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02764/0-17105718367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02764/0-17105718367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02764/0-17105718368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解析版),共18页。
2.(2023·攀枝花模拟)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23九上·洛宁月考)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C的一种用途 。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2023九上·中牟月考)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甲为气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甲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5.(2023九上·枣阳期中)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G是无色气体,绿色植物可将气体G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E、F是黑色固体。D在气体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 、F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B 。
6.(2023·西宁)A~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的固体叫做“干冰”,D是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F是一种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23九上·西安月考)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
C.元素的化合价D.元素的种类
8.(2023九上·硚口期中)如图,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B是空气中含有的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一种气体,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为 。
(2)A→B的转化有多种方法。若A是一种白色固体,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A是一种混合物,则工业上由A制取B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若D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请写出化合反应B→D的现象 。
(4)关于B→C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一定会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e.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都不变
9.(2024九上·武汉月考)甲、乙、丙、丁、戊、己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其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戊属于氧化物,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的质量比为;己的固体俗称干冰。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 (填化学式)。
(2)丁与戊能发生化学反应,体现了它的 性。
(3)己→丁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的甲→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戊→己的转化途径不止一种b.丙可以是金属氧化物
c.乙在空气中灼烧的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d.自然界的碳循环就是指己的循环
10.(2023·孝义模拟)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属于单质,B属于氧化物,C与D发生的是中和反应,下图网络表示四种物质与图中所给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化学式是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2024九上·文山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
(3)图中转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个。
(4)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
12.(2024九上·武侯期末)Ⅰ.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0;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23·天镇县模拟)某小组合作学习时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为使用量最高的金属,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1)分析1:B的用途是 。
(2)分析2:A与C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分析3:B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分析4:F生成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2023·广阳模拟)A~K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只有A、C属于单质,并且C是紫红色金属,B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
(2)A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写出一个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15.(2023九上·文峰月考)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图中,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且Z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中,若Y、Z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X为固体单质。Z与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转化为Y,则Z的化学式为 。Y和Z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为 。
16.(2024九上·茂名期末)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C是气体单质,E、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气体,G是一种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物质的名称:A ;
(2)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H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KMnO4;H2O2;C;CO2;O2
【解析】【解答】根据A为紫黑色固体,则推断A是高锰酸钾;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A加热能生成气体F,则推断F是氧气;
根据B为无色溶液,受热能生成氧气,则B推断是过氧化氢;
根据将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加热B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只用A加热时,还会有C产生,故推断C是二氧化锰;
根据D在F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推断E是二氧化碳,则D是碳,带入题干,推断合理,
所以A为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B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C为二氧化锰,化学式为MnO2;D为碳,化学式为C;E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F为氧气,化学式为O2。
【分析】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碳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答案】(1)SO2;BaO
(2)K2SO4+BaCl2=BaSO4+2KCl;复分解
(3)Ba(OH)2+H2SO4=BaSO4+2H2O
【解析】【解答】(1)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某单质会转化成 +4价的氧化物A,A又会转化成 +6价的氧化物,所以A是二氧化硫,B是三氧化硫,E会转化成 +2价的酸或碱,所以E是氧化钡,F是氨氧化锁,C是 +6价的酸或碱,所以C是硫酸,D是 +6价的盐,所以D可以是硫酸钾,G是+2价的盐,所以G可以是氯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SO2和BaO。
(2)D与G的反应是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化学方程式为: K2SO4+BaCl2=BaSO4+2KCl ,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A~G物质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Ba(OH)2+H2SO4=BaSO4+2H2O 。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答案】(1)CO2;灭火(合理即可)
(2)2C+O22CO
【解析】【解答】 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A可生成B、D,B可生成D,则A为碳,D为铜,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
(1)C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或作气体肥料等。
(2) A→B发生的是碳与氧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C+O22CO 。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及用途解答;
(2)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4.【答案】CH4;;
【解析】【解答】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甲为甲烷,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所以丁为碳酸钙,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转化为乙和丙,丙能与A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所以乙为水,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所以A为氢氧化钙,碳酸钙能与试剂B转化为二氧化碳,B为稀盐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故甲为甲烷,化学式为CH4;反应①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5.【答案】(1)H2;Fe3O4
(2)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进行分析, 绿色植物可将气体G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 ,可知G为CO2,B为O2,通过化学反应可知,C液体为H2O,C:H2O通电生成B:O2和H:H2,推测出A为双氧水,A化学式为H2O2,E为碳(C), D在气体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F是黑色固体 ,所以可知D为Fe,F为Fe3O4;
(1)、根据上述分析,H的化学式为H2,F为Fe3O4;
(2)、 A→B : ;
【分析】(1)、根据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点,及电解水生成的物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过程进行分析;
6.【答案】(1)化合反应
(2)
(3)
【解析】【解答】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为甲烷,C的固体叫做“干冰”,则C为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B为水,D是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D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E,E为氢氧化钙,F是一种盐,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则F为碳酸钙。
(1) 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
(2) 反应①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3) 反应③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7.【答案】(1)
(2)A;D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2)A、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A正确;
B、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分子数目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反应中,Si、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SiCl4,乙为氢气,丙为Si,丁为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答案】(1)水
(2)(反应条件不加MnO2也可);物理变化
(3)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ac
【解析】【解答】B是空气中含有的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波的一种气体,故其是氧气,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为水;
(1)、 根据题意分析可得:C的名称是水;
(2)、的转化,即氧气的制取,若A是一种白色固体,则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A是一种混合物,工业制取氧气是通过液化空气逐渐生物得到液氧来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 D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其是二氧化碳,化合反应BD即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现象是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关于B→C的反应,即为反应物与氧气的反应生成水;
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故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乙醇也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人体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没有火焰产生,不符合题意;
e、该反应中由单质参与反应,故其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选项ac。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的物质相关信息分析可以得到;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工业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分析可以得到;
(3)、 根据光合作用的相关反应和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可以得到;
(4)、根据某物质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相关化学反应分析可以得到。
9.【答案】(1)
(2)还原
(3)化合反应
(4)Fe+CuSO4 __Cu+FeSO4
(5)ab
【解析】【解答】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推断己是二氧化碳;
根据其中,甲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其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所以推断甲是铁;
戊属于氧化物,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的质量比为1:4;所以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64,所以推断戊是氧化铜;
根据丁能与氧化铜反应,丁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推断丁是一氧化碳;
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在加热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推断乙是铜;
根据铁与氧气、水接触会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碳在加热下反应会生成铁,所以推断丙是铁的氧化物,
把推断出来的物质,代入转化图中,验证正确。
(1)甲为铁,化学式为Fe。
(2)丁与戊能发生化学反应,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3)己→丁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4)甲→乙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 __Cu+FeSO4 。
(5)a.戊→己的转化途径不止一种,氧化铜与碳、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b.丙可以是铁金属氧化物,故正确;
c.乙在空气中灼烧的实验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
d.自然界的碳循环就是指碳的循环,故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0.【答案】(1)Fe/Cu/O2
(2)Fe2O3+3CO高温__2Fe+3CO2/CuO+COΔ__Cu+CO2
(3)置换反应
(4)(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根据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属于单质,B属于氧化物,C与D发生的是中和反应,说明C、D分别是酸、碱中的一种;
根据B与一氧化碳能反应,推断B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根据A可以生成B金属氧化物,说明A 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或者是氧气;
根据C能生成氢气,推断C是一种稀酸溶液,可能是稀硫酸、或者稀盐酸等;那么D 是一种碱;
把推断出来的物质代入转化图中,验证正确。
(1)根据以上的分析,A的化学式是Fe,或者Cu,或者O2等。
(2)B—CO反应可能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高温__2Fe+3CO2 。
或者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uO+COΔ__Cu+CO2 。
(3)的反应可能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是一种氢气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 反应可能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1.【答案】(1)CH4
(2)灭火(合理即可)
(3)2
(4)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 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A可生成B和E,则A为过氧化氢,B为水,E为氧气,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则C为二氧化碳,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D为甲烷。
(1)D为甲烷,化学式为CH4 。
(2)C为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或做气体肥料等。
(3)AB、AE、BE都属于分解反应。
(4) C→B 可以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等碱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分析】(1)根据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分析;
(2)根据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及题干中所给信息推导出各物质,结合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
(3)根据分解反应为“一变多”的反应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12.【答案】(1)CuO
(2);Ⅱ.芯片是用纯度极高的硅单质制造而成,下图是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反应条件略)。
(3)二氧化硅或SiO2
(4)
【解析】【解答】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0,B为氧化铜;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碳酸钙;A通电能分解,A为水;C为氧气;E可以生成D,C也能生成D,D为二氧化碳。
(1)B的化学式为CuO;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为还原反应,反应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硅;
(4)硅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2)根据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0,B为氧化铜;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碳酸钙;A通电能分解,A为水;C为氧气;E可以生成D,C也能生成D,D为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为还原反应分析;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
13.【答案】(1)除铁锈
(2)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
(4)
【解析】【解答】已知A为使用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A能和B、C反应,B能转化为C,铁和酸能反应,酸和金属氧化物能反应,铁和盐溶液能反应,则B可以是酸,C可以是盐溶液,如B是盐酸,C是氯化铜,B和D能反应,氯化铜能转化为D,则D可以是氢氧化铜,B能转化为F和E,F能转化为E,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则F是氯化钠,E是氯化银,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1)B是酸,可以用于除铁锈,故答案为:除铁锈(合理即可);
(2)A与C反应时铁和铜的盐溶液反应,因此现象是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答案为: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B和D反应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F生成E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只给了一个信息,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物质的性质解析推断。
14.【答案】(1)Cu
(2)作助燃剂(答案不唯一)
(3)复分解反应
(4) ( )
【解析】【解答】根据只有A、C属于单质,并且C是紫红色金属,所以推断C是铜;
根据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铜,再根据G、H应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推断D是二氧化碳;
根据B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推断B 是甲烷;
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推断A 是氧气,E 是水;
根据E可能是水,H与I 反应能生成水,所以推断H是氧化铜,I应该是酸,可能是硫酸、或者盐酸;那么G 是一氧化碳;
根据稀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盐溶液和水,所以推断K可能是硫酸铜或者氯化铜;
根据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铁,所以推断F可能是硫酸铁、或者氯化铁,J是氧化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C是铜,化学式是Cu。
(2)A是氧气,可以用于助燃剂。
(3)如果I 是硫酸,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铁,属于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④可以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也可以是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5.【答案】(1)
(2)CO2;分子的构成不同
【解析】【解答】(1) 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且Z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Z为氧气,X为过氧化氢,Y为水,Y转化为Z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
(2) 若Y、Z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X为固体单质。Z与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转化为Y, 则X为碳,Z为二氧化碳,Y为一氧化碳, Y和Z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两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1)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2)根据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间的转化关系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且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16.【答案】(1)水
(2)2C+O22CO
(3)CO+ CuO△__Cu + CO2
(4)CO2 +Ca(OH)2 =CaCO3↓+ H2O
【解析】【解答】A通电能分解,A为水,B为氢气,C为氧气,黑色固体D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D为碳,E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F为氧化铜,H为二氧化碳,G为铜。
(1)A为水;
(2)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__Cu + CO2;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a(OH)2 =CaCO3↓+ H2O 。
【分析】根据A通电能分解,A为水,B为氢气,C为氧气,黑色固体D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D为碳,E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F为氧化铜,H为二氧化碳,G为铜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推断题(解析版),共12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1.4.5 常见的酸碱盐——推断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第06讲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解法与技巧(专题集训)(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