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等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等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活中几种重要盐(包括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三是粗盐提纯过程中涉及的过滤、蒸发等基本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四是分类的学科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一)生活中几种重要的盐
1. 关于教材中四种盐的分类方法。对于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四种盐,分类的标准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不同。如从阳离子的角度可以将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三种分为一类,都属于钠盐;碳酸钙单独是一类。若从阴离子的角度,就是教材中的分类结果,即氯化钠单独是一类,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三种是一类,都属于碳酸盐。四种盐的分类告诉学生,对于同样的一些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从而为后面76页关于物质分类的讨论奠定基础。
2.关于氯化钠。教材紧密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认识氯化钠的主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等);还有工业生产粗盐和粗盐提纯的过程(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和结晶等),这个内容为学生在后面(87页)进行的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奠定了知识基础。
3.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教材还是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认识它们的用途,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第六单元学过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通过类比、推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也应该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并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推理的正确性。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养成。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通过逻辑推理思考“它们是否也能与前面学过的常见的碱反应呢?”教材上通过碳酸钠与石灰水的反应说明这个性质的。其实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与石灰水的反应,一个是产生气体的反应,一个是产生沉淀的反应,结合第十单元酸碱中和生成水的反应,都在为学生建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
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一是第十单元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二是三种碳酸盐的性质学习(生成气体和沉淀)。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通过前面学习的基础,通过实验11-3让学生辨析是否其中的两个反应是否复分解反应,并结合三个讨论问题建构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又通过75页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应该先让学生通过理性逻辑推理进行判断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因为实验只是证明条件的一个手段,以后的学习更多的是理性思维和推理过程,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以实验为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粗盐提纯的方法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教材中安排的最后一个学生必做实验,实质是以“粗盐提纯”为载体,学习蒸发操作,并进一步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基础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已有的基础诊断时,往往认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就是学生已经具备的认识和能力,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有的是从课堂上学到的,而有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些是不科学的,会对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消极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特别是要找出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的生活概念,在此基础上,找出知识生长点,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的生活概念,建立起科学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生活经验:零散的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错误地认为生活中的盐就是化学概念中物质类别的盐。
知识基础:知道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碳酸钙和酸反应)的事实。
学科能力:具备基本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知方式:由用途到性质,由性质到用途。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氯化钠 粗盐提纯
课时2 碳酸盐 复分解反应
课时3 复分解反应 盐的化学性质
课时1 氯化钠 粗盐提纯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盐的分类及概念。
2. 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3.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食盐的用途;
2.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三、教学过程
【旧知回顾】回顾中和反应的概念,补充完整以下化学方程式。
HCl+ NaOH = NaCl + H2O
2HCl+ Ca(OH)2 = CaCl2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过渡】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常见的酸和碱及其相应的性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盐,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盐?
【总结】化学上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交流讨论】“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这句话对吗?
【总结】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NaCl),学名氯化钠,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而化学中的盐不仅仅指食盐(如亚硝酸钠也属于盐,有毒不能食用)。化学上的盐指的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食盐(NaCl)只是化学盐类的一种。
【交流讨论】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盐?
H2O CaCO3 HCl H2O2 Na2CO3 Ca(OH)2 MnO2 H2SO4 NaOH
【总结】酸→H+ + 酸根离子 酸:HCl H2SO4
碱→金属离子+ OH- 碱:NaOH Ca(OH)2
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盐:CaCO3 Na2CO3
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类很多,如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高锰酸钾(KMnO4)等。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谈谈对氯化钠的认识。
【总结】氯化钠(NaCl)俗称食盐,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咸味,溶液呈中性。
【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氯化钠的有关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氯化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氯化钠在人体中大部分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人的体液中。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其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2.人体每天需摄入的氯化钠的量大约为多少?过多食用会如何?
人体每天需摄入的氯化钠的量大约为3~5 g,过多食用会不利于人体健康。
3.氯化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①医疗上用生理盐水做注射液;②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③工业用氯化钠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④生活上用来腌制蔬菜、食品,用来消除公路积雪等。
4.它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如何?
分布很广,除海水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也是氯化钠的重要来源。
【总结】氯化钠用途广泛,生活上常用来做生活调味品、腌制蔬菜、食品等。
【过渡与讨论】自然界中存在的氯化钠常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因此又叫粗盐。你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可以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吗?(过滤)
【实验探究】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仪器】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滤纸、漏斗、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教师演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溶解: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并称量剩下的粗盐。
2.过滤:过滤食盐水(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蒸发:把所得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并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发。
4.计算产率:粗盐的产率=×100%。
【交流讨论1】在整个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1.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
2.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
3.蒸发中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受热;
4.称量时转移固体。
【交流讨论2】提纯中产率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1.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2.蒸发时滤液或固体溅出;
3.转移固体时不彻底或有洒落;……
【科普视频】《亚硝酸盐中毒》:请看一段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做食盐用于烹饪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略
四、板书设计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时1
一、氯化钠
1.用途
①调味品;②生理盐水;③农业选种;④工业原料;⑤消除积雪。
2.粗盐提纯: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钠盐
钾盐
铵盐
盐酸盐
NaCl
KCl
NH4Cl
碳酸盐
硝酸盐
硫酸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精品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优秀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优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