的喜爱。
四、写作表达
2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朱自清偏爱初春的花草,冰心钟情夏日的荷影,史铁生难忘秋日北海的菊花,老舍喜欢冬日里秀气的山和水。他们或是单纯地喜爱着草木荣枯的景象,或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再也忘不了那朵花、那些树。
请你以“记忆中的 ”为题,在横线上填入一个人、一种植物或某处景物……,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⑴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⑵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⑶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⑷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答案】例文
记忆中的那件事
记忆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它们仿佛是一颗颗五彩斑斓、大小不一的夜明珠。今天我就要拿出那颗最大、最亮的夜明珠。
记得那是一次放学回家,一到家,我便没大没小地大喊道:“外婆,我肚子饿了,有没有东西吃啊!”一片安静,我诧异道:“咦?外婆人呢?跑哪去了?”说着说着,我饥肠辘辘的肚子被厨房里的一阵香味给吸引了。打开锅盖一看,啊!是猪蹄汤。我正准备把我的“咸猪手”靠近那美味的猪蹄时,不知所踪的外婆突然出来,拍掉我那双咸猪手。看着即将要道口的美食就这样被阻挡了,我便怒目圆睁的看着外婆说:“外婆,我饿,我要吃!”“不行!今天是什么日子,知道吗?”“什么日子啊?”我漫不经心的问道,而我的双眼被锅里那香味四溢的猪蹄给吸引的目不转睛了。外婆看我那满脸馋虫样,就知道我全身心地都投入在猪蹄身上了。无奈的说道:“今天是你爸生日啊!你这孩子怎么连这个也能忘记呢?”听外婆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老爸生日啊!怪不得,有如此飘香的猪蹄。害得我当初还白高兴了一场,以为是外婆特地给我煮的。
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妈妈看见满桌子丰盛的菜,一头雾水的说:“妈,今天什么日子啊?为什么饭菜会这么丰盛啊?”“啊?连你都不知道。”外婆诧异道。“今天是姝婷她爸的生日啊!”妈妈听言,像我刚刚一样恍然大悟。只有老爸在一旁一脸茫然的说:“啊?今天3月1号了?我怎么都不知道。”“唉,你们这群人,都被繁重的工作和学习给压着,连这么重要的日子也能忘记!唉!只有我这天天在家的老婆子才会记得吧!唉!不说了,赶紧吃了,不吃都凉了。”
虽然,我们四人之间只有外婆一人记得了老爸的生日,但是我们还是把这餐饭吃得其乐融融的。妈妈看见外婆在老爸的生日上做出如此丰盛的菜,一脸嫉妒的说:“妈,过几天就是我生日了,你也做这么丰盛的饭菜吧!”“好好好。”外婆无奈说道。“那我呢?外婆。”“也是。”外婆笑脸盈盈的说道。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我们都在生活中劳累,忘记了属于自己的日子。只有像外婆这样远离城市的快生活,成天呆在家里的人才会记得吧!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题目是“记忆中的_”。空白处补充的词语可为实,也可为虚。为实,就是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记忆中的你,记忆中的朋友,记忆中的家乡,记忆中的一朵花、记忆中的一株草、记忆中的一棵树、记忆中的一条河、记忆中的一座山……。为虚,就是某种抽象的概念。比如,记忆中的亲情,记忆中的珍宝,记忆中的遗憾等。无论怎样补题,都需表现出所补内容对我产生的影响,来表现它存留在我记忆中的原因。
第二,文体选择和选材:“记忆中的”暗示这是一篇回忆性的,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的文章。应从生活中取材,力求表现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要注意补写的内容必须是让你钟情或难忘的:可以是自然的景物让你流连忘返;可以是这一“物”中的故事让你深受感动,可以是勾起你的对美好生活回忆;可以是一个特殊的人,通过叙述你和他发生的有意义的故事,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总之,抒写的内容一定要健康,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及分析,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