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学生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学案,文件包含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导航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体液
    体液: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组织液
    细胞外液(1/3) 血浆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淋巴,等
    知识点02 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03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与溶液浓度有关,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Cl-。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是7.35 ~ 7.45
    血浆pH处于正常范围的原因是与它含有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血液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
    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5℃左右。
    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和生物的生命活动。
    知识点04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能力拓展
    考点01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来源、组成及关系
    2.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不同的。
    【误区警示】
    汗液、消化液、尿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DNA聚合酶、呼吸酶、丙酮酸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1)发生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在突触上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扩展】
    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内无淋巴液,而代之为脑脊液,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种。
    【典例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 ②任何细胞都要生活在内环境中 ③内环境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
    ④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和淋巴
    ⑥组织液中的水一定来自外界环境 ⑦内环境的各种组分恒定不变
    A. 一项B. 两项C. 四项D. 全部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点,熟知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解答】
    ①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主要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正确;
    ②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错误;
    ③内环境的化学组成包含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本质是一种盐溶液,正确;
    ④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正确;
    ⑤⑥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和淋巴,组织液中的水也可来自血浆,⑤正确,⑥错误;
    ⑦内环境的各种组分处于动态变化,但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典例2】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脑脊液属于细胞内液
    B. 脑脊液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直接媒介
    C. 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 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脑脊液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
    B.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脑脊液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错误;
    D.脑脊液属于内环境,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D正确。
    故选D。
    考点02 内环境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
    1.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的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酯肪酸、维生素等。
    ②细胞代谢废物: CO2、含氮废物(氨、尿素等)。
    ③交换的气体:O2和CO2等。
    ④细胞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
    理化性质
    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组织液渗透压三者大小相差不大。当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增大时血浆渗透压增大,反之减小;当细胞外液中的Na+和Cl-含量大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反之减小。
    酸碱度: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pH值平均为7.4,变动范围很小(pH7.35~7.45)。而机体每日代谢产酸量是很大的,例如,非挥发酸可达50~100毫克当量,CO2可达400升。这些酸性物质必须及时处理,否则血浆pH值不能保持正常。这就靠一整套调节机构密切协同来完成。
    化学缓冲物质的作用
    血浆中有一系列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它们具有很强且很迅速的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其中以NaHCO3/H2CO3这一对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量最大。
    呼吸调节
    [H+]增高和[CO2]增高,均能剌激呼吸中枢;H+还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都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CO2排出增加。
    肾脏调节
    肾脏是酸碱平衡调节的最终保证。因为只有CO2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而其它如乳酸、丙酮酸、磷酸、尿酸、草酸等均为非挥发酸,最终均需通过肾脏把过多的排出,把不足的保留下来。因此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重大。
    温度:
    细胞外液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
    参与体温的维持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骨骼肌、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人体内的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为:
    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包括立毛肌收缩、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
    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增加散热)
    3.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不是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通过内环境。
    比如单细胞生物就没有内环境,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直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是不与血浆直接接触的,因此,这些细胞与毛细血管中的血浆不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是,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一层细胞膜,凡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物质,就在这两部分体液之间进行交换;
    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但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是不能进入组织液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进入组织液,但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是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的。由于组织液不断地形成,以及组织液不断地回流入血液,因此为细胞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就是这样进行物质交换的。
    血液循环流动,一方面与人体各个部分的组织液交换;另一方面与肺、肾脏、和胃、肠等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典例1】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
    解答 解:由于血浆的无机盐浓度是0.9%,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典例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媒介主要由血液、组织液、淋巴构成
    B. 该媒介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 该媒介的渗透压主要依靠Na+和K+维持
    D. 该媒介的形成和维持需要细胞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
    【解答】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A错误;
    B.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内环境渗透压主要依靠Na+和Cl-维持,C错误;
    D.内环境的的形成和维持需要细胞的参与,D正确。
    故选D。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单项选择题
    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B. 输入的溶液可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再回流回血浆
    C. 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 的增加
    D. 输入的 Na+中约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A.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A错误;
    B.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还可以再回流回血浆,B正确;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错误;
    D.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代表血浆,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B. 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可能是图中的③
    C.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D.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人体的内环境,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答】
    A.①代表血浆,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A正确;
    B.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图中的③淋巴,也可能是①血浆,B错误;
    C.细胞外液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正确;
    D.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图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B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
    B. 如果图甲中6过程受阻,则A中的水分会增加
    C. 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 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及涉及到的系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图甲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
    图乙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⑥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化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
    A.图甲中的B是血浆,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A正确;
    B.如果图甲中毛细淋巴管阻塞,6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C错误;
    D.图乙中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故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D正确。
    ​故选C。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各项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氨基酸、丙酮酸、核酸、乳酸
    B. 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抗体
    C. Na+、Ca2+、Fe2+、K+、Mg2+、
    D. 动物激素、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
    【解答】
    A.丙酮酸和核酸存在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载体蛋白、受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Na+、Ca2+、Fe2+、K+、Mg2+、SO42-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
    D.色素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b、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②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③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④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A. 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
    人体内的液体统称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a是血浆形成组织液,过程b是组织液形成血浆,过程c是组织液形成淋巴。
    【解答】
    ①b、c受阻会造成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①正确;②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维持相对稳定,组织细胞才能继续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a、b、c都重要,②错误;③组织液中的CO2可调节呼吸运动,可作为缓冲物质,并非有害无益,③错误;④由于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是能转化的,所以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作用的知识点,掌握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从外界食物依次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后经组织液到达组织细胞,综上所述:只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体中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2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丁表示细胞内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
    C. 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
    D. O2由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解答】
    A.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过程2受阻时,血浆不能进入组织液,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B.丁表示细胞内液,但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和乙,C错误;
    D.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O2由甲(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先穿过1层细胞膜,再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共穿过3层膜,6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
    故选D。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 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C. 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D. 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该图可知乙与丙之间是双向箭头,说明一方是血浆,一方是组织液,又因为丙的箭头指向甲,说明甲是淋巴,而丙是组织液,因此乙就是血浆。
    【解答】
    A.由分析可知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
    B.分析该图可知Ⅰ是循环系统,Ⅲ与内环境是双向交换的,可表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B正确;
    C.乙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若人体从Ⅱ(消化系统)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渗透压下降,C正确;
    D.机体大部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但并非所有细胞都需要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从消化道中获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D。
    3.如下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B. 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
    C. 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
    D. 如果图示Ⅰ端为肺部动脉分支,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较多
    【答案】D
    【解析】A.A是组织液,B是血浆,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B.血浆PH基本不变
    C.饱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血糖,故II端胰岛素含量高;胰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故II端葡萄糖含量低
    D.O2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壁细胞和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进入血浆,故II端O2含量较高
    4.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 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 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甲中的肝糖原参与血糖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分析题图可知,肝细胞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为淋巴。
    【解答】
    A.肝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甲是组织液,则乙为血浆,丙为淋巴,当组织液蛋白质含量低时,水分会进入血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错误;
    D.肝糖原位于肝细胞中,肝糖原不在甲(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
    B.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抗体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造成水肿
    D. 内环境为细胞代谢生产多种酶和激素,并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适宜的温度与酸碱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
    A.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A正确;
    B.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抗体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造成水肿,C正确;
    D.酶和激素是由细胞产生,不是由内环境产生,内环境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适宜的温度与酸碱度, 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中[ ]____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A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如果①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D中细胞需要穿过____层膜;②表示CO2由组织细胞排出体外需要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
    (4)肝细胞与A、C处氧气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5)剧烈运动使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并没有导致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 C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组织液
    (2)无机盐和蛋白质
    (3)5;循环和呼吸
    (4)A>C>肝细胞
    (5)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CO2排出体外
    (6)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和 Cl-大得多 ,故细胞外液中Na+和 Cl- 数目远大于蛋白质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分析题图:题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B为单向循环、为淋巴;淋巴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A为血浆,C为组织液,D为细胞内液,①为细胞从外界获得的氧气等营养物质的过程,②为细胞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的过程。
    【解答】
    (1)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题图A〜D中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A是血浆,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如果①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D中细胞需要穿过1层肺泡细胞(2层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1层红细胞膜=5层生物膜。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
    (4) 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自由扩散进入血浆,氧气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肝细胞与A、C处氧气浓度大小为:A血浆>C组织液>肝细胞。
    (5)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并没有使pH值发生明显变化原因是: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CO2排出体外。
    (6)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 Cl-,是由于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和 Cl-大得多 ,故细胞外液中Na+和 Cl- 数目远大于蛋白质。
    故答案为:
    (1)C;组织液
    (2)无机盐和蛋白质
    (3)5;循环和呼吸
    (4)A>C>肝细胞
    (5)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CO2排出体外
    (6)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和 Cl-大得多 ,故细胞外液中Na+和 Cl- 数目远大于蛋白质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 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 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D. 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解答】
    A、单细胞动物是单个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即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
    B、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是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一旦失调,细胞代谢就会紊乱,C正确;
    D、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蛙的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外界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本题考查细胞物质交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 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 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葡萄糖和无机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心肌细胞在有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CO2由细胞内扩散到组织液中,所以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
    B.血管中的药物首先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到达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中水分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D.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D正确。
    ​故选A。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化道中的营养素经内环境进入细胞
    B. 尿素在排泄系统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C. 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D. 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解答】
    A.消化道中的营养素经过消化吸收进入内环境,经内环境进入细胞,A正确;
    B.尿素属于人体的代谢终产物,不会被重吸收,B错误;
    C.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D错误。
    故选A。​​​​​​​
    4.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 淋巴管内的液体B. 输尿管内的液体
    C. 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 消化管内的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归纳。规律总结: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都不属于体液。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液中运输:水、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解答】
    A、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淋巴液属于内环境,A正确;
    BCD、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
    故选A。
    5.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答】
    A.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故A选项错误;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故B选项正确;
    C.血浆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故C选项正确;
    D.组织液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如图1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细胞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体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组成(填序号);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上述液体都存在溶液渗透压,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________,其中①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若因某种原因导致血浆中渗透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组织液渗透压则可能会造成组织水肿。
    (3)在图2中,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之间、扩散的模型。(说明:①用实线箭头表示,用虚线箭头表示;②不考虑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溶质微粒的数目;无机盐和蛋白质;小于
    (3)
    【解析】略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C、D分别表示的体液是: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结构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
    (3)图乙中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
    (4)图乙中CO2从产生__________部位进入①中共穿过层生物膜。
    (5)图乙中④与⑥相比,⑥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2)毛细血管壁;细胞膜
    (3)内环境/细胞外液
    (4)5
    (5)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体液、内环境的组成,考查对体液各部分物质交换关系的理解。淋巴来源于组织液,最终汇入血浆,据此可判断甲中各字母代表的成分。淋巴管一端具有盲端,而血管没有盲端,据此可判断乙中各成分。
    【解答】
    (1)淋巴来源于组织液,最终汇入血浆,根据B→D→A之间的单向箭头可判断图甲中A表示血浆;B表示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血浆均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C表示细胞内液,D表示淋巴。
    (2)a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毛细血管壁;b为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细胞膜。
    (3)图乙中①④⑥分别为淋巴、血浆、组织液,三者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合称为内环境。
    (4)图乙中CO2在线粒体中产生,线粒体为双层膜;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CO2从产生部位进入①中共穿过线粒体双层膜、组织细胞膜、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两层细胞膜,共5层生物膜。
    (5)④血浆和⑥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⑥组织液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
    (1)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2)毛细血管壁;细胞膜
    (3)内环境/细胞外液
    (4)5
    (5)大分子蛋白质
    课程标准
    目标解读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构建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内液之间的联系。
    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运用图示或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比较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消化道吸收;
    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
    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形成;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如:短链脂肪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进入血液,而中长链脂肪酸则被吸收入淋巴,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入血)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各成分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细胞名称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如:肝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组织液

    相关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25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25人脑的高级功能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优质导学案,文件包含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优质学案设计,文件包含12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12内环境的稳态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