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原卷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03460/1-17105838680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原卷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03460/1-17105838680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原卷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03460/1-17105838681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教师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03460/0-17105838659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教师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03460/0-17105838660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教师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503460/0-17105838660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古诗词诵读 江花月夜-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江花月夜原卷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古诗词诵读江花月夜教师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作者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名扬京都。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现存诗仅《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二首。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使他在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春江花月夜来源】《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滟滟( ) 芳甸( ) 霰( )汀( ) 捣衣砧( ) 碣石潇湘( )2.弄懂词义。①滟滟: ②霰: ③汀: ④月轮:⑤穷已: ⑥但见: ⑦悠悠: ⑧明月楼: ⑨玉户: ⑩月华: 重点梳理【重点01】翻译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重点02】梳理诗歌层次题目:春—江—花—月—夜,五个字代表五种意象。全诗紧扣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全诗分为三层,从时间上说,写了“月出—月悬—西斜—月落”四个阶段作者的不同感受,这是一条很明晰的线索,从结构层次上说,一是绘江月之景、二是阐人生之理、三是抒相思之情。从景物写起。【重点03】鉴赏诗歌缘景明情(一)赏析美景1.要求:学生范读,其他学生划出写景的句子,并找出所写景物。【明确】春江、明月、花林、流霜、白沙、江天2. 运用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再现画面。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结论,描绘画面。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月下美景。3.概括景物特点月夜特点:幽美、朦胧、静谧、澄澈、空灵(二)赏析理美1.【提问】面对美景,作者有怎样的感慨?【明确】作者独立江畔,看到那轮孤月,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索。2.合作探究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在面对美好河山,优美风光时都会思考宇宙与人生。例如: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提问】比较前三位与张若虚对宇宙人生思考有何异同?【明确】相同:感慨宇宙永恒。不同:前三位感慨人生短暂,但张若虚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三)赏析情美1.解读诗歌情感。明确:作者看到孤独的明月,待人的明月以及漂浮不定的白云,因而想到人间相思的游子思妇。2.赏析游子思妇的情思。【提问】找到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体悟情感。学生自读,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明确】思妇:离愁牵挂;游子:寂寞思归。3.探究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把握月与情的关系。游子思妇:睹月思人,借月抒怀。【重点04】写作特点(一)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线索(月升——月照——月悬——月斜——月落)。(二)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三)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对面落笔。(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为了让主人公的思念更深,还从思妇的角度对面落笔,让人一种相思,两处愁绪之感,加重离愁。)(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知识拓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朝代,国富民强,唐朝的诗人尤其多,唐诗也十分著名,对全世界的历史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提到唐朝的诗人,我们脱口而出的大都是炙手可热的那几位,不外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诗佛王维等人了。 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诗人,他在唐朝的名气并不大,在其死后千年,他和他的作品才渐渐被世人所熟知,且势头不输李杜这样的大家,他就是初唐诗人张若虚。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大约活动于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 史书典籍对张若虚的记载极少,后来的人们为了丰富他的形象,对其进行塑造,编出了一个奇幻又浪漫的戏曲故事。张若虚凭什么孤篇盖全唐? 故事始于唐中宗神龙二年,讲述了诗人张若虚在上元节明月桥边邂逅了名门闺秀辛夷,对其一见钟情,但他还没来得及向心上人表白,就被鬼差错抓身亡了。 从此以后,张若虚成为了阎罗殿的“钉子户”,不论鬼差怎么道歉劝说,他就是不肯投胎,坚决要再见辛夷一面。 后来,得道成仙的曹娥听说了他的故事,十分感动,便帮助他完成了这个心愿。于是,27岁的张若虚死而复生,而他心爱的姑娘辛夷此时已是66岁的老妇人了,他们在明月桥下相见,吟唱出了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论是诗歌、乐曲还是舞蹈,《春江花月夜》都是绝世之作。它不仅仅在这三个领域取得了_________的成就,也在思想情感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春江花月夜》正是声韵和谐的音乐美、富有动律的舞蹈美、“天人合一”的哲理美相结合________,体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将诗情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抒发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喟叹,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抒情写意性与写实描绘性的结合,”展现出高原淡雅、朦胧寥廓的意境。在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中,也______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江水中月影、人影、花影交相辉映,静夜中,鸟儿扑翅飞去。( ),虽然论述方式、表现手法不同,但这三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递的理念却________。因此,无论在阅读、聆听还是观赏中,都令人深深地体悟到三者共同的魅力,从诗篇联想到乐、舞、从乐、舞回味到诗篇。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举世瞩目 典型 塑造 薪火相传B.举世瞩目 典范 营造 一脉相传C.举世闻名 典范 塑造 薪火相传D.举世闻名 典型 营造 一脉相传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营造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B.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境界。C.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境界。D.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B.然而,《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C.诗、乐、舞作品《春江花月夜》D.综观《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4.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诗歌,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C.“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D.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明月”是统摄全诗的灵魂,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含离别之意。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人的灵性,从游子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迷离之景。C.“月照花林皆似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刘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6.阅读《春江花月夜》,完成问题。(1)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D.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2)“月”这一意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和人生,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借助月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梦游故乡无着无落的离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玉 8.请根据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导图。 题组B 能力提升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宫体诗的自赎(节选)闻一多①宫体诗主要是指宫廷的,或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它是个有历史性的名词,所以严格地讲,宫体诗又主要指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我们该记得从梁简文帝当太子到唐太宗宴驾中间一段时期,正是谢脁已死,陈子昂未生之间一段时期。这其间少有第一流的诗人。那是一个以声律的发明与批评的勃兴为人所推重,但论到诗的本身,则为人所诟病的时期。②但是堕落毕竟到了尽头,转机也来了。③在窒息的阴霾中,四面是细弱的虫吟,虚空而疲倦,忽然一声霹雳,接着的是狂风暴雨!虫吟听不见了,这样便是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这首诗在当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他这样开始:④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⑤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因为,它究竟只是一个手段,打破郁闷烦躁的手段;也只是一个过程,达到雨过天晴的过程。手段的作用是有时效的,过程的时间也不宜太长,所以在宫体诗的园地上,我们很侥幸地碰见了卢照邻,可也很愿意能早点离开他们,——为的是好和刘希夷会面。⑥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白头翁》)⑦相传刘希夷吟到“今年花落……”二句时,吃一惊,吟到“年年岁岁……”二句,又吃一惊。后来诗被宋之问看到,硬要让给他,诗人不肯,就生生地被宋之问给用土囊压死了。于是诗谶就算验了。编故事的人的意思,自然是说,刘希夷泄露了天机,论理该遭天谴。这是中国式的文艺批评,隽永而正确,我们在千载之下,不能,也不必改动它半点。不过我们可以用现代语替它诠释一遍,所谓泄露天机者便是悟到宇宙意识之谓。从原本只是蜣螂转丸①式的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这可太远了,太惊人了!这时的刘希夷实已跨近了张若虚半步,而离绝顶不远了。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唐诗走向巅峰路上的障碍。(原文有删改)(注)①蜣螂转丸,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9.下列关于“宫体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官体诗主要指以宫延为创作地点和背景的抒写艳情的诗歌。B.梁简文帝、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都与宫体创作有一定关系。C.宫体诗注重声律发明与诗歌批评,诗歌本身却被人瞧不起。D.宫体诗完全缺乏宇宙意识,是一种天然底下的诗歌。10.下列关于诗歌从宫体诗发展到《春江花月夜》这个“顶峰”的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初唐.俗艳的宫体诗堕落到了尽头,诗歌发展出观了新转机。B.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用粗豪的风格打破了当时诗坛郁闷压抑的气氛。C.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用宇宙意识提升了诗歌精神,拓宽了诗歌意境。D.《春江花月夜》哲思和境界远超前人,从各方面达到了唐诗的顶峰和极致。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时诗歌纤弱、空虚、令人压抑的背景下,卢照邻《长安古意》获得成功,具有必然性。B.卢照邻的诗歌虽有如暴风雨,但究竟只是一个手段,具有破坏性,所以作者希望早点离开他们。C.有人认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一语成谶,是因为刘希夷泄露了“天机”,作者对“天机”赋予了新解释。D.唐诗逐步发展,张若虚超越了卢照邻、刘希夷等,与陈子昂一起为唐诗走向辉煌清扫了障碍。 题组C 培优拔尖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2.《春江花月夜》的作者________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13.以下对这首诗的评价不合适的一项是( )A.深沉哀伤 B.恬静幽美 C.流畅自然 D.清新婉丽14.全诗围绕“月”来结构全篇,又借月抒发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内容:景、理、情。2.引领学生在品读中鉴赏美景,体悟哲理和情感,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比较鉴赏等欣赏诗歌的方法。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2.缘景明情,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