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能量驱动,不同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主要从宿主细胞的线粒体中获取能量
    B. 蓝细菌可以通过分解叶绿体中合成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
    C. 洋葱根尖所需能量可来自叶绿体中的ATP水解
    D. 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供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大肠杆菌无线粒体,A错误;
    B、蓝细菌无叶绿体,B错误;
    C、洋葱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
    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也能提供少量能量,D正确。
    故选D。
    2.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少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癌细胞特有的基因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详解】A、在产生等量ATP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较多,故“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A错误;
    B、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生成ATP,B错误;
    C、正常细胞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错误;
    D、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NADH,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NADH,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
    故选D。
    3.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和Na+白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 小肠上皮细胞释放Na+时主要由线粒体供能
    C.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
    D.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能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协助扩散。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协助扩散。Na+运出细胞时,是通过Na+-K+泵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Na+浓度差造成的电化学梯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小肠上皮细胞释放Na+时,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供能,B正确;
    C、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借助蛋白质,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浓度差造成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为葡萄糖的吸收提供能量,能促进葡萄糖的吸收,D正确。
    故选A。
    4. 2023年11月,颜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专注于膜蛋白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囊性纤维病主要是由于控制氯离子运输的跨膜蛋白(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的
    B. 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保证了生命活动高度有序性
    C. 胰岛素通过与其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传递信息,发挥调节功能
    D. 有些膜蛋白可能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如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膜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
    【详解】A、囊性纤维病主要是由于转运氯离子的跨膜蛋白(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的,A正确;
    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不对称分布,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B错误;
    C、胰岛素等激素需要通过与其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传递信息,发挥调节功能,C正确;
    D、有些膜蛋白可能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如Na+-K+泵,同时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D正确。
    故选B。
    5. 下图中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处于两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图乙细胞对应的第一极体分裂完成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
    B. 图甲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中心体此时已完成复制并移向两极
    C. 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分别处与图丙中BC段和DE段对应的时期.
    D. 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基因型的卵细胞,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染色体已复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分析图乙: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
    分析图丙:图丙中AB段表示DNA复制,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A、由图甲细胞标记基因可知,图乙细胞基因为AABB,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abb,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故与图乙细胞对应的第一极体分裂完成产生第二极体基因型为ab,A正确;
    B、图甲细胞染色体已复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无四分体,B错误;
    C、图甲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丙中BC段,图乙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图丙中DE段,C正确;
    D、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种(个)配子,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
    6.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一演绎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让F1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
    B. 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演绎”过程
    C. 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演绎”过程
    D. 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矮茎=1:1,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详解】A、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所以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是“演绎推理”,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A正确;
    B、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作出假说”,B错误;
    C、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作出假说”,C错误;
    D、雌雄配子数量不等,D错误。
    故选A。
    7. 生物科学发展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 DNA衍射图谱对施莱登和施旺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实验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但15N没有放射性),B错误;
    C、格里菲斯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一词,并不知道是DNA,C错误;
    D、DNA衍射图谱对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重要作用,D错误。
    故选A。
    8.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过程①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 这一致病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D. 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图甲中,①为转录,②为翻译;物质a为DNA,物质b为mRNA。图乙表示一个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且先结合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
    【详解】A、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有解旋的功能,A错误;
    B、这一致病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的蛋白质属于结构蛋白,体现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
    C、过程②表示翻译,物质b为mRNA,该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两个核糖体,且左侧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据此可推知: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正确;
    D、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相同,因为合成这三条多肽链的模板为同一个mRNA,D错误。
    故选B。
    9. 2024年新年伊始,哈尔滨这座城市因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景区和强有力的宣传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南方小土豆”都来到哈尔滨体验生活。下列有关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B. 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C. 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D. 当人处于寒冷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或停止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
    【详解】A、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错误;
    B、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B错误;
    C、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包括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其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C正确;
    D、当人处于寒冷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哪项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 )
    A. 作为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
    B. 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释放能量
    C. 与靶细胞结合,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D. 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与靶细胞结合,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的是胰岛素,由血液运输至相应的靶细胞,属于内环境中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
    D、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发生在消化道内,可以是口腔,也可以是小肠,这些地方都不是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所示将电流表两电极分别接到神经元膜外a、b两点,c点到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4中的物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已知当两个相同兴奋相遇时会相互抵消,假设刺激强度相同且能产生兴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予c点刺激时,若降低2处Na+的浓度,则可能会导致3处的动作电位增大
    B. 同时刺激b、c两点,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3处,则电流表发生三次偏转
    C. 同时刺激a、c两点,电流表会发生两次偏转
    D. 分别刺激图中的三点,会使电流表发生两次反向偏转的是a、b两点的刺激
    【答案】C
    【解析】
    【分析】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受到刺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3、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显示了2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1是突触前膜,2是突触后膜,3是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
    【详解】A、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的机理是兴奋时细胞膜外的钠离子内流,若降低2处膜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则可能会导致动作电位减小,A错误;
    B、同时刺激b、c两点,b点产生的兴奋先使电流表偏转一次,c点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其中向左传导的兴奋传到a点时,再使电流表偏转一次;已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3处,则c点向右传递的兴奋会与b点产生的向左传导的兴奋相遇而相互抵消,不能使电流表偏转,因此同时刺激b、c两点,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3处,则电流表发生二次偏转,B错误;
    C、同时刺激a、c两点,a点先兴奋,指针发生一次偏转,随后与c传来的兴奋相抵,兴奋不再传递,但c点的兴奋能继续向右传导b点,指针又偏转一次,因此最终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C正确;
    D、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先偏转一次,等兴奋经过突触传到b点时,电流表再反向偏转一次;在b点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偏转一次,但兴奋不能经过突触反向传到a点;在c点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向右传递时经过突触,具有突触延搁现象,又c点到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因此兴奋先传导至a点,后传递至b点,电流表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因此分别刺激图中的三点,会使电流表发生两次反向偏转的是a、c两点的刺激,D错误。
    故选C。
    12. 关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质分裂,共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B.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C. 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过高时,反过来促进生长素的作用
    D. 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2、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相对含量的比例。
    【详解】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A错误;
    B、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B错误;
    C、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作用,C错误;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照次序出现高峰,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正确。
    故选D。
    13. 大马哈鱼广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及沿岸河流中,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性成熟后回江河产卵,产卵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产卵后便死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
    B. 调查产卵期大马哈鱼的种群密度可利用标记重捕法
    C. 白令海中所有大马哈鱼的数量不能代表该大马哈鱼种群密度
    D. 大量捕获江河中的大马哈鱼主要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A正确;
    B、产卵期大马哈鱼在产卵后便死亡,因此,调查产卵期大马哈鱼的种群密度不可利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
    C、白令海中所有大马哈鱼的数量不能代表该大马哈鱼种群密度,因为性成熟的大马哈鱼会在江河中存在,C正确;
    D、性成熟的大马哈鱼回江河产卵,因此,大量捕获江河中的大马哈鱼主要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B。
    14.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λ的变化曲线(如图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2);图3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的曲线b段和de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其减少的机理相同
    B. 图1的e点和图2中的D点都表示该种群数量最小
    C. 图3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小
    D. 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数量为Nt = N0 λt,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1。
    【详解】A、由图1可知,b段λ位于1和2之间,种群数量增加表现为增长型;de段λ位于0.5和1之间,种群数量减少,其二者变化的机理不同,A错误;
    B、图1中的e点λ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图2中的D点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
    C、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增加,C错误;
    D、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K/2时最大,然后减小,K时降为0,D正确。
    故选D。
    15.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稻一萍一蛙”立体养殖能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和资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 沼气发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沼渣施肥使能量重新流入生产者
    D. 玉米田除虫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A、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能还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如人为投放饵料中的能量,A正确;
    B、“稻—萍—蛙”立体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和资源,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正确;
    C、沼气发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级利用,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能,不能来源于沼渣,C错误;
    D、玉米田除虫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使更多的能量留存在玉米体内,玉米生长旺盛,因此玉米田除虫能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C。
    16. 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B. 纤维素分解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
    D. 大熊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大熊猫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知,大熊猫依赖肠道中纤维素分解菌消化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则吸收营养物质,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2、能量流动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同时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详解】A、由题意可知,大熊猫依赖肠道中纤维素分解菌群消化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则吸收大熊猫的营养物质,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错误;
    B、纤维素分解菌作为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B正确;
    C、纤维素分解菌是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的,不是从大熊猫机体获得的能量,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流动的,因此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C错误;
    D、大熊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中的能量,即大熊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竹子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能量,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被称为“开春第一果”。为提高草莓的甜度和产量。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对草莓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他们将草莓幼苗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中,如图A所示。将该装置放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草莓的O2释放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B,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选购草莓时都会选择个大颜色红的,那么决定草莓颜色的色素存在于___中(填细胞器)。
    (2)草莓吸收含P无机盐用于合成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合物,例如___(至少写出2种)。
    (3)图B曲线中,c点时该草莓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___光合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昼夜该草莓幼苗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ab段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4)图A中有色液滴移到最右侧时,对应图B中的___点(填字母)。
    (5)草莓种植过程中,天气由晴转阴,短时间内细胞中C3和C5如何变化:___。
    【答案】(1)液泡 (2)ADP、ATP、NADPH、NADP+
    (3) ①. 小于 ②. 能 ③. 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细胞呼吸增强
    (4)g (5)C3增加C5减少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小问1详解】
    液泡是植物细胞之中的泡状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保持一定渗透压,决定草莓颜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
    【小问2详解】
    ATP、NADPH、ADP中都含P且都与光合作用有关,其中ATP、NADPH在光反应中产生,到暗反应中被消耗;ADP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生成。
    【小问3详解】
    c点时氧气释放速率为0,说明此时该草莓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要大于呼吸速率,否则无法满足植物总光合等于呼吸速率,因为在植物体内有很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经过一昼夜,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植物能正常生长。ab段下降,即此时氧气的吸收速率增加,即呼吸速率上升,则原因最可能是温度升高,呼吸酶活性增强,细胞呼吸增强,进而氧气的吸收量增大。
    【小问4详解】
    图A中有色液滴移到最右侧时,代表小室内O2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此时O2的释放速率为0,即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对应图B中的g点。
    【小问5详解】
    草莓种植过程中,天气由晴转阴,即光照强度变弱,光反应减弱,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降低,形成五碳化合物减少,同时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的三碳化合物不变,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因此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增加,五碳化合物含量减少。
    18. 科研人员利用某二倍体植物(2n=20)进行试验。该植物的红花和白花由5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正常情况下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均为红花植株。育种工作者用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后,再使其与白花植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红花植株932株,白花植株1株(白花植株B)。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该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发现一个DNA分子有3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但该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正常,试说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
    (2)关于白花植株B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
    假设一: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二: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导致其5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D的片段缺失。
    假设三: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导致其5号染色体丢失一条。
    ①经显微镜观察,白花植株B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为___个,则可以否定假设三。
    ②若假设二成立,则下图所示杂交实验中,白花植株B能产生___种配子;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应为___。(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则个体死亡)
    ③若假设一成立,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红花植株A的___细胞。
    【答案】(1)该3个碱基对引起了密码子改变,但对应的氨基酸未改变;该3个碱基对改变发生于DNA的非基因序列(表述合理即可)
    (2) ①. 10 ②. 2 ③. 1/7 ④. 生殖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表现为如下特点:
    普遍性: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多害少益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可逆性:基因突变可以自我恢复(频率低)。
    【小问1详解】
    若对该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发现一个DNA分子有3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该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均正常,则可能得原因为:一方面发生改变的部位没有发生在基因序列中,而是发生在非基因序列中;另一方面,发生改变的部位发生在基因内部,但由于改变后转录出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种类相同,另外还可能发生改变的部位在该基因的内含子的部位,上述现象的发生都不会引起相关蛋白质的改变。
    【小问2详解】
    ①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因此,若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导致其5号染色体丢失一条,进而产生了不含5号染色体的配子参与受精形成了白花植株B,即该白花植株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为19条,则白花植株B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为9个,若观察到10个,则可以否定假设三。
    ②若假设二成立,即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导致其5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D的片段缺失,即产生了不含D基因的配子并参与受精形成了该白花植株(基因型可表示为dO,其中O代表的是D基因缺失的5号染色体)。则下图所示杂交实验中,白花植株B(dO)产生配子1d:1O,因此F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DO,各占1/2,则F1自交得到的F2为1DD、2Dd、1dd、1DD、2DO、1OO(致死),可见存活的7份个体中有1份表现为白花,即白花比例为1/7。
    ③由于X射线照射红花植株A后产生的变异通过杂交遗传给了子代,因此,若假设一成立,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红花植株A的生殖细胞中。
    19. 某些机体可对环境中的花粉发生过敏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胺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下图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

    (1)常见的抗原呈递细胞包括:___(写出3种),其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___。
    (2)发生过敏反应时,组织胺可引起___,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
    (3)过敏、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失调疾病,其中自身免疫病常见的有:___(写出3种)。
    (4)抗过敏药物主要为抗组织胺类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___。
    ①与抗体结合,阻断抗原抗体反应
    ②杀菌消炎,使过敏原失去活性
    ③与组织胺竞争受体结合位点
    ④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
    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D. ①②③
    【答案】(1) ①.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②.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3)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4)C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分布于细胞膜表面,当同种花粉再次侵入机体,可与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作用于毛细血管,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局部组织液增多,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等症状。
    【小问1详解】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都能吞噬处理抗原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中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小问2详解】
    发生过敏反应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
    小问3详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都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小问4详解】
    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针对过敏反应的机理。可能是与抗体结合,阻断抗原抗体反应,肥大细胞不会释放组织胺;可能是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也可能是与组织胺竞争受体结合位点,这样组织胺就不会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原不是病菌,不能通过杀菌消炎作用减轻过敏症状;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与神经调节无直接关系。
    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
    故选C。
    20. 2023年11月5日,以“精彩铜陵、与你同行”为主题的铜陵马拉松正式开跑,比赛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参赛者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参赛者听到枪声开跑属于___反射,反射的发生需要的条件是___。
    (2)参赛者在跑步过程中,血液中的CO2浓度增大,刺激位于___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频率加快,直接参与该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有___(答出两种)。选手在跑步时可以有意识地调整呼吸频率,原因是___。
    (3)比赛过程中,参赛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会增加,原因是___。
    【答案】20. ①. 条件 ②. 一定强度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
    21. ①. 脑干 ②. CO2、神经递质 ③. 高级中枢可以调控低级中枢的活动
    22. 运动中大量排汗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增加
    【解析】
    【分析】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脑干中有专门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带走了大量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小问1详解】
    参赛者“听到枪声开跑”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发生需要的条件是一定强度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
    【小问2详解】
    脑干中有专门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该过程中CO2可以直接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且在神经中枢参与的调节中还存在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故导致呼吸加深、频率加快,直接参与该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有CO2、神经递质;“有意识”说明人体的大脑皮层在发挥作用,大脑皮层属于高级神经中枢,高级神经中枢能够调控低级神经中枢,选手在跑步时可以有意识地调整呼吸频率,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小问3详解】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带走了大量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21. 太湖流域因受生活污水(N、P丰富)影响而出现水华,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科学家在水面上放置了栽种着挺水植物的浮床,起到了良好的截污、控藻、改良水质的作用。下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鲢鱼属于第___营养级。
    (3)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种群落结构的生态学意义是___。
    (4)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答两点即可)。
    (5)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结合数据分析,表中能量X表示的是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二、三 (3)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
    (4)生态浮床和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
    (5) ①.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②. 5.53%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鲢鱼在“挺水植物→鲢鱼→鲌鱼”和“藻类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鲢鱼→鲌鱼”等食物链中占据第二或第三营养级。
    【小问3详解】
    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结构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
    【小问4详解】
    生态浮床和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同时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因此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生物类群
    I



    V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5
    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
    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

    相关试卷

    安徽省青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青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4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