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绯红(fěi) 粗糙(cā) 正襟危座(zuò)
B. 娴熟(xián) 仁慈(rén) 燥热(zà) 摧枯拉朽(xiǔ)
C 胆怯(què) 不辍(chuò) 镌刻(juān) 眼花撩乱(liá)
D. 崎岖(qū) 诘责(jié) 轻盈(yín) 和颜越色(yuè)
2. 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______、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_______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_______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骇人听闻”,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_______没有这些好奇心,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那么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A. 呵护 心无旁骛 脆弱 即使
B. 庇护 趋之若鹜 虚弱 如果
C. 呵护 心无旁骛 脆弱 如果
D. 庇护 趋之若鹜 虚弱 即使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惟有多一些自找苦吃的思想和行动,才能收获更多人生精彩。②既然吃苦难以避免,何不勇敢面对它、接纳它,到苦中磨砺成长,从苦中咂出甜来。③人在吃苦中得到进补的补药。④实践证明,吃苦不仅是人生的“补药”、进步的“基石”,而且是事业成功的秘笈。⑤“苦”作为一种人生况味,就人的本能而言,总希望远离它,但在现实中往往绕不开。⑥正如宝玉不经雕琢难以成器,人生不经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
A. “避免”是动词,“不仅”是连词,“的”是助词。
B. “接纳它”是补充短语,“成功的秘笈”是偏正短语。
C. “人在吃苦中得到进补的补药。”一句中,“吃”作谓语。
D. 将选文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⑤⑥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字摩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是北宋诗人、画家,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C. 《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很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D. 鲁迅的恩师藤野先生,是一位异国医学教授,能平等待人,尤其关心弱国的子民,这种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作者终生感念。
名著阅读(3分)
5. 某中学语文社团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下列小题。
6. 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
(3)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
(5)《三峡》中引用渔歌表现三峡秋天凄凉,使人感伤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注释】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至塞上》“单车”“征蓬”“归雁”等词语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 《战城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C. 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甲诗描绘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D. 两首诗都描写了了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场面,赞扬了他们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决心。
(二)(14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①然孤起,上干②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选自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注释】①巉(chán):险峻陡峭。②干:冲。
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 自数十里外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C. 自数十里外望之 春冬之时(《三峡》)
D. 碧峰巉然孤起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9.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
10.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11. 甲文是如何从色彩角度描写景物的?两文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它是指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有猜拳类、口头文字类、骰子类、牙牌类、筹子类等,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古代“雅令”的玩法又分三种:第一种是现场创作诗文,第二种是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第三种是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唐宋人更喜欢玩第一种,明清人更喜欢玩后两种。
【材料二】我国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明清以来,“雅令”中玩得最多的就是飞花令和顶针续麻。顶针续麻就是我们现在玩的诗词接龙,这里暂且不表。“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按顺序“花”字落在何处,何人便须饮酒,依次相传,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作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如第一人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说“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说“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这样依次类推,“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则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口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材料三】飞花令确实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有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以“飞”单字为主,以“飞”常见字为主,且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比如有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垣季节,数字垣酒器,颜色垣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再如升级并更名的飞花令,即: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垣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
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12.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玩飞花令时,唐宋人喜欢现场创作诗文,明清人更喜欢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和将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
B. 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与现在的玩法有不同之处。
C. 在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又有美好寓意的字,容易成为飞花令的“令字”。
D. 专家团队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目的是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
13. 班级模拟古代飞花令游戏开展诗词各句背诵比赛,比赛设置的关键词是“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小语从教材的古诗中,想到了两个诗句,这两个诗句适合第三个或第五个上场,请问小语想到的是哪两个诗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14. 下面是小语与小文关于“飞花令”的一段对话。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补全对话。
小语:飞花令是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难度大且无积极意义,不适合在我们中学生之间推广。
小文:①________________
小语:这么说来,我们确实能玩转新式飞花令。那我们飞一个“云”字试试吧!
小文:我想到一句“②__________________”。
(二)(1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饭盒里的款款深情
艾科
①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跟随父母一起去外婆家做客,因为每次去外婆家之前,母亲都会带上一个空的不锈钢材质的双层饭盒。到了外婆家,外婆在做好的每道“硬菜”出锅之前,都会先盛出一半装进母亲带来的饭盒里,然后才将剩下的盛到盘子里上桌待客。
②那时母亲刚刚二十多岁,虽然已为人母,但依然还是外婆眼里娇生惯养的孩子。母亲的婆家与娘家仅有一河之隔,所以每当她嘴馋时,就会拽上我和父亲,带着饭盒渡河去往对岸的娘家蹭饭,每次酒足饭饱之后都会“满载而归”。
③后来我读寄宿制学校后,每个周末回到家,母亲都会像外婆款待我们那样,不辞辛劳地做上一桌美食供家人品尝。彼时母亲年岁渐长,厨艺也突飞猛进,愈发懂得如何疼儿爱夫照顾家庭。母亲说,看着自己的孩子大快朵颐的样子,是她最为开心的事情,做饭的所有辛劳都荡然无存。
④每个周日傍晚,在我徒步返校之前,母亲也会为我准备一个多层饭盒,并将里面装得满满当当,让我把美食带到学校补充营养。母亲让我带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硬菜——红烧鸡块、糖醋排骨、油焖大虾……每次我带着饭盒走进宿舍,室友都会一哄而上,争着抢着品尝我的美食。
⑤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母亲进城看我的频率也很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里人”工作忙无暇返乡,“乡下人”年纪大故土难离,除了偶尔在电话里嘘寒问暖之外,我再也不能经常品尝母亲的拿手菜了。生活条件愈发改善,有时吃腻了城市里的山珍海味,真的怀念儿时饭盒里面飘散出的唤醒味蕾的幽香。
⑥有一天,我实在想念母亲做的家常菜而自己又无暇回去一饱口福,于是便杜撰了一个善意的理由将母亲“诓”来小住,应是她也十分想我,于是二话不说欣然进城。
⑦母亲来的时候,一手提着尼龙包,一手提着那个双层饭盒。我置她的一路辛劳于不顾,脱口问道:“妈,饭盒里装的是啥好吃的?”母亲粲然一笑说:“自己看,我临出门前做好的,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现在还热乎着呢。”
⑧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饭盒,一股熟悉的味道倏然盈入鼻腔。那是母亲给我做的红烧仔鸡,鸡块肥硕紧致,色泽莹润诱人,我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瞅着那个陪伴了母亲二十多年的饭盒,一股莫名的感伤油然而生。二十多年风雨,有多少关爱凝结其中?
⑨母亲老了,口味变得清浅寡淡,出行开始力不从心,就连一日三餐也近乎敷衍。不知从何时开始,母亲做菜时,作料搭配全凭感觉,至于色香味形,那是厨师考虑的事情。她的牙口愈发不如从前,所以不管做什么饭菜,母亲都遵循“万物皆煮”的理念,煮烂了熟透了,才利于她咀嚼消化。
⑩有时我想让她按照原来的方式烹饪菜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母亲喝上一口果汁,牙齿都会酸涩几天,更别提咀嚼质地坚硬的饭菜了。
⑪母亲在城里没住几天就急着回去了,我也没多做挽留。我知道母子之间曾经缱绻相融的味蕾,在历经岁月的冲刷洗礼后业已渐行渐远。吃不到一口锅里,自然也难住在同一屋檐下。母亲返乡后,我只能把对于童年味蕾的怀念,尘封在记忆深处。
⑫在一个不经意的晚上,我也从商超买回一款高级饭盒,偶尔全家外出就餐时,我都会带上它,用它盛装吃剩下的饭食。饭盒给过我很多美好的回忆与关爱,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节约是美德”。
⑬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乡下的父母,想让他们也品尝一下我的厨艺,于是翌日早上购买了食材并做了拿手的饭菜,然后将菜装进保温饭盒驱车直奔老家。
⑭三小时后,母亲打开那个高级保温饭盒,与父亲一起品尝了我做的美食,那欢喜之情宛若多年以前去娘家“蹭饭”一般。那一刻,我决定利用这个高级保温饭盒,充当起母亲年轻时的角色,让安居乡下的双亲,在有生之年能够尽可能地遍尝更多人间美味。
⑮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让您品尝更多美食,饭盒会见证这一程温情。
1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①-④段写了哪两件事。
16. 选文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7. 选文第⑪段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8. 文中母亲这一形象深入人心,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母亲的认识。
19. 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三)(1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锁物锁景更锁人心——中华古锁
采薇
①木心先生的一首《从前慢》,让锁成为“从前”的物象。从前的锁或玲珑精致,或威严神秘,仿佛时光剪影里一个历史的缩影轮回。
②《辞源》曰:“锁,古谓之键,今谓之锁。”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懂得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裹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在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这个绳结只能用一种叫“骨锉”的工具才能打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
③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锁具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制锁,起源于门闩。我国东汉时期就出现了簧片结构的金属锁,锁上镂有龙、豹、麒麟等动物图案。至唐朝时,锁具已经十分普及,多为金、银、铜、铁、木等材质。唐朝以后,锁的品种日益增多。明清时期,我国以铜质和铁质锁为主,有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密码锁、机关锁等。
④广锁俗称“绍锁”,民间也叫“横开锁”“枕头锁”,大多为铜质,正面呈“凹”字状。广锁造型简洁,开关方便,使用范围最为广泛。花旗锁一般用金银铜铁等材料精制,外形精美,有祝福之意,以铜质最多,外形各式各样,专用于锁柜、箱、抽屉等,往往刻有器物、植物、动物、文字、人物以及故事等,造型奇特,富有民族传统风格。首饰锁是装饰用的金属锁,多为金银材料所制,用链子穿好挂于颈项,有如意、元宝、花和动物等造型。其表面刻有精致的花鸟图案,以及“福”“禄”“寿”“喜”“如意吉祥”等字样,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刑具锁是惩罚性的特种锁具,从古代的木制枷锁演变而来,现在则为金属制作的手铐、脚镣、指铐等等。由于刑具锁的特殊功用,较少流入民间。物以稀为贵,刑具锁的收藏价值也就较高了。
⑤密码锁,身兼审美性与实用性,中国的文字密码锁不但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锁环上的文字有真草隶篆各种字体,为双线刻,一般每个锁环上的字都是一句诗或吉祥话语,从整体外观看去,文字、图案两相结合,恰似一幅立体的中国画,意蕴悠远,文雅隽永。密码锁中最出名的要数藏诗锁了,简直就是益智玩具。它是古时候大户人家才会用到的防盗工具。藏诗锁是圆柱体,上面有几个大小相同的转轮,每个转轮刻有不同的汉字。只有将转轮的字连成一条线,并且转到预定的那句诗,锁才能打开。密码锁不仅锁住了财物和秘密,还别有情趣。
⑥除了对诗句开锁,我国古锁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开锁方式。无匙锁,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钥匙,要靠手指的默契配合和手上的适当力度才能打开。如鸳鸯锁要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三巴掌锁则需要对锁连拍三下才能打开。
⑦机关锁,构思精巧,开启时除用钥匙外,还必须按步骤逐一打开各种机关,差一步或错一步都休想将锁打开,其设计之精美,构思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制锁艺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⑧清代有一种古月琴锁,样式精美,隐含欣赏之意。少数民族会用弹奏月琴的方式,以表欣赏,古月琴锁或许就是这些人表达心意的最好信物。另有同心锁,传说其是掌管人间姻缘的月老所拥有的一件宝物,寓意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喜鹊锁被人们当作信物相互馈赠,以表“今生永不诀”的心意。这样美好的寓意让人很想把锁长存,锁中不仅有情意,还有对生活的企盼与热爱。
⑨古代古锁不仅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制造精巧,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人们实用的日常用具,锁体上反映的民俗风情吉祥图、书法及文字等,无不令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巧夺天工,可谓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选自《学生天地》,有删改)
20. 选文是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说明对象进行了具体说明的?
21.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如鸳鸯锁要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三巴掌锁则需要对锁连拍三下才能打开。
22. 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为什么不能去掉?
广锁俗称“绍锁”,民间也叫“横开锁”“枕头锁”,大多为铜质,正面呈“凹”字状。
23. 传统文化魅力无穷,请你再介绍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魅力物品,并简单介绍它的寓意。
四、写作(5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4. 老师一张写满鼓励的纸条,母亲一件偷偷准备好的礼物……都寄托了他们对你的深厚感情,这些关爱都藏在了生活中的细节里。
请你以“爱藏在细节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5. 田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和进击的脚印……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只需用力前行!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结合话题内容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读摘录】
【猜人名】
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1)他是_____A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2)他是_____B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3)他是_____C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①,千里暗黄尘。
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zip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zip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件包含-+-¦-í+---++¦T¦°2023-2024-º-O¦--O+¦+--º¦+¦+-¬++-++n+--+¦Gdocx、+n+-¦¦+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