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获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首先,认识酸、碱能与指示剂作用的性质,从而初步体现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字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并通过学生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最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初步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有一些共同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对于酸和碱,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酸和碱这两类物质,对它们已经有了零散、初步的认识。关于酸,学生已有的认识有:家庭调味品食醋中有醋酸;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知道了碳酸;在学习“能源与开发和利用”时,知道了可以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了稀盐酸和稀硫酸可以与镁、锌、铁等活泼金属反应的异同。而且在很多新闻报道中对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在本节课中通过学习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腐蚀性和吸水性的原理,从而知道浓硫酸伤人的真实原因,使学生达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同时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
课时2 酸的化学性质
课时3 常见的碱
课时1 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4. 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5. 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2.了解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图片展示,食醋、柠檬、山楂。
【提问】图片中的这些食物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酸)
【总结】像以上这些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对于酸这种物质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我们遇到了稀盐酸、稀硫酸等化学药品。无论是食物中含有的酸还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酸,都属于一类物质——酸。
【问题】图片展示,洗头膏、洗衣液、沐浴露、香皂。这些日用品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总结】这些物质都有一种滑滑的感觉。它们中都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生活中的这些物质中常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在实验室中我们也会用到这些化学药品。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都是常见的碱。
【过渡】我们如何分辨溶液的酸碱性呢?
【旧知回顾】实验一: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氨分子扩散进酚酞溶液中,使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实验二: 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化学反应,醋酸、碳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这两个实验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酸碱指示剂。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实验探究1】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2】另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因此说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可以用来区分、判断酸和碱这两类溶液。
【问题】根据这两个实验,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吗?
【总结】通过实验可知:紫色的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概念讲解】像石蕊、酚酞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注意事项】1. 酸指酸性溶液,碱指碱性溶液;
2. 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时,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
【过渡】在生活中,还有好多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也具有类似石蕊、酚酞的效果,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紫甘蓝能不能作酸碱指示剂吧!
【探究实验】将紫甘蓝在研钵中捣烂,加入1∶1的酒精溶液浸泡,过滤,得到滤液,即制得指示剂。然后将制得的指示剂依次分别滴加到盛有白醋、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4支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交流与总结】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就可以作指示剂,紫甘蓝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过渡】盐酸和硫酸是我们在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酸,另外硝酸和醋酸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酸,那么这些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
【实验探究】(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正确操作)
【实验记录】
【交流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出现白雾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与交流】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的盐酸小液滴。
【交流讨论】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
【讲解】浓盐酸易挥发产生HCl气体,制得的二氧化碳会混有HCl气体。
【交流讨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那浓硫酸为什么也要密封保存呢?
【播放视频】浓硫酸的吸水性
【总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浓硫酸的吸水性是物理性质。
用途: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H2、O2、N2、CO2
干燥原理:干燥剂只吸收水分, 但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
注意事项:混合气体要从长管通入(即:长进短出);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氨气)。
【交流讨论】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很长时间,你能从溶液组成上(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总结与交流】浓盐酸易挥发,溶解的氯化氢气体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小。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52页表格内容,总结硫酸和盐酸各有什么用途?
【总结】生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盐酸和硫酸。盐酸常用于金属除锈、制造含氯的药物,如生活中的洁厕灵等。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用以帮助消化。硫酸也可用于金属除锈,还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还可以用作实验室里的干燥剂。
【讲解】在实验室、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酸还有硝酸、醋酸、柠檬酸等。硝酸由于见光易分解,需存放在棕色瓶中,我们食用的食醋中含有醋酸,而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过渡】同学们对浓硫酸的特性,还有哪些了解?
【实验演示】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一小块布上;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观察现象。
【总结】以上实验均说明了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她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甚至皮肤等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的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我们把这一特性叫做“脱水性”。(明确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脱水性是化学性质。)
【实验演示】黑面包实验——浓硫酸与淀粉反应。
【强调】使用浓硫酸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问题】实验室里一般储存的是浓盐酸和浓硫酸,而在实验中,经常要使用稀盐酸和稀硫酸,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浓盐酸和浓硫酸,变成稀盐酸和稀硫酸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只需加点水不就可以吗,这是不对的。)
【过渡】浓盐酸稀释时,可以直接加水,而浓硫酸稀释时是不可以直接加水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视频演示】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总结】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的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交流讨论】为什么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视频演示】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
【总结与交流】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会使硫酸液滴四处飞溅,造成人或物的极大破坏。
【过渡】除了浓硫酸有吸水性之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吸水呢?
【总结】固体NaOH和浓硫酸都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生石灰CaO能与水反应,化学变化,这三种物质都遇水放热。
【科普视频】《比硫酸还厉害的“王水”,把黄金放入其中,难得一见的现象发生了!》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略
四、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1
一、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
紫色的石蕊溶液遇到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三、常见的酸
(1)盐酸
(2)硫酸
(3)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释方法白醋
苹果汁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
变红色
变红色
变蓝色
变蓝色
结论
酸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碱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白醋
苹果汁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无色的酚酞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红色
变红色
结论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白醋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红色
绿色
绿色
红色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打开试剂瓶后的现象
瓶口出现白雾
无明显想象
气味
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浓度
37%~38%
98%
密度
1.19g/cm3
1.84g/cm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优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优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获奖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获奖第1课时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优秀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优秀第3课时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