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知识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知识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共6页。
第二单元 卷首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单元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2.学习写读后感5、《草船借箭》一、主题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的性格特点。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答: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 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 亮的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2.诸葛亮: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①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答:一是诸葛亮顾全大局,从国家利益出发,愿为战士们准备箭。 二是诸葛亮早已识破周瑜的计谋,想以“借”箭成功来挫败周瑜的计谋。 三是诸葛亮算准第三天四更时候必有大雾,能诱惑曹操中计,顺利“借”到箭。所以诸葛亮主动要求去做。②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答:周瑜以为自己的阴谋得逞了,诸葛亮自入圈套,中了他的诡计,到时候他就有机会依军法惩治诸葛亮,诸葛亮也有口难言。3.说说你对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的了解。答:诸葛亮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神机妙算。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曹操谨慎多疑。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4.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的故事?答:赤壁之战、舌战群儒、空城计、七擒孟获、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等。5.这段话选自《三国演义》原著,它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相对应?这段话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答:对应段落:第8、9自然段语言特点: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语言简洁,半文言半白话5、《景阳冈》一、主题: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形象。二、课后习题1.猜一猜它们的意思。“筛酒”指倒酒; “吊睛白额大虫”指老虎;“梢棒”是用来防身的棍棒; “印信”是指印章。“但有”指只要有; “请勿自误”指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 上冈 )→( 打虎 )→(下冈 )答:本文写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不听酒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他上了景阳冈,见到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本想返回又怕被酒家耻笑,最终决定继续上冈。一番恶斗之后,他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他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用自己的话详细叙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答:武松看见老虎,“呵呀”叫了一声,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梢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老虎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子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吃了一惊,出了一身冷汗。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老虎扑来,一闪,闪在老虎背后。老虎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躲,躲在一边。老虎见掀不着他,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原来老虎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就没了一半。老虎剪不着,又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老虎翻身回来,就双手轮起梢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定睛一看,一棒没劈着老虎,原来慌了,打在了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打折了,手里只拿着一半。老虎咆哮着,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老虎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老虎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老虎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用脚往老虎面门上、眼睛里乱踢。老虎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老虎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老虎被武松弄得没有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老虎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梢棒,怕老虎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老虎气儿都没了,武松寻思着把老虎拖下冈去,但已经提不动了,刚才打虎时已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4、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答: 我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武松艺高胆大、自信的体现,他无畏无惧,并最终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真是一位英雄。 我同意第二种意见。我觉得武松要面子,争强好胜。有些鲁莽,不听店家善意的劝告,他固执己见,把别人的一番好意一味地往坏的方面想,这些要受到批评,他喝醉了酒,虎口逃生只是侥幸。7、《猴王出世》一、主题:本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二、课后习题1.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答:海外有一个国家叫傲来国,在傲来国附近的大海上有一座花果山,在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因受天地灵气、日精月华的滋养,有了灵通。仙石内育有仙胞,迸裂后,所产的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答:一日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个瀑布旁。群猴说谁有本事钻进瀑布寻到源头出来并且不受伤,他们就拜他为王。石猴第一个进去,发现水帘洞后,他出来向众猴描绘了洞内的景象,然后他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众猴按照约定拜他为王。8、《红楼春趣》一、主题:本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有趣故事。 二、课后习题1.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看到风筝后,认出是嫣红的,并让人给她送去,说明他是个细心、体贴、善良的人。宝玉得知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了,袭人把螃蟹风筝给了三爷后,并没有对此感到生气,说明他性情随和,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时,他把风筝摔在地下说:“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中可以看出宝玉的率直、纯真。语文园地二一、交流平台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2、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3、借助资料 4、对比阅读5、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 6、结合课本插图 7、联系历史背景 二、词句段运用你能猜出下面词语的大致意思吗?榜文:官府的公告印信:印章驿站:古人长途在外,中途换马、休息的地方郎中:医生店家:旅店、酒店、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客舍:旅客住的房子货郎:贩卖货物的人。墨客:用笔墨写字的人,就是诗人、作家之类的人。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意思的。①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答:我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请勿自误”就是“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②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答:我用抓关键字的方法理解“喜不自胜”是非常高兴;“瞑目蹲身”是闭上眼睛蹲下身子。③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答:我用抓关键字和观看影视作品的方法理解“拱伏无违”的意思是众猴行礼伏拜,没有违逆;“序齿排班”是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下面的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身①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两 耳过肩查又硬。答:这段话写的是孙悟空。因为“金箍棒”是孙悟空的专属兵器,“身穿金甲”“头戴金冠”也体现了美猴王孙悟空威风凛凛的形象。②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答:这段话写的是诸葛亮。因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诸葛亮的标准打扮,写出了诸葛亮儒雅的形象。③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答:这段话写的是武松。“身躯凛凛”“胸脯横阔”“语话轩昂”写出了主人公的豪爽、威武 。日积月累《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2.译文:人声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夜里十分静谧,春日的山中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在这春天的溪涧中,偶尔响起鸟儿的啼叫声。3.赏析:全诗紧扣一个“静”字,通过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景物,衬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境。快乐读书吧【推荐语】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还是运筹帷幄的谋略,我们都能在《三国演义》中读到,从中领略历史的风云变幻。②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扈三娘比武招亲……《水浒传》中到处都是英雄好汉的豪情壮志。③在《红楼梦》里,既有儿女情长,风花雪月,也有盛衰变幻,人情冷暖。黛玉葬花,凄美缠绵;刘姥姥进大观园,笑话频出;宝玉和姐妹们结社赋诗,恣意畅快……④具有反抗精神的大闹天宫,真假难辨的真假美猴王,一波三折的三借芭蕉扇......《西游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