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9 解决问题(4)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9 解决问题(4)教案,共3页。
第9课时 解决问题(4)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2.通过分析工程类问题,理解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观察、类推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及其解法。难点:理解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完成这个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42、43页例7、“做一做”和第45页“练习九”的第6、7、9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回顾旧知引入新课(7分钟)1.解答下面各题,并说说各题的数量关系式。(1)一公路长500米,每天修25米,几天可以修完?(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解题的?学生交流汇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工程问题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中有关工程的问题。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1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1分钟)1.课件出示例7及情境图。(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提取信息。求多少天能修完,即求工作时间,所以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即这条道路的全长)和工作效率(两队一起每天能完成的工作总量)。(2)所用到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2.引导学生分析与解答。(1)提问:这道题要求两队合修的工作时间,可是这条道路的全长是多少呢?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假设知道这条路有多长呢?(2)学生各自按照自己假设的道路长度列式解答。指名板演:①假设这条道路长18千米,18÷(18÷12+18÷18)=(天)②假设这条道路长36千米,36÷(36÷12+36÷18)=(天)③假设这条道路长90千米,90÷(90÷12+90÷18)=(天)(3)引导学生思考:道路全长可能是18 km、30 km、90 km……不管全长是多少千米,我们都可以把这条道路全长看成什么?这时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小组讨论然后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订正,师板书:可以将这条道路全长看成单位“1”。列式计算如下:答:如果两队合修,天可以修完。小结:他们单独修的时间不变,无论假设公路全长是多少,两个队每天修的始终是全长的和,所以他们每天修的米数在变化,但他们每天修这条道路的几分之几没有变化。3.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检验一下答案的合理性,完成教材“回顾与反思”。指名学生回答:×+×=1,说明解答正确。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1.完成教材第43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6题。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7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教学反思教师让学生大胆的猜测,提示学生思考:这条道路有多长,能不能假设知道这条路有多长。让学生用实际数量解决问题。通过运用实际数量解题的思路迁移到单位“1”的难点渗透,让学生自己用分数解题的方法去探究总结出解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